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员生产维修的发展进程
战后日本的设备管理大体经历以下四个阶段:事后修理阶段;预防维修阶段;生产维修阶段和全员生产维修阶段。
1.事后修理(BM)阶段(1950年以前)
日本在战前、战后的企业以事后维修为主。战后一段时期,日本经济陷人瘫痪,设备破旧,故障多,停产多,维修费用高,使生产的恢复十分缓慢。
2.预防维修(PM)阶段(1950~1960年)
50年代初,受美国的影响,日本企业引进了预防维修制度。对设备加强检查,设备故障早期发现,早期排除,使故障停机大大减少,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在石油、化工、钢铁等流程工业系统,效果尤其明显。
3.生产维修(PM)阶段(1960~1970年)
日本生产一直受美国影响,随着美国生产维修体制的发展,日本也逐渐引入生产维修的做法。这种维修方式更贴近企业的实际,也更经济。生产维修对部分不重要的设备仍实行事后维修(BM),避免了不必要的过剩维修。同时对重要设备通过检查和监测,实行预防维修(PM)。为了恢复和提高设备性能,在修理中对设备进行技术改造,随时引进新工艺、新技术,这也就是改善维修(CM)。
到了20世纪60年代,日本开始重视设备的可靠性、可维修性设计,从设计阶段就考虑到如何提高设备寿命,降低故障率,使设备少维修、易于维修,这也就是维修预防(MP)策略。维修预防的目的是使设备在设计时,就赋予其高可靠性和高维修性,最大可能地减少使用中的维修,其最高目标可达到无维修设计。日本在60年代到70年代是经济大发展的10年,家用设备生产发展很快。为了使自己的产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他们的很多产品已实现无维修设计。
4.全员生产维修(TPM)阶段(1970年至今)
TPM(TotalProductiveMaintenance)又称全员生产维修体制,是日本前设备管理协会(中岛清一等人)在美国生产维修体制之后,在日本的Nippondenso电器公司试点的基础上,于1970年正式提出的。
在前三个阶段,日本基本上是学习美国的设备管理经验。随着日本经济的增长,在设备管理上一方面继续学习其它国家的好经验,另一方面又进行了适合日本国情的创造,这就产生了全员生产维修体制。这一全员生产维修体制,既有对美国生产维修体制的继承,又有英国综合工程学的思想,还吸收了中国鞍钢宪法中工人参加、群众路线、合理化建议及劳动竞赛的做法。最重要的一点,日本人身体力行地把全员生产维修体制贯彻到底,并产生了突出的效果。
- 1生产部车间管理规章制度
- 2派工作业
- 3作业排序的优先规则
- 4搬运的管理
- 5生产计划管理和异常控制
- 6N个作业两台工作中心排序
- 7为什么“报告、联系、商量”是重要的?
- 8包材仓作业指导书
- 9零件配套率的考核
- 10MPS(主生产计划)
- 11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范文
- 12外发不良品全检后退回流程
- 13投入ATO生产的努力以及问题点
- 14工业企业生产领料流程
- 15生产管理之班组长
- 16生产计划控制程序
- 17生产计划编制规定
- 18影响生产进度的原因
- 19怎样当好班组长?
- 20某机械公司产品审核程序
- 21车间作业控制(shop floor control)的目的和内容
- 22生产管理软件破解版哪个好?
- 23车间生产管理系统哪个公司的比较好啊?
- 24生产管理的目标
- 25新产品市场预测管理工作流程
- 26铸造公司在制品管理控制程序
- 27组装车间作业制度
- 28生产作业计划完成情况考核
- 29生产延误问题原因分析
- 30生产运作管理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