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虚拟货币到支付创新
近两年来,经常被问到对虚拟货币的看法。在谈虚拟货币之前,先看看什么是货币。货币是社会生产发展的自然产品,是一种作为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主要有三种职能:价值度量、价值储藏和交换媒介。
到底关心什么样的虚拟货币
货币从原始的石头货币、贝壳货币,发展到贵金属货币,再到信用货币(纸币),它的发展过程一直在“虚”化虚化的角度有很多。
首先,我们现在日常使用的都是信用货币,贵金属货币已经很少使用。从贵金属货币变成单纯国家信用货币是一种虚化。
其次,从实物货币到信息化货币,是另一种虚化。去年我国经过实物交换的货币只有6万多亿元,不到全社会支付清算总量的0。5%。
第三,信用货币与贵金属脱钩也是一次虚化。1972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美元与黄金脱钩,美元要作为一个基础货币,作为度量其他货币国际交换的价值尺度,美元与黄金脱钩,它本身就被虚拟化了,潘多拉盒子打开。这次金融海啸,有关人士已经开始反思布雷顿森林体系后对货币虚化的约束了。信用货币中又分为法定货币或者非法定货币,法定货币是国家法律强制,国家信用担保的,货币还分国家信用货币、银行信用货币和企业信用货币。Q币、U币、游戏币等都可以做价值储藏、价值度量、支付,但它们信用是企业级。
我们经常说的“电子货币”其实不是货币。电子货币是把货币的交换属性当作核心属性来说的。其实,货币最主要的属性是价值度量和价值储藏。计算机、互联网广泛使用后,货币的前两个属性,即价值度量和价值储藏,和交换媒介属
性分离开了。电子货币并没有价值度量和价值储藏的属性,实现这两个属性的依然是基础货币,人民币等。IC卡,“支付通”等没有货币的核心属性,也不能叫货币或电子货币,只能称他们为支付工具。现在需要重新考虑货币定义,把货币的三个属性分开考虑。价值储藏是核心的,价值度量其次,而其交换媒介作用随着电子化手段,现代化支付系统的使用,交换手段已远远剥离了货币的基本支付职能。剥离出来的支付职能由什么取代?支付工具。汇票、现金、支票、信用卡、IC卡等都是支付工具。
为什么要关心货币的“虚拟化”
无论是Q币、U币这类企业货币,它的流通和使用都可能影响法定货币、国家信用货币的调控,银行卡的使用、现代化支付系统的投产影响了基础货币的供应量,也影响了国家的铸币税,从这方面看要关心支付工具,而不是关心虚拟货币。只是虚化中的企业信用货币,目前还较少被研究。假设某公司开设了一个服务网站,提供了大量免费服务。有没有办法走向收费?有!基本服务继续免费,那些特殊的、有心理满足的服务以产品的形式标以特定的货币(企业信用货币,一种虚拟的货币)价格,用一定策略选择一些客户,赠与他们这种货币,让他们用虚拟货币支付享受服务、使用虚拟产品。部分免费用户会因喜爱或攀比,产生对这些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他们可以通过满足一些条件获得虚拟货币,进而免费使用这些服务、产品,也可以选择更快的方式——支付法定货币购买虚拟货币,进而获得这些服务和产品。这样,就可以开始走向收费之路了。这类虚拟货币可以借助货币作为交换媒介促进社会分工与交易作用。企业员工、免费客户都可以参与各种虚拟物品的创作,用这些劳动成果兑换虚拟货币,也可以被其他人用虚拟货币购买。没有虚拟货币的人可以用法定货币——人民币购买。这是这类虚拟货币最值得研究的网络经济学基础。
支付产品结构来创新
汇票、现金、支票、信用卡、IC卡等支付工具之间是什么关系?下面谈谈支付产品结构的问题。如何做产品创新和风险控制是常被提及的问题。产品创新有三种方法:产品结构驱动、应用驱动、业务驱动。企业通常的支付创新都是业务驱动,好创意的产生往往带有很大的随机性,造成做出来的产品容易卖,却经不起推敲,创新是无规则的。我们常遇到的问题是,所谓的创新产品在设计的流程、模块、软件等方面,可重用性很差。比如网银支付、电话支付、机顶盒支付,这些支付工具有多大区别?研究金融产品的创新,重要的是要认识支付工具的结构。支付工具有6个结构组成部分:第一是身份,即谁发出支付指令,谁要把货币的储藏价值转移走。第二,发出指令的终端或载体是什么。第三,这个指令通过什么渠道传递。第四,谁处理这个支付指令。第五,价值从哪转出,即付款账户。第六,收款账户,即货币将流向哪里。这些基本结构要素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联系起来。支付工具还有三个重要属性:第一是时间,这个工具第一还是第二次用,是什么时间使用;第二是用来做什么,是买机票还是买基金?;第三是金额,这个工具可以用在大规模金额的转移上。六个结构和三个属性如何组合起来?我举三个例子。第一个例子,这个工具如果只用来从别的地方收款,比如第三方支付,付款账户并没有确认,那么这个工具就不能用来给这个账户转账。转账之前一定要确认原来的付款、收款账户身份,这是风险控制的重要手段。第二个例子,一般的支付都有很强的身份识别要求,要账户、验证码、登陆密码等,但是与特定用途绑定的时候,比如买机票、与付款账户绑定进行手机充值时,身份认证就可以弱化,这就是新的工具。第三个例子,银行卡作为支付工具,准确地说是支付工具整体结构中的身份认证环节的一部分。身份认证包括两部分:你有什么和你知道什么。古代调兵时要拿虎符,还要传口令。银行卡就是虎符,给银行卡设定的密码就是口令。现在,用户使用银行卡通过网银进行支付时,通常有一个U S Bkey,有人认为USB key是用来给密码增强用的,其实它是回答了“你有什么”,与银行卡的作用是一样的。只不过通常,我们的银行卡不能在电脑上直接用而已。银行卡和USB key是可替换的,或者是可以合二为一的。实现的方法之一是,在POS和ATM机上加装一个USB插槽,我国现有165万台POS,15万台ATM机;方法之二是,给上网的计算机外接能插银行卡的U S B读卡器。根据CNNIC公布的2008年上半年统计,我国上网的计算机数量是8470万台。如果配上适当的风险管理、认证流程,那么银行的U S B卡终端将从大约180万台变成8650万台。一个小的替代就会产生一个新产品。由此,研究好支付工具结构,通过结构来创新产品。通过结构的相互管理还可以探讨新的创新、风险管理机制。只有根据支付工具结构,创新的产品才更有价值。
- 1重庆OA客户
- 2重庆OA行业资讯
- 3西安OA行业资讯
- 4北京OA行业资讯
- 5合肥OA软件行业资讯
- 6郑州OA行业资讯
- 7济南OA行业资讯
- 8上海OA软件行业资讯
- 9石家庄OA行业资讯
- 10天津OA行业资讯
- 11沈阳OA行业资讯
- 12哈尔滨OA软件行业资讯
- 1自由联盟、Passport谈合作 有共识没结论
- 2中小企业ITIL艰难 但值得
- 3SaaS CRM的定制化深陷泥潭
- 4医院信息化“一招灵” 靠谱吗?
- 5医院信息化:简单即快乐
- 6协同OA系统将给企业带来不一样的发展速度,好处有:
- 7交通违章缴费系统有望全国联网管理
- 8数字城市已入中局
- 9IT治理的利器之一:COBIT(上)
- 10[原创]IT治理诀窍在控制
- 11SaaS企业级应用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思路
- 12SAP在“mySAP”中将采用“.NET”和“WebSphere”
- 13从虚拟货币到支付创新
- 14体制改革:电力企业信息化怎么改
- 15我国农产品物流供应链管理
- 16ITIL是洋东西 水土不服慢消化
- 17信息化要赶医改大考
- 18IT治理的十项修炼(二)(AMT研究院 张哲 编译)
- 19用WSDL定义Web服务
- 20服务-ITIL之本
- 21农村信息服务中政府的角色与责任
- 22解读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沟通管理
- 23网络普及率对政务信息化的重要性
- 24ERP:行业微利 亦“危”亦“机”
- 25农业机械信息化建设的趋势与分析
- 26如何对终端零售店进行销售管理
- 27纺织先进制造业信息化的现状与发展
- 28选型:财务管理系统选型之凭证编号问题
- 29如何建立集团企业商务智能系统?
- 30运维:从“救火”到“规范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