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免费试用、咨询电话:400-8352-114
一年一度的业绩预告披露高峰期再次来临,2014年上市公司业绩如何?在经济步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之下,各行业有何新特点?
元旦过后,A股进入上市公司2014年业绩预告的高峰期。截至1月7日,沪深两市共有1052家上市公司发布了2014年年报业绩预告,其中有708家公司业绩预喜,占比近七成。从所属行业来看,年报业绩预喜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化工、机械设备、电子、医药生物、电气设备等行业。
在这708家业绩预喜公司中,预增226家、续盈123家、扭亏77家、略增282家;业绩首亏、续亏、略减和预减的“预忧”公司有313家,另有31家公司业绩不确定。从具体的上市公司来看,受益于资产重组的柘中建设,以2041.71%的最高业绩预增幅,成为目前为止年报业绩“预增王”;而东方钽业则是年报业绩预告最差的公司,其2014年净利润有可能较2013年同期出现10266.62%的大幅下滑。
周期性行业有亮色
在目前年报业绩预喜的上市公司中,很多都集中在化工、机械设备等行业,这一方面与传统行业的上市公司家数较多有关,另一方面也显示出部分行业景气度有向好迹象
“上市公司经营、业绩与宏观经济环境之间关联度较为紧密,随着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与宏观经济关联度较高的周期性行业亦呈现新的发展特点。”中投顾问研究总监郭凡礼表示。在目前年报业绩预喜的上市公司中,很多都集中在化工、机械设备等行业,这一方面与传统行业的上市公司家数较多有关,另一方面也显示出部分行业景气度有向好迹象。
以化工行业为例,目前有122家公司发布业绩预告,除了1家公司业绩不确定之外,有87家公司业绩预喜,占比逾七成。其中,年报业绩增幅同比超过100%的有22家,九
鼎新材以逾400%的增幅居首,公司将业绩变动的原因归为:国内外经济环境逐渐回暖,公司产品销量增加,业绩出现一定幅度的增长。
“国内化工行业产能投放在2012年达到顶峰,2013年边际供需已经平衡,同时毛利率也开始持续上涨。2014年产能增速进一步下降,未来供需关系将显著好转。”东方证券分析师赵辰表示,当前油价已步入下跌周期,虽然石油下游的化工品种整体价格出现下跌,但油价跌幅更大,价差扩大也使得行业利润有所增厚。
此外,机械设备行业的表现相对出色,共有64家公司年报业绩预喜,42家预忧,还有5家业绩不确定。其中,业绩增速超过100%的有19家,*ST东力在加强成本控制、资产处置产生收益以及营业外收入增加之后,业绩同比大幅增长463%,遥居首位。
齐鲁证券分析师冯超认为,对于机械设备行业而言,国企改革尤其是混合所有制改革已有所突破,有利于规范公司治理、改善经营状况。此外,“一带一路”战略将给行业带来政策红利,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将提升海外工程机械需求,国内过剩工程机械产能有望逐步消化并实现全球化发展,板块将迎来估值和盈利的双升。
相比之下,采掘行业上市公司业绩表现欠佳,在目前已发布业绩预告的20家公司中,仅6家业绩预喜,占比仅三成。此外,钢铁行业也尚未出现明显好转迹象,在已发布预告的10家公司中,仅有4家公司预喜。其中,韶钢松山业绩同比大幅下降1184.06%,公司表示,2014年钢材消费持续低迷,钢材销售价格同比大幅下降,公司钢材销售毛利同比大幅降低;同时,受融资成本率同比大幅上升的影响,财务费用大幅上升。
新兴产业百花齐放
与传统周期性行业面临较大的去库存压力不同,在国家政策大力扶持和行业自身发展周期演变下,未来新兴产业仍有望持续稳定增长
相比于传统周期性行业,医药生物、电子、通信等新兴产业上市公司业绩大多看好。以医药生物行业为例,在已发布预告的68家公司中,有60家业绩预喜,占比近九成。其中,福瑞股份业绩增长最大幅度达到1200%,业绩预告显示,公司抗肝纤维化治疗药品的主要原材料的采购价格同比明显回落,同时公司诊断设备销售实现稳步增长,并严格控制费用支出,各项费用支出减少。
“近年来,在需求大幅增长和政策大力扶持下,医药生物行业整体收入和利润增速持续而稳健,医疗器械、中药饮片等子领域具有良好的业绩弹性。”申银万国分析师罗佳荣表示,随着未来药品招标大规模推开、公立医院改制突破和新的医保支付方式出台,医药生物行业的业绩增长可期。
通信行业的业绩表现也很抢眼,29家已发布业绩预告的上市公司中,有23家业绩预喜,其中盛路通信、大富科技、武汉凡谷等9家公司业绩增幅实现同比翻番。银河证券分析师朱劲松表示,通信行业基本面的驱动因素在于运营商对4G网络大幅投资,以及北斗导航、卫星通信、数字集群等行业信息化领域成为国家的重点投资支持方向。随着智能手机的日渐普及和从个人消费到跨领域智能终端的创新,行业景气度仍会延续。
此外,电子行业已发布业绩预告的70家上市公司中,有58家预喜;计算机行业也有43家公司预喜。“目前我国步入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时期,与传统周期性行业面临较大的去库存压力不同,在国家政策大力扶持和行业自身发展周期演变下,未来新兴产业仍有望持续稳定增长。”郭凡礼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