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理公司管理系统 | 工程企业管理系统 | OA系统 | ERP系统 | 造价咨询管理系统 | 工程设计管理系统 | 甲方项目管理系统 | 签约案例 | 客户案例 | 在线试用
X 关闭

中小企业技术知识收集、知识吸纳能力与其产品创新关系之研究

申请免费试用、咨询电话:400-8352-114

AMTeam.org

中小企业技术知识收集、知识吸纳能力与其产品创新关系之研究

研究生

交通大学管理科学研究所硕士班

王瑜琳

指导教授

交通大学管理科学研究所

王耀德

 

交通大学工业工程与管理研究所

洪瑞云

 

壹、研究背景与目的

一个组织若要持续学习与创新,则必须不断地由外界各种不同来源的管道收集所需的技术知识讯息,并对这些讯息加以理解与吸收或传递。一个组织辨识、吸收相关的讯息后,加以转换、利用成可以创新自己产品的知识的这种能力称为知识吸纳能力(absorptive capacity)。中小企业是台湾经济的主力之一,他们的产品创新能力的提升对台湾经济的发展十分重要。但中小企业因资源有限,其产品创新与研发的途径可能与大企业不同。因此,本研究目的是在探讨中小企业如何透过组织学习的机制以提升其产品的创新绩效。本研究预测,中小企业与大企业不同的地方之一是,台湾的中小企业中,环境侦测与讯息收集的工作主要是由企业主与其核心技术人员负责,这些人员的条件及其过去由教育、工作经历中累积的经验便构成组织的知识吸纳能力,进而影响其产品创新能力。

    过去,组织吸纳能力的研究多着重于其在维持与发展组织竞争优势上所扮演的关键角色,及探讨影响及强化组织吸纳能力之前置条件。我们推论中小企业组织的学习与创新系透过两个前置条件:知识收集及知识吸纳能力。然知识吸纳能力又受组织中成员的背景知识所决定,其相互关系如图1所示,若组织学习的成果是以产品创新的形式来衡量的话,我们的研究问题如下:

1.        中小企业企业主与研发团队的技术经验对组织吸纳能力是否有关?

2. 技术知识收集活动对中小企业的产品创新绩效是否有影响?

3. 技术知识收集与企业知识吸纳能力对中小企业产品创新绩效的相对贡献为何?

 

 

 

 

                                 1,2

 

 

 

知識吸納能力











    
實質吸納能力

 

中小企業

?技術知識收集活動

?產業內訊息收集活動

?學術研究訊息收集活動                                   

?技術知識收集管道多樣化

 

產品創新績效

 

實質吸納能力

?知識轉換

?知識利用

 

中小企業主/研發團隊        

?技術經驗深度

?技術經驗廣度

 

 

潛在吸納能力

?知識獲取

?知識吸收

 

 

 


 

      3

 

     4,5

 

      

 1 组织学习与产品创新之理论模式

 

贰、文献探讨与研究假说

() 知识吸纳能力

    知识吸纳能力指的是组织吸收外部新知识的能力,是组织获得并利用外部知识之必备条件。此概念最早由Cohen & Levinthal1990)所提出,他们将知识吸纳能力定义为组织对于外界新知识的辨识,加以吸收,并且将此知识应用于新产品或商业目的上的能力。Zahra & George2002)由吸纳能力之内部历程的角度重新建构组织吸纳能力的定义,将组织学习外部新知识的运作历程,区分成潜在吸纳能力与实质吸纳能力。潜在吸纳能力是指组织有能力获取及吸收新信息的能力,包含知识获取与知识吸收两个历程。实质吸纳能力是指组织将获取与吸收的新信息与现有知识结合并发展出新知识,包含知识转换与知识利用两个历程。针对知识吸纳能力此因素,本研究提出影响中小企业的二假设:

假说1:中小企业企业主及其核心技术团队于该产业技术经验愈深,组织吸纳能力愈高。

假说2:中小企业企业主及其核心技术团队的技术经验愈广,组织吸纳能力愈高。

由认知的观点来看,一个组织的吸纳能力根基于组织中个人的学习能力(Cohen & Levinthal, 1990),此个人的学习能力又建构在此人过去已有知识、经验上。我们推论构成中小企业的知识吸纳能力的要素是其企业主及其核心技术团队的技术深度与广度。组织中的个人或技术团队成员的知识经验愈丰富、知识类别愈多,其认知能愈具多样性,相对的,他们能解释的信息也就愈多样,也愈能解决较困难的问题(Daft & Weick, 1984)。

 

() 组织学习与创新

台湾中小企业的规模小、组织层级简单,企业主常在组织中扮演跨功能以及组织技术门卫的角色(陈介玄, 1990),企业主和其核心技术团队的经验深度与广度与他们在技术知识收集上的努力将会影响其产品创新绩效,对此本研究提出下面三个假说:

假说3:中小企业的技术知识收集活动愈多,产品的创新绩效愈高。

企业组织经常必须面对经营环境中的不确定性,因此需要经由进行环境的侦测,收集与处理环境的信息,以因应环境的变化。过去研究指出,高绩效企业中,其管理阶层较低绩效企业之管理阶层从事较多的讯息收集与处理活动(Daft, Sormunen & Parks, 1987)。此外,企业的技术团队若有较多的对外讯息收集活动,会有较高的产品创新绩效(Ancona & Caldwell, 1992)。由此我们预测中小企业的技术知识收集活动愈多,产品的创新绩效将愈高。

然而,组织的知识讯息收集范围甚广,不同知识讯息管道往往有不同的目标,例如:政府机构、大学院校以基础研究为目标,而一般企业内部研发单位与业内机构主要在发展可市场化的知识,以商业目标为主(Omta, 1997)。然而,应用性学科、业内、原料及设备供货商,与本业相关性高的管道所提供技术知识讯息较虽然具市场面(Cohen & Levinthal, 1990),企业创新必须具备新奇且对企业获利有较大潜力的活动(Souder, 1998)。组织欲透过知识利用产生新知识,需藉由吸收与旧有截然不同之新知识。产品或技术的创新通常涉及核心的技术知识概念(core concept)的改变,或概念与技术要素的结构(concept or component architecture)上的重组。这两方面的改变都需要吸收与既有的知识截然不同的新知识,才能够改变旧的技术要素或技术结构(Henderson & Clark, 1990)。亦即,企业需要收集与现有的生产技术无直接相关的知识。Cohen & Levinthal1990)指出基础学科、业外、研究机构与政府单位所提供的技术知识与本业相关性较低。因此我们将把知识收集活动区分成学术管道收集与产业内相关讯息的收集,我们预测此二者对中小企业的产品创新将有不同的影响。

假说4:中小企业的技术知识收集管道愈多样化,产品的创新绩效愈高。

企业组织可透过各种不同的管道由环境中搜寻各种讯息,这些管道包括人际性的、非人际性的、组织内部、组织外部的(Aguilar, 1967OReilly, 1982)。企业亦可经由同业或研究机构的研发合作联盟与经营联盟获取技术知识(George et al. 2001)。由于不同管道所收集的讯息性质不同,管道愈多样化,讯息的性质也愈多样化。由此预测,企业收集产品创新所需技术知识的管道愈多,对知识创新可能愈有利。

假说5:中小企业的知识吸纳能力愈高,技术知识收集对产品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增强。

组织学习是组织透过其成员,以个人及团体的历程收集知识讯息,并将讯息转换成可供组织使用的运作程序、产品、与制度的机制。因此,组织学习的历程必然包含两大议题:一为组织中个人或团体的知识讯息的收集;另一为透过个人或团体历程将知识讯息予以解读、吸纳、转换为有形或无形的产品。过去组织学习的研究大都偏向前者,探讨讯息收集与沟通历程对创新表现的影响(Brown & Eisenhardt, 1995),目前则多转向强调后者对组织创新的影响(Cohen & Levinthal, 1990)。此二议题间存在一个尚待解决的问题,即是创新有赖此二者间的共同作用。即使技术知识讯息的来源充沛,如果企业本身的知识吸纳能力不足,无从评价与运用所取得的技术知识,则对产品创新仍不会有影响(Sock, Greis & Fisher, 2001)。因此,我们预测组织在讯息的收集与知识吸纳能力上必须同时兼具,才能促进个人或组织新知识的学习与创造表现。

                                                             

() 实证研究对象
    本研究中台湾中小企业的技术知识收集活动、技术经验及吸纳能力与产品创新绩效等变量彼此间的关系可以图1的理论架构图予以结合呈现。图中的箭头与数字代表相对应的假说。为了检验此一理论架构中变量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将以台湾自行车中小企业作为实证研究的对象。自行车工业虽为典型劳力密集的传统产业,然在市场成熟饱和后,为刺激市场的消费必须不断地推出新车款,并对车架设计或零组件定期做小改款的动作。因此,持续进行产品创新是其必要的组织活动。

 

参、研究一:台湾自行车业研发现况探讨

台湾自行车的研究发展现况在过去文献中并未有一般性的量化定义与直接的测量指标。因此根据前述研究文献及理论架构,我们先访谈经济部工业技术研究院机械所及川飞、日驰两家自行车零组件厂商,目的在了解台湾自行车产业目前之外部环境,自行车业之组织特性,以及与自行车业相关的各种技术知识管道的特性及影响自行车业吸纳能力的因素。

访谈资料显示由于缺乏品牌行销、专利权,台湾自行车业者的产品开发以模仿领导厂商(日本之岛野公司)为主。近年来许多台湾自行车业者为求降低成本移至中国设厂,形成知识技术输出,导致中国自行车厂商紧追台湾自行车厂商之后。目前台湾自行车业者仅能就部分产品依市场导向进行研发,以维持现有产品并降低生产成本为主要目标。台湾自行车业对外收集讯息管道可分为两类,一为基础学术研究管道,以大专院校及法人研究机构为主,包含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及财团法人自行车研发;一为产业内管道,包含自行车业之上、中、下游厂商、及同业竞争对手等。

就台湾自行车业的组织特质而言,不论公司规模大小,企业主多具有十多年工作经验。企业主经验的累积对于自行车的产品开发相当有帮助。除了自行车本业之外,企业主过去从事他业的工作经历与网络关系,也有利于公司与上、下游供货商、法人机构等的合作。规模较大的自行车企业在产品开发过程中比较能够有系统地收集同业间的产品专利、将知识技术予以文件化记录、积极参与法人研究机构项目,以及成立研发奖励制度等。资本额较低的小企业仅能藉由累积的技术经验、参观年度之自行车展览来进行产品开发。

 

肆、研究二:台湾自行车业组织学习与创新关系之探讨

    在以访谈初步了解台湾自行车产业企业概况,并归纳出台湾自行车业相关的组织学习变量的内涵后,研究二的目的在进一步对台湾自行车业的组织学习与产品创新的关系进行实证的探讨,以进行假说之检定。

() 受试者

研究二中的受试者系根据自行车工会举办之20012002年创新自行车暨零配件活动的参加名单、及自行车工会名单中员工人数在70人以上之自行车企业中选出,共122家,以公司的高层主管(总经理或研发单位主管)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在回收的53份问卷中,实际有效样本共49份,回收率为39.8%。以下资料分析系以此49份有效问卷为依据。由资料得知,目前台湾的自行车业公司约84%具有16年以上的历史,其中以16-20年居多(38.78%),其次为21-25年(24.49%)。公司规模大多不大,员工人数在100人以下占者占半数(51.02%)。公司资本额在6000万以下者占71.43%,以3001-6000万为多数(36.74%)。公司的研发人员数目大多少于10人(61.22%)过去五年研发投资占年度预算比例大多少于6%以下(75.52%),以2%以下者占多数(38.78%)。

() 研究变项之测量

研究二的自变项为与中小企业组织学习有关的:『知识吸纳能力』、『技术知识收集』、『技术经验』等三个变项,因变项则为『产品创新绩效』,这四变项之测量指标描述如下。

1. 知识吸纳能力之测量

知识吸纳能力的测量系由知识获取、知识吸收、知识转换、知识利用以四个向度发展测量题目,共二十三题。由访谈资料得知,1998-1999年为台湾自行车产品发展高峰期,因此我们要求受试者以过去五年内的实际情形,以Likert五点量表对每一题目进行评估。一个公司在以上四个向度(知识获取、知识吸收、知识转换、知识利用)分数加总,即为他们知识吸纳能力分数。

2. 技术知识收集之测量

(1). 收集活动:由访谈数据得知台湾自行车业技术知识管道有八项,含: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财团法人自行车工业研究发展中心、自行车同业、自行车相关协力厂商、自行车设备供货商/原料供货商、大专院校学术单位/教授、自行车同业相关客户、经济部(中小企业处、技术处、工业局)等,受试者要以五点量表评估每一管道的使用频繁程度、并评量每一管道所提供之知识讯息与企业现有技术知识的相关/重要程度。此八个题目在因素分析后,得到产业内讯息管道及学术研究讯息管道二个因素。我们以学术研究讯息管道使用程度的分数与其重要程度的分数相乘,以得到一加权后之学术研究讯息收集活动的分数。同理,亦可得一产业内讯息收集活动的分数。学术研究讯息活动分数与产业内讯息活动分数的和即为技术知识收集活动分数。

(2). 收集管道之多样化:多样化是指组织所经常使用的管道的类别。此变项的测量为问卷中八项讯息管道中组织经常使用的(反应是属于有时用、经常用、极常运用)类别数。

   将自行车业技术知识收集活动的分数与技术知识收集管道多样化的分数进行T分数转换后相加,即为自行车业技术知识收集分数。

3. 企业主/研发团队的技术经验

(1). 技术经验深度:以企业主、研发人员从事与自行车业相关工作的平均年资来衡量。

(2). 技术经验广度:以企业主个人过去工作所包含的技术类别总数为衡量指标,共分为四个类别:业务、研发、生产制造、其它。研发人员的技术经验广度则是以五题五点量表衡量他们过去曾涉猎的自行车业技术领域的多方面工作经验。

4. 产品创新绩效

我们根据个案访谈的资料发展出七项自行车产品创新指针:产品商品化速度、技术领先的贡献、销售量、与领导品牌间的比较、客户满意度、获利水准、市场占有率等。受试者要依据其公司近五年来研发项目的实际成果,相对于项目起始所设定的目标,以五点量表来评估产品所达成的创新绩效。

5. 控制变量

    我们以公司的全体员工人数、研究人员数目、过五年的平均研发投资占年度预算的比例等三个变项为控制变量。

 

() 测量工具之信、效度检定

研究问卷之初稿先征求自行车业相关专家—工业技术研究院自行车传动部门、交通大学机械系教授的意见,依据他们建议修正完成最后问卷。再将回收的49份有效问卷以项目分析及因素分析检定,因素结构与原先问卷设计相同,具有建构效度。各因素之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s α)在 .69- .86之间。

 

() 结果

台湾中小企业的自行车产业规模差异极大。在有效的49个样本中,员工人数分布为55510人,平均约122人。研发人员数目分布为240人,平均约10人。研发投资比例分布为115%,平均约5%。技术经验深度方面,企业主的年资分布为740年,平均为20年。研发团队成员的年资分布为3 16年,平均年资8年。

与自行车业创新绩效的简单相关最高的三个变项分别是:技术知识收集管道多样化(r = 0.62, p < .05)、技术知识收集(r = 0.55, p < .05)、及研发投资(r = 0.48, p < .05)。另一方面,组织学习的重要指针,组织吸纳能力,则和企业主的经验深度及其经验广度,以及其研发团队的研发经验深度有较高的相关。其中,企业主的经验深度又与其所雇用的研发人数目有显著相关(r = 0.64, p < .05),显示在中小企业中企业主所扮演角色相对上比研发团队还重要。组织吸纳能力与产品创新的绩效间也呈正相关(r = 0.41, p < .05)。以下将分别对研究假设逐一加以验证。所有的回归分析系使用标准化后之变项分数。

1. 技术经验背景对知识吸纳能力之回归分析

    由于自行车业之员工人数与组织知识吸纳能力之相关不显著(r = 0.02),因此不加入回归模式中。回归分析结果(1)显示在企业的基本特性之外,加入中小企业企业主与研发团队技术经验的四个变项,只有企业主本身的技术经验深度(β = .36)与广度(β = .22)与组织之知识

吸纳能力有正相关。其研发团队的技术经验深度与广度对知识吸纳能力皆未有显著影响(β分别为 - .01 .03)。由此显示,中小企业的组织学习活动主要系于企业主的知识背景。

2. 技术知识收集对产品创新绩效之回归分析

    由于自行车业之研发人员数目与产品创新的相关不显著,因此不加入回归模式中。由表2可看出自行车业之研发投资(β = .44)、员工人

1 技术经验背景对知识吸纳能力之复回归分析(N = 49)

因变数

自变数

知识吸纳能力

  模式一          模式二

β              β

研发投资比例

 0.36**

   0.38**

研发人员数目

0.35*

0.12

中小企业企业主技术经验深度

 

0.36**

中小企业企业主技术经验广度

 

0.22*

中小企业研发团队技术经验深度

 

-0.01

中小企业研发团队技术经验广度

 

0.03

R

0.33

0.74

ΔR

 

0.41

F

11.11

19.44

        * p < 0.05  ** p < 0.01 

数(β = .27)对产品创新绩效均有显著的正向贡献(R = .30)。在加入技术知识收集活动、技术知识收集管道多样化等二个与自行车业技术知识收集相关的组织学习变项后,可增加31%的解释变异量,组织从事技术知识收集活动愈多(β = .35),技术知识收集管道愈多样化(β = .42),对产品创新绩效均有显著且正面的影响。

就不同的技术知识收集活动对产品创新绩效的影响而言,回归分析结果(表3)显示学术研究讯息收集活动愈多,产品创新绩效就愈高(β = .39),相对的,产业内讯息收集活动对产品创新绩效并未有显著影响(β = .23)。此结果显示即使是自行车的研发工作,间接性的基础学术研发讯息的重要性也远高于与产品直接相关的讯息。

2 技术知识收集对产品创新绩效之复回归分析(N = 49)

因变数

自变数

产品创新绩效

模式一         模式二

β             β   

研发投资

 0.44**

0.23*

员工人数

0.27*

0.05

技术知识收集活动

 

0.35**

技术知识收集管道多样化

 

0.42***

R

0.30

0.61

ΔR

 

0.31

F

9.71

19.62

* p < 0.05  ** p < 0.01  *** p < 0.001 

3 不同技术知识收集活动对产品创新绩效之回归分析(N = 49)

因变数

自变数

产品创新绩效

模式一        模式二      

β             β          

研发投资

 0.44**

0.28*

0.09

0.39**

0.23

0.50

0.20

10.83

员工人数

0.27*

学术研究讯息收集活动

 

产业内讯息收集活动

 

R

0.30

ΔR

 

F

9.71

* p < 0.05  ** p < 0.01 

4 知识吸纳能力与技术知识收集之复回归分析(N = 49)

因变数

自变数

产品创新绩效

模式一      模式二      模式三

β          β          β

研发投资

0.44**

    0.27*

    0.18

员工人数

    0.27*

0.18

0.08

知识吸纳能力

 

0.30*

0.22*

技术知识收集

 

0.42**

0.29*

知识吸纳能力*技术知识收集

 

 

-0.22

R

0.30

0.46

0.50

ΔR

 

    0.16

0.04

F

9.71

   12.33

15.45

p < 0.1  * p < 0.05  ** p < 0.01  *** p < 0.001

5 组织学习对产品创新绩效之逐步回归分析(N = 49)

因变数

自变数

产品创新绩效

R      ΔR      β        F

技术知识收集管道多样化

0.37

 

0.46**

  38.12

学术研究讯息收集活动

0.41

0.04

0.40*

  25.78

研发投资比例

0.48

0.07

0.35*

  20.31

中小企业企业主技术经验深度

0.52

0.04

0.28*

17.68

中小企业企业主技术经验广度

0.57

0.05

0.26*

13.25

中小企业研发团队技术经验深度

 

 

 

 

中小企业研发团队技术经验广度

 

 

 

 

产业内讯息收集活动

 

 

 

 

研发人员数目

 

 

 

 

* p < 0.05  ** p < 0.01 

3. 知识吸纳能力与技术知识收集对产品创新绩效之影响

    回归分析结果(4)显示自行车业之组织知识吸纳能力(β = .30)、技术知识收集(β = .42)对产品创新绩效均有显著的正向贡献。但技术知识收集与知识吸纳能力之交互作用对产品创新绩效的影响并未达显著程度(β = -0.22),显示知识吸纳能力与技术知识收集对产品创新绩效的效果皆有其独立贡献,二者并没有交互作用。

4. 组织学习对产品创新绩效之逐步回归分析

我们以技术知识收集的三个变项、中小企业企业主/研发团队的技术经验四个变项及二个控制变项为预测变量,以逐步回归方式探讨每个变项对产品创新绩效的相对重要性。由表5可知技术知识收集管道多样化(β = .46)及学术研究讯息收集活动(β = .40),二者是中小企业产品创新绩效的两个最主要因素,其次才是研发投资比例(β = .30)、中小企业企业主技术经验深度(β = .28)、中小企业企业主技术经验广度

β = .26)。此结果显示,一个中小企业的成立及经营,其企业主本身所具有的知识深度、广度虽为先决条件,然而,持续不断的技术知识的收集,尤其是学术研究讯息收集,是产生组织学习进而达到产品创新绩效目的的主要途径。

 

伍、总结与讨论

本研究目的是以自行车业为实证案例,探讨中小企业的技术知识收集、组织知识吸纳能力与其产品创新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指出,台湾中小企业的组织学习主要系于其企业主的技术经验的深度与广度,以及他对新知识收集,尤其是基础学术性质的新知识,与研发资金上的投入。在去除企业主所造成的影响后,实际负责研发工作的技术团队在产品创新绩效上的贡献似乎就消失了,由此现象显示,台湾中小企业其实还是以企业主为主要的领导者,核心技术团队只是扮演辅助与实际执行研发中所有相关技术性作业的角色。技术知识收集是组织学习的最主要变项,不论是以研发人员至学术机构进修、组织内的在职训练课程、书面

期刊订阅的学习等,企业主此方面的投资皆是增进组织学习不可或缺的。

研究中也发现,学术研究性质的知识才是造成组织学习与创新的关键。相较之下,产业相关的讯息与知识不具任何贡献。此结果与一般人的直觉似乎有些不一致,然而,产业内讯息大多只是针对市场需求变化或成本考量,若据此以进行产品变化与创新,则创新的程度往往不大且会遭遇立即而强大的竞争。学术研究讯息则是对产品或技术要素的结构与概念进行创新与革命,其成果往往可以突破产品研发过程中的重大关键性技术或回避竞争对手的专利。基于成本的考量,一般中小企业往往可能会忽略学术性讯息的收集,此研究结果再度印证了学术性知识的重要性,值得中小企业加以注意。

最后,值得检讨的是,由此问卷资料我们也发现台湾自行车业的企业主的相关技术经验多在15年以上,而此经验深度与广度构成了组织吸纳能力的重要基础。相对的,研发人员的平均年资才7年,其知识背景的深度与广度相较之下较为不足,因此在去除企业主的影响后,对组织知识吸纳能立及产品创新的贡献皆不大。在这些研发人员的管理上,中小企业如何留住这些研发人员,让他们的技术知识累积与拓广到足以产生影响,将是管理上的重要议题。技术知识收集与知识吸纳能力对产品创新绩效没有交互作用,此发现与我们的预测不完全相符,可能是受限于样本数目较少,或是还有其它可能影响产品创新绩效的因素 (如,企业主对产品创新的支持等),值得后续的研究近一步加以探讨。

 

陆、参考文献

一、中文参考文献

陈介玄, 1990台湾中小企业之经济结构及社会特质─以纺织、制鞋、机械及信息业为探讨对象。东海大学社会研究所博士论文。

经济部, 1999汽、机、自行车产业现况与趋势分析,工业发展年鉴。经济部技术处。

二、英文参考文献

Cohen, W. M. & Levinthal, D. A. (1990). Absorptive capacity; A new perspective on learning and innovation.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35, 128-152.

Daft, R. L., Sormunen, J. & Parks, D. (1998). Chief executive scanning, environmental characteristics, and company performance: an empirical study.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9, 123-139.

Deed, D. L. (2001). The role of R&D intensity, technical development and absorptive capacity in creating entrepreneurial wealth in high technology start-ups. Journal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18, 29-47.

Garud, R. & Nayyar, P. (1994). Transformative capacity: Continual structuring by intertemporal technology transfer.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5, 365-385.

Henderson, R. M. & Clark, K. M. (1990). Architectural innovation: The reconfiguration of existing product technologies and the failure of established firms. Administrative Sciences Quarterly, 35, 9-30.

Kim, L. (1998). Crisis construction and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Capability building in catching-up at Hyundai Motor. Organization Science, 9, 506-521.

Tamura & Iizuka (2001). Systematization of design knowledge on failures and construction of knowledge base for aiding design. Quality congress. Milwaukee. 334-347.

Tsai, W. (2001). Knowledge transfer in intraorganizational networks: Effects of network position and absorptive capacity on business unit innovation and performanc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44, 996-1004.

Zahra S. A., George G. (2002). Absorptive capacity: A review, reconceptualization, and extension.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7, 185-203.

 

 

 

点击下载:中小企業技術知識收集、知識吸納能力與其產品創新關係之研究.doc
发布:2007-03-25 10:54    编辑:泛普软件 · xiaona    [打印此页]    [关闭]
相关文章:
南昌OA系统
联系方式

成都公司:成都市成华区建设南路160号1层9号

重庆公司:重庆市江北区红旗河沟华创商务大厦18楼

咨询:400-8352-114

加微信,免费获取试用系统

QQ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