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理公司管理系统 | 工程企业管理系统 | OA系统 | ERP系统 | 造价咨询管理系统 | 工程设计管理系统 | 签约案例 | 购买价格 | 在线试用 | 手机APP | 产品资料
X 关闭
培训管理软件

当前位置:工程项目OA系统 > 学校OA管理系统 > 相关系统 > 培训管理软件

培训之后我头疼!

申请免费试用、咨询电话:400-8352-114

  培训后遗症的病根可能就在你的企业体内,而不是在外部。



"经理人需要培训吗?"



如果你提出这么一个问题,十有八九被人认为是莫名其妙,甚至当作废话。



从现在起到未来5年间,中国经理人将掀起一阵阵"充电"热潮。加入WTO后,中国经理人已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和挑战,这让每个人神经紧张,强烈地感到空虚和饥渴,每个人都想尽一切办法进行充电。培训作为充电的一种,早已被经理人认同或关注。不要问需不需要,而应该问需要什么培训。



问题是,参加培训之后,经理人的感受和效应如何?



培训后遗症是什么?



"我的上司希望我做得更好,我接受培训时也感觉不错,其后却觉得没有多大的用处。现在一听到培训我心里就有点怕?quot;



"培训就是那回事,种类虽然不同,但类似的内容我被迫听过多次了,我都厌烦了。"



"我参加过多类培训,听到的都是很好的道理,举的例子也不错,还有体验式的参与,可是我却觉得自己顾此失彼,工作和家庭两面不讨好,还白白搭上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



"培训的内容挺好,我的老总特别欣赏。可他根据培训提出了不切实际的目标和要求,我们现在都骂那该死的培训。"



来自你身边的经理人各种类似的抱怨,可能你会听到更多,甚至,这些就正发生在自己身上。



"我的中层经理们接受培训后,一部分人对工作没原来那么苦干了,还不停抱怨公司这也不好那也不好,有一个人居然向我提起条件来了?quot;



"奇怪得很,我的一个经理参加培训后,反而对自己没了信心,对工作也应付了事。"



"培训多了,他们不踏实了,野心变大了,而工作还没什么提高。"



"以前我挺看得开的,但培训后走了很多人,现在我觉得投资培训亏大了。"



当你知道自己的老板或高层也看到了培训后的不良效应,或者他们就是这样来评估参加培训之后的你,你是怎么想的?



这些都是经理人参加培训之后表现出来的负效应。表述的不同只是因为角度相异,或者因人、因企业的不同而相异而已。



针对这些现象,《经理人》于今年3月开始分别在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等地展开调查,对经理人、公司进行访问或发出问卷,力图找出掩盖在培训正效应光环之下的不良效应以及形成的原因。



我们把经理人因参加培训后而产生的各种不良效应,统称为"培训后遗症"。我们没有去严格定义培训后遗症,你可以理解为因为接受培训后产生的,对企业、对经理人个人所带来的不良效果或不适应性。



有什么症状?



经理人对培训确实有一种内在的欲求,而且对之抱有一种美好的期待。实际上很多培训对经理人、企业都产生了良好的效果,但部分经理人参加培训后却显得?quot;痛苦":产生了负效应。而且我们发现,很多"症状"普遍存在于接受培训后的经理人当中,只是程度不同。



我们这里所说的培训是经理人层次的培训,而且不包括专业技术培训、基本业务培训或岗位适应性培训等基础性培训,因为这些培训通常是必须的。



经理人培训后遗症表现在哪些方面呢?从我们调查的结果看,主要表现为人才流失、丧失自信力、"短路"、有病乱投医、顾此失彼、消化不良、培训过度、眼高手低等等。我们对这些症状及其表现作了初步的归纳,大体上分为8类(如表一所示),当然不可能穷举,在后面的文章中,我们会选择若干有代表性个案供参考。其实,你完全可能在工作中发现更多培训后遗症症状及典型个案,如果你愿意,请和我们大家共同分享。



为什么会产生?



"有很多经理人以前对公司挺自豪,对自己挺自信,结果一接受培训后,发现公司差距挺大,自己差距也挺大的,于是就像受到重大打击似的。其实你得面对现实,从表面上你会觉得这个公司怎么好,那个公司怎么好,其实只要你进入那个公司,你就会发现那个公司有很多问题。这是心态问题,太理想化是不行的。"



周经理以前做过培训师,他曾经将经理人接受培训后产生的这种不良效应现象,称作"培训综合?quot;。他还指出,多数培训确实听起来受用,可那么多正确的结论一到了实际中却一点用都没有,不能产生效益。



周经理认为培训后遗症产生是不可避免的,为什么呢?他举了个偏激的例子:国外的高级培训师很多都在企业里做过董事长、总经理并工作过多个公司,这使他的培训游刃有余、有的放矢;而我们一些培训师以前也才做到部门经理,现在却在做培训,做几个小时可以,做一两天,肯定不是厚积薄发而是薄积厚发,发出"空气"了。



但是现实中经理人极少谈及培训的负效应,我们听到的大多是"我觉得这方面的培训不错"或者"我们公司应该增加培训预算"之类的不痛不痒之声。也许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即使后遗症就发生在自己身上,经理人也选择不断地参加各种培训,但这是由于竞争和工作的压力所致,虽然有点痛苦但能换取更大的效用。



对于一个经理人,培训的效果跟他的心态有关,跟他的学习能力、知识结构、工作经验、现实工作,甚至身体素质都相关。培训效果是有弹性的,很多培训当时是给人以启发的,就像皮筋被拉开了,但是如果没有后续的行动、措施,使得他所获得的新的理念、知识慢慢地落实到行为上的话,时间久了就没有效果了,结果是尽管培训很多,却是无用或让人厌倦。



有些经理人接受培训后回到自己岗位,被繁多的具体工作和短期任务目标压得透不过气来,培训中所学的东西不能运用,或者仅仅部分而非系统地实施,于是产生负作用。



有些经理人对自身评估有误,培训后产生了"眼高手低"的毛病,但是多数人还是明白:从理论到实践还有漫长的路,不是说你培训之后就怎么样厉害了。



但经理人认为应该客观地去看"人才流失后遗症",他们认为培训后你可能会发现这个公司不适合你,或发现自己的不足,然后去重新选择。



徐经理说,接受培训之后,他可能是懂得了,但不见得会做,有时候他把懂得当作会做,这是问题所在。懂与会运用是两码事,运用会涉及到很多具体的细节问题、技巧问题,这些方面他未必懂,这是很多培训产生无效、负效的原因,对培训的预期产生了误差。培训后遗症还与培训后如何用人的做法、企业文化有关系,比如就有人认为你是海归派,你应该什么都能做;你接受了培训,你就能做更多更重要的事了。



在调查中,经理人多数把产生培训负效应的矛头指向培训内容和培训师,而对自身存在什么不足,却谈及甚少。实际上,培训后遗症的产生不仅来自培训内容、培训师、经理人自身,还来自其它方面。



从企业讲,我们发现有些企业仅仅把培训当作一种吸引人才的手段或当作福利;有些企业认为培训与公司未来发展没有多大关系;有些企业是培训内容过度超前;有些企业是培训毫无目标性或针对性;还有些企业是把培训当作一种游玩、休息放松方式来看待,等等。



所有这些,都是产生培训后遗症的原因之一。



有什么不良影响?



有些经理人反映,一些培训现场效果真不错,特别是台湾来的一些培训师,很会调动大家的情绪,增加趣味性等,大家当时在短时间内感觉很好,但人一回来后仔细一想,发现收效并不大。有的经理人说,一看培训就那么回事,你要求我必须去听,我能不反感吗?还有经理人称,培训没有目标性和针对性,还误导了我的具体操作方向。



针对经理人培训后产生的各种不良影响,《经理人》采访了从事培训同时兼EMBA教学的丘先生。丘先生说,主要还是培训师的问题,有些培训师的做法是太注重课堂效果了,给大家做游戏,让大家兴奋,但受训者回去后就反思我学了什么,不就学了几个游戏?过后就会出现对培训产生误解及无效或负效果。培训中的互动是根据内容来互动的,不是为了互动而互动。



丘先生指出培训不是万能的,培训像一枝树干,果实是在受训者手里,学员的经验、知识等是散乱的、不成体系的,培训让他把经验、知识与理论相结合,系统性地归纳和引导经理人去思考、总结他的工作及自己,并知道下一步怎样做,最后得到提升;培训师则可以从中学到经验和得到个案支持。一个好的培训能够把学员的果实挂在培训所立起来的树上,这是一个双赢的过程。



虽然大家都喜欢轻松。但真正有效的培训其实必须枯燥无味,需要动手动脑,培训没有痛苦反而是轻轻松松的话,效果很难说。



培训的频率过高,也可能造成经理人对培训的厌倦和反感,造成这种效果的原因特别在于课程设计、培训师的选择不佳这两方面。有些企业则过分崇拜或迷信权威,以致产生了培训后遗症却浑然不觉。



应该怎么办?



企业若有条件,培训绝对是应该做的。培训是一种投资,目的在于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与个人的双赢。



打个简单的比方,假如你刚进入一个公司,工作就是高速打字,但你打字的速度达不到要求,现在你接受打字的培训,培训的效果肯定好。一些培训做的是让人在所有方面都强,真正谁能做得到?这就可能会产生后遗症。



从经理人个人来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弱点,但最关键的是他要分析自己的弱点是不是非要刻意去改,如果与他所做的工作岗位特别相关、重要。这个弱点对他来说是致命的,他必须得改,否则,虽然也应该改,但太刻意去改可能就会得不偿失。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并不必然受制于他最弱的那一部分,我们会发现一个人在某一方面特别强,正是由于这?quot;强",让他有了生存的法宝。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你不见得在每一项都强,但是你要在某一方面让人佩服。



虽然经理人非常渴望企业给自己制订一个完全个性化的培训计划。但企业不可能光针对一个人来设定。



润迅公司派一个经理人参加培训,但要求他回来后必须培训部门其他人,这对他的要求就提高了,他就得想不但我去学,我还得教别人,他就会做得很认真,效果会不一样。



如何消除培训后遗症,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不会有标准的答案。总结经理人和企业的一些做法,主要有9个方面值得注意:



1、要与公司发展战略相关,高层要支持;



2、要符合预定的人力资源策略;



3、事先了解培训的需求,明确培训目标;



4、明确培训对象和具体培训预算;



5、培训内容的选择要有针对性,或与工作内容相关;



6、选择好合适的培训机构和培训师;



7、合理选择培训的形式,作好时间、地点等安排;



8、要有一套培训的考核和评估体系;



9、对培训效果要进行跟踪和推进运用。



不管你是想提升企业业绩,提高经理人个人能力素质,还是想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强化团队精神,要想让培训产生正效应,就必须重新审视你的企业文化、企业管理体制和发展阶段,甚至还要与其它问题一起考虑,比如企业的变革,培训与这些方面紧密相关。



可能,培训后遗症的病根正在你的企业体内,而不是在外部。





附文100

培训后遗症的8大症状



名 称



抗药症--表现为 由于求知欲望太强,或者太弱,反而对培训怀有强烈的排斥心理,无法以正常心态接受新知。



厌食症--表现为 对事业毫无进取心,没有丝毫的培训欲望,对培训充满反感,厌恶。

眩晕症--表现为 参加培训之后对自身能力估计过高,头脑高度发热,对未来事业走向没有正确的认识,过于乐观,盲目自信。



肥胖症--表现为 所参加的各类培训过多,培训频率过高,造成思维肥胖症。



肠胃症--表现为 对不同的培训适应性很差,往往造成消化不良,典型病历是对国外培训机构的课程水土不服,根本无法适应。



抑郁症--表现为 不参加培训还好,参加培训后却感到自身差距巨大,彻底丧失进取心,从此一蹶不振,表现极为不自信。



夜盲症--表现为 求知欲极强,然而空有一腔热情,所参加培训既无针对性,又无目的性。



多动症--表现为 参加培训之后,变得浮躁,频繁换岗,跳槽,无法踏实工作。



附文2



解析"水土不服"



清华大学招生推广与客户关系总监,哈佛项目主任 李剑青 目前,很多公司的老板派公司高层经理外出培训,或者骋请外部培训机构对高层经理培训后,他们对受过培训的高层经理不是很满意,抱怨出现了水土不服的现象。即使受过培训的高层经理也有持这种看法。产生这种现象,我想有两个原因:



第一就是复制。一个根本没有消化的简单的复制。事实上,每一个培训提供商,包括我们自己,都应该有自己的研究基础和自己的科研力量,包括这个机构或学院的文化和整个的风格都是不同的。至于如何把自己的优势结合到培训工作中,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别人的东西很好,如果仅是简单的拿来主义,而他面对的市场环境、经济规律、体制、培训对象等等又都不是一样的,受训的经理人很难找一种感觉。因为他觉得很陌生,很多东西表面上看起来很好,但就是实现不了。所以,我们并不迷信,从外面来的东西,并不一定都很好,如果不结合实际,开展本土教学,盲目地复制对受训经理人而言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第二就是沟通。企业内部教员与外部培训机构一定要有好的沟通,彼此事先要有好的配合与交流。就是说,课程一定要共同开发,双方的优势一定要结合起来。这就必须要沟通,只有双方对一个问题都有认同,外部培训机构才能提供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



其实,对经理人而言,选择一个合适的项目很重要。但一些高层经理本身对自己应该接受哪些方面的培训,也不知所以然。 当然,培训也可能造成文化的冲突。因为每个企业的文化,包括它的经营理念、经营模式是不一样的。为此,培训机构要更多地去了解受培训企业的文化,根据各自企业的不同文化的特点,提供不同的培训,以"我不变来应万变"是行不通的。而企业的高层领导也必须有不断自发调整自己企业文化的意识。如果没有这个意识,他是不会接受的。









来源:互联网

发布:2007-05-08 12:14    编辑:泛普软件 · xiaona    [打印此页]    [关闭]
相关栏目:
相关文章:
相关系统
联系方式

成都公司:成都市成华区建设南路160号1层9号

重庆公司:重庆市江北区红旗河沟华创商务大厦18楼

咨询:400-8352-114

加微信,免费获取试用系统

QQ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