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时制JIT在中小企业中的应用
一、教育和培训:
1、员工的积极参与对于JIT的实施至关重要。JIT的核心在于基层,要求所有生产一线员工都要熟悉JIT的理论和实践。
2、对企业员工进行持续的教育和培训至关重要,以传授最新的JIT方法和理论。
3、由于中小企业的资源有限,通常无法进行完整的培训体系建设。因此,推行JIT必须寻找适合自身情况的途径,而非盲目效仿外部做法。
4、一种可行的方式是邀请当地大学教授或专业培训机构为企业核心员工提供培训,再由这些核心员工在实践中示范给其他员工。
5、通过前后对比的方式激发更多员工的参与,并定期组织经验分享,这种方法既节省时间和精力,又能有效地灌输JIT理念和方法,提升员工的认知水平。
6、这种培训模式适用于大多数中小企业,在培训过程中,领导层、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之间的广泛交流对于JIT的推行至关重要。
二、交叉培训:
1、所谓交叉培训即班组员工到其他班组学习,使员工不仅精通本职工作,还能掌握其他技能。
2、通过交叉培训,员工能够实现“一专多能”,不仅擅长专门技术,还能胜任多个岗位。
3、这种培训模式能够应对因均衡生产而频繁调整员工岗位的情况,符合JIT对员工的要求。
4、大型企业受工作法规等限制,难以实施灵活的交叉培训,相比之下,中小企业也常因资金短缺而无法广泛开展交叉培训。
5、解决之道在于内部培训,通过少数核心员工进行轮换交叉培训,让他们掌握多项技能,再将这些技能传授给其他员工。
6、虽然只有少数员工参与轮换,但却实现了培养多面手的目标,节约了培训成本,促进了技术共享和全员生产维护技术的应用。
7、通过培养多技能员工,生产工人能够胜任多种工作,从操作不同机器到执行预防性维修和质检任务等,员工的工作岗位不断轮换,极大提升了工作积极性。
三、减少调整准备时间:
1、随着按需生产的兴起,产品批量逐渐减小,品种却不断增多。由于顾客需求的多样性,大多数顾客对生产流程并不了解,他们期望订货到提货的时间很短,这促使企业必须具备快速交货的能力。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短期交货已成为不可或缺的市场趋势。因此,企业急需缩短产品生产周期,以满足顾客的短期交货需求。
2、为了降低调整准备时间,从而缩短生产周期,人们进行了大量研究并探索了多种方法。然而,许多复杂的方法如设备和工艺装备的改造,对于小型企业而言显得遥不可及。这些方法固然效果显著,但却涉及大量时间和资金投入,小企业难以承担。
3、对于小企业而言,应当追求简单易行且效果明显的方法。这些方法可以从组织管理的角度出发,例如简化操作动作、采用快速扣件和插件、明确零件加工前后的位置、优化零件的装卸方法等。此外,尽可能在机器运行时进行设备调整,减少停机调整时间,并对工人进行调整准备工作的培训,使他们能够迅速有效地完成调整准备工作,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四、成组技术:
1、成组技术致力于改善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组织管理,以实现类似大批量生产的高经济效益,这正是中小型企业所追求的目标。
2、通过根据零件的结构、工艺过程和加工方法的相似性进行分组,成组技术打破了多品种生产的限制,将类似零件合并成组,针对不同类型的零件组织不同的加工单元进行生产。然而,成组技术需要投入大量昂贵的设备,这对企业的资金和生产场地提出了挑战。
3、对于中小型企业而言,资金和场地的限制使得应用成组技术变得困难。然而,通过交叉培训和根据产品和工具的共性进行分类,可以将不同零件组织在同一机床上进行加工,从而利用同一夹具和刀具,实现较小批量生产转变为大批量生产,提高生产效率。
五、全员生产维护:
设备和设施是企业用以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的物质基础,对设备和设施维护和管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企业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的大小。
在JIT系统中,采用全员生产维护(TPM)的方式来维护和管理设备,以确保生产正常进行。
在TPM的实施中,通常需要设立设备维修组来负责车间设备的维护。然而,对于许多中小企业而言,缺乏组织这样的设备维修组的能力,因此设备的维护和修理主要依靠操作者自身。通常情况下,设备只有在出现故障后才得到维修和更换,这必然会对产品的生产和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同时设备的寿命也将受到缩短的影响。
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用统计过程控制(SPC)的方法,通过数理统计手段提前发现设备的磨损或故障迹象,并制定维护维修计划,以便在不影响生产的情况下对设备进行必要的维修。
通过培训,使员工具备一定的设备维修能力,使其不仅对生产产品的质量负责,还要对设备的日常保养和维护负责。
此外,购买大企业淘汰但正常运行的设备作为备件也是一种解决方案,可以在突发故障时替代设备继续生产,以降低成本并确保生产的连续性。
六、持续质量改进:
在制造业中,无论企业大小,质量始终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持续质量改进(CQI)是在全面质量管理(TQC)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其核心是强调过程管理,将管理融入到工作周期的每个环节中。CQI的特点之一是将决策权下放至各级管理层面,倡导自觉管理,并在过程管理中不断完善,以追求更高的工作质量。
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确定质量定位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因为客户需求不断变化,导致企业需求和质量要求也在不断调整。因此,中小企业要推行CQI是相对困难的。
为应对这一挑战,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宣传教育和实施个人责任制等措施来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当每位员工都对自己的工作质量负责时,JIT系统的运行将达到最佳状态,因为系统中流通的产品都是高质量的。高质量产品的保证意味着无需额外库存,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七、供应商/客户关系:
1、实施JIT时,除了消除在制品库存和成品库存外,还需要消除原材料和采购件的库存。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供应商的选择和管理至关重要。
2、合格的供应商应具备良好的设备、技术条件和管理水平,这不仅可以保证准时供货和产品质量,还可以因为生产成本较低而提供价格竞争力。
3、对于中小企业来说,由于购买能力有限,需求量少,常常处于被动地位于供应商交易中。
4、为了解决选择合格供应商的难题,一种方法是将企业的采购集中在少数几家厂商,甚至只有一家。
5、通过集中采购量,企业可以在与供应商谈判时取得主动权。而所选的供应商应当是具有多样化高质量产品的企业。
6、此外,中小企业在选择供应商时,应尽量选择已实现JIT生产的大型企业的材料供应商。这样做可以让这些供应商像为大企业提供物资一样为中小企业提供原材料,从而使中小企业能够获得与大型企业相同批量和质量的物资。因为中小企业通常是大型企业的合作伙伴,为其进行零件加工配套,而大型企业已经实现了准时生产。
7、中小企业常常承担大企业转嫁的负担,成为“零件仓库”,这并非大企业所希望的情况,因为大企业也需要中小企业实现准时生产,以便能够准时提供高质量的原材料。
8、因此,只要中小企业积极缩短生产周期,迅速响应客户需求,就能与大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在一个良好的客户关系网络中,企业要扩大规模并提高产量就更容易,而高产量将使企业在与供应商的交易中地位更加稳固。
八、拉式生产系统:
1、一提到JIT,人们就会想到“拉式生产系统”和“看板系统”,这两种系统可以说是JIT的独特之处。
2、在拉式生产系统中,每道工序、每个车间都按需向前一道工序、上游车间提出要求,发出工作指令,上游工序、车间完全按照这些指令进行生产。虽然拉式系统形式简单,但只适用于重复生产型车间。
3、在单件小批量的机群式布置车间中,实施拉式系统较为困难,因为拉式系统无法处理突发订单,而这些订单正是单件小批量生产的特点。
4、在中小企业尝试运用看板系统实现准时输送时,应考虑运输数量、具体要求以及物料输送和调整准备费用,并在仔细平衡后做出决定。
5、在推行JIT时,中小企业应该在慎重考虑的基础上选择适合本企业的JIT内容进行推行。
6、不应为了全面实施JIT而放弃企业自身的优势和特色,JIT的实施不能简单地照搬书本教条,而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 1数字化管理ERP(OA)软件精选手册,功能清单大放送
- 2ERP系统的核心理念及其主要管理思想是什么?
- 3ERP管理系统在企业中的应用领域及其带来的深远影响
- 4ERP(OA)水泥管理系统个性化构建服务?开发过程全剖析
- 5ERP(OA)共享财务系统选型原则:功能清单全揭秘
- 6ERP的管理思想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 7企业进行ERP系统培训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 8深入理解ERP管理系统的定义及其操作流程
- 9企业为何倾向于采用ERP系统 ?
- 10大数据与ERP系统结合有哪些优势?
- 11企业ERP管理系统发生问题时该如何快速响应?
- 12ERP云时代已经到来,传统ERP过时了吗?
- 13ERP(OA)企业运营管理系统软件开发环境选择与定制化开发流程指南
- 14将ERP软件融入AI功能,预示着ERP系统将迎来颠覆性的变革与发展?
- 15ERP系统主要承担的功能是什么?
- 16ERP系统实施效果不佳的深层原因及应对策略分析
- 17打造专属ERP(OA)共享财务系统,开发过程全解析
- 18ERP系统在企业管理中的具体作用体现在哪几方面?
- 19深入剖析ERP系统的核心内涵
- 20为什么众多企业在实施ERP系统后,效率并未显著提升?
- 21智能门禁的应用场景
- 22ERP系统对企业管理带来的好处体现在哪些方面?
- 23成长型企业ERP系统实施的必要性与策略建议
- 24ERP产品代码规则是什么?
- 25ERP技术的核心特征和发展趋势探索
- 26ERP家具行业解决方案
- 27ERP系统的广泛联动性!
- 28企业条码管理ERP(OA)软件定制,二次开发效果评估与选择建议
- 29企业应该如何明智地挑选适合的ERP系统?
- 30ERP软件的效益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