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企业如何快速打开国内市场
一、出口转内销走不快的根源
1、方向不清,走弯路
方圆见过很多出口企业,转向国内市场时非常毅然决然,蒙着头就开始干。此举勇气可嘉,但收效甚微,浪费物力财力不说,还挫了团队士气,错过发展机遇。原因在于对国内市场的认识不足,缺乏对发展的长远规划,有的随大流,没有核心价值,有的没有找到自己的竞争优势,拿自己的短板和对手的长板去拼,有些不战已败,有些被活活拖死,走了不少弯路。
在国外,“中国制造”就能成为产品标签了,但在内销市场,同质化严重,竞争激烈,企业必须三思而后行。
2、团队不强,耗心力
出口企业在转内销的初期,往往团队不强,耗心耗力,效果却事倍功半。团队执行力不强,客观环境的变化是外因,根本上还是企业管理体制的原因。
北京方圆品牌营销机构曾接触一些出口企业,刚转型时缺乏对销售团队的管理经验,虽然尝试很多办法,都由于没有找到核心问题,只能信马由缰,听之任之,销售效果可想而知。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或者经人提醒后,一项绩效考核办法的改革、一个专业人才的引进,都会让销售工作在极短时间步入正轨,取得惊人效果。
北京方圆品牌营销机构有个观点,叫团队好不好,关键看领导。如果领导的思维和眼界不能跟上企业战略转型的变化,就无法为团队提供相应的培训、考核、职责划分,再强的团队也会逐渐失去战斗力。
3、工具落后,没效果
出口企业的工具落后,表现在:一,工具少。企业手册是必备品,形象短片是奢侈品,再有其三者,寥寥无几。
二,工具雷同。翻开出口企业的宣传手册,不乏制作精美者,但内容几乎是千篇一律,企业介绍、荣誉介绍、产品罗列,基本上都是这三部分,且以罗列产品为重点;企业形象片,也是众口一词,对于消费者来讲,只要把公司名字一换,说谁都一样。
反观国内品牌企业的市场工具,有负责企业形象宣传的,有负责招商的,有烘托终端气氛的,还有教育消费者的……这些工具的立体化综合运用,才能在最短时间内,让企业和产品在目标人群中建立饱满、深刻的印象。
二、出口转内销的两条捷径
1、以退为进,理清思路再出发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国内市场就是那条大鱼,但出口企业在自己还不具备良好的捕鱼技巧时,绝不宜轻举妄动。
具体来说,思想层面,企业要先想清楚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路径是什么,不仅要形成完整的体系方案,还要落实在企业发展规划里,阶段目标里。让现实与方向不脱节,始终朝着企业想要的结果发展。
操作层面,虽然小米加步枪也能打胜仗,但毕竟时代不同,竞争不同,各项市场工具、人才配置也需与时俱进,要捕大鱼,网要足够结实才行。这里不仅包含了市场开发的多种硬性工具,更重要是把渠道政策、团队管理制度等这些软性工具准备到位,确保国内市场运作的每一个板块都有对应的支持和方法。
总之,对出口转内销企业来说,在市场、消费需求、产品定位等方面都要有所改变,结合市场环境、自身状况和消费者的特点,制定出一套与国内市场环境相适应的企业定位、产品定位、销售人群定位等,并据此,对企业的发展作出合理规划。
把运作国内市场的关系和思路理顺了再出发,出口企业才可以轻装上阵,在面对种种诱惑或困难的时候,能够立场坚定地解决问题,让企业朝着目标直线前行。
2、借鸡下蛋,会借势才更快
出口企业运作国内市场,通常企业基础都很单薄。当然这个基础不是以销售额为标准,很多企业的出口订单量并不低。这种单薄体现在运作国内市场时的团队基础、资源整合基础、品牌基础等。
如果出口企业要等到所有的基础都到位后再行动,势必要花费巨大的成本,包括时间和物力。北京方圆品牌营销机构有个观点,运作国内市场,要三思而后行,一旦想明白了,行动则一定要快。
第1页第2页- 1企业成长不可缺少的三种角色
- 2巨亏裁员退市,夏普尚能饭否
- 3先有商业模式,后有竞争战略
- 4管理学小故事——鱼和鱼鹰
- 5新企业面对行业强势企业如何竞争
- 6像鹰一样在变革中重生
- 7企业管理者的心态决定企业发展
- 8国企管理需要严肃的爱
- 9左右企业发展的四道坎
- 10不要误入差异化邪路
- 11有没有好的中小企业管理软件?
- 12管理学小故事——渔夫和蛇
- 13管理学小故事——猎杀骆驼
- 14创新:企业的生命线
- 15国产葡萄酒加快渠道变革应对市场挑战
- 16一流企业如何制定规则
- 17企业对于自身竞争力的问题剖析
- 18智慧安防与机遇并存
- 19民营企业陷入借贷怪圈的三个内因
- 20后知后觉也创新
- 21企业发展必备:人才库积累
- 22敬业,企业的发动机燃料
- 23企业要保持开放与创新
- 24识破投资人三条忽悠你的善意谎言
- 25微软被迫变革求生存
- 26企业执行力的基础是领导力
- 27企业竞争优势论
- 28公司上市的利与弊
- 29中国企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 30微信如何真正服务于企业
成都公司:成都市成华区建设南路160号1层9号
重庆公司:重庆市江北区红旗河沟华创商务大厦18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