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知识管理为基础的企业内部协作的新时代
我们如何才能跨越电子邮件,进入到这些新的社交平台(包括非常可靠的社交网络)?别指望靠Facebook就能实现,因为它不是合适的工具。但现在有一些工具:维基、博客、微博、构思(ideation)工具、即兴大讨论(jams)以及下一代项目管理(我称之为协作型决策管理),这些是用于决策的知识管理系统工具,是面向21世纪企业的新运作系统,是人才(可以把人才看成应用程序)在上面处理工作、执行任务以及创造能力的平台。
但这些年来,我们对此缺少正确的认识。就拿知识管理来说吧,知识管理很失败。我们之前这么认为:知识是一种有限的资产,它就应该在企业内部,用隔离的方式来管理知识。
于是,要是我们能把员工杰茜卡的所有知识都装入到这个容器(即计算机系统),就算杰茜卡离开公司,她仍在;换句话说,我们可以获取杰茜卡在这个容器里面的知识。当然,这不切实际,因为知识其实是种无限的资源。最最重要的知识不在企业内部。你无法通过隔离的方法来获得知识,只能通过协作的方法来获得。
因此,眼下在知识管理方面出现了思路上的大变化。它其实朝着我所说的内容协作迈进,而不是企图把知识放置在容器里面供我们访问。电子邮件有点像是美国小说家马克·吐温所说的天气。每个人都在谈论,但没有人对此有所作为。
你要有一个新的协作套件,那样你可以进去,瞧瞧有什么新东西,而不是查收关于某个项目的数十封电子邮件,与该项目有关的所有文档都赫然在列;可以建立一个新的小组,讨论某个话题;可以发起挑战赛、构思或者数字头脑风暴会,激发大家对这个项目的兴趣;可以在维基上与别人共同制作文档;还可以通过微博,将这方面的结果通知企业里面需要了解的其他人。
IDEO就是一个典例。这家世界知名的设计公司搭建了一个平台,已被公司内部96%的人采用,而且做得很成功。这个平台很漂亮,用户界面很精美,大家情不自禁地去平台上面。这说明了一个道理:如果你建好了平台,而且实施得当,自然有人会来。不过前提是,必须以适当的方式实施平台。
我一直为一家大型金融服务公司提供咨询服务,我们去该公司,为这些协作工具制定一项战略。可我们根本没机会与管理人员碰上头,与他们进行面谈。最后,我们开始认真对待问题之所在:这些管理人员每天花在会议上的时间长达十小时;结果发现,这些会议中80%是信息报告会。由此不难发现这家金融服务公司的杀手级应用。要是摆脱这些信息报告会,转而进入到一个协作平台——可以在这里使用当下流行的工具,建立一家高效运作的组织,那样就可以腾出80%的时间。
说到这些协作套件改变工作性质,我们还处在非常早期的阶段。这多少可以理解。好多企业有过尝试,但以失败告终,原因就在于它们没有花时间试着了解一项合理的知识传播战略要具备哪些要素。
你要与一群乐于采用技术的年轻人一起上路,开始以很自然的方式使用,因为对年轻人来说,新技术如同空气一样自然。你要了解应用方面的要求,通常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定制,还需要制定一项战略,以便高级管理人员明确赞同技术,鼓励技术,而且本人也使用技术,那样别人会使用技术。这些是企业文化方面的重大变化。大家对这种变化的态度常常很冷淡,或者更糟糕的是,常常抱以嘲讽和敌意。
而既得利益群体通常抵制变化。比如原有工作方式有利于自己的人,牵头召开面对面会议的人,等等——他们不想往更加精英化,而非个性化的新平台迁移。
不过话虽如此,列车已经驶离车站;马已跑出了马厩。我们不可能走回头路。我们将使用这些社交媒体工具,开展极其有效的协作。
- 1知识管理体系的内容
- 2协同办公软件的知识管理建设—文化宣传
- 3中国电子文档管理系统面临的挑战
- 4浅析图文档管理系统显著特点
- 5测评组织知识能力的指标体系
- 6管理者如何做才能有利于知识管理
- 7构建企业知识管理平台
- 8知识管理, 效率还是创新
- 9OA办公管理软件的知识问答模块讲解
- 10知识工作者的管理
- 11学习型组织中的知识转移过程
- 12泛普成功签约南京熊猫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 13企业管理从知识管理系统抓起
- 14企业技术创新的风险防范机制
- 15企业OA系统的知识积累是实施知识管理
- 16知识管理的运作
- 17学习型组织:即将到来的组织革命
- 18知识管理系统的实现工具
- 19知识市场的主体
- 20知识管理的相关概念(系列文章之一)
- 21把企业从“国家”领进“教堂”!
- 22知识资产
- 23有效推动企业实施知识管理
- 24学习型的组织文化
- 25知识管理咨询的一个实践案例
- 26有用和没用的哲学
- 27知识管理文章合集
- 28电子文档管理系统八大误区
- 29电子文档管理系统与知识服务
- 30知识管理在线平台功能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