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战略平衡之道
企业战略,当我们迷执于每日的市场客户、客户订单时,很容易忽视对企业整体性、系统性的命理观照,以至常常做捡芝麻丢西瓜之举而无法自察。
有朝一日,市场突然掀起波澜或迅速跌入低谷,就象这次金融危机,各种矛盾由某个导火索引发而集中爆发,面对危机重重的、捉襟见肘烂摊子,也许才会开始后悔自己为什么先前没有洞察到。为什么预先没有做足够的战略准备或调整?为什么预先没有将某些看似无关紧要的矛盾系统解决掉?
企业生命的战略性思维就是基于对企业生命节律的掌控。
任何一个企业自小型、中型到大型,不同发展阶段都必将出现不同共性问题,呈问题解决式发展的波动规律,另外,任何一个行业市场因市场经济的动态平衡性亦有其自身的波动规律。
一个系企业内在管理的必然性问题,一个系企业外在经营环境变化的机缘问题。而企业的生命节律则是应和并决定于内、外在因素的平衡。如何来把握这种动态平衡则是企业战略性思维关键中的关键问题。
面对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应变市场是必然的选择。而要能应变市场,首先就得识得变化,识得市场,识得先机。识得才会有机会、机遇,才会延伸出缘分。
所以说,要把握企业生命节律,首先就要能识得机缘,应变市场。这是企业战略性思维的基本思路。
识得机缘必基于企业战略性思维的前瞻性。前瞻性是企业所有经营管理政策、措施正确的根本保证。在对未来前瞻性的基础上,我们才可能真正知道要如何应变,如何革故鼎新。
革故鼎新,对于企业来说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经营方面,二是管理方面。《易经》杂卦传中说“革,去故也。鼎,取新也”。其本身即是易经的两个卦象,即革卦、鼎卦。这两卦的关键在用火的火候。所谓火候的把握,不外乎是对价值的平衡把握。也预示了变革过程从决断到展开的中正平衡问题。
平衡之道乃中国传统智慧文化核心所在,儒家称之为中庸之道、中正之道,道家称为阴阳之道、太极之道,佛家则为和合之道、圆满之道。
对外在事物价值的权衡、决断为计较、谋略之道,阴阳家称之为长短术、阴谋术,属外平衡,乃术数小道。直接进行自我价值观之心性修为,超越价值而价值,和合厚德,为内平衡。必明心见性,智慧大启,而富前瞻性,乃大道大福德。
大智慧成就,无为而无不为。做人做事必然合道,善缘善助,也必然能圆满长久,没有事情不能做成做好的。所以,企业从持续稳步长久发展上说是必须以德为基础的;从阶段性价值,从短视利益上说则多以智之谋略、机巧为用。
对于企业生命节律,如做智慧观照,首先要考察的是企业的业务体系,其核心在业务体系的结构,及核心业务产品的生命周期。其次是要立足未来,前瞻未来,革故鼎新,做战略性变革。
相关内训课程推荐:
《赢在中层-经营管理人员素质提升必修课程》培训讲师:方永飞
《塑造无敌影响力》培训讲师:胡斌
小编推荐:
互联网转型难在何处
如何编写企业培训方案?
- 1大学生创业贷款条件
- 2管理者的“跨界思维”
- 3代理商管理方案是什么
- 4企业清晰培训需求,选择“有用”培训很重要
- 5浅谈经营管理的九项原则 经营管理知识分享
- 6在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 72015年度如何选择优质的培训公司?
- 8阻碍企业培训发展的三大误区
- 9做个“变色龙”式的企业经营管理者吧!
- 10如何找准一家好的企业外部培训机构?
- 11如何打造中国制造企业的核心能力?
- 1292%企业不知道的隐形成本
- 13企业文化管理理念 企业文化管理制度范本
- 14什么公司风险管理控制结构最合理
- 15企业对于项目的风险管理意义及措施
- 16盛大新棋局
- 17企业文化分支:为员工提供内部职业培训
- 18企业管理:学习企业管理二重性原理的意义
- 19关于有效管理的16个模块等问题分析
- 20企业管理呼唤“工匠精神”
- 21如何准确拿捏培训的轻重缓急?
- 22企业管理:简述股本概念
- 23团队管理建设要会处理员工的情绪
- 24解析民营企业组织系统究竟如何落地
- 25对企业三类人才的培训管理方案
- 26如何让沟通成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 27仔细新员工培训计划中的“蘑菇效应”
- 28企业经营变革的过程是去精英化的常态
- 29正确战略管理的7个好习惯
- 30如何开展一专多能的培训?
成都公司:成都市成华区建设南路160号1层9号
重庆公司:重庆市江北区红旗河沟华创商务大厦18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