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李书福为什么铁心买沃尔沃
李书福为什么非要砸锅卖铁竞买沃尔沃呢?难道真如他的绰号“汽车疯子”一样,李书福疯了吗?2009年,最让企业界吃惊的新闻,恐怕要数吉利收购沃尔沃了。
李书福是被“逼疯”的!
“逼疯”他的不是别人,而是中国消费者,包括媒体!
第一次受伤:消费者不买账
创办吉利汽车之初,李书福还是一位有志青年。他发誓要打破大汽车厂商的垄断,“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造过冰箱和摩托车的他还曾放言:“汽车有啥了不起,不就是四个轮子、两部沙发加一个铁壳吗?”在这种理念下,他把一辆轿车的价格拉到了3万元以下,让很多家庭提前几年开上了小轿车。中国汽车市场被迫步入降价、降利润、提效率的轨道。
尽管自己生产的汽车价格低,利润也低,但草根出身的李书福矢志不渝。2006年年初,李书福在网上贴出了自己的一首诗《奋战十年变大雕》:
寒冬去,春天到,埋头苦干静悄悄。
不要吵,不要闹,自主品牌撑大腰。
欧美风,韩日潮,崇洋媚外何时了?
中国车,飞多高,奋战十年变大雕!
诗言志。李书福憋着一股子劲,要向“欧美风,韩日潮”叫板,向“崇洋媚外”的消费心态叫板!针对消费者喜爱“国际名牌”、讲究“豪华品位”的现象,他气愤地对媒体说:“我全身都没有什么贵的,我的品位是实实在在……也许我年龄大了,过时了,看不懂现在的人。我反正天天坐个吉利汽车,我也没有什么豪华的享受,但是我觉得很踏实,我跟这个世界联系得很紧密,跟这个现实联系得很紧密。”
但是,这种倔强没能坚持多久。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小排量、经济型汽车的销量明显下降,很多吉利的老用户在更换新车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国外品牌。吉利辛辛苦苦打造的“让老百姓买得起”的低价车,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李书福坐不住了,痛定思痛之后,在2007年5月宣布战略转型。他说:“要摆脱造廉价车的影子,从此以后我们就不是低成本造车了。”
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李书福伤心地说:“我们的产品没有尊严,售价总是比人家便宜,总是被人家低看一眼,这个局面最起码我是接受不了。”据说,有一回李书福与同事喝酒后号啕大哭,说:“我一不偷、二不抢,每天从早晨6点半工作到晚上11点,辛辛苦苦办企业,为什么别人总嘲笑我?”他决定“用世界上最先进的设备、工艺,开发高技术、高品质的汽车产品”。
事实上,吉利在技术上真下了工夫,比如它自主研发的CVVT发动机,这是一种非常领先的发动机技术。但当吉利在中央电视台打出“世界先进、中国领先”的广告时,竟然引起轩然大波,质疑和批判之声不绝于耳。很多人质疑,发动机是汽车最核心的技术,一向只与低档车联系在一起的吉利,能够研发出“世界先进、中国领先”的发动机吗?
2008年年初,吉利在底特律车展上发布了自主研发的爆胎监测与安全控制系统(BMBS),并在远景等几款新车上运用了这种新技术。但是,在性能、质量、服务都提高的情况下,售价却只能标到同类产品的50%。消费者对吉利推出的新车仍然不太买账,吉利还是被国人瞧不起。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或许我们可以说,一旦人们对你形成了档次不高的印象,要扭转过来比较难。但这似乎不是问题的本质。李书福敏锐地意识到,“自主品牌的汽车,不管是吉利还是奇瑞,卖价都比不过洋品牌。消费者对中国自己造的汽车品牌不认同,对自主品牌也不是很信任”;“人们现在的概念里面,自主品牌的车就是价钱便宜、质量差,服务也不怎么样,开着也没有面子,所以要是卖得贵了就接受不了,而开外国品牌的车就有面子,卖得贵也愿意买”。
信任不信任,有没有面子,这才是关键!
第二次“很受伤”:自打耳光
怎么办?在媒体面前,李书福给出了两个答案。
第1页第2页第3页第4页- 1【企业管理】“挑担”寓言、“木桶理论”与企业发展瓶颈
- 2花旗中国专利布局:不能说的秘密
- 3战略执行的两大要素
- 4华为如何攻坚北美市场
- 5[企业管理]透过平衡记分卡看管理业绩
- 6【企业管理】用领导者的激情引领下属
- 7企业管理中薪资确定的误区
- 8九阳豆浆机的成功与危险
- 9百度新冒险:转战B2C
- 10【企业管理】平衡记分卡的国际化发展历程
- 11孙子兵法中的企业战略启示
- 12谁来负责企业的绩效管理?
- 13宝洁换帅 难解高端之困
- 14王传福的美国福特式路线
- 15万科模式大考
- 16建投集团信息管理系统的主要作用
- 17战败启示录:黯然让位的毕雷
- 18王石:丰田为世界第一背上包袱
- 19转型路上的戴尔:转型是顺应行业趋势
- 20企业产业转型的3个错误认识
- 21特劳特《定位》实战感悟
- 22解读李书福两会提案
- 23多普达的新战略
- 24福记:民企上市公司猝死样本
- 25企业管理中别掉进“S形”管理的泥潭
- 26香港联泰如何学会顺势而为
- 27影响世界的100个管理定律
- 28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用途有哪些?
- 29【企业管理】“忘我下班”取代“忘我加班”
- 30【企业管理】实施区域战略突破企业经营瓶颈
成都公司:成都市成华区建设南路160号1层9号
重庆公司:重庆市江北区红旗河沟华创商务大厦18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