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时代的IT管理
有关专家指出,中国正在成为世界重要制造基地,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已形成了规模空前的新兴工业园区,今后这些工业园还将逐渐挥师北上,自沿海地区构筑起从南到北的漫长“制造地带”。这一趋势将带动物流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埃森哲的研究表明,在企业的一整套管理运营流程之中,加强对整个物流价值链的管理可以大大降低企业的库存和运输成本,提高企业的长期竞争力。企业缺乏对自身的供应链进行合理管理和整合的能力,第三方物流的出现则会改善这种窘境,促进“内部生产”的集中化程度。
面临竞争压力的加大和经济活动的全球化与区域化,企业不得不专心于自己的核心业务,专注于自己的成本降低和运行效率的提高,集中于发展核心竞争力,而将非核心的部分业务外包,价值链中的所有物流活动都有可能外包出去,带来物流市场的增长和第三方物流服务商巨大的成长空间。从技术方面看,伴随着市场机会的显着增加,电子商务、特别是互联网的应用也促进了物流外包的发展。
随着现在物流方式加快向采购等等各项环节的拓展,供应链管理近来在我国得到很快的发展,制造厂商对原材料采购和库存管理以及成品运输销售的市场需求,意味着制造业与物流业联东发展的趋势开始。
这也决定了作为与之配套的物流业务具有明显的制造业的特征:譬如说,如果某着名制造企业采取深度直销模式,其物流服务商就要相应地采取“门到门”、“桌面到桌面”的直运直汇运营模式。如此一来,制造厂商自然会从制造的角度进行物流系统战略选择,在ERP和专用物流系统之间进行权衡。
据博科资讯企业管理信息化专家介绍,从行业经验的角度出发,厂商可以根据自己的生产业务状况和投资能力,首先考虑以下方式:把物流业务外包出去,交由第三方专业物流公司管理,但是要求第三方专业物流公司具备物流系统,而且可以与厂商自己的生产计划和财务系统对接;或者在生产线趋于稳定的情况下,考虑先建设原材料和供应商的物流管理系统,然后运作erp系统;再或者,先选择用于生产管理的模块,然后循序渐进分步实施包括物流在内的整个ERP系统。
通常情况下,ERP系统只负责定单层面的传递,难以纵向深入到物流的操作层面,特别是涉及到供应商管理库存等模式时,则属于典型的物流系统范畴。所以,在实际作业中,有些厂商特别是多工厂的厂商可同时采用ERP系统并配以专业的物流仓储和运输配送系统。
我国制造业企业的特点决定了企业经营的核心是“产品制造”,制造企业只有利用先进的内部生产计划及控制技术,才能实现外部供应链的协调与优化,才能缩短生产制造周期和采购提前期,降低库存资金占用,确保准时交货,快速响应客户的需求。制造管理水平的精细化成都对企业的生产成本、产品质量、产品交货期具有极大的影响。
制造管理是企业间差异的集中体现,事关企业竞争力的高低,只有在制造管理水平上领先,才能保证企业在装备制造产业的领先。(硅谷动力)
- 1固本强源:产业战略的人才助推
- 2金融机构现在需采用虚拟化的五个理由
- 3知识管理:部队谋求作战优势新手段
- 4中国化工企业的“低成本信息化”
- 5找到自身管理创新支点 振兴物流业
- 62008年IT市场10大意外 虚拟化普及
- 7协和医院用IT系统让门诊流程转起来
- 8中国食品安全信息化管理的现状以及展望
- 9零售企业系统整合中对BI的应用
- 10煤炭业:现代信息化狂潮中的慢行者
- 11银监会规定银行设CIO 90%不达标
- 12网络零售能否代表新经济各项特征
- 13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
- 142009:可遇不可求的电力信息化机遇年
- 15农业信息化建设还需要快些 再快些
- 16国家工信部如何推动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
- 17汽车制造:如何让IT与业务跳起双人舞?
- 18打造零售业企业循序渐进的IT建设
- 19网友票选:四万亿十大受惠行业
- 20制造业企业ERP系统选型的七大看点
- 21煤炭企业ERP的信息集成实施
- 22统一财务管理 助力保险业务增长
- 23运用ERP思路 成功搭建新社区医疗IT系统
- 24先进物流技术延伸现代制造服务产业链
- 25电子产业调整振兴规划 行业及时雨
- 26经济危机下服饰企业信息化热点分析
- 27行业信息化:汽车工业的信息技术
- 28影响未来政府信息化发展的四大因素
- 29国内煤炭工业信息化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 30三项方法助银行业建立有效的CRM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