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管理系统 | OA系统 | ERP系统 | 工程项目管理软件 | 装饰管理系统 | 签约案例 | 购买价格 | 在线试用 | 手机APP | 产品资料
X 关闭
工程管理软件

当前位置:工程项目OA系统 > 建筑OA系统 > 工程管理软件

避免退审返工 有争议的结构设计思路的一些探讨

申请免费试用、咨询电话:400-8352-114

第一个:双向地震作用。
       我做的很多住宅项目 都是私活 这些给做私活老板的心态就是 设计费要省  结构设计也得省。而双向地震作用就是这么一个小选项,点起来就有可能增加比较可观的配筋增量。这个可是比扣通长钢筋之类的要可 观多了。可是什么时候点双向地震?
江湖做法 基本是无论什么情况都点双向地震。毕竟配筋量增多了 任何一个审图都不会因为你点了双向地震而不通过。
 可是为了满足甲方限钢量要求 ,你得节省的情况下。想不点这个选项 就有点纠结了。
       首先看规范怎么说的。
      《抗归》5.1.1.3 。质量刚度 分布明显不对称 要考虑双向地震。
      《高规》4.3.2 。就是质量刚度 分布明显不对称 要考虑双向地震。
        一看这两个条文就傻眼了 什是   质量刚度 分布明显不对称 。没有明确的定量设计要求。

       于是就有了五花八门的答案:
        最保守的认为  只要你不是柱网工工整整的 就是质量刚度 分布明显不对称 。 也就是说 基本你什么情况下都得点双向地震.典型代表为西部欠发达地区小县城地区的审图中心。
       中等保守的认为 位移比大于 1.2的 为扭转不规则   参考依据是抗规的3.4.3-1 的平面不规则类型的那个表格。
 典型代表 二线城市 审图中心 这个也是比较主流的设计思路。
       非常开放的 认为 位移比大于1.35 或者1.3才考虑双向地震 才算是质量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

参考依据    某些专家的论文。 典型代表 北上广 审图中心。
       这个就要人命了 到底如何选取呢?听谁的呢?一般情况下位移比小于1.2 不点双向地震 是主流设计思路。也是最容易被人接受的。也是审图最容易接受的。这个时候 如果你做的外地项目 如果你们院不是北京院、上海现代院 广东省院这样的大院 。那么你想不点这个选项。建议先把位移比调整到小于1.2.如果你位移比大于1.2 小于1.35 你还想不点双向地震。建议先打电话和审图沟通。 如果是做青海 宁夏等小县城的地区的项目 那么你位移比无论多少,想不点双向地震 都建议和审图沟通。做北上广的项目 那么就方向大胆地 不点双向地震吧。

  第二:偶然偏心

        偶然偏心考虑活荷载分布不均匀造成质心偏移。于是人为加大质心和刚心的距离的算法 这样算出的扭转影响比较大。
       高规3.4.5条 是考虑偶然偏心地震作用下 要满足位移比要求。
       高规4.3.3 条 计算单向地震 考虑偶然偏心。这两条就说明高层无论位移比还是算配筋都要偶然偏心。
       而抗归3.4.3 的表3.4.3-1 的条文注明了位移比算法是在规定水平力的情况下,并没有明确要求偶然偏心。
       只在3.4.4.2的条文说明里面说计算位移比时候的规定水平力一般要考虑偶然偏心。
       所以主流设计方法:高层结构无论是算整体位移比还是算配筋都点上偶然偏心。

       而多层结构又纠结了。 多层结构设计主要参照《抗规》要求。 而抗规的要求又有些暧昧。 在正文里面没有交代偶然偏心。而条文说明里面确又有偶然偏心。

       而偶然偏心下的位移比又关系到 双向地震的选择。所以 多层结构要不要点 这个就又是很纠结的事情。 而这个点不点 就没有地区性的看法了 相同地方的人 都有不同的看法。

       目前主流的设计思路 还是 多层算位移比都考虑偶然偏心。而算配筋的时候不考虑偶然偏心。

       多层结构 因为梁柱刚度太弱。有的时候长宽比稍微大一点的项目。位移比就把就是把边梁 边柱的刚度加的在大 偶然偏心下位移比 都很难控制。而且框架结构中 梁 柱截面高度差的太多 看起来设计又有些不舒服。所以想不点偶然偏心算位移比的话,那就还是只有一个办法了,那就是和审图沟通。问审图的意见了。

       因为规范上没有明确规定 算配筋要偶然偏心 所以 你尽可以放心大胆地 多层结构 不点偶然偏心 算配筋。


  第三:周期折减

       翻遍整本抗震规范都没有周期折减条文,只有高规里面有。而高规里面的周期折减的前提条件是非承重墙是砌体时 ,现在结构设计基本内墙都采用了轻质混凝土砌块。容重只有700 还有ALC混凝土砌块容重只有500.比水还轻。条文说明里面也有 说周期折减的参考数字 是不包括刚度很小的轻质砌体填充墙的。很明显 轻质混凝土砌块 也在其中。那也就是说高层结构设计 周期折减系数可以比高规的大。周期折减这个数值不仅对于结构设计整体配筋影响大 对位移角影响也很大。尤其是高烈度地区。差一点点的时候 可能稍微折减大一点就能过来。可是什么时候 能折减大呢,又能多折减多少呢? 这个就又是一个问题了。对于经济性要求高的建筑 这个想折减大一点 还是那句话提前和审图沟通。

       本人刚刚完成一个11层框剪宿舍楼就是这样 。

       按高规要求框剪结构周期折减,取0.7--0.8,可是这个宿舍楼的层高很小。如果取0.7 框架梁有不少超筋。如果梁高加大又会造成短柱 造成柱箍筋加密的问题。又会不满足净高要求。  加宽又会漏梁(甲方建筑都不同意)。所以无奈我只能把周期折减取0.9 这样梁就不超筋。

        当然不可避免地审图提了这个问题 。说我不满足高规。

       我回复的原文是根据高规4.3.17条文说明规定,周期折减砌体墙不包括刚度很小的轻质砌体填充墙。本工程外墙虽然采用刚度较大的混凝土多孔砖。但是横向外墙大多为剪力墙。纵向外墙大多是大面积玻璃窗和幕墙。内墙采用的是刚度很小的ALC加气混凝土砌块、容重仅为500.门洞也较多。所以考虑周期折减0.9 是符合实际工程情况的。

       目前审图已经通过。

  第四:伸缩缝、沉降缝的设置

       结构缝特别难看,而且因为设缝会增加一榀框架。 同时搞设计还要建两个模型设计。施工方施工麻烦。甲方会增加造价。所以无论设计施工甲方都是能不设缝就不设缝。

       都是采取后浇带、膨胀加强带等同时加板厚、加配筋率等措施。

       但是现在工程项目都很大。框架结构超55  剪力墙结构超45 都是很正常普通的事情。但是在超过混凝土规范8.1.1条的情况下 什么时候可以不要设伸缩缝。这个同样是个纠结的问题。按理说温差大的地方 肯定要设伸缩缝。可我做吉林长春一个项目的时候。78米,而且东北温差那么大。我想肯定得设缝了吧。我出初步方案的时候。直接被甲方骂了。78米设什么缝啊.我们这边九十多米都不设缝的。我一听震惊了。东北温差那么大 还这么开放啊。当然我在改方案之前 稳妥起见还是咨询了当地审图中心。长春审图中心的人 可以不设缝。不过屋面要采取更严格保温材料 楼板配筋加强一些。听这么一说 我就有底了 。重新出了结构方案。

       不过后来 我做安徽一个项目。就栽了。框架只有62米 只超了7米 我想超7米 就不设缝了吧。然后就出图了。然后悲剧地退审了。说必须设伸缩缝。我回复加强了楼板配筋了 采取后浇带了。人家审图来说 你那些措施就就算是设缝也要采取的。只能解决早期收缩问题。不能解决以后的收缩问题。甲方去协调也没用。据说甲方拿了2000购物卡去。那个审图老头依然不为所动。一定要改。没法子。只能改了。

       所以哥的经历告诉大家。做外地项目的时候,超过规范限值的时候想不设缝还是先咨询当地审图中心吧。
       不过根据我的经验,同样是发达地区对于设缝比较宽容,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对于设缝的要求较为严格。

       地下室的沉降缝、伸缩缝这个现在基本没人设置了。我没遇到不合理的审图意见。不过一个网友做的大底盘地下室和主楼相连的地方 审图一定要设沉降缝 伸缩缝。他问我怎么办,怎么和审图协调。因为他们已经出图了。设缝的话 改动太大了。

       沉降缝规范上并没有明确条文。这个就很好回复了。于是我告诉他 高规上12.1.9 的条文说明 可以不设置沉降缝的方法。而高规12.2.3 规定 地下室不宜设置沉降缝。不能违反这个规定。后来这个网友 顺利通过了审图。

       由于地下室伸缩缝 沉降缝设置要求 有规范可依。所以遇到不合理的审图要求。可以完胜。没有必要事先和审图沟通了。

第五个 乙类(重点设防类)建筑 设计方法
    
重点设防类,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按比9度更高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地基基础的抗震措施,应符合有关规定。同时,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地震作用。
 以上是抗震设防分类标准的原话。其实但凡语文没有问题的人,字面理解没有任何问题。那就是假如7度区的框架结构 多层。如果是乙类建筑。那么只需要抗震等级按8度选。是二级。那就是抗震等级是二级就行了。然后 算地震的时候 还是按7度。这个是主流设计思路。其实应该是没有任何争议的。
 但是有部分语文不好的人。只看到高于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后面的话都看不见了。
   他们认为 不管抗震计算 还是抗震构造措施 都得提高一度。
   也就是7度区乙类框架 必须按八度 二级框架这样计算。本人做的第一个项目 幼儿园 就遭到此悲剧。
7度区的乙类幼儿园 最后按八度区 计算 按二级框架出图。
 其实这样不太合理 ,但是 审图毕竟还是老大。所以 建议设计人员 设计到乙类建筑的时候 同样 咨询一下审图人员吧。以防 审图人员的理解和你不一样。或者有什么地方性的文件你不知道,而出现退审重新绘图的悲剧。

      总结 本人根据五年结构设计经验中遇到的一些常见有争议的问题 进行了一些总结。实际设计中 审图人员的看法各不一样。对于有争议的问题 还是多和审图沟通为好,以防返工。

发布:2007-07-25 10:25    编辑:泛普软件 · xiaona    [打印此页]    [关闭]
相关文章:

泛普工程管理软件其他应用

项目管理工具 禅道项目管理软件 梦龙项目管理软件 微软项目管理软件 装饰管理系统 装修预算软件 项目计划软件 项目进度管理软件 软件项目管理工具 材料管理软件 工程项目管理软件系统 项目管理系统 施工管理软件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软件 工程管理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