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IT:自主研发价值凸显
金融危机的阴霾渐渐散去。2009年,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支持下,中国率先迈出经济复苏的步伐,成功实现了8.7%的GDP增长,给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以极大鼓舞。在这种环境下,今年经济与股市运行中的流动性大体上将保持宽松,为股市的良好运行奠定了基础。
股市的平稳期正是券商们IT系统“大练兵”的时期,如今,各个证券机构都在“大展拳脚”。而有了证监会发布的一系列利好政策,券商对IT的投入已经一改往日“寒酸”形象,显得阔绰起来。然而,如何让IT紧扣业务环节,为业务更好地服务,甚至带来增值,是每个券商应该思考的。
“自主研发已经被提到了议事日程上来”,在采访中,很多IT主管都向记者表示,虽然长期以来,券商的IT部门都只是被看做是维护IT系统稳定的技术支持部门,但近年来随着业务的不断创新,券商对IT的依赖程度也在不断加深。
过时的“自主研发成本说”
证券领域一直有一种“自主研发成本说”—假如证券公司选择自主开发应用系统,其成本必然高于从市场上购买一套成型的产品和采用请IT公司外包开发。证券公司并不适合自主开发应用系统几乎已经成了业内共识。“我能像IT服务商那样养着一大批系统维护人员吗?”只要谈起自主开发,绝大部分的证券公司都会抛出这样一个问题。
在过去以营业部为核心的应用系统年代里,证券公司已经普遍接受了这一“成本说”。而其影响之深,使绝大多数的证券公司放弃了自主建设信息应用系统的生产模式,目前大多数证券公司的IT产品和项目都由IT服务商提供。
但自主开发的成本一定会高于购买成型产品或服务外包吗?事实上也不乏相反的例子。中国民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马光悌就表示,随着近年来业务的不断攀升,为日趋复杂的数据应用提供平台化的支持,在总结了报表、监管数据上传等应用的需求后,他们的IT管理部门开始着手进行后台数据中心的研发,计划打造统一的数据中心。如今数据中心一期已经投入使用,民族证券的客户数据、交易数据、财务数据等等已经跑在了这个“活的数据图书馆”里。
而针对“成本说”,马光悌也有自己的一笔账:“我们自己研发的数据中心一期投入约500万元,如果是系统提供商来提供的话,可能5000万元都不够。”2010年,民族证券的数据中心将完成二期和三期的开发,届时“这个系统在证券界将是独一无二的”。马光悌的观点是:在证券IT应用层面,除了主流的、比较困难的、自己开发不了的系统,其他的能够自己开发的,都尽量自己开发。
记者还从广东一家证券公司了解到,该公司想上一套集中式实时交易监控系统,如果向IT服务商购买,总投资将在270万元以上,还不包括对小型机等硬件的投资。“回想起以前有系统修改需求的时候,IT服务商也就是派上一个工程师在公司总部做两三个月,做一个集中式的监控系统就要花这么多钱吗?”该公司的IT部门经理决定自力更生试一试。
几个月以后,中央数据库做好了,整个公司近80个营业部的数据在两台PC服务器上就运转起来了。那么这家公司花在实时交易监控系统上的成本是多少呢?是两台PC服务器和8个软件开发工程师的工资待遇和管理成本。据该IT部门经理介绍,如果以每人每年10万元的费用来计算,每年的总人力资源成本是80万。按照成本核算的原理,即使是这8个技术人员在开发完集中式实时交易监控系统之后光吃饭不干活,270万元的投资也足够花费两年多的时间。
IT创新也是生产力
事实上“自主研发成本说”的背后所反映出来的是,与银行、保险等其他金融业态相比,券商对IT的投入意识曾一度落后。IT建设一直是被业务推着走,业务与IT技术的不平衡发展也是证券界一直存在的软肋。
2000年以来,随着经济的突飞猛进,券商也被动地经历了一系列的升级改造。而2006年的牛市来袭之后,“全民炒股”大有铺天盖地之势。为了保证客户资金安全,避免券商挪用客户资金,券商接受的客户资金被要求必须保存在银行,于是在监管部门要求下诞生了第三方存管系统; 2004年~2008年,随着证券业务种类多样化,又诞生了集合理财系统、投行系统、固定收益系统,以及目前正在建设当中的股指期货系统和融资融券系统。
短短20年时间,伴随着券商业务模式的变革,国内券商的IT系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然而,却有业内人士指出:虽然券商的IT建设在短时间内取得了巨大发展,但是当前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它制约着券商业务的创新和发展。比如国内券商的IT侧重在IT运维,主要精力投入在保障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方面,而忽略了自主开发能力的培养,在支持业务创新方面能力明显不足,某种程度上限制了业务发展。
这一点,在证券IT打拼多年的马光悌深表认同。他还进一步指出,以前很多证券公司的管理层只关心业务发展,对IT了解不足,对IT在公司发展中的作用认识不够充分,缺乏IT治理的能力,也就没能有效地利用IT的价值。
但是,在IT投入少、队伍编制缺乏的情况下,证券业对IT的倚重程度却逐年递增。2006开始的牛市对IT系统进行了一次极限挑战,而2008年的奥运维稳、2009年的国庆维稳已经证明IT系统的稳定已经不仅是技术工作。
实际上,如今的证券系统已经容不得丝毫差错,一旦出现中断30分钟以上,就将酿成特大事故。而今天很多证券公司的核心系统往往是由各种硬件服务器,各种数据库和各种操作系统组成,发生故障的几率非常高。
对此,有业内专家指出,依托自己的研发力量,在关键应用层面自己开发,这样至少能在事故发生时,用最快的速度排除故障,因为自己清楚自己的系统。要是单纯依靠系统提供商,在时间上人家不会给你保证。
2009年6月23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了《证券公司网上证券信息系统技术指引》(以下简称《指引》)。《指引》的出台为证券IT的建设带来了规范化、安全化的发展之路。《指引》第四十一条指出,公司应根据实际情况配备足够的IT工作人员,并满足安全和岗位设置的有关要求,IT 工作人员总数原则上应不少于公司员工总人数的6%,并且期货公司IT工作人员总数应不少于3人。
从《指引》的表述中可以看出,6%的要求其实是一个下限。据记者了解,目前发达国家证券机构的技术人员多数已经达到了30%,甚至更高。对于勇于创新的券商,IT团队是关键的资源储备,IT开发能力强,才能打造强大的创新能力和快速的市场反应能力,现在是谁注重IT,谁的后劲就会更足。
IT与业务平衡发展
事实上,除了《证券公司网上证券信息系统技术指引》,从 2009年开始,监管层已经针对券商出台了“营业部管理指引”、“集中交易安全管理技术指引”,以及“IT治理工作指引”等多项利好政策。
不仅如此,行业监管部门的领导也频频在各种场合表态:从当前资本市场业务运行看,业务与技术已经高度重合、混合、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业务离不开技术、技术本身也是业务。因此,高度重视技术人员的作用,加大信息技术投入,发挥技术部门在产品、业务创新方面参与、决策和实施的作用,既是各机构发展的需要,也是各机构核心竞争力的体现。
从这个角度上讲,IT系统维系的不是IT部门一个部门的工作,而是整个公司的运营支撑,IT平台对于券商而言是整个公司业务正常运营和进行创新的舞台。就像去年行业里提出的服务转型、经纪人服务,券商已经认识到提供交易通道的传统商业模式已经无法肩负继续发展壮大的要求,佣金价格战很容易让整个行业失去活力。而客户服务如何实现,如何利用不同的通信渠道,如何整合公司内的各种资源产生创新产品、传递到客户手中,这都需要IT平台充分发挥作用。
IT公司可以通过上市获得回报,但就一家证券公司而言,IT价值如何衡量是一个长期的话题。应用系统的开发是智力产品,证券公司提供的每一种交易服务中都有IT部门的心血,如何平衡和激励业务与IT的共同发展?什么时候该搞自主研发?这些问题都需要证券业界管理层积极思考。
- 1泛普OA软件流程表单上如何添加个性化签章
- 2工程技术部经理职位说明规范
- 3全业务时代计费系统更需整合
- 4工业工程师任职表要求子示范
- 5保险业信息化: 要省钱,也要风险控制
- 6电力设备:电力自动化面临好的机遇
- 7IT应用支撑保险业的创新与转型
- 8工业工程师职位说明示范书
- 9OA协同办公系统ThinkOne技术支持工程师岗位的理解
- 10电信存储: 稳定压倒一切
- 11成都OA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体现了企业管理者思想和管理艺术
- 12电子病历安全吗?
- 13成都泛普可以由邮件查阅回复功能
- 14成都OA建设管理制度的发布及执行修正体系
- 15“两化融合”在煤矿安全事故中的重要性
- 16电力电容生产企业信息化改造方法
- 17办公OA各种设备安装工作环境是否达到要求
- 18广西电信IPTV被叫停的思考
- 19机械行业ERP选型实施谈
- 20CRM软件管理功能怎么样?
- 21轨道交通:寻找产业链上高成长机会
- 22中小企业如何利用云计算建设自己的网站
- 23纺织企业ERP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 24法院信息化: 让法律的天平更公正
- 25南京军区数字化医院建设创新四种模式
- 26泛普OA的解决方案是一个高效率的工作平台……
- 27成都政务协同OA办公软件有哪些?
- 28oa办公自动化系统哪家的好?看看泛普OA
- 29钢铁企业信息化有个五级系统方法论
- 30OA技术总监(CTO)岗位说明书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