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理公司管理系统 | 工程企业管理系统 | OA系统 | ERP系统 | 造价咨询管理系统 | 工程设计管理系统 | 签约案例 | 购买价格 | 在线试用 | 手机APP | 产品资料
X 关闭
免费项目管理软件

当前位置:工程项目OA系统 > 建筑施工OA系统 > 免费软件 > 免费项目管理软件

烟台山“万国建筑群”亟待保护

申请免费试用、咨询电话:400-8352-114

  鼓浪屿的知名,大半得益于岛上的“万国建筑群”。

  这些万国建筑始于鸦片战争后的“五口通商”。“五口通商”,福建通了“两口”,一“口”是厦门,另外一“口”就是福州。历史上,福州烟台山的万国建筑 数量多达近千栋,无论是种类还是数量,都不亚于鼓浪屿。不过,与如今蜚声海内外的鼓浪屿相比,烟台山的万国建筑甚少被外人知晓。

  不仅如此,导报记者近日调查发现,福州的这一“万国建筑群”,虽近年来加大了保护力度,但不少老洋房仍亟待进一步修缮,建筑群也急待系统、有序地规划和利用。

  在这一背景下,最近,当福州的烟台山历史风貌区规划方案通过专家评审后,随即引起热议,有舆论支招——— 尽快将烟台山打造成福州版的“鼓浪屿”。

  现状调查 “万国俱乐部”外挂着内衣

  从福州市中心东街口出发,沿着福州城市中轴线(八一七路)一路向南,穿过商贾云集的台江中亭街,经解放大桥跨过闽江,便来到仓山区烟台山。

  鸦片战争结束后,大批洋人涌入福州,仓山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成为洋人的居留区,一座座领事馆、洋行、公馆,教堂、医院、学校、私人住宅别墅等也就在此拔地而起。

  在乐群路22号,有一座石厝教堂,于1861年落成。这是一座由花岗石砌成的仿哥特式建筑,最特别的是几个哥特式尖券窗和一个巨大的哥特式尖券门,令整座教堂有一种“冲突的美感”。

  可惜,如今这里围墙的铁门紧闭,教堂看起来也闲置已久,来人只能站在围墙外静静欣赏。

  沿着乐群路往西北角走,来到福州最早的洋人俱乐部乐群楼。乐群楼是一座二层砖木结构的西式建筑,于1859年落成,当时主要是各国领事和商人在此聚会娱乐,也被称为“万国俱乐部”。

  100多年烟雨散去,乐群楼如今显得十分破败。窗台和楼外搭着很多竹竿,有内衣在上面飘荡。这里已成为一个大杂院。

  可是,映入眼帘的是塔吊,是在建的楼盘。“百年烟山,闽江头排,万国使馆区”,开发商显然很清楚自己的卖点,不过这工地围墙外的广告,令人觉得很刺眼。

  局面转折158处建筑有望“修旧如旧”

  时光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那时起,随着“造城运动”的加快,烟台山大量老洋房被拆除,现今存留的只有近百栋。

  为此,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教授戴显群曾撰文指出,“长期以来,由于各种自然和人为的因素,仓山近代建筑遭到严重破坏,昔日风采已不复存在,保护和修复仓山近代建筑已成为政府和社会刻不容缓的任务”。

  导报记者调查获悉,近年来,无论是民间还是政府,对于仓山老洋房的保护问题都愈加重视。日前,关于“烟台山历史风貌区规划方案通过专家评审”的消息在福州引发热议,烟台山老洋房将得到如何规划、保护、开发,备受期待。

  据了解,按照《烟台山历史文化风貌区及公园路、马厂街历史建筑群保护规划方案》,此次规划范围含三部分,约76.3公顷,包括烟台山历史风貌区、马厂街历史建筑群、公园路与跑马场历史建筑群及周边地区。

  规划范围内的重点建筑,包括各级文物保护单位 (9处)、优秀近现代建筑(23处)、登记不可移动文物(76处)等,以及这次规划调查判定为拟保护的建筑,共158处。这些老建筑将尽可能修旧如旧,并对周边违章建筑进行拆除。

  民间支招 打造福州版“鼓浪屿”

  对于老洋房的未来,让福州市民乃至外地游客格外期待。

  导报记者获悉,福州有一群老建筑爱好者,他们对仓山老洋房进行拍照、记录、归档,并办起网站。在促进各方重视老洋房的保护问题上,这股民间力量功不可没。

  池志海是他们中的一员,仓山老洋房手绘地图就出自他手。对于将来的仓山老洋房的设想,池志海说,“希望不要去建一批假古董,老洋房要修旧如旧,要让人居住,才有人气”。此外,“部分老洋房可以赋予新的功能,由艺术家们自发在这聚集,开工作室、办展览、开咖啡馆,形成一个文化创意区”。

  池志海的这个设想与规划部门相符,根据规划方案,保护修复后,烟台山历史文化街区的定位是——— 福州历史城区南部的文化休闲、文化创意产业集中片区,闽江景观游览带与城市商业轴上的重要节点,仓山地区具有历史底蕴的生活社区。

  对于这一定位,池志海认为,仓山区有这样的文化条件。仓山区自古就是福州文教重镇,大中专院校云集,百年老校福建师大就位于烟台山历史文化风貌区内。

  在“池志海”们心中,仓山老洋房可以成为福州新的文化名片。“规划、保护好,其对于福州的意义,就如同鼓浪屿之于厦门。”池志海如此表示。

  如今,在专家评审通过后,一些专家、民间人士开始纷纷支招,这其中,不少舆论建议将其打造成福州版的“鼓浪屿”。

  “城市记忆”不可失

  有的人说,福州是一个没有太多个性的城市,缺少“城市记忆”。这样的“城市记忆”,就如同鼓浪屿之于厦门,故宫、长城之于北京,外滩之于上海。

  鼓浪屿的知名,一大半的功劳得益于岛上的万国建筑。但福州的这一“万国建筑群”,却似乎并不为外界所熟知。

  一到仓山区烟台山,很多人一时会有时空转换之感。闽江北岸的台江,高楼林立、霓虹闪耀;闽江南岸的烟台山,老屋旧宅、古树参天。

  不过没错,这才是烟台山。

  这里的街区依山势而建,狭窄的街巷起起伏伏、“盘根交错”。穿过这些街巷,可以找到这个城市的许多历史印记。旧时的美、法、英、俄等国家的领事馆在这 儿,福建最大的天主教堂泛船浦天主堂在这儿,中国同盟会福建支部旧址“独立厅”在这儿,中国最早的女子大学华南女子文理学院旧址在这儿,汇丰银行福州分行 旧址在这儿,还有各式古朴的西洋别墅……

  好一派“万国建筑群”,置身其中,很多时候你会以为自己身在鼓浪屿。

  但城市化进程,也使得这样一些老建筑遭受破坏。在寻访老洋房时,一位外地游客见此情景感叹,他也是来福州才知道仓山有这样的“万国建筑群”,“这说明,宣传得很少,还有待进一步保护利用。其实,这里才是福州区别于其它城市的地方”。

  相信,这位游客说出了很多市民,甚至很多外地游客的心声。

  揭秘“鼓浪屿模式”

  立法保护、鼓励市场运作

  老建筑群的“养老”问题,似乎比人们想象的要复杂艰巨。

  能否成为福建第二个“鼓浪屿”暂且不论,但在专家眼里,厦门近年来探索的鼓浪屿保护开发模式,可望成为借鉴。

  立法明确“修旧如旧”

  “鼓浪屿的老建筑主要为砖木结构,因建成年代较早,房屋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坏,甚至破坏。”在鼓浪屿居住的黄女士回忆,拥有千余幢中西合璧、美不胜收的风貌建筑的鼓浪屿,十多年前,老建筑历经百余年岁月的洗礼,同样面临许多修缮难题。

  导报记者注意到,也正是在2000年,厦门市正式出台了 《厦门经济特区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条例》,308幢老建筑随即被列入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名录。之后,厦门快速开展修缮工程,首批101幢老建筑依据“修旧如旧”给予修缮。

  与此同时,在时间冲刷下,因不可抗拒因素,有些建筑成为危房,或消失在风吹雨打之中,加上老建筑复杂的产权关系,一度使得修缮工作困难重重。

  这之后的2009年,厦门专门对《条例》进行修订。这一进程中,禁止擅自拆除历史风貌建筑,历史风貌建筑确需拆除重建的,应当按“恢复原貌”的原则进行重建,即按“原基底、原层数、原高度、原面积、原样式、原功能”进行重建。

  “不能再建新东西,也不能轻易拆旧物,而是要保护、管理遗留下来的东西。”申遗顾问洪卜仁如此呼吁。

  鼓励市场良性运作

  在系统规划、保护的同时,还要合理利用。

  “除了政府手段的保护外,家庭旅馆的成功运作,也让风烛残年的老建筑看到了新生的希望。”鼓浪屿方面的有关负责人表示,保护历史风貌建筑,不仅仅是单纯的修缮和开发。

  在这位负责人眼里,老建筑的保护需要在功能性与观赏性、保护与市场开发中寻找到契合点。除了政府的引导和保护外,还应借助社会力量,适当引入民间资本进行市场化运作,对风貌建筑进行多元化的保护。

  这期间,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鼓浪屿家庭旅馆,确实让一些老建筑焕发了生机。但这一理念,也使得有关业者过度追求利益、盲目扩张,使得部分老建筑的保护,再次出现参差不齐的景象。

  幸好,这时“申遗”之路开始。“申遗的脚步,让很多复杂的关系得以厘清,因为大家有了共识和共同的目标。”有关专家表示。

  这一期间,鼓浪屿老建筑的保护,有了更苛刻的标准。如,一些墙面稍有脱落的老建筑,不能用水泥加固砖面,而要改用传统灰浆。

发布:2007-04-20 17:09    编辑:泛普软件 · xiaona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