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组织架构难以实施知识管理
近年来,无论国内外,知识管理都是社会上讨论的题目之一。人们认识到,事物的价值创造,基本上源自知识的应用。如何在这方面将知识配合社会需要发挥到极致,几乎已成为企业建立其竞争优势之关键所在。
更进一步说,知识之所以能够创造价值,乃在于其创新功能;否则,仅仅知识本身是无法产生价值的。一般讨论知识管理,多强调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利用,例如将隐性知识转变为显性知识,并且予以累积、传输和分享利用之类。但是事实上,创新必须透过人的因素的作用才能生效,因此突出了所谓“知识工作者”在知识管理程序中所扮演的核心角色。
这种知识工作者,能否发挥其价值创造之能力,和他能否脱离既有的机器设备、工作程序或方法,甚至管理制度或系统的束缚有极大关系;这由于现有的机器设备、工作程序方法以及管理制度等所蕴含的知识属于既有的和经过标准化的,也是代表前人运用知识所获得的成果。如果知识工作者只是依照它们照章行事,这种工作者根本不是真正的知识工作者。
真正的知识工作者必须自己发掘机会与任务,或是发现新的工作方法。他在这两个层次上的创新和贡献,在相当程度内,取决于他对于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换言之,知识工作者本身就是知识运用的源头,而非依照前所提及之机器设备、工作程序或管理制度行事;后者属于间接性质的知识应用,一般未必能够配合复杂多变的需要状况,因而所创造的价值是有限的。
在这方面,知识工作者之所以不同于工业经济下的工作者,主要在于他们是将任务、知识和其应用合而为一。因此他不但有较大的弹性工作空间,尤其重要的是,他们在这种状况下感觉是为自己工作,从而获得较高的满足和快乐,构成他们工作的能力和创意的泉源。因而激励他们持续努力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以保持本身的价值和贡献能力。
以上分析,主要在说明:为何传统的组织和管理是不适合知识管理,甚至是背道而驰的。在传统的层级结构和细密分工的架构下,工作者有如一部机器设备中的螺丝零件,工作者与工作者之间的关系也是事前明确规定的。大家照章办事,一切显得顺利而有效率。但是如果我们期待在这种机械模式下能使知识灵活运用以达到创新目的,其困难恐怕将有如缘木求鱼了。(kmcenter)
- 1生产型公司如何开展电子商务
- 2如何对ERP系统运行风险的控制
- 3企业信息安全风险:搜索技术的威胁
- 4电子商务外包与贸易伙伴实现完美平衡
- 5如何按人头分摊IT成本
- 6企业选型中要恪守的关键原则
- 7用户现实的使用VOIP
- 8企业怎么样才能获得最佳外包服务
- 9如何完成一个结果成功、用户满意的OA项目?
- 10太平洋保险(集团)公司目前的信息化进程
- 11对软件工程项目的一些思考
- 12协同OA以“工作流”为引擎,以“知识文档”为容器
- 13韩资企业的IT策略
- 14企业实施OA,一般都只是其信息化建设的初端
- 15小资料:合法“刺探”国外“竞争”情报的方式
- 16知识地图在协同管理平台上应用
- 17企业信息化供应商症候系列(一)
- 18浅议IT产品营销中的炒作
- 19作业管理牵手绩效管理
- 20企业信息化供应商症候系列(二)
- 21企业知识管理新平台(二)
- 22IT战略整合的"老瓶装新酒"
- 23IT治理重在何处?
- 24网络营销为传统零售企业增效
- 25提高公司业绩只是ERP理想?
- 26泛普OA软件让企业真的是一个爱意融融的团队
- 27网友观点:国内ERP厂商点点评
- 28如何设计集团企业的CIMS逻辑结构
- 29商业智能与知识管理
- 30如何制定IT项目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