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技术创新的风险防范机制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技术创新的成败利钝,对企业的国际和国内竞争地位具有重大影响。然而技术创新过程中包含着各种风险,只有深刻认识并有效防范这些风险,企业才能够不断地通过技术创新研制出质优价廉的新产品,从而有效地改善其绝对和相对经济效益。一般而言,技术创新需要面对下述风险:1、开发风险。技术创新的过程就是探索的过程,如果人们已经知道如何生产质优价廉的新产品,那么就不需要再从事技术创新了。因此,将资源注入技术创新探索过程需要有“重耕耘,轻收成”的心理准备。技术创新还具有未知特性,这一特性通常在科研过程中逐步显现。当人们开始从事某一创新时,往往认为解决了问题A便大功告成,殊不知在问题A解决后,又可能出现问题B、问题C……技术创新的未知性,以及这种未知性的逐步显现特性使得许多科研项目因资金难以为继而中途夭折。技术创新过程同时又是投入创新资源以换取不稳定回报的过程,这一过程具有不可取消性。只有在从事创新探索的过程中,人们才可能深化对课题的认识,找到课题的解决方案,并发现将研究推向深入的正确途径。如果在研究尚未完成之际撤出科研人员,减少科研投入,科研项目便有流产的可能。因此,创新性投资的成效,既取决于生产性资源的投入量、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与能力,还取决于企业能否在技术创新的全过程中源源不断地注入必需的投入物。2、组织风险。企业在从事技术创新活动时,通常采取成立科研小组联合攻关的方式。由于科研小组成员的科研活动要受组内其他成员的科研活动的影响和制约,科研小组的科研水平也主要取决于小组成员的整体知识、能力和创造才能,这种集体从事科研的组织体制使科研人员面临如下风险:A、如果科研人员离开企业或被企业解雇,他们经过多年学习、研究而获得的知识、技能和科研成果可能大幅贬值,因为这些知识、技能和科研成果大都具有企业专用性质,很难为其他企业模仿或利用。B、由于科技创新活动的集体性质,科研人员的个人贡献很难评估,从而使得按劳分配原则难以落实。3、战略决策风险。制定科技创新战略决策,意味着必须对客观环境做出创造性反应,因为决策者在制定战略决策时,或者在解决科技创新资源的配置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时,没有可供利用的现成方案。与此同时,由于制定技术创新战略决策要求决策者预先察知暗含在创新过程中的各种潜在可能性,科技创新战略决策的“臆测”可能多于“推导”,“主观”可能甚于“客观”。上述开发风险、组织风险和战略决策风险的存在,要求企业在进行技术创新活动时必须建立技术创新的风险防范体系。其主要内容为:1、资金保障体系。技术创新过程就是投入生产资源以换取不确定的回报的过程。为了确保科技创新项目得到源源不断的资金供应,企业必须在不断加大科研投入的同时,明确规定已完成技术创新项目所产生的经济收益必须有一定比例用于新项目开发。只有如此,企业才能不断地用新技术、新产品取代趋于过时的旧技术、旧产品,确保创新活力和竞争力。2、政策保障体系。由于企业技术创新的集体协作性,使技术创新人员面临个人贡献难以正确评估,其具有企业专有性质的知识、技能有可能大幅度贬值等风险。为了鼓励科技创新人员将其聪明才智贡献给企业,许多企业现在实行允许科研创新人员以其技术入股的政策,有些企业还对技术人员参加在职培训采取区别对待的方针,如果培训、进修的技能属社会通用性质,则技术人员必须负担部分培训费用,如培训技能属企业专有性质,企业不但负担全部费用,而且还给予受培训人员一定数额的经济补偿。3、决策保障体系。技术创新决策具有的“臆测性”和“实验性”,要求决策者既具有资源分配权力,以确保技术创新全过程的资源供应,又充分了解技术创新项目的意义、难度和潜在风险,具有攻克难关的强烈意愿。因此,技术创新的战略决策,最好由企业内既拥有资源分配大权又亲身介入技术创新过程的技术专家最后拍板。综上所述,建立确保知识和资金投入的风险保障体制,为企业成功地进行技术创新的必要前提。然而,风险保障体系能否发挥预期的作用,还取决于企业能否正确地处理以下问题:1、技术创新风险保障体制应当体现行业特点。行业不同,技术创新的进程便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制药行业的产品附加值主要源于产品研制、设计和营销,因而调动和保护科研人员、技术人员和专利律师的创新积极性在制药行业非常重要。在汽车制造行业,产品附加值的高低取决于整个生产装配部门的效率,因而汽车行业应当将提高广大职工的技术水平作为技术创新风险保障的重要内容。2、技术创新风险保障体制应当体现环境特点。广义而言,技术创新指研制质优价廉的新产品,因而技术创新活动是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要以竞争对手的技术创新活动作为参照系数。竞争环境发生变化,企业的技术创新风险保障体制也相应变化,在某一特定条件下有效的技术创新风险保障体系,可能在另一条件下并不适用。3、技术创新风险保障体系自身也需要不断适应客观条件的变化。技术创新风险保障体系建立后,如社会经济大环境发生变化,则技术创新保障体系也需要相应变化。一般而言,企业在建立和适应某一技术创新保障体系后,通常不愿轻易对之进行修改。但是,如果来自外部的竞争已经危及到企业的生存,而这一竞争威胁又主要源于对手在技术创新体制方面的优势,企业管理决策层就必须对其技术创新保障体系进行必要的评估和修正,以应付来自外部的挑战。 查看 候立平 所有文章
- 1OA办公管理软件在企业中的知识栏目
- 2掘金“隐性知识”
- 3管理浓缩书的典范——评《管理学名著精华》
- 4知识管理文章合集
- 5信息管理到知识管理
- 6读管理寓言 说现代市场
- 7OA办公自动化软件具有完善知识运维组织
- 8重塑知识型组织
- 9海一电器选择泛普文件管理系统资料管理系统,开启新式的办公模式
- 10知识总监的“软技能”
- 11知识就是力量:企业知识管理咨询实操(二)
- 12我国科研机构研发项目管理中常见的问题
- 13B管理(经营)模式
- 14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化的作用
- 15电子文档管理系统八大误区
- 16知识管理实践性社群分类
- 17泛普文件版本管理方案
- 18企业核心业务能力与知识管理
- 19建立个人知识管理的准则
- 20好用的知识管理系统是怎样的?
- 21电子文档管理系统信息化常见问题
- 22知识管理能给企业带来什么
- 23知识管理的11大误区
- 24惠普的知识管理失败了吗
- 25知识地图的几种分类介绍
- 26对知识管理的简单认知
- 27知识管理应用的几项成效
- 28知识就是力量:企业知识管理咨询实操(六)
- 29内容丰富的知识管理
- 30OA呼唤知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