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世独家:中国IT安全企业集体呼救
【计世独家】最近记者惊闻一则内幕消息: 中国最大的信息安全企业天融信公司可能被卖掉,将成为中国第二个“港湾”!
事情的起源与最近发生在信息安全领域的两个事件有关: 一是3月12日,华为与赛门铁克的合资公司华赛在四川成都喜洋洋地挂牌,很少在公开场合露面的华为总裁任正非亲自为华赛揭牌; 另一则消息是,3月20日,华为与贝恩投资公司在美国收购3Com公司一事,经过将近一年多的努力,最终因为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的反对而以失败告终。
这两个事件均在将近一年的时间内被炒得沸沸扬扬,但几乎在同时出现的结果却大相径庭,这不得不令人反思—同样一家公司,做着同样的事情,但在两个国家的遭遇竟然如此的不同。
安全门户为何“洞开”?
中国企业收购美国企业,怎么就那么难?
“这证明了美国对中国投资敏感行业的不信任态度。”很多外电如此报道。
但事实上,这只是表面现象而已。华为在收购3Com的提案中,仅仅会获得3Com公司16.5%的股权,华为要想获得3Com公司的管理决策权,几乎不可能; 另外,所谓的敏感行业,就是3Com公司在2004年收购的入侵防御技术(IPS)提供商Tipping Point公司,但这家公司仅仅只做IPS一种产品,这在信息安全领域是非常小的一个门类。而且,Tipping Point的客户群也并没有多大,美国政府不值得如此大动干戈地进行保护。
“其实,真正的原因,是美国政府对本土企业的贸易保护。”一位业内专家告诉记者。
美国从1988年开始就成立了外国投资委员会,专门负责审查在美投资是否会带来安全威胁。该委员会由12名政府高官组成,主席为财政部长,成员包括美国国务卿、国防部长、商务部长、管理和预算办公室主任、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科技政策办公室主任、总统国家安全事务顾问等。它的操作程序是: 涉及境外资本收购的相关企业首先要主动提交材料,委员们如果认为必要,会随后开展30~75天的调查,最后,由总统做出最终决定。
2005年联想集团收购IBM的个人电脑业务,就经历了该机构的严格审查。联想最后因接受了许多苛刻的条款而收购成功,当时曾在业内专家中引起巨大的反响。记得当时信息安全领域著名的专家、工程院院士何德全还曾经惊叹: “原来美国如此注意保护国家和用户的信息安全,这应该引起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保护国家和用户的信息安全是外国投资委员会的主要目标,也是人们最容易想到的直接职责。然而,隐藏在其背后的是对美国经济安全的保护。“不管华为如何设想,美国最大的担心是,华为借3Com的壳在美国上市,然后借助美国资本市场的力量打击美国的本土公司,比如思科等,由此影响美国高科技产业的高速发展,引发经济下滑、就业等一系列社会问题,这才是美国政府最担心的。”这位专家说。
一个小小的收购案竟需要美国总统的亲自批准,中国企业想要通过收购进入美国市场实在太难了!
然而,反观中国,情况则正好相反。美国企业不会费太大力气就能进入中国。
据介绍,目前,国际上几乎所有主流的信息安全企业都已经进入中国。他们进入中国市场的门槛,可能只有公安部的产品销售许可,或者商密办的密码销售许可。在这种情况下,国际、国内企业是处于同样的起跑线上。
今天的这种情况,主要是历史原因造成的。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初,为了吸引外资进入中国,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在合资建立企业、引进生产加工线等方面,几乎没有任何门槛。某些地方政府甚至为了吸引外资在本地落户,恨不能提供一切优惠政策和条件。
但经过多年发展,国内的经济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信息安全产业,已经由发展之初的“锦上添花”式的产业,演变成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的核心战略资源。在这种外部大环境的驱使下,依然采取那种无条件的开放政策、依然采取简单的产品准入的管理方法是否合适?这就值得各界人士深刻反思了。
监管政策是否缺失?
目前,中国信息安全政策环境与几年前中国信息安全产业刚起步时相比,变化微乎其微。记者几年前曾经写过一篇文章—《信息安全产业的“暗伤”》,文章指出在信息安全产业的发展中,存在政策、市场、产品、应用四大暗伤,当时曾经引起业界巨大的反响。几年下来,检查这四大“暗伤”的治理情况,现实依然不容乐观。并且,随着时间的推进,新的问题又在不断出现,可谓“旧伤不愈,新伤再起”。
中国目前的信息安全主管部门不少,除公安、保密、机要、国安等部门以外,还有密码办、发改委、科技部、质检局以及新成立的工业与信息化部等,共同构成信息安全纵横交错的管理体系。这种“多部门”管理体制的好处是各行政部门管理着不同的安全内容,每块内容都管理得很细致,但缺点就是在对某些“中间”问题的解决上,大家可能互相“扯皮”。
- 1用发展的眼光理解与认识SOA应用
- 2企业电子商务如何推广并发展壮大
- 3南京OA办公软件有哪些?
- 4CIO如何进行IT合作 为企业带来IT治理
- 5软件生产模式转向传统 将形成精细化产业链
- 6如何应对SOA开发的挑战
- 7IT企业与渠道伙伴的成长之道
- 8知识沉淀 推动企业创新
- 9是否选用SaaS 隐性成本说了算
- 10实现隐式和显式SOAP消息头
- 11大话南京OA之项目选型参考依据
- 12关注未被充分挖掘的财富 用好BI双刃剑
- 13企业创新发展面临人力资本管理短板
- 14谁来引导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
- 15企业网络营销普遍问题三问三答
- 16我们可以提供OA办公软件定制开发
- 17计世独家:首钢如何用e-HR管理14万人
- 18泛普OA资产协同管理解决方案
- 19从城市建设看SOA
- 20生产制造业OA办公系统解决方案
- 21SCA对于SOA的意义
- 22服务构造是SOA实施的关键
- 23透析三个层面 南京OA应用企业不可不知
- 24信息安全管理如何实行量化、可复用操作
- 25企业南京OA项目如何做到善始善终
- 26应用分析:从CEO和CFO的视角看供应链管理
- 27HR:SAP人力资源解决方案应用案例
- 28五种处理方法突破南京OA掣肘
- 29以数据分析系统打造杀手级应用
- 30如何提升流通企业竞争力 何为关键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