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成本培训,为自己还是为对手?
2007年4月2日,花旗、汇丰等完成注册的外资法人银行正式在华开业。两年间,一场高端金融人才的争夺战已提前打响。尽管在华外资银行的高级管理层多为外籍人士,但是直面中国市场的客户经理及管理执行者仍需大量本土专才。
招行北京分行以“准军事化管理”著称,其中也包括伴随员工成长的高成本、长周期的培训。
一方面,招行坚持以应届毕业生补充人员,前期是洗脑式军训,后期是熏陶式学习。各类培训项目让白纸一张的新员工迅速成材。但是,据本公司统计,一名普通的客户经理也需要三年时间的修炼。
另一方面,培训也是给于成熟人才的一种奖励。招行总行已连续多年在新加坡的外资银行举办“明星客户经理培训班”,让优秀的客户经理直接在外资银行边工作、边体会、边学习。分行也不断提供培训机会给各层次管理者。
这种从零开始的培训优劣并见,但其负面效应正悄然递增。
正面效应在于,资金与时间两方面的高额培训成本,换来的是更高的忠诚度和归属感。最终,这批应届毕业生占73%的员工,历年流失率低于5%。
负面效应则随着在华外资银行的“挖角”进一步明显。心理或物质上的满足感无止境。面对跨国银行更高的薪酬、以及对个人职业生涯的提升,此前的培训支出或将付之东流。
一份普华永道的在华外资银行调查报告显示,受访的35家外资银行在中国内地现有6654名雇员,2008年还将增长154%。其中13家预计会以2倍的速度增长。而高薪也是外资银行急速扩张的保证。东亚银行上海分行行长张伟称,“东亚银行内地员工年薪涨幅平均约为15%-20%,最高的甚至能有100%的涨幅。”
收获的季节,却面临外来者“摘果子”的高风险。虽然招行北京分行的人力资源部门一直信奉“培养其实是对人才最好的投资方式”,但是,如何保证这种长线投资为自己、而不是为对手?
来源:经理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