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2005年版)及《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说明》的通知
关于印发《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2005年版)
及《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说明》的通知
公交管[2005]17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交通管理局、处,建设厅(建委),北京市市政管委,重庆市市政管委,上海市市政工程局,北京市交通委员会,上海市城市交通管理局,重庆市交通委员会:
根据当前交通管理工作重点,经征求基层和部分畅通工程专家组专家的意见,在总结2004年畅通工程评价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对《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2004年版)进行了修改,增加了7项指标(公共交通车辆平均运营速度、公共交通车国内准点率、公共交通可达时间、公共交通财政补贴和补偿机制、交通安全宣传“五进”覆盖率、异地违法信息转递率、非现场处罚率),对7项指标的值进行了调整(公共交通分担率、万人拥有公交车辆、路口灯控率、路口人行横道灯控率、交通法规和交通安全常识普及率、道路交通管理信息系统,简易程序处理事故率),删除了1项指标(交通安全社区建设)。现将《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2005年版)及《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说明》(2005年版)印发给你们,请迅速转发各地并认真贯彻执行。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
建设部城市建设司
二○○五年十一月九日
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
(2005年版)
(一)交通管理体制、政策与规划
1. 交通综合协调机构
符号:P1
指标类型:基本指标
定义:是否建立了由政府领导、有关部门参加的城市交通综合协调机构,根据交通需求、道路交通安全状况和城市发展要求,进行交通规划、建设和管理。
主要评价内容:l. 机构健全;2. 决策民主化;3. 目标任务明确;4. 分工落实;5. 建立考核机制;6.有规划、建设、管理一体化运作机制。
单位:无
2.交通规划
符号:P2
指标类型:附加指标,适用于特大型城市和A、B、C类城市。
定义:是否在进行了居民出行调查、公共交通调查以及道路交通流特性等必要的交通调查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城市交通现状与存在问题,对交通需求与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并结合本地特点,确定交通的发展目标及方向。特大型城市应制定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和公共交通规划,规划中应反映交通枢纽规划和停车规划的内容;A类和B类城市应制定城市综合交通规划,规划中应反映公共交通规划、交通枢纽规划和停车规划的内容;C类城市应按照常规要求制定综合交通规划。
主要评价内容:
1.进行了充分的现状问题分析,交通症结分析准确;
2.进行了科学的交通趋势分析和交通预测;
3.交通发展目标明确、符合城市的发展方向;
4.规划内容符合城市的特点,内容全面;
5.规划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和科学性,以及必要的前瞻性;
6.通过省级以上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的专家评审;
7.政府批准实施。
单位:无
3.交通管理规划
符号:P3
指标类型:附加指标,适用于特大型城市和A、B、C类城市。
定义: 是否在进行了交通流特性等必要的交通调查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城市交通现状与存在问题,制定近期和中远期道路交通管理规划。
主要评价内容:
1.道路交通流特性调查;
2.现状分析与问题诊断;
3.交通需求分析;
4.交通组织管理方案的制定与分析评价;
5.队伍建设、教育执法、交通安全、安全设施、车辆管理等的规划和措施建议;
6. 交通管理科技发展规划;
7. 通过省级以上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的专家评审;
8. 政府批准实施。
单位:无
4.交通安全规划
符号:P4
指标类型:基本指标。
定义:是否在进行了交通流特性、交通安全设施等必要的交通调查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城市交通安全的现状与存在问题,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政策,结合省(区、市)、县(市)道路交通安全发展规划,制定本地近期和中远期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并通过专家论证,政府发布实施。
主要评价内容:
1.进行了充分的现状问题分析,交通安全症结分析是否准确;
2.进行了科学的交通安全趋势分析和预测;
3.交通安全发展目标是否明确;
4.规划内容是否符合城市的特点,内容全面;
5.规划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和科学性,以及必要的前瞻性;
6.通过专家论证;
7.政府发布实施。
单位:无
(二)土地利用与公共交通
1. 交通影响评价
符号:P5
指标类型:基本指标。
定义:建成区内实施大型项目建设开发时进行交通影响分析的项目占应进行交通影响分析项目的比率。
单位:%
2. 公共交通优先政策
符号:P6
指标类型:附加指标,适用于特大型城市和A、B、C类城市。
定义:根据城市自身特点,制定和实施公交优先发展的战略,落实公交优先的措施。
单位:无
主要评价内容:
1. 制定了公交优先发展战略;
2. 有公共交通线网规划;
3. 有公交优先车道;
4. 交通性主干道设置了港湾式停靠站;
5. 站点及站间距设置合理;
6. 站点设置齐全。
3.公共交通分担率
符号:P7
指标类型:附加指标,适用于特大型城市和A、B、C类城市。
定义:近年城市居民出行方式中选择公共交通(包括常规公交和轨道交通)的出行量占总出行量的比率。
单位:%
4.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
符号:P8
指标类型:附加指标,适用于特大型城市和A、B、C类城市。
定义:市区每万人(包括暂住人口)平均拥有的公共交通车辆标台数。
单位:标台/万人
5.公共交通车辆安全运行间隔里程
符号:P9
指标类型:附加指标,适用于特大型城市和A、B、C类城市。
定义:公共交通车辆总行驶里程与行车责任事故次数的比率。
单位:万公里/次
6. 公共交通车辆占道停车率
符号:P10
指标类型:附加指标,适用于特大型城市和A、B、C类城市。
定义:公共交通车辆(营运时间内)在公共交通起点、终点站区外占用道路(包括临时停放,取量高值)停放车辆数与公共交通车辆总数的比例。
单位:%
7.公共交通车辆更新率
符号:P11
指标类型:附加指标,适用于特大型城市和A、B、C类城市。
定义:市区公共交通车辆实际报废数与应报废总数的比例。
单位:%
8. 公共交通车辆平均运营速度
符号:P11
指标类型:附加指标,适用于特大型城市和A、B、C类城市。
定义:城市公共交通车辆的平均行程车速。
单位:公里/小时
9.公共交通车辆准点率
符号:P13
指标类型:附加指标,适用于特大型城市和A、B、C类城市。
定义:准时到达的公共交通车辆占公共交通车辆总数的比例。
单位:%
10.公共交通可达时间
符号:P14
指标类型:基本指标。
定义:建成区任意两点间公共交通可以到达的时间。
单位:分钟
≤30
[40,30)
[50,40)
[60,50)
>60
指 数 [90,100] [80,90) [70,80) [60,70) [0,60)11.公共交通财政补贴和补偿机制
符号:P15
指标类型:附加指标,适用于特大型城市和A、B、C类城市。
定义:根据城市自身特点,建立公共交通财政补贴和补偿机制。
主要评价内容:
1.制定公共交通补贴管理办法;
2.制定公共交通补偿管理办法;
3.对公共交通企业因政策性亏损给予适当补贴;
4.对公共交通企业承担社会福利和完成政府指令任务所增支出,进行定期专项补偿。
5.是否足额补贴、补偿。
单位:无
12.出租车空驶率
符号:P16
指标类型:基本指标。
定义:在单位时间内出租车空驶里程占总行驶里程的比例。
单位:%
[25,30]
或[20,25]
(30,35]
或[15,20)
(35,40]
或[10,15)
(40,45]
或[5,10)
>45
或<5
指数 [90,100] [80,90) [70,80) [60,70) [0,60)(三)道路基础设施
1.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投资
符号:P17
指标类型:基本指标
定义:前三年市区道路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占前三年市区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单位:%
[3.0,4.0]
[2.5,3.0)
[2.0,2.5)
[1.5,2.0)
[0,1.5)
指数 [90,100] [80,90) [70,80) [60,70) [0,60)2.道路网密度
符号:P18
指标类型:基本指标
定义:建成区内道路长度与建成区面积的比值(道路指有铺装的宽度3.5米以上的路,不包括人行道)。
单位:公里/平方公里
[7.0,9.0]
[6.0,7.0)
[5.0,6.0)
[4.0,5.0)
[1.0,4.0)
指数 [90,100] [80,90) [70,80) [60,70) [0,60)3.主干道密度
符号:P19
指标类型:基本指标。
定义:建成区内主次干道长度(含城市快速路)与建成区面积的比值。
单位:公里/平方公里
[4.0,6.0]
[3.5,4.0)
[3.0,3.5)
[2.5,3.0)
[1.0,2.5)
指数 [90,100] [80,90) [70,80) [60,70) [0,60)4.人均道路面积
符号:P20
指标类型:基本指标
定义:市区内拥有的道路面积(道路指有铺装的宽度3.5米以上的路,不包括人行道)与市区人口(包括农业人口)的比值。
单位:平方米/人
[14,19]
[11,14)
[8,11)
[4,8)
[0,4)
指 数 [90,100] [80,90) [70,80) [60,70) [0,60)5.车均机动车道面积
符号:P21
指标类型:基本指标
定义:市区内的机动车道面积与市区机动车(折算成小型汽车当量)的比值。
单位:平方米/辆
[55,65]
[50,55)
[45,50)
[40,45)
[0,40)
指 数 [90,100] [80,90) [70,80) [60,70) [0,60)6.人均人行道路面积
符号:P22
指标类型:基本指标
定义:市区内拥有的人行道路面积(指道路两侧有铺装的人行道路)与市区人口(包括农业人口)的比值。
单位:平方米/人
7.道路面积率
符号:P23
指标类型:基本指标
定义:建成区内道路(道路指有铺装的宽度3.5米以上的路,不包括人行道)面积与建成区面积之比。
单位:%
8.主干道亮灯率
符号:P24
指标类型:基本指标
定义:建成区主干道(含城市快速路)能够有效使用的路灯占主干道路灯总数的比例。
单位:%
9.百辆汽车停车位数
符号:P25
指标类型:基本指标
定义:市区平均每百辆注册汽车(折算成小汽车当量)占有的公共建筑配建停车场、社会停车场和占路停车场的车辆标准泊位数。
单位:个/百辆
10.支路利用率
符号:P26
指标类型:附加指标,适用于特大型城市和A、B、C类城市。
定义:建成区内车行道在3.5米以上支路中能够通过汽车的道路面积占所有支路(不含非机动车和行人专用道)道路总面积的比值。
单位:%
(四)交通管理设施
1.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设施投资
符号:P27
指标类型:基本指标
定义:前三年市区道路交通管理设施投资占前三年市区道路交通基础设施投资额的比重。
单位:%
2.标线施划率
符号:P28
指标类型:基本指标
定义:建成区内施划了清晰的交通标线的道路里程占全部道路里程的比例(道路指有铺装的宽度在6米以上的道路,不包括人街道)。
单位:%
3.标志设置
符号:P29
指标类型:基本指标
定义:建成区内主干道(含城市快速路)、次干道上(双向)平均每公里合理设置交通标志数量。
单位:块/公里
4.行人过街设施设置率
符号:P30
指标类型:基本指标
定义:建成区内主干道(不含快速路)上行人过街设施(包括人行横道、人行过街天桥和地下通道)的平均距离。
单位:米
5.路口渠化率
符号:P31
指标类型:基本指标
定义:建成区内合理渠化了的交叉路口数占应渠化交叉路口数(车行道宽度在6米以上道路的路口)的比例。
单位:%
6.路口灯控率
符号:P32
指标类型:基本指标
定义:建成区内信号灯控交叉路口数占应设信号灯的交叉路口数的比例。
单位:%
7.路口人行横道灯控率
符号:P33
指标类型:附加指标,适用于特大型城市和A、B类城市。
定义:建成区内设置了行人信号灯的路口数占设置了机动车信号灯路口数(在路口设置了行人天桥和地下过街通道的机动车灯控路口除外)的比例。
单位:%
8.路段人行横道灯控率
符号:P34
指标类型:附加指标,适用于特大型城市。
定义:建成区内主干道(不含快速路)上设置了行人信号灯(路口处的人行信号灯不计入)的人行横道数与路段总人行横道数(路口处的人行横道线不计入)的比例。
单位:%
9.指路标志
符号:P35
指标类型:基本指标。
定义:传递道路方向、地点、距离信息的标志。
主要评价内容:
1. 准确、清晰;2. 符合国标;3. 系统连续;4. 数量适宜;5. 位置适当、无遮挡。
单位:无
10.让行标志、标线设置率
符号:P36
指标类型:基本指标。
定义:建成区内设置了停车或减速让行标志、标线的路口数占未设信号灯路口(3.5米以上道路相交路口,不通车路口除外)总数的比例。
单位:%
11.限速标志设置率
符号:P37
指标类型:基本指标。
定义:建成区内双向四车道以上道路(含四车道,以两条主次干道以上道路相交的路口之间的道路为条数单位)设置限速标志的数量(按双向统计)。
单位:块/条
12.学校周边安全设施设置率
符号:P38
指标类型:基本指标
定义:学校周边是指学校周围300米以内的范围。学校周围是否根据需要设置了过街设施、护栏等交通安全设施以及相关的警告、提示标志。计算指标为设置了上述交通安全管理设施的大、中、小学校数目占全市大、中、小学校总数的比例。
单位:%
(五)交通管理措施
1.建成区道路管控率
符号:P39
指标类型:基本指标
定义:建成区内有效管控(包括巡逻、电视监控等手段)的道路长度占道路(宽度3.5米以上)总长度的比例。
单位:%
2.接出警时间
符号:P40
指标类型:基本指标
定义:建成区内白天或夜间从接到报警到民警到达交通事故现场平均所需的时间。
单位:分钟
3.机动车定期检验率
符号:P41
指标类型:基本指标
定义:定期接受检验的机动车占应检验机动车总量的比例。
单位:%
4.机动车登记率
符号:P42
指标类型:基本指标。
定义:建成区内被抽查的机动车与车管所登记相符的车辆数占所有抽查机动车数的比例。
单位:%
5.规范化停车率
符号:P43
指标类型:基本指标。
定义:建成区内主次干道两侧以标志、标线(包括禁止车辆临时、长时停放)规范停车的道路长度占主次干道总长度的比例。
单位:%
6.社会停车场利用率
符号:P44
指标类型:基本指标
定义:社会停车场(含配建停车场,不包括非机动车停车场)中被利用的泊位数占社会停车场总停车泊位数的比例。
单位:%
7.广告设置合理性
符号:P45
指标类型:基本指标
定义:建成区主次干道上广告设置的合理性。
评价内容:
1.距路口50米内道路两侧无商业广告;
2.无与交通标志类同的商业广告和非交通标志;
3.无与交通信号相混淆的灯光商业广告;
4.不遮挡交通标志、信号和标线;
5.机动车道净空内(不包括人行天桥、固定框架等)无商业广告。
单位:无
8.交通诱导
符号:P46
指标类型:附加指标,适用于特大型城市和A类城市。
定义:利用各种诱导设施对交通参与者进行诱导,有效均衡道路网上的交通需求。
评价内容:
1.是否利用可变情报板等诱导设施进行诱导;
2.是否利用广播、电视等传媒进行诱导;
3.是否利用寻呼设备等其它手段进行诱导;
4.诱导信息是否及时准确;
5.诱导设施布局是否合理。
单位:无
9.停车诱导
符号:P47
指标类型:附加指标,适用于特大型城市和A类城市。
定义:利用一定手段,对车辆进行停车诱导。
评价内容:
1.停车诱导信息中是否包含停车场位置信息;
2.停车诱导信息中是否包含停车场的停车状况信息;
3.是否利用了静态或可变停车诱导标志;
4.诱导信息是否及时、准确;
5.诱导设施布局是否合理。
单位:无
10.异地违法信息转递率
符号:P48
指标类型:附加指标,适用于特大型城市和A、B类城市。
定义:转递的异地违法信息数量占处理异地违法信息总量的比例。
单位:%
(六)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及队伍建设
1.交通法规和交通安全常识普及率
符号:P49
指标类型:基本指标
定义:市区人口(含暂住人口)中掌握了基本的交通法规和交通安全常识的人数占市区人口(含暂住人口)的比例。
单位:%
2.交通安全宣传“五进”覆盖率
符号:P50
指标类型:基本指标
定义:交通安全宣传已进农村、社区、单位、学校、家庭数占总数的比例。
单位:%
3.群众对交通管理工作满意率
符号:P51
指标类型:基本指标
定义:市区人口(含暂停人口)中对交通组织、交通秩序、民警执法形象、民警执法执纪表示满意的人数占被访人数的比例。
单位:%
4.群众对城建监察管理工作满意率
符号:P52
指标类型:基本指标
定义:市区人口(含暂住人口)中对城建监察、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市容环境执法形象、管理表示满意的人数占被访问人数的比例。
单位:%
(七)交通管理的现代化程度
1.交通指挥中心
符号:P53
指标类型:基本指标
定义:实现对交通违法行为、事故和突发事件的及时处理,以及对值勤民警的直接指挥和管理(或在110指挥中心)。不同类型城市根据实际需要,建立具有不同功能的指挥中心。其中特大型城市和A类城市具有:1. 信号控制;2.信息查询;3. 监控;4. 交通诱导;5. 接警;6. 指挥调度;7. 非现场执法(使用违法行为自动监测设备);B类城市建成:1. 信号控制;2. 信息查询;3. 监控;4. 接警;5. 指挥调度;6. 非现场执法;C类城市根据实际需要建成:1. 信息查询;2. 通讯;3. 接警;4. 指挥调度;5. 监控。
单位:无
2.路口违法行为自动监测设备设置率
符号:P54
指标类型:附加指标,适用于特大型城市和A、B、C类城市。
定义:建成区主干道设置路口违法行为自动监测设备的路口数量占主干道灯控路口数的比例。
单位:%
3.路段违法行为自动监测设备监控率
符号:P55
指标类型:附加指标,适用于特大型城市和A、B、C类城市。
定义:建成区违法行为自动监测设备对路段违法行为以照相、摄像等手段实施非现场执法的主干道长度占建成区主干道总长度的比例。
单位:%
4.非现场处罚率
符号:P56
指标类型:附加指标,适用于特大型城市和A、B、C类城市。
定义:建成区非现场执法手段处罚交通违法行为数量占总处罚量的比例。
单位:%
5.道路交通管理信息系统
符号:P57
指标类型:基本指标。
定义:建立包括车辆、驾驶员、事故、违法行为和交通管理基础数据的道路交通管理信息系统。
主要评价内容:
1.实现与公安信息网联网;
2.遵守公安部道路交通管理信息系统的有关规定和行业标准;
3.建立本市数据库,实现24小时向省级数据库传送数据;
4.实现数据异地交换、数据统计分析和异地联网查询;
5.建立城域网,实现支队、大队间数据共享;
6.实现异地违法行为和记分的传递。
单位:无
(八)交通秩序状况
1.主干道机动车遵章率
符号:P58
指标类型:基本指标
定义:建成区主干道上遵章机动车与通过机动车总数之比。
单位:%
2.主干道非机动车遵章率
符号:P59
指标类型:基本指标
定义:建成区主干道上遵章非机动车与通过非机动车总数之比。
单位:%
3.主干道行人遵章率
符号:P60
指标类型:基本指标
定义:建成区主干道上遵章行人与通过行人总数之比。
单位:无
4.主干道违章停车率
符号:P61
指标类型:基本指标。
定义:建成区主干道上(双向)违法停放的机动车数与对应的道路长度之比。
单位:辆/5公里
5.非交通占用道路率
符号:P62
指标类型:基本指标
定义:建成区内非交通占用道路的长度(包括人行道)与道路总长度之比(指有铺装的宽度3.5米以上的路)。
单位:%
6.让行标志、标线遵章率
符号:P63
指标类型:基本指标
定义:遵守停车和减速让行标志、标线的机动车数与通过数之比。
单位:%
(九)交通通行状况
1.交叉路口阻塞率
符号:P64
指标类型:附加指标,适用于特大型城市和A、B类城市。
定义:建成区主干道上周期性严重阻塞路口数量占主干道交叉路口总数的比例。
单位:%
2.平均行车延误
符号:P65
指标类型:基本指标
定义:主、次干道行车延误与行驶里程的比值。
单位:秒/公里
3.主干道平均车速
符号:P66
指标类型:基本指标
定义:建成区主干道上机动车的平均行程速度。
单位:公里/小时
(十)交通安全状况
1.万车事故率
符号:P67
指标类型:基本指标
定义:全市每万辆机动车(不包括自行车折算)的年交通事故(一般以上事故)次数。
单位:次/万车
2.万车死亡率
符号:P68
指标类型:基本指标
定义:全市平均每万辆机动车(不包括自行车折算)的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
单位:人/万车
3.交通事故多发点、段整治率
符号:P69
指标类型:基本指标
定义:全市范围内整治了的交通事故多发点、段数目占交通事故多发点、段总数的比例。
单位:%
4.交通事故逃逸案破案率
符号:P70
指标类型:基本指标
定义:全市范围内侦破的交通事故肇事逃逸案件数占交通事故肇事逃逸案件总数的比例。
单位:%
5.简易程序处理事故率
符号:P71
指标类型:基本指标
定义:市区范围内按照简易程序处理交通事故的起数(包括轻微事故)占事故总数(包括轻微事故)的比例。
单位:%
6.交通事故死伤比
符号:P72
指标类型:基本指标
定义:辖区内全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与受伤人数之比。
单位:%
7.新驾驶人事故率
符号:P73
指标类型:基本指标
定义:辖区内三年以内(含三年)驾龄的驾驶人肇事造成的死亡人数占所有事故死亡人数的比例。
单位:%8.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下降比率
符号:P74
指标类型:基本指标
定义:辖区内当年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与过去三年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平均值相比下降的比率。
计算公式:
单位:%
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说明
(2005年版)
本说明是对《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中各评价指标的作用和评价方法的解释,以加深对各指标的理解,掌握各指标的计算与评价方法,用以指导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评价工作。
不同的城市规模、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需求特点,交通管理工作的重点不同。为公平地评价城市交通管理水平,科学合理地引导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进程,2003年的评价体系分成基本指标和附加指标两大部分。基本指标所有城市都要考核,附加指标只对指定类型城市进行考核。
该体系中,按考核要求把74个指标分成核查指标和调查指标两大类,核查指标是指以自评数据为基础,对某些数据进行抽查核实的指标;调查指标是指以实地调查、测算所得数据为准的指标。其中,P3、P4、P26、P28、P29、P30、P31、P32、P33、P34、P35、P36、P37、P38、P39、P40、P41、P42、P43、P46、P47、P48、P49、P51、P53、P54、P55、P56、P57、P58、P59、P60、P61、P63、P64、P65、P66、P67、P68、P70、P71、P72、P73、P74等44项指标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负责落实、考核,P2、P5、P6、P7、P8、P9、P10、P11、P12、P13、P14、P15、P16、P18、P19、P20、P21、P22、P23、P24、P25、P52等22项指标由城建部门负责落实、考核,P1、P17、P27、P44、P45、P50、P62、P69等8项指标由政府牵头、多个相关部门协同落实。
(一)交通管理体制、政策与规划
1.交通综合协调机构
符号:P1
说明:城市交通综合协调机构是使城市交通相关政府部门协调配合的重要保证,是实现城市交通规划、建设、管理一体化的组织保障。城市交通综合协调机构的建立和健全,反映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城市交通发展的重视程度及协调能力。
评价要求:核查指标。提供交通综合协调机构名册、相关政府文件、协调会议记录或工作简报等,重点要了解规划、建设、管理一体化的工作情况。
指数确定:根据汇报及查阅相关文件,确定满足几项内容,换算为相应指数。
指数[80,90)的定义是大于等于80,小于90。以下各指标同。
2.交通规划
符号:P2
说明:交通规划是保证交通建设、管理的科学性、避免重复建设和决策失误的最重要环节,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不同的城市规模,交通方式构成和主体交通方式不同,因而对交通规划的类型要求也不同。
评价要求:核查指标。特大型城市要求提供包括交通枢纽规划、停车规划、交通需求管理规划等内容的综合交通规划文本以及包括轨道交通规划和常规公共交通规划在内的综合交通规划文本或单独的上述内容的规划文本、专家评审意见、市政府批准的文件。
A、B类城市要求包括公共交通规划、交通枢纽规划、停车规划等内容的综合交通规划的文本或单独的上述内容的规划文本、专家评审意见、市政府批准的文件。
C类城市要求提供综合交通规划的规划文本、专家评审意见、市政府批准的文件。
指数确定:根据查阅的材料确定满足几项内容,换算为相应指数。未经政府批准实施的计“0”分。
3.交通管理规划
符号:P3
说明: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划是指导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走向科学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技术文件,反映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的科学化程度、计划性和领导的重视程度,是有效利用现有交通设施的重要保证。
评价要求:核查指标。要求提供规划文本、专家评审意见及市政府批准文件等材料。
指数确定:根据满足几项内容,换算为相应指数。未制定规划的计“0”分。
4.交通安全规划
符号:P4
说明: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是指导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走向科学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技术文件,反映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科学化程序、计划性和领导的重视程序,是建立、健全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协调机制,减少因交通事故引起的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实现道路交通安全、有序、畅通的重要保证。
评价要求:核查指标。要求提供规划文本、专家评审意见、政府发布实施等材料。
指数确定:根据满足几项内容,换算为相应指数。未制定规划的计“0”分。
(二)土地利用与公共交通
1.交通影响评价
符号:P5
说明:交通影响分析是保证大型项目开发建设不导致开发对象周边交通服务水平下降的重要措施,是避免土地超强开发的规划控制措施。
关于大型项目:
(1)规划市区内,建筑规模超过2万平方米的大型公建项目及超过5万平方米的居住类项目;
(2)边缘集团、卫星城及重点地区,建筑规模超过5万平方米的大型公建项目及超过10万平方米的居住类项目;
(3)其他地区,建筑规模超过10万平方米的大型公建项目及超过20万平方米的居住类项目;
(4)交通枢纽、大型停车场等城市交通设施项目;
(5)上述公建和城市交通设施项目的改建扩建。
关于交通影响分析的对象:
(1)非交通设施项目的建设规模和项目开发性质满足下述条件之一,应进行交通影响分析。
● 非交通设施建设项目的建设规模:在城市中心区或交通敏感的区域,建筑面积达到一定规模的(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定,下同);在中心区外围的市区或交通相对宽松的地区,建筑面积达到一定规模的。
● 非交通设施项目的开发性质:使用性质及开发规模发生变更;小区规划;在城市重要干道两侧的开发和改造;重要的公共建筑;产生交通量变化大的其他或临时用途建设项目等。
(2)城市交通设施的建设项目均须进行交通影响分析。
(3)交通影响分析应在项目报建审批阶段进行。但当非交通设施项目的建设规模超过规定标准8-10倍,或建设项目属于大型交通设施,或政府主管部门指定的其他开发项目,在项目的选址、立项阶段需进行初步的交通影响分析。
关于交通影响分析的内容:
(1)交通影响分析的主要内容至少包括:分析范围确定;现状交通分析;交通量预测;交通影响评价;改进措施;结论与建议。
(2)分析范围确定:分析范围应包括拟建项目对道路交通产生显著影响的区域。一般情况下,应选择拟建项目所在的由城市主干道围合的区域。对于需在立项阶段进行初步交通影响分析的项目和对交通影响较大的项目,分析范围应适当扩大。
评价要求:核查指标。要求提供当年进行了交通影响分析的项目文件和所有大型项目的情况,以及这些项目的交通影响评价报告。当年的大型项目包括所有在建项目、当年内通过审批的项目。
指数确定:根据上述要求提供的数据,计算P5值并换算出指数。
2. 公共交通优先政策
符号:P6
说明:切实落实公共交通优先政策,是调整交通结构、解决城市交通拥挤和交通环境问题的根本措施,必须通过政策、规划、投资、管理等综合措施促进公共交通的优先发展。评价内容中站点设施主要指公交站点的站牌、座椅、线路示意图等。
评价要求:核查指标。要求提供市政府颁布的公交优先发展战略、政府或规划部门批准的公交线网规划等文件,提供公交优先车道、路口、港湾式停靠站名称、站间距列表等资料。
指数确定:查阅资料与实地抽查相结合。根据查阅资料情况,填写下表,并确定满足几项内容,换算为相应指数。
项目名称 ①优先发展战略 ②线网规划 ③优先车道 ④港湾车站 ⑤站点设置 ⑥站点设施
说明:①、②项注明批准部门、文号、时间;③项写明优先公交车道名称、长度和运行时间;④项写明港湾车站的名称、数量、使用时间;⑤项写明站点布设位置和公交车站间距列表;⑥项写明站点内设施。
按照《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站间距应满足下表:
公共交通方式 市区线(米) 郊区线(米) 公共汽车与电车 500~800 800~1000 公共汽车大站快车 1500~2000 1500~2500 中运量快速轨道交通 800~1000 1000~1500 大运量快速轨道交通 1000~1200 1500~2000
3.公共交通分担率
符号:P7
说明:此指标是促进公共交通发展、城市交通结构合理的重要指标。
评价要求:核查指标。要求提供最新居民出行调查数据及相关资料,并注明年限。
指数确定:查阅资料确定百分比,换算为相应指数。
4.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
符号:P8
说明: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数是反映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水平和交通结构状况的指标,同城市公共交通分担率一起,是判断交通发展战略是否明确、公共交通优先政策和措施是否落实的参考指标。按建设部《城市建设统计指标解释》(建综[2001]255号)规定的方法,将公共交通车辆(包括大中型公共汽车、电车、轻轨、地铁和城市铁路等)折算成运营车数。
注:每类车长的上限值均含在本级中。
评价要求:核查指标。要求提供当年统计资料。
指数确定:根据所提供的材料确定万人拥有公交车辆数,并换算为相应指数。
5.公共交通车辆安全运行间隔里程
符号:P9
说明:公共交通车辆安全运行间隔里程是反映公共交通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也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提高公共交通分担率的一个客观反映。
评价要求:核查指标。要求提供市区各路公交车行驶里程、所有公交车行驶总里程的数据及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认定的行车责任事故(轻微事故除外)次数。
指数确定:现场检查与查阅文件、资料相结合。根据所提供的材料确定公共交通车辆平均安全运行里程,并换算为相应指数。
6.公共交通车辆占道停车率
符号:P10
说明:公共交通车辆占道停车率是反映公共交通场站建设的一个重要指标。加快公共交通场站建设,有利于公共交通车辆的停放、调度和运营管理,减少占道停车。
评价要求:核查指标。要求提供市区公共交通起终点站数目、面积、运营期间每一起终点站点外占道停车数、现有车辆数等相关统计资料。
指数确定:根据所提供的材料确定公共交通车辆占道停车率,并换算为相应指数。
7.公共交通车辆更新率
符号:P11
说明:车辆的更新是保证公共交通安全的重要措施。公共交通车辆更新率应该达到较高的水平,才能提高公共交通的舒适度和安全性,达到环保的要求,也能间接起到缓解交通拥挤的作用。
评价要求:核查指标。要求提供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确认的当年市区公交车辆应报废数及实际报废车辆数等相关数据资料。
指数确定:现场检查与查阅文件、资料相结合,根据所提供的材料确定公共交通车辆更新率,并换算为相应指数。
8.公共交通车辆平均运营速度
符号:P12
说明:公共交通车辆的平均运营速度是反映城市公共交通运行状况的指标。公共交通车辆平均运营速度指的是城市公共交通车辆的平均行程车速。行程车速是指车辆通过某段道路的长度与通过该条道路所需的总时间之比(包括中间停车时间和延误时间),平均行程车速是所测车辆样本行程速度的算术平均值。
评价要求:调查指标。
指数确定:随机选取三条公交线路,每条线路分别抽查两辆车,调查人员搭乘公交车辆,或自备车尾随某一拟测定的车辆,在车上记录行驶时间,以线路长度除以行驶时间,可计算出公交车辆平均运营速度。
9.公共交通车辆准点率
符号:P13
说明:公共交通车辆准点率是反映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水平的指标。
评价要求:调查指标。
指数确定:现场随机抽查三条公交线路,选取某一站点分别连续检查10辆公交车,用符合发车间隔时间的车辆数除以抽查总数(30),得到该项指标的指数。
10.公共交通可达时间
符号:P14
说明:公交可达时间是指建成区任意两点间公共交通可以到达的时间。公交可达时间是反映公交线路设置是否合理以及公交服务水平的指标。
评价要求:调查指标。
指数确定:选取建成区路程距离最远的两个点,测定搭乘公交车辆由一点到另一点所需的时间。
11.公共交通财政补贴和补偿机制
符号:P15
说明: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从根本上解决城市交通拥挤和交通环境等问题
,需要政府部门提供保障措施推进公共交通事业的持续发展。、
评价要求:核查指标。要求提供市政府制定的公共交通财政补贴和补偿方面的文件。
指数确定:根据满足几项内容,换算为相应指数。未制定方案的计“0”分。
12.出租车空驶率
符号:P16
说明:出租车空驶率是反映城市出租车拥有量是否合理的指标。
评价要求:核查指标。要求提供当年全市出租车有效行驶里程和行驶总里程的有关统计数据。
指数确定:任意抽查10位出租车驾驶员询问前一天运营情况,取平均值。如果抽查情况明显不符合资料提供情况,且当地不能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以抽查结果作为该项指标的计算依据。如果抽查情况和所提供的资料相符,则按所提供的资料计算出租车空驶率,并换算为相应的指数。
(三)道路基础设施
1.城市道路交通基础设施投资
符号:P17
说明:城市道路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是保证交通供给满足交通需求的基本条件,也是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道路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包括城市道路投资、公共交通投资、道路交通管理设施投资。
评价要求:核查指标。提供前三年市区国内生产总值以及城市道路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数据等相关统计资料。
指数确定:根据上述要求提供的数据,计算P17值并换算出指数。
2.道路网密度
符号:P18
说明:道路网密度是衡量路网构成特征的指标,是道路交通管理的基础条件,也是制定道路交通管理对策的重要参考指标,反映城市交通建设水平。
评价要求:核查指标。要求提供当年建成区3.5米以上全部道路长度明细表及建成区面积数据等统计资料。
指数确定:将当年路网密度资料换算为相应指数。
3.主次干道密度
符号:P19
说明:主次干道密度是衡量路网构成特征的指标,反映道路交通管理的基础条件,是制定道路交通管理对策的重要参考指标。有关道路等级分类依据参照《城镇道路规范》和《城镇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评价要求:核查指标。要求提供当年建成区内所有主次干道长度明细表和建成区面积数据等统计资料。
指数确定:根据提供的数据,计算主次干道密度,并换算为相应指数。
4.人均道路面积
符号:P20
说明:人均道路面积是衡量道路建设总体水平的指标,反映道路交通管理的基础条件。
评价要求:核查指标。要求提供市区人口(包括农业人口)数据和市区所有3.5米以上道路面积明细表等统计资料。
指数确定:根据统计资料确定人均道路面积,并换算为相应指数。
5.车均机动车道面积
符号:P21
说明:车均机动车道面积是衡量城市机动车道路建设总体水平的指标,反映道路交通管理的基础条件。
评价要求:核查指标。要求提供市区机动车保有量(折算成小型汽车当量)数据和市区所有机动车道面积明细表等统计资料。
指数确定:根据统计资料确定人均拥有机动车道面积,并换算为相应指数。
6.人均人行道路面积
符号:P22
说明:人均人行道路面积是衡量人行道路建设总体水平的指标,反映道路交通管理的基础条件。
评价要求:核查指标。要求提供市区人口(包括农业人口)数据和市区所有铺装的人行道路面积明细表等统计资料。
指数确定:根据统计资料确定人均拥有人行道路面积,并换算为相应指数。
7.道路面积率
符号:P23
说明:道路面积率是衡量道路建设总体水平的指标,反映道路交通管理的基础条件。
评价要求:核查指标。要求提供当年相关统计资料。
指数确定:根据统计资料确定道路面积率,并换算为相应指数。
8.主干道亮灯率
符号:P24
说明:主干道上应按规范设置照明设施,且照度和照明均匀度满足规范要求,已设置的照明设施能够有效使用。主干道亮灯率是衡量市政设施建设和维护水平的指标,是道路交通管理的基础条件,该指标与道路交通事故关系密切。
评价要求:调查指标。
指数确定:现场随机抽查两条主干道,分别连续检查100盏路灯,用能够有效使用的路灯数除以抽查总数(200),得到该项指标的指数。
9.百辆车停车位数
符号:P25
说明:百辆车停车位数是衡量市政设施建设水平和静态交通管理水平的指标,反映停车需求与供给的关系,是进行城市市区停车场规划建设以及确定停车收费费率的重要参考指标。
评价要求:核查指标。要求提供当年市区注册登记的机动车数量、类型和将各种机动车折算成当量小汽车的拥有量(折算系数见下表),以及市区内公共建筑配建停车场、社会停车场和占路停车场的分布情况及车辆标准泊位数。其中小车泊位的标准泊位换算系数为1,大车泊位的标准泊位换算系数为2。
汽车类型
三轮摩托或微型汽车
小客车或小于3t的货车 旅行车 大客车或小于9t的货车 9~15t货车 铰接客车或大平板拖挂货车 折算系数 0.6 1.0 1.2 2.0 3.0 4.0指数确定:根据所提供的资料得到百辆汽车停车位数,并换算为相应指数。
10.支路利用率
符号:P26
说明:反映支路的有效利用情况,判断是否充分利用了现有的道路设施。
评价要求:核查指标。要求提供当年建成区内所有能通过汽车且车行道在3.5米以上支路的名称、长度、宽度、面积等内容明细表,以及所有3.5米以上支路的名称、长度、宽度、面积等内容明细表(非机动车专用道、步行街除外)。
指数确定:核实所提供资料并换算为相应指数。
(四)交通管理设施
1.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设施投资
符号:P27
说明: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设施投资是保证交通设施建设配套、设施能充分发挥作用及道路交通安全的基本前提,是实现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科学化、现代化的重要保证。道路交通管理设施投资包括交通标志、标线、信号灯、隔离设施、交通违法行为检测仪等设施的投资。
评价要求:核查指标。要求提供前三年道路交通管理设施投资以及城市道路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数据等相关统计资料。
指数确定:根据上述要求提供的数据,计算P27值并换算出指数。
2.标线施划率
符号:P28
说明:标线施划率是衡量交通工程设施水平的重要指标,反映道路交通管理科学化程度。标线应按国家标准《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GB5768-1999)施划。
评价要求:核查指标。要求提供当年建成区道路名称、里程数(有铺装的宽度6米以上的道路)和施划了标线的道路名称、里程数。
指数确定:现场随机抽查主干道、次干道、支路各两条,如果抽查情况明显不符合资料提供情况,且当地不能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以抽查结果作为该项指标的计算依据。如果抽查情况和所提供的资料相符,则按所提供的资料计算标线施划率,并换算为相应的指数。
3.标志设置
符号:P29
说明:标志设置反映了交通工程设施水平,也是衡量道路交通管理科学化程度的指标。道路交通标志的形状、图案、尺寸、设置、构造、反光和照明以及制作应按国家标准《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1999)执行。
评价要求:调查指标。要求提供当年建成区主次干道名称、长度和每条道路标志的设置数量、位置、标志名称等统计资料,此处的标志需要是合理设置的。合理的判断依据如下:
(1)是否通盘考虑、整体布局、连贯一致;
(2)标志设置是否符合国家规范;
(3)标志设置位置、角度、高度是否合理,无遮盖、易认知;
(4)标志设置的前置距离是否充分考虑交通参与者在动态下发现、判读及采取措施的时间;
(5)是否正确、及时地提供信息;
(6)标志设置是否充足、必要;
(7)标志设置是否与交通流组织、信号设置、路口渠化等相协调。
指数确定:在建成区繁华地区、非繁华地区、城郊结合部各抽查一条主次干道,每条不小于三公里,检查标志设置数(双向)并记录道路里程,取其平均值。如果抽查情况与所提供情况明显不符,且当地不能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以抽查结果作为该项指标的计算依据。如果抽查情况和所提供的资料相符,则按所提供的资料计算每公里标志设置数量,并换算为相应的指数。
4.行人过街设施设置率
符号:P30
说明:行人过街设施设置率是反映交通工程设施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是衡量道路交通管理科学化程度,体现以人为本的重要指标。属于下列情况之一的,应设人行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
(1)横过交叉口的一个路口的步行人流量大于5000人次/小时,且同时进入该路口的当量小汽车交通量大于1200辆/小时;
(2)通过环形交叉口的步行人流总量达18000人次/小时,且同时进入环形交叉的当量小汽车交通量达到2000辆/小时;
(3)行人需横过城市快速路;
(4)铁路与城市道路相交道口,因列车通过一次暂时阻隔步行人流超过1000人次或道口关闭的时间超过15分钟。
评价要求:核查指标。要求提供当年建成区主干道长度、行人过街设施分布情况等明细表。
指数确定:在建成区繁华地区、非繁华地区、城郊结合部各抽查一条主干道,每条不小于三公里,沿途记录行人过街设施数目及统计里程。计算相邻行人过街设施之间的平均距离(交叉口内同一方向道路上出口、入口的两条人行过街设施计为一条)。该指标调查可与P29调查同时进行。如果抽查情况明显不符合资料提供情况,且当地不能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以抽查结果作为该项指标的计算依据。如果抽查情况和所提供的资料相符,则按所提供的资料计算行人过街设施设置率,并换算为相应的指数。
5.路口渠化率
符号:P31
说明:路口渠化是提高道路通行能力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交通安全水平的重要手段。该指标反映城市挖掘现有道路资源的水平。渠化路口是指依据《城市道路设计指南》,根据路口流量和基本特征,对车辆、行人作合理分离、导流等设计,并以标线和其他物理设施等形式实施的路口。合理渠化的判断依据如下:
(1)路口渠化时左转、直行、右转进口道数量设置是否与相应方向交通量相一致;
(2)路口中央是否有导流标线;
(3)两相位控制时左转车道是否有等待位置指示线;
(4)根据视距三角形原理,是否保证了足够视距;
(5)路口通行能力是否与路段通行能力相接近;
(6)信号周期、绿信比和相位差三个参数设置是否符合该路口交通流的实际状况;
(7)路口渠化与信号控制参数设置是否相协调;
(8)渠化标志标线是否符合规范。
评价要求:核查指标。要求提供当年建成区路口数量图、已进行了合理渠化的路口数量图及路口渠化图等相关统计资料。
指数确定:该指标调查可与P28调查同时进行。注意选取的主干道、次干道、支路上的交叉路口数量应不少于15个,记录通过的交叉口总数和渠化交叉口数量。如果抽查情况明显不符合资料提供情况,且当地不能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以抽查结果作为该项指标的计算依据。如果抽查情况和所提供的资料相符,则按所提供的资料计算路口渠化率,并换算为相应的指数。
6.路口灯控率
符号:P32
说明:路口灯控率是反映交通工程设施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衡量道路交通管理科学化程度的指标。按照《道路交通信号灯安装规范》(GB14886-94)的要求,根据道路宽度和交通流量设置信号灯。
评价要求:核查指标。要求提供当年建成区交叉口数量图、交叉口应设信号灯数量分布图、交叉口已设信号灯分数量布图等相关统计资料。
特大型城市要求提供主要交叉口(主干道与主干道相交)的信号灯参数设定的分析设计文件。
指数确定:在抽查P29时可同时调查该指标数值,如果抽查情况明显不符合资料提供情况,且当地不能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以抽查结果作为该项指标的计算依据。如果抽查情况和所提供的资料相符,则按所提供的资料计算路口灯控率,并换算为相应的指数。
7.路口人行横道灯控率
符号:P33
说明:路口人行横道灯控率是衡量交通工程设施水平的指标,反映行人过街的安全程度,也是以人为本的具体措施。
评价要求:核查指标。要求提供当年建成区设置了人行横道信号灯路口数量分布图、机动车信号灯路口(在路口设置了行人天桥和地下过街通道的机动车灯控路口除外)数量分布图等相关统计资料。
指数确定:在抽查P29时可同时调查该指标数值,如果抽查情况明显不符合资料提供情况,且当地不能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以抽查结果作为该项指标的计算依据。如果抽查情况和所提供的资料相符,则按所提供的资料计算路口人行横道灯控率,并换算为相应的指数。
8.路段人行横道灯控率
符号:P34
说明:路段人行横道灯控率是衡量交通工程设施水平的指标,反映行人过街的安全程度,也是以人为本的具体措施。
评价要求:核查指标。要求提供当年建成区主干道(不含快速路)路段上设置了行人信号灯的人行横道数量分布图、主干道(不含快速路)路段上所有人行横道线(不含路口处的人行横道线)数量分布图等相关统计资料。
指数确定:在抽查P29时可同时调查该指标数值,如果抽查情况明显不符合资料提供情况,且当地不能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以抽查结果作为该项指标的计算依据。如果抽查情况和所提供的资料相符,则按所提供的资料计算路段人行横道灯控率,并换算为相应的指数。
9.指路标志
符号:P35
说明:指路标志的设置状况直接影响车辆行驶、行人行走的有效性,间接影响交通安全,也是城市风貌、城市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城市的交通管理水平。
评价要求:调查指标。在市区任意选择二点,利用城市交通图和指路标志,乘出租车从一点到另一点。
指数确定:根据调查情况确定指路标志满足几项要求,并换算为相应指数。如利用城市交通图和指路标志无法从任意一点到达另一点,则指数为零。
10.让行标志、标线设置率
符号:P36
说明:让行包括停车让行和减速让行。在无信号控制交叉口,让行标志、标线对规范路权和行车安全、秩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评价要求:调查指标。要求提供当年建成区内设置让行标志、标线路口数量一览图和3.5米以上道路相交未设信号灯路口数量一览图等相关统计资料。
指数确定:在繁华区、非繁华区、城郊结合部各抽查5个未设信号灯的路口,记录设置率。在抽查P29时可同时调查该指标数值,根据抽查核实所提供的资料确定让行标志、标线设置率,并换算为相应指数。
11.际速标志设置率
符号:P37
说明:限速标志设置率是反映交通工程设施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是衡量道路交通管理科学化程度、反映交通管理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限速标志应按国家标准《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1999)设置。
评价要求:调查指标。要求提供当年建成区双向四车道以上道路名称、长度、数量等指标和道路一览图,以及设置的限速标志数量和一览图。
指数确定:在繁华区、非繁华区、城效结合部各抽查5条双向四车道以上的道路,记录设置率。在抽查P29时可同时调查该指标数值,如果抽查情况明显不符合资料提供情况,且当地不能给出今人信服的解释,以抽查结果作为该项指标的计算依据。如果抽查情况和所提供的资料相符,则按所提供的资料计算限速标志设置率,并换算为相应的指数。
12.学校周边安全设施设置率
符号:P38
说明:学校周边的安全设施是保证大、中、小学校教师和学生交通安全的有力保障,提高学校周边安全设施设置率,是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效果的重要反映。
评价要求:核查指标。要求提供当年市区大、中、小学校的总数和按照指标定义的要求设置了安全设施的学校数目。
指数确定:核实所提供资料,并换算为相应指数。
(五)交通管理措施
1.建成区道路的管控率
符号:P39
说明:建成区道路管控率是反映警队勤务安排、交通监控是否合理,以及管控能力的重要指标。
评价要求:核查指标。要求提供勤务安排的警力配备、值勤时间、地点、路线的安排情况以及交通监控点等相关资料,并提供计算结果的依据。
指数确定:根据上报材料确定指数。
2.接出警时间
符号:P40
说明:该指标是反映交通管理部门在白天或夜间正常条件下快速反应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评价要求:调查指标。
指数确定:在白天高峰期或者夜间拨打“122”报警电话,检查民警到达现场时间,将此时间按对应的分级表换算为相应指数。
3.机动车定期检验率
符号:P41
说明:机动车定期检验率是衡量交通管理部门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车辆检验是交管部门进行车辆管理的重要手段。车辆性能不良是导致交通事故、增大能量消耗和加重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
评价要求:核查指标。要求提供2004年机动车定期检验率数据(以机动车信息管理系统中全市机动车当年已参加定期检验的车辆数为准)。
指数确定:根据所提供数据按分级表换算为相应指数。
4.机动车登记率
符号:P42
说明:该指标是反映是否存在无牌、无证和假牌、假证情况的重要指标。
评价要求:调查指标。
指数确定:该指标调查可与P65、P66指标同时进行。随机抽查本市50辆机动车,记录车辆号牌类型、车号和车辆类型,将调查资料与车管所登记的机动车数据库进行比对,确定机动车登记率。
5.规范化停车率
符号:P43
说明:该指标是反映静态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道路实行规范化停车管理是指主次干道上以标志或标线形式规范机动车停车行为并且实行严格停车管理(实现停车秩序好、违法行为少、违法停车处理及时)的道路。
评价要求:调查指标。要求提供规范化停车道路名称及长度(道路两侧规范长度不一致的,可相加后除以2)清单,以及建成区所有主次干道的道路清单。
指数确定:随机抽查建成区繁华区、非繁华区、城郊结合部各抽查1条主次干道,检查规范化停车情况。如果抽查情况明显不符合资料提供情况,且当地不能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以抽查结果作为该项指标的计算依据。如果抽查情况和所提供的资料相符,则按所提供的资料计算规范化停车率,并换算为相应的指数。
6.社会停车场利用率
符号:P44
说明:加强城市的停车管理,提高城市社会停车场(含配建停车场)的利用率,可以改善城市交通状况,同时也可以保持城市优美的市容市貌。计算方法:
社会停车场利用率=(1-被挪用的机动车停车泊位数/社会停车场机动车泊位总数)*100%
其中停车场泊位需要换算成标准泊位。小车泊位的标准泊位换算系数为1,大车泊位的标准泊位换算系数为2,不包括自行车。
评价要求:核查指标。要求提供当年各社会停车场(含配建停车场)的地点、停车泊位数和被挪用的泊位数一览表。
指数确定:分析核实所提供资料,确定社会停车场利用率,并换算为相应的指数。
7.广告设置合理性
符号:P45
说明:过量的、位置不合理的广告设置将降低行车安全、干扰行车秩序、导致交通系统整体效率下降。
评价要求:调查指标。要求提供书面说明材料。
指数确定:可与P29同时进行,观察广告设置的合理性,综合判断确定等级并换算成相应指数。
8.交通诱导
符号:P46
说明:交通诱导系统应能及时向交通参与者发布实时的交通信息。达到疏导交通,缓解拥堵,均衡流量的目的。该指标反映城市的交通管理水平。
评价要求:核查指标。要求提供交通诱导的相关说明及交通诱导设施位置图。
指数确定:根据所提供数据按分级表换算为相应指数。
9.停车诱导
符号:P47
说明:停车诱导系统应能及时向车辆驾驶员提供停车场位置及停车泊位利用信息。该指标反映城市的交通管理水平。
特大型城市停车诱导系统建设应系统规划、分布实施,能根据停车场的利用情况和道路交通状况引导停车场利用者顺利到达停车场。
评价要求:核查指标。要求提供停车诱导手段的相关说明及位置数量图、停车诱导信息的采集和发布方法说明。
指数确定:根据所提供数据按分级表换算为相应指数。
10.异地违法信息转递率
符号:P48
说明:异地违法信息转递率能反映异地违法信息交换系统的利用使用情况。
评价要求:核查指标。要求提供异地违法信息转递的相关说明及统计说明。
指数确定。根据所提供数据按分级表换算为相应指数。
(六)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及队伍建设
1.交通法规和交通安全常识普及率
符号:P49
说明:市区人口交通法规和交通安全常识普及率是衡量市民普法程度和守法意识的重要指标,反映了交通法规宣传的广度和深度。对一定数量的市区人口进行抽样调查,其中掌握了基本的交通法规和交通安全常识的人数占被调查总人数的比例,即为市区人口交通法规和交通安全常识普及率。
评价要求:调查指标。
指数确定:通过发放统一设计的调查问卷(另行下发)方式进行随机调查,调查样本量不少于30人;被调查的市民应包括不同文化程度(大本以上、大专、中专、初中以下等)、不同工作性质(农民、个体、企业、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无职业人员等)以及不同年龄结构的人。根据市民的答题情况计算交通法规和交通安全常识普及率并换算为相应指数。
2.交通安全宣传“五进”覆盖率
符号:P50
说明:该指标反映了交通管理基础工作的深入程度和农村、社区、单位、学校、家庭交通安全宣传状况。
评价要求:核查指标。要求提供市区村、社区、单位、学校名称、数量、宣传工作方案及计划等相关资料。
指数确定:根据所提供数据按分级表换算为相应指数。
3.群众对交通管理工作满意率
符号:P51
说明:群众对交通管理工作满意率是衡量群众对交通管理工作的认可程度,反映执勤民警的执法形象和服务态度的重要指标。
评价要求:调查指标。
指数确定:通过发放统一设计的调查问卷(另行下发)方式进行随机调查,调查样本量不少于30人;被调查的市民应包括不同文化程度(大本以上、大专、中专、初中以下等)、不同工作性质(农民、个体、企业、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无职业人员等)以及不同年龄结构的人。可与P49指标合并进行,根据市民的答题情况计算群众对交通管理工作满意率并换算为相应指数。
4.群众对城建监察管理工作满意率
符号:P52
说明:群众对城建监察管理工作满意率是衡量群众对城市监察工作的认可程度,反映城建监察人员工作水平的重要指标。
评价要求:调查指标。
指数确定:通过发放统一设计的调查问卷(另行下发)方式进行随机调查,调查样本不少于30人;被调查的市民应包括不同文化程度(大本以上、大专、中专、初中以下等)、不同工作性质(农民、个体、企业、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无职业人员等)以及不同年龄结构的人。可与P49指标合并进行。根据市民的答题情况计算群众对城建监察工作的满意率并换算为相应指数。对已将城建监察更名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的城市,考核对象为相应的城管局、综合执法局等。
(七)交通管理的现代化程度
1.交通指挥中心
符号:P53
说明:本指标反映了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的科学化和现代化程度,也反映了交通管理部门对交通情况的处理、反应能力。交通指挥中心的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交通管理部门全面监控道路交通情况,并通过及时发布交通信息,对车辆和行人进行有效诱导,及时调动警力,迅速处理各种突发情况,使整个城市交通保持良好、有序的状态。
评价要求:调查指标。要求提供交通指挥中心资料。
指数确定:根据所提供材料和现场的测试观看确定满足几项要求,并换算为相应的指数。
2.路口违法行为自动监测设备设置率
符号:P54
说明:使用路口违法行为自动监测设备有利于加强对违法车辆的管理,促进参与交通的人员自觉遵守交通法规。
评价要求:核查指标。要求提供当年主干道灯控路口数量分布图、主干道违法行为自动监测设备设置数量分布图等相关统计资料。
指数确定:分析核实所提供材料确定路口违法行为自动监测设备设置率,并换算为相应的指数。
3.路段违法行为自动监测设备监控率
符号:P55
说明:使用路段违法行为自动监测设备有利于加强对违法车辆的管理,促进参与交通的人员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提高交通管理部门执法效能。如果路口的违法行为自动监测设备能监测主干道的情况,可以重复计算入路段违法行为自动监测设备设置率里。
评价要求:核查指标。要求提供当年主干道长度明细表以及违法行为自动监测设备设置的地点、数量、每个检测设备的监控范围一览表等相关资料。
指数确定:分析核实所提供材料确定路段违法行为自动监测设备监控率,并换算为相应的指数。
4.非现场处罚率
符号:P56
说明:非现场处罚率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城市交通管理的科技化水平、规范化执法水平。
评价要求:核查指标。要求提供当年处理的自动监测设备抓拍的违法行为数量、全年交通违法行为处理统计表等相关资料。
指数确定:根据所提供数据按分级表换算为相应指数。
5.道路交通管理信息系统
符号:P57
说明:道路交通管理信息系统是深入分析城市交通现状、对现有问题进行诊断、进而制定科学的交通组织和管理方案的基础,是加强全国交警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提高交通管理业务工作规范化、科学化的保障。
评价要求:调查指标。
指数确定:可与P53同时进行。实地察看交通管理信息系统的内容和功能,据此确定满足几项要求,并换算为相应的指数。
(八)交通秩序状况
1.主干道机动车遵章率
符号:P58
说明:主干道机动车遵章率是衡量城市动态交通秩序的指标,反映了驾驶员的守法意识和交通管理部门的执法效果。
评价要求:调查指标。
指数确定:该指标的调查在交叉口处进行,分别选取高峰、平峰两个时段,记录一条主干道、一条严管街(文明示范街)上各两个路口相邻两个入口的机动车数和机动车违法行为,每个路口记数时段为15分钟,据此得到交叉口机动车遵章率并换算为相应指数。
2.主干道非机动车遵章率
符号:P59
说明:主干道非机动车遵章率是衡量城市动态交通秩序的指标,反映了群众的守法意识和交通管理部门的执法效果。
评价要求:调查指标。
指数确定:该指标的调查可与P58同时进行,调查方法、计算方法、指数确定同P58。
3.主干道行人遵章率
符号:P60
说明:主干道行人遵章率是衡量城市动态交通秩序的指标,反映了群众的守法意识和交通管理部门的执法效果。
评价要求:调查指标。
指数确定:调查与P58同时进行,调查方法、计算方法、指数确定同P58。
4.主干道违章停车率
符号:P61
说明:违章停车率是衡量城市静态交通秩序的指标,反映了群众的守法意识和交通管理部门的执法效果。
评价要求:调查指标。
指数确定:在抽查P65、P66时可同时调查该指标数值,在建成区主干道上,观察统计双向违章停放的车辆数(对于摩托车进行折算,折算系数为0.5,即2辆摩托车算1辆车),取其计量的总和与对应的道路长度之比,并换算为相应指数。
5.非交通占用道路率
符号:P62
说明:非交通占用道路(不含绿化岛、垃圾桶、电话亭、报刊厅、消防拴等社会公共设施。)率是衡量城市静态交通秩序的指标,反映了群众的守法意识和政府有关部门的联合执法效果。
评价要求:核查指标。要求提供当年城市3.5米以上道路面积一览表及各条道路的非交通占用面积情况一览表等相关资料。
指数确定:核实所提供资料并换算为相应指数。
6.让行标志、标线遵章率
符号:P63
说明:在无信号控制交叉口,让行标志、标线对行车安全和秩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停车和减速让行标志、标线遵章率是衡量城市动态交通秩序的指标,反映了群众的守法意识和政府有关部门的联合执法效果。
评价要求:调查指标。
指数确定:在建成区繁华区、非繁华区各选取两处设置了停车或减速让行标志、标线的路口,在进口道处,分别选取高峰、平峰两个时段,记录通过的机动车数和机动车违法行为,每个路口记数时段为15分钟,据此得到停车和减速让行标志、标线遵章率并换算为相应指数。
(九)交通通行状况
1.交叉路口阻塞率
符号:P64
说明:交叉路口阻塞率是衡量整个路网饱和程度的指标,也是检查交通管理效果、制定交通需求管理对策、提出交叉口改造规划建设方案的依据。周期性阻塞交叉路口是指一定时间内经常出现阻塞的交叉口(不是随机或意外原因引起的)。信号灯控制交叉口若3次绿灯显示车辆未通过路口的为严重阻塞;无信号灯控制交叉口(包括环形交叉口、立交桥)若车辆在路口外的车行道上受阻排队长度超过400米的为严重阻塞。
评价要求:核查指标。要求提供当年建成区主干道上周期性严重阻塞的交叉口数量、名称一览图。
指数确定:核实所提供的资料并换算为相应的指数。
2.平均行车延误
符号:P65
说明:平均行程延误能够综合地反映出城市路网的整体性能和城市交通管理的效率及水平。平均行程延误的计算方法如下:长为ι的道路上测得的实际行程时间t与以该路段设计速度Vo行驶所需的时间之差,除以道路长度得到平均行程延误,即:平均行程延误= 。该指标应选取正常工作日的上午8∶30-11∶30或下午的14∶00-16∶00时段进行调查。
评价要求:调查指标。选择繁华区、非繁华区主、次干道各1条,长度不低于5公里,记录实际行程时间和行驶里程。
指数确定:该指标设计车速见《城镇道路规范》和《城镇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调查所得的平均行程延误值为主干道平均行程延误和次干道平均行程延误的平均值,根据该值换算为相应的指数。
3.主干道平均车速
符号:P66
说明:主干道平均车速用以评价道路的通畅程度,是衡量综合交通管理对策效果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交通管理工作效果的有效指标。主干道平均车速是指建成区主干道上机动车的平均行程车速。行程车速是指车辆通过某段道路的长度与通过该条道路所需的总时间之比(包括中间停车时间和延误时间),平均行程车速是所测车辆样本行程速度的算术平均值。
评价要求:调查指标。
指数确定:在调查P65时可同时获得该指标值,并将指标值换算为相应的指数。
(十)交通安全状况
1.万车事故率
符号:P67
说明:万车事故率是衡量一定机动化水平下的交通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是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建设,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效果的综合反映。
评价要求:核查指标。要求提供当年全市交通事故次数和机动车数量(不包括自行车折算)
指数确定:核实所提供资料,并换算为相应指数。
2.万车死亡率
符号:P68
说明:万车死亡率是衡量一定机动化水平下的交通事故死亡情况的重要指标,是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建设、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效果的综合反映。
评价要求:核查指标。要求提供当年全市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和机动车数量(不包括自行车折算)。
指数确定:核实所提供资料,并换算为相应指数。
3.交通事故多发点、段整治率
符号:P69
说明:交通事故多发点、段是特大、重大交通事故的多发地区,交通事故多发点、段整治率直接反映城市落实国家安全生产相关措施的力度。提高交通事故多发点、段整治率,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本市交通事故发生概率,有效地提高城市的交通安全管理水平。
评价要求:核查指标。要求提供当年全市交通事故多发点、段的总数和整治了的交通事故多发点、段数目。
指数确定:核实所提供资料,并换算为相应指数。
4.交通事故逃逸案的破案率
符号:P70
说明:交通事故逃逸案的破案率是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业务水平的直接反映,提高交通事故逃逸案的破案率不仅可以保护受害人合法权益,而且震慑交通肇事逃逸者,提高机动车驾驶员守法意识,从而减少交通事故逃逸案。
评价要求:核查指标。要求提供当年全市交通事故逃逸案的总数和侦破案件情况。
指数确定:核实所提供资料,并换算为相应指数。
5.简易程序处理事故率
符号:P71
说明:快速处理交通事故是衡量交通管理工作效率,消除事故现场交通拥挤、避免二次事故的重要措施。
评价要求:核查指标。要求提供当年市区交通事故的总数和按照简易程序处理事故的总数。
指数确定:核实所提供资料,并换算为相应指数。
6.交通事故死伤比
符号:P72
说明:交通事故死伤比是衡量交通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是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建设、快速接出警和救护、交通管理现代化程度的综合反映。降低交通事故死伤比,从很大程序上反映了交通管理对于减少交通事故带来的生命和财产损失所起到的巨大作用。
评价要求:核查指标。要求提供当年辖区内因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和受伤人数的统计数据。
指数确定:核实所提供资料,并换算为相应指数。
7.新驾驶人事故率
符号:P73
说明:新驾驶人事故率是衡量交通安全管理水平和道路交通管理科学化程度、体现以人为本的重要指标,是驾驶员培训水平的直接反映。降低新驾驶人事故率,可以最有效的减少交通事故。
评价要求:核查指标。要求提供当年辖区内因新驾驶人肇事造成的死亡人数和所有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统计数据。
指数确定:核实所提供资料,并换算为相应指数。
8.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下降比率
符号:P74
说明: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下降比率是衡量交通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是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建设和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效果的综合反映。
评价要求:核查指标。要求提供当年辖区内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与过去三年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统计数据。
指数确定:核实所提供资料,并换算为相应指数。
- 1安全工程师辅导资料:特种设备使用
- 2正在施工的工程图片分享-混凝土工程
- 3汽车城外部市政工程道路及雨、污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4一级建造师管理与实务复习要点:消防习题
- 5浅谈无砟轨道滑动层起拱及施工控制
- 6建筑工程承包合同纠纷案件法律适用问题研究
- 7试论建筑结构设计全面质量管理
- 8一级建造师管理与实务复习要点:防火门
- 9一级建造师市政工程知识点:辅助法下沉
- 102015年湖北省造价工程师考试报名费用
- 11双代号工程网络图技术在某装修吊顶工程进度管理实际应用
- 12浅谈市政桥梁工程下部结构施工技术措施
- 13二级建造工程师:水利工程施工辅导材料(二)
- 14水稳碎石基层设计与施工技术在高速公路工程中的应用
- 15厦蓉高速公路某隧道辅助施工措施开工报告
- 162013年国内工程咨询行业发展潜力较大
- 17全国招标师考试的教材统一吗
- 18哪个招标师考试论坛有2015年招标师真题的答案
- 192015招标师考试教材在哪里买
- 20施工总包单位甄选考察报告
- 21招标师招标代理合同管理要点:工作范围和职权管理
- 22浅谈岩溶地区地铁基坑的设计
- 23[考研]城市发展史内部讲义
- 24高层建筑外伸桁架的测量方法
- 252015一级建造师《公路工程》教材:奖优和罚劣相结合的原则
- 262015招标师考试教材内容下载
- 27一级建造师市政工程知识点:需要专家论证的工程范围
- 28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技术
- 29中铁十四局二公司郧十项目部头堰大桥左幅边跨顺利合拢
- 302015年一级建造师《法规及相关知识》模拟题(43)
成都公司:成都市成华区建设南路160号1层9号
重庆公司:重庆市江北区红旗河沟华创商务大厦18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