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理公司管理系统 | 工程企业管理系统 | OA系统 | ERP系统 | 造价咨询管理系统 | 工程设计管理系统 | 甲方项目管理系统 | 签约案例 | 客户案例 | 在线试用
X 关闭
房地产项目管理软件

当前位置:工程项目OA系统 > 房地产OA系统 > 相关系统 > 房地产项目管理软件

解剖中国人的国民性

申请免费试用、咨询电话:400-8352-114

作者:赵京勇
  上官子木《细说中国人》通过100个生活中的小故事说明了中国人的国民性,我概括为三个方面:

  一、制约行为的思维魔方。许多民营企业家尽管没有学历,社会智商却很高,敢于冒险,敢于创新,且经营方式灵活,能根据市场变化调整经营战略;而高学历者常常思维僵化,不能应变,优柔寡断,缺乏足够运筹能力、社交能力以及经受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

  固定的观念和饱学多读往往是创造性精神的最大杀手,阻碍创新的常常不是未知的东西,而是已知的东西。

  创造始于模仿。模仿有三种:单纯模仿,提炼模仿,综合模仿,三种模仿对思维能力要求是逐级提高的,逐渐与独创缩短距离。科学表明,创造力的培养只需平均智商,就是平均智商的人就可以被培养成有创造力的人,而高智商的人却不见得富有创造力。

  中国人倾向于求同而不是求异,忍受不了由异己、异议 带来的心理压力,一般不相信持不同观点的人能友好相处。而在西方,学生会因发现老师理论不足而自立门户,甚至对着干,这种“叛逆”恰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而中国考试制度是最完美的求同训练,结果使思维僵化,使人逐渐失去主动思考的能力,降低了接受异质理论、新鲜事物的敏感度,更不会从对立面观点中吸取有益内容。

  思维能力发展是智力发展的核心,思维能力发展建立在主动思考基础上,主动思考必须以主动参与为前提,参与的动力则来自好奇心,好奇心则在体验到接触新事物、建立新概念的心理快感后逐步发展起来。

  二、兴趣是最大的能源库。人们发现自己真正的兴趣往往是在20岁,甚至30岁之后,确立兴趣也总在是进行了一系列尝试之后。当个体有了一定的社会经验之后,会重新评价原有的兴趣,乃至确定新的兴趣。

  中国人往往强调聪慧、勤奋和毅力,而“兴趣”总被遗忘。毅力受辖于“超我”,是靠外在目的支配的内在力量,需要调动相当大的心理能量来维系,所以“毅力”的生成和持续较困难;兴趣受辖于“本我”,是带有自然和原始色彩的内在力量,有着强烈的冲动性及亟待满足的驱动性,所以“兴趣”对完成一项工作来讲,比“毅力”有着更大的暴发力和推动力,对成功的贡献远远胜过“毅力”。但兴趣的源头是人的心理内部欲求,所以断了源就没有能量,而“毅力”可以靠外部能量持续下去,这是人们重视培养毅力、忽视培养兴趣的根本所在。靠兴趣来完成工作同靠毅力来完成工作相比,前者乐在其中,后者苦在其中。

  中国人重毅力轻兴趣,究其实质主要是注重外界对自我约束力量,而轻视自我本身天然驱力;注意理性控制力而看不见感性冲动力;善于靠强制自我来达成目的,而不善于靠挖掘自我潜力来开发自身;善于发现和利用外部能量,而不善于发现和利用自身内部潜能。当我们自怨智力有限、毅力欠佳而与成功无缘时,不妨重新审察一下自己的兴趣所在并加以有效利用,以持续性的兴趣为支点,画出的圆肯定很圆满。

  中国人对数字不感兴趣,热衷于“事例”,无论写什么都忘不了“举例子”。其实不管多么具有普遍性,作为单一的事例只能算作一种特殊情况,从逻辑上讲,仅举一例不具代表性,也不科学。西方人重数字,数字能表达普遍性,推出相应结论,具有精确性。重数字与重事例表达了不同的思维方式,中国人的思维带有归纳法特征,从特殊到一般;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带有演绎法特征,从一般到特殊,更具理性。

  三、人际关系的心理怪圈。中国人注重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存在较强的人际依赖与制约,这样人际摩擦便高频率出现。源自人际交往的心理困扰,根植于中国人含蓄的情感表达方式和求全的思维方式。由于很难将感情和情绪直接表达出来,不仅加大了人际间理解的难度,也加大了误解的可能性。追求完美的思维使人在道德和人性审美上,既苛求他人又苛求自己,缺乏宽容加深了人际隔阂,普遍存在对他人指责的恐惧,谨慎、多疑与敏感的他律人格极易在社交中产生“举止表现焦虑”、“缺点暴露焦虑”、“地位焦虑”,加大了人际交往的难度。

  东西方人社会交往方式大不相同。西方人对别人是先相信后验证,中国人相反,对别人往往先怀疑后释疑。西方人先把对方当“君子”,中国人则先把对方当“小人”,所以西方人总是开门见山,拣重要的先说,中国人则绕圈子,做铺垫。

  中国人还是完美主义者,凡事希望好上加好,不给缺陷留有任何余地。但是,人们注定要与“错误”相伴而与“完美”相去甚远,因为错误是贯穿于任何认识过程的必然产物,是限于人的认识能力而无法排除的客观事实。“错误是创造之母”,犯错误、走弯路不仅是件坏事也是件好事,特别对激发创造力来说更是如此,错误与失败使人尝试各种可行的方法以摆脱困境,伴随着诸多新思维迸发。不犯错误、不走弯路意味着失去了接触更广泛的事物,开拓更多条道路的机会。“不犯错误”本身成了一种缺陷,谨小慎微使个体陷入狭小框架而缺乏拓展思路、广阔认识新世界的可能。

  四、感言:中国人的国民性古今中外均有所剖析,但面对社会变革,这又是个说不完的话题。作为中国人的一分子,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自觉不自觉的以不同的方式来思考有关中国人的问题,无论是专家学者还 是平民百姓,都会从自己的经历出发而形成自己特有的想法、说法。上官子木的《细说中国人》从老百姓日常生活实例来探讨中国人的性格特性、行为特性、思维方式和人际交往方式,通过中西文化对比,进一步解剖了中国人的国民性及文化传统在今天的利弊。

  表面上看,我们的国民性主要通过言传方式一代代传承而来,其实真正起主导作用的是涉及切身利益的行为导向,是在周围环境和点滴小事中被潜移默化而促成的。

  知不足然后进。通过本书我们可以知道中国人的特点或弱点是怎么形成的,由什么样的社会机制促成,长期存在的社会因素是什么。它可以帮助我们更自觉地审视自己,象显微镜一样,观照我们思维深处种种潜藏的暗瘤,帮助我发现病症,找出病因,以便我们对症下药,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

  变革时代,让我们好好审视自己,哪些优点和特点是值得珍惜的,而哪些缺点和弱点需要我们忍痛割爱。




出处: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

QQ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