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工程量清单计价实施后的影响及对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3)(以下简称《计价规范》)已于2003年2月17日正式发布,于2003年7月1日施行。《计价规范》的发布施行既是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深化改革的成果,也使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跨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它开创了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新格局,必将推动工程造价管理改革的深入和体制的创新,最终建立由政府宏观调控,市场有序竞争形成工程造价的新机制。
工程量清单计价是业主将拟建工程的全部项目和内容按有关计算规则计算出工程量,列在清单上作为招标文件的组成部分,供投标单位逐项填报单价,计算出总价后作为投标报价。
随着造价改革的深入,工程量清单计价将是今后主要投标形式。这是工程造价深化改革的产物;是规范建设市场秩序,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必然要求。应用工程量清单将克服以往工程造价构成中的“计划经济的色彩”,同时避免定额价格水平滞后的现象。采用“动态价格”形式最终把价格的决定权逐步交给施工企业。通过工程量清单价格方式的运用,逐步建立反映自己企业实力的定额体系。
1.如何理解工程量清单与定额的关系
(1)传统观念上的定额包括工程量计算规则、消耗量水平、单价、费用定额的项目和标准,而现在谈及的工程量清单计价与定额关系中的“定额”,仅特指消耗量水平(标准)。原来的定额计价是以消耗量水平为基础,配上单价、费用标准等用以计价。工程量清单虽然也以消耗量水平作为基础,但目前实行的是“政府宏观调控,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建筑施工企业竞争的实质是劳动生产率的竞争,它反映了一个企业的消耗量水平,所以在淡化政府定额之后,企业应该建立自己的定额--即消耗量标准。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工程量清单计价应该逐渐抛开政府发布的社会平均水平的消耗量标准,而使用企业自己的消耗量作为编制工程量清单的基础,编制出反映企业自己的消耗水平,反映企业实际竞争能力的报价书。
(2)要理解工程量清单与定额的关系,还涉及到一个问题,那就是“量价分离”。量价分离所表达的意思,是政府定价已经取消,量价合一的模式必须改革,是对改革的一个总体要求。随着工作的具体化,一些地方的新版定额不再出现基价或合价。这本是一种表现形式,也都引发争议。主张列出“基价”的同志认为,从方便操作的角度讲,应该列出,这未必就是没有"量价分离"。而持不同观点的则认为,彻底的“量价分离”不应该再列出“基价”,实际上并不使用它,毫无意义。“量价分离”是工程造价工作一个总体改革要求,不能简单地从定额里面是否列出“基价”这个表现形式上面来判断。实质上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改革,不仅仅是表现形式的不同,应该是管理的内容,管理工作侧重点的变化,它是一种管理方法的改变。推广工程量清单计价、综合单价法是可以较好的体现管理方法的变革。
2.工程量清单与招投标的关系
(1)工程量清单体现了招投标公平竞争的原则。
由于工程量清单作为招标文件的组成部分,包括了拟建工程的分部分项工程量项目、措施项目、其他项目名称和相应数量的明细清单,由招标单位负责统一提供,从而有效保证了投标单位竞争基础的一致性,为投标单位提供了公平竞争的基础,体现了招投标公平竞争的原则。
(2)工程量清单招标体现了风险合理分担的原则。
由于建筑工程本身的特性,工程的不确定性和变更因素多,工程建设的风险较大。采用工程量清单招标,投标单位只对自己所报的单价、成本等负责,而对工程量因变更或计算等原因引起的错误不负责任,这部分的风险应当由业主承担。也就是遵照谁引起的风险谁承担责任的原则,因而工程量清单招标符合风险合理分担的原则。
(3)采用工程量清单招标,有利于科学、公正评标。在传统的招标投标方法中,标底一直是个关键的因素,标底的正确与否、保密程度如何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采用工程量清单招标,工程量清单作为招标文件的一部分,是公开的,且统一了报价口径,有利于对投标人的投标价格进行分析比较,真正做到择优选择中标人。
(4)采用工程量清单招标有利于控制工程索赔。在传统的招标方式中,"低价中标、高价索赔"的现象屡见不鲜,其中,设计变更、现场签证、技术措施费用以及价格是索赔的主要内容。采用工程量清单招标,由于单项工程的综合单价不因施工数量变化、施工难易程度、施工技术措施差异以及取费等变化而调整,起到有利于控制工程索赔的作用。
(5)采用工程量清单招标体现企业的综合实力。由于质量、工期、造价、工期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投标企业报价时必须综合考虑招标文件规定完成工程量清单所需的全部费用,不仅要考虑工程本身的实际情况,还要求企业将进度、质量、工艺及管理技术等方案落实到清单项目报价中,在竞争中真正体现企业的综合实力。
投标单位根据招标文件及有关计价办法,计算出投标报价,并在此基础上研究投标策略,提出更有竞争力的报价。可以说,投标报价对投标单位竞标的成败和将来实施工程的盈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计价规范》规定:“投标报价应根据招标文件中的工程量清单和有关要求、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及拟定的施工方案或施工组织设计,依据企业定额和市场价格信息,或参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发布的社会平均消耗量定额进行编制”。
3.投标的风险分析:
投标竞争实质上就是投标竞价,是承包商在同意招标文件规定、满足招标要求的条件下,利用报价手段获得工程施工任务的竞争活动。报价是否得当是影响承包商投标成败的关键。建设产品它不仅有赖于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监督等各个部门的工作质量,还与建材产品的好坏、建材产品市场价格波动情况有直接关系,将面临很多在招、投标、签订承包合同时难以预料或不可能完全确定的问题,这种不确定性就是风险因素。风险就是指由于从事某项特定活动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而产生的经济或财务损失,自然破坏或损伤的可能性。工程量清单投标报价风险起来可以分为价格风险、合同条款风险。
(1)成本分析是投标报价的首要条件。
最低投标价中标不是绝对的,是有条件的,最低价应是高于成本的最低价,承包商在投标报价时首先要考虑的是成本分析,以成本分析为杠杆,将自身的经营优势转化为报价优势,以增强企业标价的竞争力。投标前企业内部应对工程所有材料和人工、机械等进行摸底分析,以实际市场价格确定最低成本价。以此为依据,再考虑招标条件、环境及企业投标策略,作出有竞争力的报价。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是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它直接影响承包商在所承建的项目上的利润的高低,以长远的眼光看,也将关系企业的生存发展,因此,一个承包商对成本的认识及重视程度和控制水平将反映其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也标示了该承包商的竞争能力。
(2)最低价中标呼唤企业定额。
为加强成本分析与控制,承包商要有独立的私人估价信息,这个私人估价信息反映的是建筑产品的个别成本,体现了企业的实际水平。有条件的承包商应尽快建立适用于本企业使用的企业定额,最低价中标法呼唤企业定额,企业定额反映了一个企业自身的劳动生产率,成本降低率、机械使用率、管理费用节约率与主要材料进价水平,采用企业定额进行工程报价,才能真正体现了市场竞争性,根据企业定额编制出来的报价,才是企业完成某项工程任务的成本底线,以不低于成本底线的价格投标,承包商才能期望赢得利润,才能为保质保量完成施工任务提供足够的经济保证,才有可能形成有力和有效的竞争机制。
企业定额的形成,使报价不再盲目,避免了一味过低或过高报价所形成的亏损、废标,以应付复杂激烈的市场竞争局面。
4.中标后的成本管理
以工程量清单报价中标的工程,工程造价基本上已确定,只是当出现设计变更或工程量变动时,通过签证再另行调整结算计算。工程量清单工程成本要素的管理重点,是在既定收入的前提下,如何控制成本支出。
(1)人工费的管理
人工费支出约占建筑产品成本的17%,且随市场价格波动而不断变化。
首先根据施工网络图,做好工序的合理搭接,避免窝工、怠工,结合市场人工单价计算出本月控制指标。
其次在施工过程中,依据工程分部分项,对每天用工数量连续记录,在完成一个分项后,就同工程量清单报价中的用工数量对比,找出存在问题,办理相应手续以便对控制指标加以修正。这种对用工数量控制指标,最大优势在于不受任何工程结构形式的影响,分阶段加以控制有很强的实用性。人工费用控制指标,主要是从量上加以控制。重点通过对在建工程过程控制,积累各类结构形式下实际用工数量的原始资料,以便形成企业定额体系。
(2)材料费用的管理
材料费用开支约占建筑产品成本的70%左右,是成本要素控制的重点。承包方可以对自购材料的质量、价格、到货期进行综合评定,合理选择供货方。采购过程以工程清单报价中材料价格为参考指标,力争在采购过程产生收益。对业主提供的材料,要严把验收入库环节。其次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ISO9000标准,做好材料的验收、贮存、标识、搬运等工作。月末把控制用量和价格同实际数量横向对比,找出问题,及时纠正。
材料费用管理的重点,是在整个施工期间随时掌握市场价格变化,及时储备价廉物优的材料,建立自己材料供应基地。减少材料运输过程中材料的损耗率,加强施工过程材料可利用率。
(3)机械费用的管理
机械费的开支约占建筑产值的7%,应充分考虑现场情况,作到设备的合理布局、充分利用。租赁设备电费价格的问题等,在合同单价条款中要明确。对自有或融资租赁的设备,更应作好日常台班记录,注意日常维护延长使用寿命,提高设备利用率,保证每天满负荷运转。依据现场情况使设备充分利用,特别是合理安排大型设备进出场时间以降低费用。
(4)对其他成本要素的管理
首先节约管理费用是重点,制定切实的预算指标,对每笔开支严格依据预算执行审批手续;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作到高效精干,提倡一专多能。对办公费用的管理,从节约一张纸、减少每次通话时间等方面着手,精打细算,控制费用支出。
其次临设费管理的重点,依据施工的工期及现场情况合理布局。尽可能就地取材搭建临设,工程接近竣工时及时减少临设的占用。对购买的彩板房每次安、拆要高抬轻放,延长使用次数。日常使用及时维护易损部位,延长使用寿命。
项目建设的理想状态是同时达到最短工期,最低造价和最高质量,由项目的三大目标:工期、造价、质量组成的目标系统,是一个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统一体,其中任何一个目标的变化,都势必引起另外两个目标的变化,并受到它们的影响和制约,所以在施工组织设计阶段,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一环就是要科学地组织建设,正确处理工程造价和工期,工程造价和工程质量的辩证统一关系,提高工程建设的综合经济效益,加强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也显得尤为重要。
工程量清单计价是业主将拟建工程的全部项目和内容按有关计算规则计算出工程量,列在清单上作为招标文件的组成部分,供投标单位逐项填报单价,计算出总价后作为投标报价。
随着造价改革的深入,工程量清单计价将是今后主要投标形式。这是工程造价深化改革的产物;是规范建设市场秩序,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必然要求。应用工程量清单将克服以往工程造价构成中的“计划经济的色彩”,同时避免定额价格水平滞后的现象。采用“动态价格”形式最终把价格的决定权逐步交给施工企业。通过工程量清单价格方式的运用,逐步建立反映自己企业实力的定额体系。
1.如何理解工程量清单与定额的关系
(1)传统观念上的定额包括工程量计算规则、消耗量水平、单价、费用定额的项目和标准,而现在谈及的工程量清单计价与定额关系中的“定额”,仅特指消耗量水平(标准)。原来的定额计价是以消耗量水平为基础,配上单价、费用标准等用以计价。工程量清单虽然也以消耗量水平作为基础,但目前实行的是“政府宏观调控,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建筑施工企业竞争的实质是劳动生产率的竞争,它反映了一个企业的消耗量水平,所以在淡化政府定额之后,企业应该建立自己的定额--即消耗量标准。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工程量清单计价应该逐渐抛开政府发布的社会平均水平的消耗量标准,而使用企业自己的消耗量作为编制工程量清单的基础,编制出反映企业自己的消耗水平,反映企业实际竞争能力的报价书。
(2)要理解工程量清单与定额的关系,还涉及到一个问题,那就是“量价分离”。量价分离所表达的意思,是政府定价已经取消,量价合一的模式必须改革,是对改革的一个总体要求。随着工作的具体化,一些地方的新版定额不再出现基价或合价。这本是一种表现形式,也都引发争议。主张列出“基价”的同志认为,从方便操作的角度讲,应该列出,这未必就是没有"量价分离"。而持不同观点的则认为,彻底的“量价分离”不应该再列出“基价”,实际上并不使用它,毫无意义。“量价分离”是工程造价工作一个总体改革要求,不能简单地从定额里面是否列出“基价”这个表现形式上面来判断。实质上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改革,不仅仅是表现形式的不同,应该是管理的内容,管理工作侧重点的变化,它是一种管理方法的改变。推广工程量清单计价、综合单价法是可以较好的体现管理方法的变革。
2.工程量清单与招投标的关系
(1)工程量清单体现了招投标公平竞争的原则。
由于工程量清单作为招标文件的组成部分,包括了拟建工程的分部分项工程量项目、措施项目、其他项目名称和相应数量的明细清单,由招标单位负责统一提供,从而有效保证了投标单位竞争基础的一致性,为投标单位提供了公平竞争的基础,体现了招投标公平竞争的原则。
(2)工程量清单招标体现了风险合理分担的原则。
由于建筑工程本身的特性,工程的不确定性和变更因素多,工程建设的风险较大。采用工程量清单招标,投标单位只对自己所报的单价、成本等负责,而对工程量因变更或计算等原因引起的错误不负责任,这部分的风险应当由业主承担。也就是遵照谁引起的风险谁承担责任的原则,因而工程量清单招标符合风险合理分担的原则。
(3)采用工程量清单招标,有利于科学、公正评标。在传统的招标投标方法中,标底一直是个关键的因素,标底的正确与否、保密程度如何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采用工程量清单招标,工程量清单作为招标文件的一部分,是公开的,且统一了报价口径,有利于对投标人的投标价格进行分析比较,真正做到择优选择中标人。
(4)采用工程量清单招标有利于控制工程索赔。在传统的招标方式中,"低价中标、高价索赔"的现象屡见不鲜,其中,设计变更、现场签证、技术措施费用以及价格是索赔的主要内容。采用工程量清单招标,由于单项工程的综合单价不因施工数量变化、施工难易程度、施工技术措施差异以及取费等变化而调整,起到有利于控制工程索赔的作用。
(5)采用工程量清单招标体现企业的综合实力。由于质量、工期、造价、工期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投标企业报价时必须综合考虑招标文件规定完成工程量清单所需的全部费用,不仅要考虑工程本身的实际情况,还要求企业将进度、质量、工艺及管理技术等方案落实到清单项目报价中,在竞争中真正体现企业的综合实力。
投标单位根据招标文件及有关计价办法,计算出投标报价,并在此基础上研究投标策略,提出更有竞争力的报价。可以说,投标报价对投标单位竞标的成败和将来实施工程的盈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计价规范》规定:“投标报价应根据招标文件中的工程量清单和有关要求、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及拟定的施工方案或施工组织设计,依据企业定额和市场价格信息,或参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发布的社会平均消耗量定额进行编制”。
3.投标的风险分析:
投标竞争实质上就是投标竞价,是承包商在同意招标文件规定、满足招标要求的条件下,利用报价手段获得工程施工任务的竞争活动。报价是否得当是影响承包商投标成败的关键。建设产品它不仅有赖于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监督等各个部门的工作质量,还与建材产品的好坏、建材产品市场价格波动情况有直接关系,将面临很多在招、投标、签订承包合同时难以预料或不可能完全确定的问题,这种不确定性就是风险因素。风险就是指由于从事某项特定活动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而产生的经济或财务损失,自然破坏或损伤的可能性。工程量清单投标报价风险起来可以分为价格风险、合同条款风险。
(1)成本分析是投标报价的首要条件。
最低投标价中标不是绝对的,是有条件的,最低价应是高于成本的最低价,承包商在投标报价时首先要考虑的是成本分析,以成本分析为杠杆,将自身的经营优势转化为报价优势,以增强企业标价的竞争力。投标前企业内部应对工程所有材料和人工、机械等进行摸底分析,以实际市场价格确定最低成本价。以此为依据,再考虑招标条件、环境及企业投标策略,作出有竞争力的报价。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是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它直接影响承包商在所承建的项目上的利润的高低,以长远的眼光看,也将关系企业的生存发展,因此,一个承包商对成本的认识及重视程度和控制水平将反映其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也标示了该承包商的竞争能力。
(2)最低价中标呼唤企业定额。
为加强成本分析与控制,承包商要有独立的私人估价信息,这个私人估价信息反映的是建筑产品的个别成本,体现了企业的实际水平。有条件的承包商应尽快建立适用于本企业使用的企业定额,最低价中标法呼唤企业定额,企业定额反映了一个企业自身的劳动生产率,成本降低率、机械使用率、管理费用节约率与主要材料进价水平,采用企业定额进行工程报价,才能真正体现了市场竞争性,根据企业定额编制出来的报价,才是企业完成某项工程任务的成本底线,以不低于成本底线的价格投标,承包商才能期望赢得利润,才能为保质保量完成施工任务提供足够的经济保证,才有可能形成有力和有效的竞争机制。
企业定额的形成,使报价不再盲目,避免了一味过低或过高报价所形成的亏损、废标,以应付复杂激烈的市场竞争局面。
4.中标后的成本管理
以工程量清单报价中标的工程,工程造价基本上已确定,只是当出现设计变更或工程量变动时,通过签证再另行调整结算计算。工程量清单工程成本要素的管理重点,是在既定收入的前提下,如何控制成本支出。
(1)人工费的管理
人工费支出约占建筑产品成本的17%,且随市场价格波动而不断变化。
首先根据施工网络图,做好工序的合理搭接,避免窝工、怠工,结合市场人工单价计算出本月控制指标。
其次在施工过程中,依据工程分部分项,对每天用工数量连续记录,在完成一个分项后,就同工程量清单报价中的用工数量对比,找出存在问题,办理相应手续以便对控制指标加以修正。这种对用工数量控制指标,最大优势在于不受任何工程结构形式的影响,分阶段加以控制有很强的实用性。人工费用控制指标,主要是从量上加以控制。重点通过对在建工程过程控制,积累各类结构形式下实际用工数量的原始资料,以便形成企业定额体系。
(2)材料费用的管理
材料费用开支约占建筑产品成本的70%左右,是成本要素控制的重点。承包方可以对自购材料的质量、价格、到货期进行综合评定,合理选择供货方。采购过程以工程清单报价中材料价格为参考指标,力争在采购过程产生收益。对业主提供的材料,要严把验收入库环节。其次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ISO9000标准,做好材料的验收、贮存、标识、搬运等工作。月末把控制用量和价格同实际数量横向对比,找出问题,及时纠正。
材料费用管理的重点,是在整个施工期间随时掌握市场价格变化,及时储备价廉物优的材料,建立自己材料供应基地。减少材料运输过程中材料的损耗率,加强施工过程材料可利用率。
(3)机械费用的管理
机械费的开支约占建筑产值的7%,应充分考虑现场情况,作到设备的合理布局、充分利用。租赁设备电费价格的问题等,在合同单价条款中要明确。对自有或融资租赁的设备,更应作好日常台班记录,注意日常维护延长使用寿命,提高设备利用率,保证每天满负荷运转。依据现场情况使设备充分利用,特别是合理安排大型设备进出场时间以降低费用。
(4)对其他成本要素的管理
首先节约管理费用是重点,制定切实的预算指标,对每笔开支严格依据预算执行审批手续;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作到高效精干,提倡一专多能。对办公费用的管理,从节约一张纸、减少每次通话时间等方面着手,精打细算,控制费用支出。
其次临设费管理的重点,依据施工的工期及现场情况合理布局。尽可能就地取材搭建临设,工程接近竣工时及时减少临设的占用。对购买的彩板房每次安、拆要高抬轻放,延长使用次数。日常使用及时维护易损部位,延长使用寿命。
项目建设的理想状态是同时达到最短工期,最低造价和最高质量,由项目的三大目标:工期、造价、质量组成的目标系统,是一个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统一体,其中任何一个目标的变化,都势必引起另外两个目标的变化,并受到它们的影响和制约,所以在施工组织设计阶段,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一环就是要科学地组织建设,正确处理工程造价和工期,工程造价和工程质量的辩证统一关系,提高工程建设的综合经济效益,加强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也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