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理公司管理系统 | 工程企业管理系统 | OA系统 | ERP系统 | 造价咨询管理系统 | 工程设计管理系统 | 签约案例 | 购买价格 | 在线试用 | 手机APP | 产品资料
X 关闭
企业管理系统

当前位置:工程项目OA系统 > 领域应用 > 公司管理软件 > 企业管理系统

定位在先,战略在后

申请免费试用、咨询电话:400-8352-114

    1969年,艾尔•里斯和杰克•特劳特在美国《广告时代》和《工业营销》上发表了一系列文章,首次提出“定位”概念。他们认为,面对一个传播过度和产品越来越同质化的时代,要赢得消费者,企业有必要让自己的产品独树一帜,在消费者心中形成独特的地位。“定位就是如何在预期顾客的头脑里独树一帜。”“定位要从一个产品开始。那产品可能是一种商品、一项服务、一个机构甚至是一个人,也许就是你自己。但是,定位不是你对产品要做的事。定位是你对预期客户要做的事。换句话说,你要在预期客户的头脑里给产品定位。所以说,把这个概念称作‘产品定位’是不正确的,好像你在对产品本身做些什么似的。”

    可以这样理解,定位是让消费者的头脑(或者叫做心智)里有你的企业(产品、品牌、服务)的位置,不过,这个位置不是你插入消费者头脑里的,而是通过把你的企业(产品、品牌、服务)能够给消费者提供的价值与消费者的需求(或者潜在需求)紧密联系起来而得到的。更准确地说,定位是消费者的选择,企业所做的是要去挖掘消费者脑子里的相差定位,然后去契合相关的定位。

    神奇的数字7

    乔治•米勒(GeorgeArmitageMiller),美国心理学家,是以信息处理为基础的认知心理学先驱。1956年,乔治•米勒发表研究报告《神奇的数字7+/-2;我们信息加工能力的局限》,他在对消费者心智做了大量实验研究后,发现了著名的“7法则”—人的心智极其有限,只能记忆有限的信息,人们通常把信息进行分类存储,每个类别通常不能记忆7个以上的信息。

    通过进一步研究,米勒发现,人们在认知信息的过程中最简单的编码方式是将输入的信息归类,然后加以命名,最后储存的是这个命名而非输入信息本身。

    米勒的研究揭示了消费者选择商品的秘密。人们在购买商品时,首先选择的是类别,比如我要买酱油、买洗发水、买汽车等,然而,在我选择商品时,我只会确定每一类中的代表性产品或品牌,比如买酱油,我可能会选择海天或是淘大,买洗发水时,去屑可能会买海飞丝,滋养可能会买潘婷,防脱发可能会买霸王,一般每一类不会超过7个(7+/-2),这种类别,给它起一个名字就是“品类”。这就像用电脑时,我们会建立一个个文件夹,给文件夹起名字,然后,我们会将所有的文件分类,把同类的文件放到同一个文件夹中。在我们的头脑中,大脑也会建立文件夹,把各种信息分门别类放进不同的文件夹中。不过人的脑袋不像电脑,只要硬盘足够大,想放多少就放多少,大脑不能想放多少就放多少,如果信息太多就会让人发疯。所以大脑会自动做一件事情—删除不必要的信息,把它们放到回收站里。在大脑的每个文件夹里只留下7个空格,每个空格只能放1个信息,这7个空格按重要性被从上到下排列。如果不幸,你的产品信息没有被放到这7个小格子里,成为其中之一,那你就惨了。

    消费者如何划分品类

    人类头脑里的品类和企业对产品的分类有何不同?有时候二者是一致的,例如,企业会把感冒药分成抗菌药、抗病毒药和退热药,在消费者的头脑里也是一样,抗菌药、抗病毒药和退热药属于不同的品类。

但很多时候,二者并不一样,例如,在汽车企业里并不存在一个叫做安全轿车的类别,但是,在人们的头脑里,安全轿车的类别十分清晰。

    那么,怎样才知道消费者是如何在头脑里划分品类的?

    需求,更准确地说是“潜在需求”决定了品类的划分。

    车祸往往会使人致残,甚至致死,因而消费者对汽车的安全有着强烈的需求,安全轿车的品类就很明显。

    需求说清楚点儿就是人类无尽的欲望,如果你的产品能够切中人们欲望中没有被满足的部分,你就会脱颖而出,成为市场上的佼佼者。

第1页第2页第3页第4页
发布:2007-06-29 10:55    编辑:泛普软件 · xiaona    [打印此页]    [关闭]
公司管理软件
联系方式

成都公司:成都市成华区建设南路160号1层9号

重庆公司:重庆市江北区红旗河沟华创商务大厦18楼

咨询:400-8352-114

加微信,免费获取试用系统

QQ在线咨询

泛普企业管理系统其他应用

企业信息管理系统 企业管理系统 企业管理软件 中小企业管理软件 业务管理系统 办公系统 免费企业管理软件 照片管理软件 工会帮扶管理系统 企业管理系统下载 中小企业管理软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