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集合式住宅 小面积的典范
日本集合住宅与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有很多共通之处。日本地少人多,物资短缺。他们长期以来在住宅建设方面坚持小面积、适用舒适的理念,长期开展对居住行为方式和家庭人口结构的研究,无论是住宅设计还是产品都是做到了精细的程度。在今天,我们回过头来讨论小面积住宅的时候,日本集合式住宅和相应配套的产品认定、性能评价以及住宅产业化的一系列措施均已达到较高水平,是我们学习借鉴的楷模和典范。
日本集合住宅的精细设计
早在1955年,日本刚刚开始进行大规模住宅建设的时候,他们就成立“住宅公团”(现称都市,整备公团)机构,这个机构在日本各个城市、各个区县都有分部,负责管理、协调住宅的建设、发展,为城市普通住户住房问题提供了大量支撑。都市?整备公团保证住宅生产的方方面面采用理性建设,精细设计,保证居住品质,达到了有良好的规模、生产结构、居住性能和设备的新一代环境建设更新的目标。
日本的集合住宅一直坚持小面积的方针,1951年以后,他们每年都要推出标准化的设计,不断公布建设标准。并通过居住实态调查,把“食寝分离”、“干湿分离”和“公私分离”的理念容入了标准设计中。以家庭人口为标准,用“家庭人数减去夫妇对数”来计算卧室数量,使集合住宅进入了保证居住实态和注重实效的阶段。除此而外,老年住的“亲子型”二代居、三代居住宅也得到了发展,在设计上又分为同居型、分居型和邻居型三种。
室内设计在日本被认为是最能体现居住生活行为的地方,他们的设计尺寸精细到公分。日本住宅对各个空间的设计定位很亲切,公共活动空间首先要考虑家具位置和使用,空间要能互为借鉴渗透,小中见大,充分发挥空间的作用。
日本的集合住宅是以高品质、高质量著称的,它的这一成就应当归功于日本优良部品制度。这一制度的核心就是对住宅部品的外观、质量、安全性、耐久性、使用性、易施工性、价格及供应条件等,由建设省指定的日本住宅优良部品认定中心进行综合审查。为了保证认证的公正性、权威性,优良部品认定有一套从产品标准、性能测试、专家评价、机构认定、推广普及、售后服务、保险赔偿等方面的方法和程序。
日式小面积住宅值得借鉴
在土地资源十分紧张的日本,多数住宅套型面积都在90平方米以下,三居室的套内面积也基本上在80平方米左右。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为争取较高的容积率节约土地,日本住宅的套型平面大多采用大进深、总面宽小的设计,较大三居室的面宽为8米左右,而进深则在11~13米之间,一居室二居室的总面宽一般就在4.5~6.6米之间。在这一点上,日本的套型面积和开间进深与我国一味求大、求洋、求面子的设计有很大不同,那些浮夸、表象的作风实际上困扰了我们多年,日本成功的范例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日本的集合住宅最常见的是外廊内廊式住栋。套型结构大体是通道位于中间,卧室靠近住宅入口玄关附近,并不强求南向;住宅中部一般为卫浴空间和厨房,厨房不要求必须对外开窗;起居室则位于最南端,一般与餐厅厨房共同构成公共空间;和室(榻榻米)作为日本特有的第二起居空间,一般与起居室相邻设置,用推拉门加以分隔,完全可以打开摘走,其空间和起居室连通,有效扩大了空间。一些房间可间接采光而不必直接临窗,从而节省了面宽。
比起中国的住宅,日本的套型在功能分区上有三个特色,一是厨房位于套型中部,采用开敞或半开敞式,这是因为日本人在饮食上少油烟,不必对外开窗。二是卫生间在日本被细分为洗浴、洗面、如厕三个独立的功能空间,使业主既拥有了完整的卫浴功能,又可多人共用,而功能间互不干扰,总面积较大,使用方便舒适,完全没必要再安排另一个卫生间。三是日本的住宅多采用框架结构,室内较少承重墙,轻质的隔墙、推拉门与壁柜等储藏空间结合设置,灵活且能充分利用空间,能够从不同角度满足居住者的需求。
小面积住宅在我国具有长期性
就人的心理特征和人体工学而言,居住面积并不是越大越好。过大空间会有空旷感而缺乏氛围,有一种冷漠感而显得压抑。对一般普通住户来说,人的行为方式和活动场所大小是有限度的,只有适合才是最好。而小面积不光是人的正常行为所需,也是我国人多地少的特征所决定了的。
住宅本来是“量大面广”的东西,要耗费大量资源和社会人力财富,涉及到社会每个人,因此需要精细、需要定制化、需要多次性的重复,因为量大就特别讲究经济和效率。住宅是为“人”所用的,又应当是个性的、多样的。日本集合住宅的发展具备以上的特性,值得我们学习。
这些年我们把求大、求个性的虚荣心强调到不切实际的地步,把本应当注重的标准化、集成化和产业化的研究撂到了一边,把资源、效率和社会影响力不当回事。小面积的提倡可使我们重新找回自我,使我们重新研究和大力发展产业化、定制化、模数化。
目前在我国的住宅市场,多以一梯两户、南北通透的板楼为主,这种格局最大的好处就是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居住者对采光和通风的要求。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板楼固然有优点,但也有不可弥补的缺点,比如占地大、体形系数高、档影面多等不可克服的问题。而且难免会有较大的公摊面积,特别那些带电梯的住宅,公摊部分已经不容忽视。而塔楼更适宜小套型住宅,一梯多户经济性高,尤其是在城市中心区,塔楼显得更有优势,具备更好的环境效果。不仅节约土地,而且善于营造挺拔、现代、变化的城市景观。由于塔楼的阴影面积小,也更有利于周围建筑和场所的采光日照。
很多人排斥塔楼是强调塔楼的通风、光照和公共通道卫生方面的问题,在我们今天现代化的建造理念及有效的科技手段面前,完全可以通过主动设计整合理念,通过环境与建筑规划设计整合,生态、无动力的达到环境品质改善的效果,更可以通过模拟技术、材料、设备等手段完善室内热环境质量,声环境质量、空气环境质量。
因此,尽管是塔楼,我们也还是可以享受到足够的舒适、清洁、有效节能和新风量,在经济少花费的情况下享受高待遇。
- 1道家思想对中国古典园林有哪些影响?
- 2条型基础支模示意图
- 3监理工程师合同管理知识点:指定代理
- 4监理收费标准
- 5市政管道基坑钢板桩支护方案
- 6烟囱滑模偏扭原因分析及防治
- 7某输变电工程水保施工方案
- 8现浇箱梁施工组织设计50P
- 9隧道开挖地层反应曲线的外显分析
- 10建筑工程竣工自评报告
- 11办公家具四大发展趋势 专业市场需求更精细化
- 12台阶做法
- 13精细管理注重执行 硕果累累誉满绿城
- 14[福建]剪力墙结构住宅楼工程脚手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70页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
- 15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突发事故应急预案升级
- 16浅谈现浇箱梁施工工艺
- 17某高层商住楼土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18某工业工程开工前安全管理策划书
- 19施工单位的安全责任:施工现场安全防护
- 20浅析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
- 212015年二级建造师《机电工程实务》每日一练(1.24)
- 22浅谈钻孔灌注桩断桩的处理
- 23天津京津高速(投标)施工组织设计
- 24[福建]框架核心筒结构办公大楼工程临电施工方案(41页)
- 25某县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6我国住宅设计的反思
- 27塔吊类别、型号不同与基础施工方式的关联有哪些?
- 28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调研与思考
- 292013年二级建造师市政知识点整理:市政公用工程施工项目目标成本分析
- 30建筑施工高处坠落事故易发部位通病防治措施有哪些?
成都公司:成都市成华区建设南路160号1层9号
重庆公司:重庆市江北区红旗河沟华创商务大厦18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