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中国创新型企业发展元年
2008年对于中国企业注定将是难忘的一年。
反观中国企业三十年成长史,当年以亚洲四小龙为首的东亚奇迹,震撼了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企业,资本和劳动力要素为根本主导的东亚增长模式,也成了中国企业日后发展的标杆与模范。随之,中国凭借自身巨大的廉价劳动力市场所释放出的能量,迎来了国人欢欣鼓舞的"中国奇迹",一大批中国企业以令西方同行瞠目结舌的速度迅速崛起。
然而,理性地看,奇迹并不存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早在1994年就认为,东亚奇迹完全可以归功于劳动与资本等生产要素的大幅度投入,而不是因为生产力的提升。纵观中国建国六十年经济历史,我们的"奇迹"首先来自1978年之前计划经济所造成的物质极大短缺,导致市场机会无处不在,企业不必形成核心价值理念、独特的专利技术、行之有效的盈利模式,甚至不需要太在意产品质量,只要能生产出产品,客户无处不在。
随着产品的逐渐丰富,简单生产的道路开始变窄。企业对此的应对之策应当是产品升级换代,以优质产品取胜,进而取得实质性的竞争优势,同时带动整个产业升级;另外一条路是通过流程创新和新技术应用降低生产成本,以价格取胜。同是以廉价起家的戴尔,其在简化流程方面的专利至今已多达数百项。但此时的中国企业放弃了产品升级和新技术开发与流程创新,而是以充分利用计划经济时代释放出的廉价劳动力来降低成本。这种方式在当时无可厚非,流程创新、新技术开发均需要投入大量资源,而充分利用廉价劳动力,可以在很短时间内至少在表面上达到同样效果。
随着竞争进一步加剧,中国企业开始着手"营销"。信息不对称是市场的一个特点,营销的本质是以此为基础,以客户为中心,通过必要的手段,使消费者能够快捷有效地获得企业及产品信息,从而为自身的购买与消费做出有效抉择。建立完善的客户服务体系是营销的重点内容,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由产品经济向服务经济升级的基础。然而,中国企业此时的营销,不是着重建立完善的客户服务体系,而是看准了消费者信息匮乏这一特点,玩起"概念"营销,开动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此前不知营销为何物的中国消费者对此毫无抵御能力。因此,中国企业似乎只需恪守"广告轰炸+低成本制造"模式,就无往而不胜了。
随着物质极大丰富,短缺经济已经过渡成丰饶经济。似乎无止境的廉价劳动力开始短缺,日渐精明的消费者对广告轰炸也开始麻木。习惯了老套路的中国企业,面对这种状况开始显得笨拙无力。2008年,政府集中出台劳工保护、环境保护等政策。前期已基本丧失技术优势与客户服务优势的众多中国企业顿时陷入了窘境。
与此同时,由于沿用以前成功模式而造成的大量低层次过度投资、重复建设,致使中国产品大量过剩。更重要的是,面对国门大开后蜂拥而入的西方同类商品,国货显得越来越不入消费者的"法眼"。国内消费占国民经济比重持续下滑,"出口创汇"成为这些过剩产品唯一出路。
如果说上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及西方经济持续繁荣近20年从另一个侧面成就了中国奇迹,使得众多中国企业能够在国内市场日渐停滞的情况下持续沿用短缺经济时期的成功模式的话,那么,2008年的西方金融风暴就成了众多中国企业创新惰性的终结。
著名管理大师德鲁克说,企业有且只有两大功能:创新和营销,即创造价值和告知价值。没有技术进步的低成本不是创新,没有客户服务的营销也不是营销。
中国企业要想渡过眼下这个经济寒冬,就必须放弃三十年来形成的"重生产、轻研发、轻服务"的低成本制造模式,迅速集中精力与资源,推进产品升级、技术研发与客户服务体系建立等工作。内需并非不存在,但已不再是短缺时代的简单产品需求。如今需要的是价值、技术、营销、服务的全面创新。拉动内需靠的是中国企业真正开发出中国消费者需要的商品与服务,这些商品与服务既要针对商家历来重视的高端消费群体,也要针对包括农村市场在内的中低端市场。
第1页第2页- 1新创公司节流的5个方法
- 2企业管理软件有哪些功能,才算好的呢?
- 3企业管理:市盈率的股市影响
- 4无聊的商业模式
- 5浅析优秀培训经理该做的四件事情
- 6适时改革企业战略管理体系的过程
- 7聪明公司正将会议变成可选项
- 8什么是企业危机管理 企业危机管理案例
- 9中国企业e-Learning应用研究报告
- 10企业管理:财务会计报表审核
- 11工程类公司的管理软件有什么作用
- 12企业培训落脚在集团企业中的现状
- 13市场策划是做什么的 市场策划方案范文
- 14高绩效员工的打造与管理
- 15企业管理:选择价值工程对象的一般原则
- 167天连锁酒店逆势融资的背后
- 17一句话解决民企的管理问题
- 18企业管理进入赚钱高潮
- 19企业管理:生产过程组织的要求
- 20企业管理:企业管理基础工作及其特点
- 21企业文化:“香饽饽”还是毒药
- 22培训工作者如何成为优秀的资源整合者?
- 23针对企业人才管理体系的差异化管理
- 24战略短视摇摆品牌根基
- 25企业发展战略规划的地域布局观
- 26企业管理:经营计划的特点
- 27HR应对员工年末压力,适度加薪、培训
- 28企业管理:生产过程的适应性
- 29人力资源部关于培训的困惑
- 30企业管理:概述外盘、内盘
成都公司:成都市成华区建设南路160号1层9号
重庆公司:重庆市江北区红旗河沟华创商务大厦18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