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发展与火灾防御(之一)
中国城市化的步伐正在不断加快。各类建筑流派导致了大量风格各异的建筑形态。面对21世纪技术革命的挑战,城市的建造者们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使命感。我们将在继承浩瀚的中国古典建筑遗产的基础上,去创造一个适于居住的、生活的、有人情味的现代城市空间
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0世纪世界各国都经历了大规模城市化的过程,其重要标志体现在:耕地被大量征用,农村人口大量流失并急剧地涌入城市;城市建设急功近利,盲目性很大;城市规划缺少理性支撑,破坏了人文环境;城市缺少系统防灾规划,安全防范水准不高。
自1992年“可持续发展”这个词被引入中国后,人们提出了生态城市的概念。21世纪是提高城市品位的时候了,建设者们将为缔造更美好的城市而重新编写城市规划,而城市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将是这类规划设计的核心。城市是人类为自身发展而创造的与大自然相互作用的一个人工环境,这种环境将对人类的生活、工作、行为与观念产生根本性的影响。
1.人与自然的和谐
21世纪的城市建设不应仅被视作一项技术专业和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城市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建设发展所涉及的具体因素,都应参与其中。发展中的每一种个体环境和现象都是城市整体之中和谐的组成部分。比如,城市与历史的关系,市民的民俗与文化,气候多方位的影响,工业与农业的互动机制等。城市应融于清新的自然之中,市民将生活在树木花鸟之间。“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应贯穿于城市建设的全过程。
2.以人为本
几百年来,街道作为城市的骨干脉络,使人在城市区域中定位。在二次世界大战后占统治地位的现代建筑学按照功能将城市分割为交通区、住宅、工作区、商业区等。近些年随着教育的发展,人口老化及城市中心人口密度过高等问题的出现,人们又专门将城市分割成教育区、养老社区、卫星城区等。我们无法否认这类社区划分的积极意义和部分合理性,但它们也确实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卫星城变成纯粹人在晚上睡觉的地方,年轻人为了去市中心工作和娱乐而疲于路途。而一些托老社区则因独立于社会和公众而缺少生活的气息等。因此21世纪的城市应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人具有群居的特征,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都需要交流、感染和帮助。一个以人为本的城市应为市民的生活、出行、娱乐、交往提供一种最便捷、最实用、最有效的规划模式。总之,城市建设应从一门专业技术变成一种可任由市民去理解、感知、参与的社会理念。
3.城市发展规模
我国城市化水平由1949年的10.6%上升到1995年的29%,截至2000年,全国已有城市600多个,其中,地级以上城市有200多个。
城市化的发生是与工业化、现代化和生产力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它的生命力在于可以发展生产力,并产生强大的集聚效应。大城市比一般城市具有更显著的集聚效应,这主要来自于物质条件好和文明素质高两个方面。物质条件包括:广泛的工业生产协作,方便的海、陆、空交通运输,灵敏的信息传递,充足的能源供应,繁荣的商业、金融贸易业和其他服务行业,顺畅的物资流通,齐全的城市基础设施等内容。文明素质则主要指人的素质,由于大城市具有文化教育和科学技术方面的优势,从而拥有并不断产生出大量的经营管理人才、科技人才和技术熟练的工人。这些物和人的优势因素加在一起,就出现了恩格斯所说的100倍的集聚效应,因而城市化是人类历史所不可避免的一个发展阶段,也是一个不可逆转的潮流。
在当前几十年或更长一些时间内,城市化的进程还会继续加快,这是当代中国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
二、 我国城市及建筑所面临的火灾威胁
火灾是各种灾害中与所有人的日常生产和生活关系最密切且极具毁灭性的灾害之一,其发生的频度居各类灾害之首。据统计,2001年—2010年,我国共发生火灾201万余起,造成19570人死亡,20311人伤残,直接财产损失约150亿元。我国这10年的火灾基本数据见表1。
现代化城市具有生产集中、人口集中、建筑集中、财富集中等基本特点,同时伴有可燃易燃物品多,火灾危险源多等现象,这就导致了城市火灾损失呈增长趋势这一世界性的共同规律。
由于人口和各种生产力要素逐步高度集中于城市,各种自然灾害对城市侵袭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日趋严重。但长期以来,我国对于城市抗御灾害的问题常局限在个别的自然灾害上,而没有从整个城市的规划、建设和发展的各个环节与不同方面进行系统的技术研究和技术与经济的综合研究。因此,城市综合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已经构成了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潜在的严重威胁。
纵观世界发达国家大城市的发展过程,可以发现现代建筑的基本发展方向是:
1.向高层发展。即在节约城市用地的同时,将城市立体化了。
2.向大规模、复合型方向发展。即将地下的商场、地铁交通与地面的商业和居住层联合成一个整体。
3.向多用途、多功能复合型(在同一建筑的同一水平楼层内集社会公众活动、办公事务、饮食服务为一体的复合使用功能型)方向发展。向大跨度、大容量的建筑方向发展。
应该说,上述任何一种建筑形式都会给建筑防火带来新的问题,提出新的挑战。
由于社会、土地和人口诸多因素的影响,高层与超高层建筑将不可避免地成为我国大城市的主要建筑形式。这些建筑的出现,革新了传统的施工工艺,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同时也对建筑防火设计和消防灭火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火灾是指失去控制的火,在其蔓延过程中给人类的生命财产造成损失的一种具有灾害性的燃烧现象。防止火灾的发生及其严重危害是城市建设最基础的工作之一。
从城市防火角度看,我国绝大部分城市普遍存在着以下一些共性问题:
1.城市基础设施差,建筑物本身耐火能力低
我国大部分的城市都是在旧城市的基础上兴建、发展的,历史遗留下来的简陋棚区,手工作坊,各色民居和各类工业、商业建筑高度混杂在一起,立体地展现出这些城市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风貌。这些城市及其老式建筑物普遍没有或很少具有整体防火能力。有人曾形象地说,某些城市犹如坐落在“火山”上。而相当一部分城市的消防管网设施是几十年以前建造的,其中一部分已无法正常使用。
- 12014年1-12月河南镀层板(带)产量统计(分月度)
- 2[滕州]某道路排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3非对称缓和曲线在公路平面测量设计中的应用
- 4决定混凝土搅拌机生产高质量混凝土的因素
- 5稳定土拌和站岗位职责之技术主管职责
- 6现场预埋地脚螺栓时用的加固钢筋
- 7C30水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8对比稳定土拌合站和水稳拌合站的不同之处
- 9浅谈中国建设项目的主要风险 23p
- 102008年1-9月中国建筑卫生陶瓷进口金额统计
- 11施工现场消防保卫方案
- 122013年江西瓷质砖产量分月度统计
- 13昌金高速公路某高架桥施工组织设计
- 14水电工程施工阶段监理规划
- 152014年1-12月全国水泥产量分省市统计表
- 16浆砌石重力坝抗滑稳定计算书
- 17混凝土泵的性能特点
- 182013年1-10月中国卫生陶瓷制品产量分省市数据表
- 19二级建造师复习资料:钻孔灌注桩
- 202014年1-8月全国焊接钢管产量及其增长统计表
- 21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下月实施 小产权房问题将处理
- 22板上洞口钢筋施工工艺说明
- 23重庆房产税政策微调 成品住宅装修费扣除额扩大
- 24长沙某商厦安全文明施工方案
- 25内蒙古根拉公路桥施工采用新技术
- 26电力大厦施工组织设计164p
- 27深圳推广“住宅产业化” 约116万平方米
- 28环氧地坪漆环保的油漆
- 292015年造价工程师工程计价知识点:价格调整公式
- 30住宅楼工程脚手架工程施工方案40p
成都公司:成都市成华区建设南路160号1层9号
重庆公司:重庆市江北区红旗河沟华创商务大厦18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