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多元立体评价体系,提升课程建设质量
摘要:本文在阐述精品课程评价的基本原则和设计思路的基础上,构建了多元立体的课程评价体系。结合广州市番禺区职业技术学校模拟公司综合实践课程的建设历程,用实例证明该课程评价体系指标系统、客观、科学、实用性强,能够有针对性的改进和提升精品课程质量。
关键词:精品课程;多元立体评价体系;实施效果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4)10-0057-04
一、前言
广州市番禺区职业技术学校通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并在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广州市中职财经商贸专业教研会的支持及指导下,开发并建设了模拟公司综合实践课程。该课程将源自国外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和中国中职学校具体情况相结合,所开发的课程内容一方面尽量贴近企业真实运营情况,一方面又注重通过分组、游戏、竞赛、现场体验等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较好的适应了国情和学情。
2012年1月,该校的模拟公司综合实践课程获批为广州市中等职业学校首批市级立项建设精品课程。
二、遵循的原则
课程评价是指,以一定的方法、途径对课程的计划、活动以及结果等有关问题的价值或特点作出判断的过程。精品课程建设作为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其课程评价体系是促进精品课程不断改进和发展的反馈调节系统。模拟公司综合实践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项目实践课程,我们认为对该课程的评价过程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实践性原则
模拟公司综合实践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为课程目标,以职业活动的工作过程(任务)为逻辑主线设计课程内容,并在课程实施中使教学过程尽量贴近真实的工作过程。因此,其课程评价体系的制定就必须严格遵循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实践性评价原则。
(二)职业性原则
模拟公司综合实践课程并不强调学生对于某一特定专业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而是强调学生对“公司”业务流程、运作方式、工作方法的认知和体验。我们模拟企业的典型工作任务来设计课程的基本活动单元,课程评价体系必须检测课程的构成要素是否具备职业性。
(三)过程性原则
课程评价不能局限于固化成果的终结性评价,而应当是评价“嵌入”到整个课程建设的全过程,贯穿于始终,使评价体系成为课程建设整个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为了保证课程的质量,该校对模拟公司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实行了全程质量监控,制定了一套多元立体的课程评价体系,把评价过程和实践教学过程紧密结合起来。它有效地监控课程建设的各个环节,保证课程开发、实施的顺利进行。
(四)多元主体性原则
职业教育的多元主体性评价原则强调评价主体不仅要包括校内教师、学生,而且要包括学校外部的企业、专家、社会组织或人员,并充分发挥其在评价体系中的作用。
三、课程评价的设计
精品课程建设必须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受教育者的需要,必须建立科学、系统和柔性化的课程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System,简称M&ES)。课程的M&ES,是一个能够向相关人员连续反馈课程运行状况的信息、识别获得成功的潜能、尽早发现问题并保证及时调整的系统化工具,是一个为保证课程有效实施并达到预期目标,各有关方面达成共识并实现这一共识的过程。课程的M&ES包括两方面工作,即“内部监控”和“外部评价”。其中内部监控主要由学校和教师进行,而评价则由外部专家承担。基于课程的M&ES,该校建立了多元立体的课程评价体系,对精品课程的质量进行监控与评价,两者相辅相成(见图1)。
图1课程质量监控与评价
多元立体课程评价体系呈现评价主体(教师、学生、企业、专家)多元化、评价维度(质性、量化)多元化、评价方式(自评、互评、第三方评)多元化等特点(见图2)。
图2多元立体课程评价体系
该校对监测要点、评价主体、监测途径及相关的工具、量表进行了系统梳理(见附件),以期在课程质量监控与评价的过程获取较为准确的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信息,课程开发团队再根据评价结果深入分析原因,及时总结经验和修正、改进课程。
四、课程评价的实施及其效果
自2012年以来,模拟公司精品课程课题组共组织专家鉴定会两场,有关的研讨会近20场,师资培训20次,公开课13次,考试考查、测验10次,技能竞赛3次,专题实践活动10多次,发放课程反馈调查问卷340份。通过质量监控和评价,保证课程建设方向正确、路径科学和及时修正,其中收集到课程改进的意见和建议17条。
1.对课程调研报告的评价
(1)评价人员:学校组织校内外专家及专业教师对模拟公司课程调研报告进行质量评估及论证、鉴定。
(2)评价工具:课程调研报告质量评估表。
(3)评价结果与运用:专家鉴定会对课程报告的评分为85分,肯定了调研报告中对“公司”内、外部环境调查研究的结果,提出建议:要体现“中国式模拟公司”的特点,还需完善相关的典型工作任务,并进行岗位职业能力分析。
根据鉴定结果进行分析,该校重新组织了一轮调研活动,具体措施有:
①邀请一批行业专家召开行业专家研讨会,采用头脑风暴法对工作任务进行分析;②聘请课程研究的专家和财贸类专业的一线骨干教师,对工作任务分析表进行进一步的完善,从而确定典型工作任务;③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找出财贸类专业中职生所对应的就业岗位及所能承担的工作任务,得出分析结果,确定了本课程所对应的职业岗位及工作任务。
2.对课程设计理念与教学模式的评价
(1)评价人员:在课程的开发阶段,聘请职业教育专家和行业、企业专家、专业教师组成课程建设咨询委员会,对课程的设计理念与教学模式进行评价。
(2)评价工具:课程设计理念与教学模式评价意见表。
(3)评价结果与运用:多数专家对模拟公司综合实践课程设计理念与教学模式做出了正面评价,但同时也有部分专家认为:①课程结构基于企业工作过程的“项目化”结构不太清晰;②课程内容应进一步融合知识、技能、素质;③课程设计虽然具有创新性,但需进一步体现与企业认知沙盘、创业培训、ERP等课程的区别。
根据专家意见,该校对课程结构和相关的内容进行了调整,具体措施有:①重新梳理课程结构,将课程分八大模块、二十四个任务、六十六个活动,突出了任务引领型项目化教学;②课程内容加强了相关知识、技能和情意的学习及体验;③课程设计了“商品交易”模块,其中有:商品采购、团购订单业务、商品交易会、网店超市业务,采用了模拟与真实的交易,并结合网实一体化(网络和实体经营相结合)教学模式,将模拟公司综合实践课程与其他企业认知和创业培训类课程区分开来,体现了该课程的独创性和不可替代性。
3.对课程标准的评价
⑴评价人员:学校组织校内外专家、校督导组、教研教务部门及专业教师对模拟公司课程标准进行评价。
⑵评价内容:课程标准评价表。
⑶评价结果与运用:结合专家鉴定会和校内督导组审查结果,对模拟公司综合实践课程标准评定为86分。根据鉴定结果和相关建议,该校对课程标准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具体措施有:①增加了课程逻辑结构图;②每一个模块课程内容的设计了相应的活动;③完善了课程实践活动的任务指导,采用“工作任务书”的形式来布置任务,学习者可根据任务流程图的指引来完成工作任务;④新开发了“橱窗设计”、“模拟商品交易”、“模拟公司总结大会(迎新年会)”三个实践活动。
4.对教材的评价
⑴评价人员:学校组织校内外专家、校督导组、教研教务部门、专业教师及出版社编辑人员对模拟公司课程教材进行评价。
⑵评价工具:教材评价表。
⑶评价结果与运用:2011年4月,该校组织高校专家、教研机构专家和高等教育出版社编辑,对模拟公司教材初稿进行了审定,主要意见有:教材体例未完全统一,部分章节图片、图示表意不明,配套资源相对欠缺。此后经过多次研讨、评价、修改,教材与2012年4月定稿,同年7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现全套发行量已超过16600余册。
5.对课程实施的评价
该校建立了学校、企业、学生、教师组成的四维评价模式,对课程实施过程及其效果进行评价(见图3),由传统教育的单一维度的“专业性”评价向职业教育的“职业性”、“专业性”、“多元性”多维度评价转变。
图3四维评价模式
四维评价模式具体使用的评价工具与量表如下:
(1)学生的课程成绩构成
类型
形式
量表
认识水平评价
单元测验、期中考试、期末考试
表现性评价
课堂表现、工作页、小组竞赛、拓展活动、研究调查、作品展示等
综合性评价
阶段性总结、成长记录档案袋、阶段性报告
1.模拟公司综合实训评价方案(略)
2.期末考核方案及其评价标准(略)
3.工作页(略)
评价结果说明:以2011-2012第一学期至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参加模拟公司综合实践课程学习的10个班级为例,根据统计,这些班级的《模拟公司综合实践》课程考核成绩优秀率一般为65%-70%,其它专业课程优秀率一般为20%-50%。说明学生普遍以更为积极的态度对待《模拟公司综合实践》课程的学习和考核。
(2)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我们选择了以下的评价工具:
类型
评价主体
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表(公开课)(略)
课程专家、教育管理者、教师互评
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表(学生用)(略)
学生
教师教学水平考核表(略)
授课教师
课程质量及教学效果的调查问卷(略)
学生
专家论坛调查问卷(略)
企业专家
① 公开课的评价结果
自2012年以来,模拟公司综合实践课组织校内、区级、市级、省级公开课共13次,评价结果均为优课。
②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结果
自2012年以来,组织了学生对任教模拟公司综合实践课程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进行评价,满意率超过95%。
③学校对授课教师教学水平考核结果
自2012年以来,共有四位教师安排上模拟公司综合实践课程,学校对其教学水平考核结果均为优秀。
五、结论
综上所述,该校建立的基于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M&ES)的多元立体课程评价体系,充分考虑到学生个体发展的可能性及教师实施职业教育的现实性,同时还充分考虑时代发展的前瞻性,有效地保证了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的实施,充分地体现了“以评促建”的课程建设指导思想,实现了精品课程建设的主题——提高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向丽.从课程评价模式理论看我国高职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的建构[J].职业技术教育,2011(16).
[2]孟庆国.现代职业教育教学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赵志群.课程的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M&ES)[J].职教论坛,2008(12).
[4]赵志群.职业教育教师教学手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5]何春阳.中等职业学校精品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成人教育,2012(9).
[6]吉静.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评价中的思考——从职业需求的视角看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评价[J].当代经济,2011(2).
[7]田翠香,刘永祥.试论会计学专业实践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J].会计之友,2009(7).
- 1微课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 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 2坚持“以人为本”,培养人文精神
- 3新形势下教师进修学校的发展与改革
- 4构建职教文化软实力 打造南粤职教新形象
- 5何提高高职高考英语复习的有效性如何提高高职高考英语复习的有效性
- 6中职学生家庭作业设计浅思
- 7 技校应用文写作教学中行动导向法的实施
- 8动机理论及其对中职英语教学的启示
- 9中医康复保健专业“四联五举”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 10 英汉篇章语法衔接手段对比分析
- 11关于中职英语课程改革中教师角色的定位
- 12现代建筑技术协同育人基地的构建研究
- 13高等职业院校章程建设探讨
- 14专业资源库建设促进专本衔接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15 体育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构建 ——以篮球教学为例
- 16 以“导”促“学”以“动”带“学”——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
- 17营造重大利好发展氛围纵深推进现代学徒制模式
- 18让中职生找回自信,实现“美丽转身”
- 19学生社团管理系统的价值体现
- 20 《Word 2003邮件合并》应用任务驱动法教学反思
- 21合理使用电教手段切实提高语文教学实效
- 22校企合作共建淘宝店策划案例探析
- 23 中职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语言运用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 24大学社团管理系统功能实现?
- 25中职学校学生在线学习学习质量监测方法探究
- 26 中职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研究
- 27构建与各类型各层次教育相贯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 28高校社团管理系统数据库怎么做?
- 29以模块教学法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兴趣
- 30中职导师制下的学长培养与应用
成都公司:成都市成华区建设南路160号1层9号
重庆公司:重庆市江北区红旗河沟华创商务大厦18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