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15年幼升小 别忽视“情绪教育”
为明年幼升小提前“作战”,不少父母开始为孩子报拼音班、识字班、算术班,突击学知识。可是,一项由中福会托儿所等进行的历时几年的课题研究显示:幼小衔接阶段,父母最容易忽视的是“情绪教育”。什么是情绪教育,幼小衔接应如何进行,还有哪些需注意的问题?记者就此采访了课题负责人、中福会托儿所所长陈磊和科研主任吴玲玲等人。
幼小断层变化有哪些
陈磊认为,从幼儿园迈入小学,对孩子来说,不仅是学习环境的转变,还包括教师、朋友、行为规范和角色期望等因素变化。来自国内外幼教界将这些转变概括为几个断层问题:
关系人的断层。师生关系由幼儿园的类亲子关系转向小学的权威型师生关系,儿童感到更大的压力和负担;
学习方式的断层。由自由游戏和探索式的学习转向课堂式、灌输式的正规科目学习,孩子需要花费较多精力学习知识;
行为规范的断层。自由自主的个别化要求转向更为严格的集体规范,遵循学校规则;
期望水平的断层。进入一年级后,家长和教师会对儿童赋予新的期望,儿童以学业为主,会减少游戏时间。
在华师大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邓赐平教授看来,这些断层说明只进行知识衔接并不是幼小衔接的主要问题,儿童情绪和社会性发展才是核心内容。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必须学会接纳自己的情绪、辨识不同情绪,以健康的方式表达情绪,也能体谅他人,具有解决冲突和矛盾的初步能力,进而达到合群、乐观、与人分享。
“重知识轻情感”行不通了。在美国,情绪与社会性发展就被纳入幼儿学前准备的范畴,具体包括自信心、坚持性、自我认同、情绪表达、遵守社会规则、助人问题、对他人感受的同理心等。专家认为,从孩子长远发展来看,幼儿就学各项准备能力中,社会适应比学业能力更重要。
别怕孩子“有情绪”
对一些家长来说,他们很希望孩子乖巧又听话,特别担心孩子“有情绪”。陈磊指出,其实儿童伴随着成长,情绪发展会越来越丰富,孩子有情绪不用担忧,关键是如何合理表达情绪。
宸宸是幼儿园大班孩子,在一次迎新活动中,他被同学一起推选为活动主持。但是,有一天,老师接到宸宸妈妈电话:“宸宸说他太累了,不想当了。”家长急得团团转,认为孩子不懂事,闹情绪。后来,老师了解到,宸宸不愿意当主持人,并不是说不出主持词,而是家庭给孩子太大压力导致的。一家人反复对孩子强调:这次就看你的了,我们都会去幼儿园看你主持的,要好好表现,别丢脸。
“如何引导孩子的情绪,家长很关键。”吴玲玲说,这样的活动对孩子来说是锻炼自信的好机会,但是引导孩子的过程中,应该用积极快乐的情绪去表达,家长应该告诉孩子“这样的活动很快乐,能站在舞台就是最棒的”,而不是结果导向“你一定要表现好”。
吴玲玲说,就算再开心快乐的孩子,伴随年龄成长,也有他的烦恼,家长也应该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不应该压抑和忽视。最关键的是,教孩子学会表达情绪,并给他们宣泄的时间和空间。
比如,可以通过一起看绘本,告诉孩子生气的时候不要发脾气,可以告诉爸爸妈妈,甚至哭一哭、叫一叫,但是不能打扰到别人;可以深呼吸、看看风景、出去运动一下;也可以吃东西、玩玩具、做些喜欢的事情;也可以让孩子把烦恼画出来,或者设计一个游戏……
小小少年也有人际交往力
幼儿园里,小瑶见到乐乐,露出甜甜的笑。乐乐报以同样的微笑。小瑶说:“我今天早饭吃了面包。”乐乐说:“面包一定很好吃吧。”“是啊,妈妈买了我最喜欢的草莓味。”
别看孩子小,其实已经具备了基础的人际交往能力。你是否会主动朝别人微笑;当同伴朝我们微笑时,你是否能报以同样的微笑;你如何回应同伴的话题。吴玲玲认为,孩子的社会发展能力是情绪教育的重要部分,性格并不是决定人际交往的主要因素,而社会能力的培养也可以从小做起。
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力,父母其实是孩子的“第一老师”。在家里,家长总要把好吃的东西全部留给孩子,其实无意当中抹杀了孩子的分享能力。如果小朋友在家里懂得与父母和祖辈分享最爱吃的食物,那么在学校,他也会乐意与同伴分享。再比如,道歉不仅仅是一种礼节,更能让孩子站在他人立场来认识自己行为的一种方式。家长们,在违背和孩子的约定时,你是否能放下父母权威,对孩子真诚地说一声“对不起”;当孩子安心做事,家长在一旁大声喧哗打扰孩子时,是否也能说一声“对不起”?
有的孩子在人际交往中总是容易与同伴发生冲突,其实很多是受家长影响,家长应该注意自己的情绪管理。在家时,当孩子在客厅打球、不肯放下iPad,甚至做出超乎想象的破坏行为时,一些家长往往情绪失控,怒吼或者暴揍一顿。其实这样的权威只能维持“一分钟”,当下可以震慑孩子,可最终对于解决问题无济于事。吴玲玲建议,和孩子发生冲突时,家长可以更多地通过表达自己来告诉孩子感受,平静并且明确地指出孩子行为的后果,并且给孩子选择的机会,或者转移他们的注意力。比如,你要在客厅打球,不如先过来帮妈妈摘豆角。
无论是分享、道歉、关爱、交流,还是处理冲突、应对挫折等,这些与社会性有关的能力都是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培养出来的,靠上辅导班是突击培养不来的。
中福会托儿所对小学新生和幼儿园阶段父母的调查数据显示:
在家长眼中,孩子对小学生活富有挑战的典型情境所占比例较高的如下:
考试92%(紧张、焦虑、如何看待分数);
上课89%(不插话、不随意走动、认真听讲);
做作业82%(作业漏做,需要家长督促);
交往情境80%(适应不同学科老师,被老师批评或错怪时怎么办,迟到了怎么办,和同桌发生矛盾怎么办);
物品管理和整理75%(整理保管好自己的物品,不留在家中或落在学校,在记事本上记录事情);
课间活动73%(如何安排课间时间、学会自我计划,怎样玩得安全);
自理情境71%(独立进餐不挑食,适应厕所,运动时根据需要自己脱衣擦汗,生病时记得带药服药);
做值日生64%(扫地,擦桌椅,摆图书)。
幼小衔接时,家长常采取的生活措施:
激发孩子向往小学生活的愿望(47.83%);
调整作息,逐步取消午睡(36.96%);
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34.78%);
培养自理能力(30.78%);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34.78%);
通过画画和练习写字发展孩子的精细动作(32.61%);
参加故事兴趣班和表演班,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21.94%);
让孩子游泳、踢球等发展身体协调性(26.09%)。
- 1幼升小:各类小学的优势大对比
- 2家长可对孩子说的日常英语口语
- 3一红一白的脸谱式教育危机重重
- 4"幼升小"如何帮孩子做好心理衔接
- 5教导孩子不再比较才是真正的教育
- 6合格的家长如何面对孩子的考试成绩
- 72015考研成绩查询、复试及调剂注意事项
- 8三类型父亲影响孩子前程:如何当好爹?
- 92016考研英语复习三大重点
- 10让宝宝在模仿中学习成长
- 11江苏成教/网教,通过率高,签订协议
- 12给不会写作文的孩子:100种文章写作方法(二)
- 13幼小衔接必需的十大能力和五大习惯
- 14家长教育孩子的一个小窍门
- 15怎样呵护孩子本能的学习动力
- 162014中国MBA学院哪家强?
- 17少儿英语百问百答:看动画片能学英语吗
- 18幼升小新生如何适应小学新环境
- 19肥胖的孩子心理会更加脆弱吗?
- 20中考数学备考指导:选择题解题常用方法
- 21给家长们的建议:上学前班前要考虑的事儿
- 22幼升小择校前 家长先问4个问题
- 23石材喷砂养护技术详解
- 24为孩子检查作业家长要注意什么
- 25孩子幼升小 家长要提前帮其做好4大准备
- 26家庭教育成中国父母最大短板 家长普遍忽视
- 27武汉光谷平面设计培训-天琥广告设计好找工作吗
- 28少儿英语百问百答:幼儿英语如何入门?
- 29家长 如何帮孩子选早期阅读教材?
- 30大学毕业工作难找,家长,你为什么送他上学?
成都公司:成都市成华区建设南路160号1层9号
重庆公司:重庆市江北区红旗河沟华创商务大厦18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