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管理系统 | OA系统 | ERP系统 | 工程项目管理软件 | 装饰管理系统 | 签约案例 | 购买价格 | 在线试用 | 手机APP | 产品资料
X 关闭
工程管理软件

当前位置:工程项目OA系统 > 建筑OA系统 > 工程管理软件

水利信息化的与展望

申请免费试用、咨询电话:400-8352-114

摘 要:福建省高度重视水利信息化工作,把水利信息化作为实现水利现代化的基础和重要标志,尤其在洪水预警报系统、防汛指挥决策支持系统、水土保持监测系统和水文传统产业信息化改造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论文对福建省水利信息化的建设做了全面的总结回顾,分析了福建省水利信息化工作面临的形势和挑战,并对“十二五”期间水利信息化的建设做了展望,以期为海峡西岸经济区水利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关键词:福建;水利信息化;洪水预警报;防汛指挥;水土保持;现状;展望 福建省高度重视水利信息化工作,按照福建省委、省政府构建海峡西岸经济区和“数字福建”的宏伟蓝图,把水利信息化作为实现水利现代化的基础和重要标志,围绕全省水利工作“一个中心两个保障”的目标,以服务防汛为主要任务,坚持“统筹规划,统一标准,分步实施,联合建设,软硬并重,创新发展”的建设原则,及早起步,因地制宜,开拓创新,试点探索,整体推进,信息化技术在水利各项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尤其在洪水预警报系统、防汛指挥决策支持系统、电子政务和水文传统产业信息化改造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不仅在防汛防台风防灾减灾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有力地促进了水利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1 福建省水利信息化建设发展现状 福建省水利信息化建设起步早。从1994年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启动闽江洪水预警报系统建设开始,到近年来信息采集、应用系统、网络和通信建设、电子政务等全面推进,水利信息化进入了快速发展期。 1.1 洪水预警报系统建设成效显著 1994年,福建省委省政府从战略高度提出建设具有福建特色的“五大防御体系”之一的洪水预警报体系。通过全省上下共同努力,到2000年建成了全省性的“五江一溪”洪水预警报系统,在主要江河流域安装了监控暴雨洪水的千里眼和顺风耳。系统共建有1 400多个站点,站网密度达110 km2/站,覆盖全省99%以上的陆域面积,并在所有的市县防汛办和水文分局建立了信息接收处理中心,实现了省市县3级对实时雨水情信息的实时同步共享。系统的建成使洪水预报提前了10~30 h,为抗洪抢险赢得了宝贵时间,为江河、水库暴雨洪水的实时有效监控和科学调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全省的科学防灾减灾能力与水平登上了一个新台阶[1]。 1.2 防台风预警报体系日趋完善 台风灾害是福建省的主要灾害,平均每年有4~5个台风登陆或影响全省。根据防台风工作的实际需要,相继建成了全省风情监测系统、台风路径监视系统和气象雷达监视系统。2002年福建省风情监测系统建成,成为全国第1个防汛部门为主建设的风情自动监测系统。风情监测系统覆盖全省沿海各县(市、区)和9个设区市所在地。解决了长期以来台风到来时,沿海风力不清的难题。2003年建设的台风路径监视系统,通过Internet网自动收集中国、日本、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台站的台风预报路径信息,自动生成综合预报路径图,提高了台风预报信息的时效性。厦门、龙岩、福州和南平气象雷达的建成,为全省中尺度天气的监测提供了重要的科学手段。这些系统的建成,为防抗台风指挥决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在多次防抗台风中发挥了62水利信息化2010,(2)巨大作用[1]。 1.3 水利通信及信息网初具规模 2001年建成福建省水利厅局域网,网络分为内网和外网。2003年通过“数字福建”计算机网络,建成水利厅与省委、省政府和相关厅局的百兆宽带网络连接。2004年10月建成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一期工程计算机网络系统骨干网的福建部分,实现了水利部、国家防总及部分流域机构及省(区、市)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网络互联。2008年,通过福建省应急视频会商指挥系统,建设了连接省直有关部门、9个设区市、84个县市区防汛部门和1 107个乡(镇、街道)、开发区、管委会的视频网络。形成纵向上达水利部,下至市县水利局,横向与省委、省政府和省直相关部门相联的纵横网络架构。同时,在省、市、县3级防汛办和大型水库共配置了先进的海事卫星电话102部,建立了防汛应急卫星通讯网。 1.4 水利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逐渐加快 完成了雨情、水情、风情、云情、台风路径等实时数据库,以及水文、水土、水政、科技外经等基础数据库的建设,并按照国家标准逐步建立了大中型和水闸、万亩海堤、城区堤防等工情数据库,实现了省、市、县3级分布式数据库的实时联动,确保了数据的准确性与一致性,为全省水利信息系统的开发提供了基础数据库。 1.5 水文和大中型水库自动测报系统建设取得实效 利用新技术新设备进行水文传统产业改造,按照轻重缓急,“先大江、后小河”、“先水情报汛站、后非报汛站”的原则,分期分批对全省各类水位、雨量站及水情报汛设备设施进行技术改造,全面完成全省9个设区市共320个站点的改造工作,极大地提高了水文测报技术水平和水文信息的应用成效。同时,完成了全省大中型水库自动测报系统的建设,提高了水库水资源和防洪调度自动化水平。 1.6 水利工程综合自动化系统建设逐渐展开 结合水利基本建设,建设了用于监控全省大型水库、重要城市防洪部位的防汛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开展了金鸡、北引、石壁、三美和溪源水库等大型水利枢纽的水利工程综合自动化系统建设。在金鸡、北引和三美水库,基本实现了实时水雨情、闸坝安全观测、闸门自动监视与启闭远程自动控制、水资源的调度配置信息采集的自动化,通过工程管理的智能分析软件,实现工程管理分析的智能化和自动化。 1.7 防汛指挥决策支持系统创新发展 自2000年以来,福建省开始构建机构健全、管理规范、装备先进、指挥科学的现代化防汛指挥体系,同时,充分利用先进的软件技术,以3S(GIS、GPS、RS)和网络数据库技术为核心,构建了一个集卫星云图、雨情、水情、防汛信息警报、防汛洪水风险图、大中型水库信息管理、病险水库管理、城区堤防信息管理、防汛物资调度管理、抢险队伍组织管理、山洪地质灾害地理信息、洪水预报和水库群联合调度、防汛PDA查询、防汛远程视频会商、村级预案管理等21个子系统组成的防汛信息综合应用平台,对各种防汛数据进行结构化处理,以防汛预案为主线,建立科学合理的会商模型,运用智能体技术,对防汛事件进行人机会商与移动办公,为防汛指挥提供辅助决策。该系统的应用,增强了实时监测、分析决策、应急反应和科学管理等防汛能力。围绕服务防汛这个中心,水利信息化建设全面推动了防汛抢险救灾的现代化水平。 1.8 应急视频会商指挥系统全面建成 2008年,为进一步提高福建省防灾减灾的指挥决策和应急反应能力,实现防汛抗旱等应急工作组织保障、预警信息、视频会商和指挥部署等到乡,视听到村的目标,2008年6月,福建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决定,建设全省应急视频会商指挥系统,建成省市县和覆盖全省1 108个乡(镇、街道)、管委会、开发区的综合性应急视频会商指挥系统(全省1 410个视频终端),并通过有线电视或卫星通信设施将会议情况广播到全省15 331个行政村,形成省市县乡4级应急视频会商,并能视听到村的应急指挥体系。 1.9 水利工程设计自动化水平明显提升 福建省水利工程规划、设计部门以应用为基础,以工程信息为核心内容,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以工程设计项目管理为主线,建设了包含水利工程图档管理、遥控测绘、工程设计信息化、环境水利规划GIS应用等系统在内的工程信息设计管理系统。提高了管理工作效率和设计质量,满足各岗位人员不同的信息需求,全面实现生产、管理信息化,使水利勘测、规划、设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走在水利行业的前沿,实现了工程勘测、规划、设计的信息化管理。 1.10 水利信息公众服务能力日益提高 多年来,福建省水利系统积极开展了水利门户网站建设工作。全省各设区市水利部门和部分厅属事业单位相继建立了自己的网站,这些网站向社会公众及时提供了水利信息服务,加强了信息沟通,宣传了水利,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2001年建设的福建省水利信息网站,因其界面友好,内容丰富,先进实用,服务社会,特色突出,向全社会发布实时云情、雨情、水情、风情、台风预测信息和防灾抗灾救灾工作动态,为公众提供了良好的信息平台,受到了干部群众的广泛关注,提高了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访问量突破了1 700万人次,在洪水台风期间日访问量最高达40多万人次,成为全国同行业网站及省直政务网中有较大影响的网站之一。为了提高效率,服务社会,2008年,根据统一部署和安排,完成了水利厅网上审批系统的建设,目前,福建省水利厅的全部审批项目基本实现网上受理、审批和政府信息的网上公开。 1.11 业务应用系统开发建设稳步推进 福建省水利信息化建设坚持以业务需求为主导,以为各级水利部门科学管理和决策提供有力支持为目标,开展了电子政务业务应用系统的统筹规划与建设。 具体如下: (1)水土保持监测与管理系统建设取得实效,建设了以省水利信息网络为依托,以3S技术为手段的福建省水土保持监测与管理系统,逐步实现了对水土流失及其防治效果的动态监测与预报,增强了水土保持综合防治和生态建设的决策能力; (2)水政水资源信息化建设有序展开,完成了水政水资源信息化管理系统中的10个子系统的开发设计工作,着手进行模块分类、数据库整合、系统链接、模块之间的数据交换,以及软件使用手册和培训教材的制作等,为下一步的培训和推广应用做好前期基础工作; (3)水利科技外经网络综合管理系统发挥效益,开发了水利科技外经网络综合管理系统等应用系统,初步实现了水利科技外经管理的信息化,实现了网上申报、进度和成果管理等功能。 2 福建省水利信息化工作面临的形势和挑战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相对于水利工程建设的历史而言,福建省水利信息化的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尽管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但面对水利现代化发展的形势,特别是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人水和谐、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水利信息化工作仍面临严峻挑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和限制了水利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 2.1 国家信息化建设对水利信息化提出了新要求 推进信息化建设是党和国家的一项战略举措。目前我国开始步入信息社会,信息技术已渗透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党中央顺应时代进步潮流和世界发展趋势做出了大力推进信息化的重大决策,提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战略部署。这是我国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是促进生产力跨越式发展,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关键环节。这些都对水利信息化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2.2 政府职能的转变要求政务信息化应用有新提升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行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提高政务信息化水平已被国际社会普遍视为提升国家公共管理水平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是推动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主导因素。推行电子政务已成为世界新一轮公共行政管理改革的重点方向,是政府管理方式的一场革命。在政府机关内部实现网络化、数字化,在英特网上开展政务公开、网上审批、网上交流等应用,有利于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提高办公效率和行政管理水平,提高政府决策科学化、民族化水平;有利于提高政府对公众、企业和社会的服务水平;有利于推行政务的“阳光作业”,避免暗箱操作,加强勤政、廉政建设。然而,我们应清醒认识到,水利政务信息化还处在起步阶段,因此,迫切要求水利政务信息化应用要有新提升。 2.3 全面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赋予水利信息化建设新内涵 2009年,国务院通过《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全面建设海峡64水利信息化2010,(2)参考文献[1]福建省水利厅.创新发展的五年[R].福州:福建省水利厅,2006.西岸经济区是福建省的中心工作。它要求强化“延伸两翼、对接两洲,拓展一线、两岸三地,纵深推进、连片发展,对外开放、服务全局”的发展态势;要求各项工作要积极融入,找准定位,发挥作用;要求发展信息产业,建设现代化的信息网络,应用信息技术改造和优化传统产业,促进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这些要求为“十二五”期间福建省水利及水利信息化指明了方向,确定了任务,赋予了新内涵。因此,“十二五”期间,福建省水利信息化要紧紧围绕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任务,围绕“民生水利”的水利发展思路和“一个中心两个保障”的目标要求,通过广泛、深入、持续地推广应用信息技术和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水利发展提供全面支撑。 2.4 新时期水利工作的快速发展为水利信息化提供了新机遇 根据新时期水利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水利部党组提出了由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治水新思路,提出了水利信息化是水利现代化的基础和重要标志,要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的发展,对水利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福建省水利信息化已成为防洪抗旱减灾、节水型社会建设、水资源管理、水生态保护和水土保持的重要手段与技术保障,是增强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效能,提高工作效率和决策水平的重要途径,是实现水利政务公开、服务社会的必然要求,水利事业的快速发展为水利信息化提供了新机遇。 3 “十二五”时期福建省水利信息化建设展望 “十二五”时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水利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时期。水利信息化建设要积极融入福建省水利发展大局,成为推动“民生水利”的水利发展思路和“一个中心两个保障”目标任务的助推器。 3.1 水利信息化发展总体思路 以信息化促进水利现代化,建成比较完善的水利信息化基础设施、功能比较完备的水利业务应用系统、统一规范的技术标准和安全可靠的保障系统,构建同水利改革与发展相适应的水利信息化综合体系,为海峡西岸经济区水利建设提供水利信息化支撑。 3.2 水利信息化发展目标 建成以覆盖全福建省的通信和计算机网络系统为基础,完成以分布式数据库为支撑的10大应用系统,形成集水资源调度、防汛抗旱、指挥决策、工程管理等多功能和多任务为一体的水利信息网络系统。为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和生产单位提供准确、及时、有效的信息服务,为科学管理和决策提供支持,力争使福建水利信息化处于全国同行业的领先水平。远期至2020年,福建省水利将全面实现信息化。信息技术应用与水利业务需求紧密结合,使水利工作的效率和效能得到全面提高,水利工程体系的综合能力大大提升,技术水平与当时的国际先进水平相当,全面实现为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支撑与服务的目标。 3.3 水利信息化主要工作任务 重点实施“6410”水利信息化发展战略。即构建与水利改革发展相适应的水利信息化标准、安全、建设管理、资源与信息共享、资金投入和人才队伍培养等6大保障体系;建立和完善水利信息采集及水利通信设施、水利信息网、水利数据中心等4大基础设施;建设功能比较完备的防汛抗旱、水行政资源管理、水资源管理决策、水质监测与评价、水土保持监测与管理、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农村水电及电气化管理、水利信息公众服务、水利规划设计管理和水利电子政务等水利业务10大类应用工程。 实现“十二五”水利信息化发展目标,必须确保重点建设,充分利用资源,重视技术开发,强化保障措施,建设管理并重,积极构建与水利发展和改革相适应的水利信息化综合体系,推进水利现代化进程,为海峡西岸经济区水利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参考文献】 [1]福建省水利厅.创新发展的五年[R].福州:福建省水利厅,2006.
发布:2007-07-28 09:28    编辑:泛普软件 · xiaona    [打印此页]    [关闭]
相关文章:

泛普工程管理软件其他应用

项目管理工具 禅道项目管理软件 梦龙项目管理软件 微软项目管理软件 装饰管理系统 装修预算软件 项目计划软件 项目进度管理软件 软件项目管理工具 材料管理软件 工程项目管理软件系统 项目管理系统 施工管理软件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软件 工程管理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