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来:互联网+建筑设计与施工
2015年10月31日,由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主办的第七届中国房地产科学发展论坛在天津召开,论坛以互联网+房地产为主题,探讨互联网对房地产的思维、动力、价值将产生如何深刻的影响,推动房地产互联网进一步有机融合,分享互联网和信息经济带来的成果。会上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BIM建筑设计研究所所长/building SMART中国分部秘书长魏来发表了精彩的演讲。
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BIM建筑设计研究所所长/building SMART中国分部秘书长 魏来
以下为会议实录:
魏来:尊敬的刘会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下午好!我来自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是一个建筑师也是一位从事BIM这个领域的从业人员。今天非常有荣幸跟大家在这里坐而论道。
我思考第一个问题,对于不动产为主的这样一个房地产行业来讲,互联网+到底意味着什么?刚才冯总讲到一个细节,这个细节是什么?如果把前端的众筹做好把后端的销售也做好,就可以根据用户进行定制了。这时候会有一个问题,如果在产品制造这个环节出问题的话,我们恐怕对互联网+还是有一定的影响。这就引发一个问题,这个房子到底怎么建?今天我个人抛砖引玉的一个说法就是互联网+,总不能像发一个短信一样把房子发送出去,也不可能像送衣服一样把房子快递出去,还是要踏踏实实的设计和建造。互联网+带给我们的意义在哪里?是一个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功能,由此带来了一个认知的无限延伸和管理半径的无限加大,这是我考虑的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BIM,我非常关注BIM在房地产领域的应用。也问过很多房地产的大佬,有很多大佬说我有BIM了,我说怎么BIM呢?找了设计公司,设计公司也答应我用BIM,都做了什么呢?我做了基于BIM的建筑设计,做了设计优化,做了检查,确实省了很多成本。然后呢?他说然后设计公司就把文件拷给我们了,我说再然后呢?就没有然后了。这就是问题,这个数据只用到了极少数的层面。所以说BIM到底威力还是没有充分认识到。
去年街道房地产大会的主题叫“创新”。当时我也给大家分享了一些关于BIM的理念。今年互联网+给我们提升了一个层次,就是来谈关于互联网+在建筑设计与施工当中的应用,怎么样化解刚才提出的两个问题。
今天标准院更多是技术引领的城乡一体化的综合服务商,同时也是BIM国家标准的主编单位。
现在开发领域特别是设计与施工领域,一切是以经验为最终的决策。无论是办公项目前期、项目财务、人力工程技术等等,他还有很多分支,比如说组织、考核等等,还有手续、风险控制等等,这些都是处于以往开发的经验基础上,一切以经验来做决策。
问题是经验是否可靠?经验很显然代表的是过去,不能代表未来。在瞬息万变的领域当中,经验很显然是不能带来更多的效益。
设计施工阶段怎么掌握信息,给大家根据实例提供一个办法。
其实这个办法很简单,就是和超算中心进行高度合作给大家提供一个高度整合系统化且智能化的完整解决方案,这个方案就要要基于云计算,把所有需要的信息都放在云上面就可以共享。如果设计信息靠U盘拷贝,大多数甲方不会识别这个BIM里面带来的信息,因为没有这么多人才,不像设计院里有那么多机构。如果放到云上,同时给大家完整的应用架构,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现在行业急需的是什么?产品资源库。房协做的采购平台把这些产品告诉大家,要知道现在有哪些产品,根据一些产品利用技术手段把这些装上去,这里面有一个大概念,一个大后台和小前台,也是我们在跟北京一个集团在北京保障房试验实施的一个项目。所谓大后台就是足够的大量数据作为数据支撑,甲方掌握了所有的产品信息、资源信息、用户信息和施工的进度等等。这些成本控制以后,就可以做想要控制的事情。小前台就是施工建筑。以前把大量的经验放在现场是不对的,根据供应链把大生产环节都统一整合起来。
还有模型库要建立,就是指所有的产品,包括防水、部品、装饰、厨房、栏杆、阳台等等,只要厨房有的,理想状态下就应该集成在一个库里。这个库里面也能只有采购信息,还需要所有关于设计施工的各种信息。拆分到最小单元又可以灵活组装了,这样可以做到很多定制化服务和定制化设计。外墙面也是一样,设计阶段就要提前掌握的信息,不仅设计师要找而且甲方和施工方都要找信息,才能够真正做到设计施工的虚拟化。这里还有一个关键点,就是协同!协同非常关键,一定是基于平台的,基于同一个数据系统。同一个云的平台去协同,所有人都登陆以后一起来建这个房子,有修改的时候很快就会知道,这就是协同。这就是目前的协同的一个界面,这个界面涉及到多专业,比如说有各种工程的管理、造价管理等等,实际上掌握的信息越丰富,最后效果越好。
这个是全部基于BIM,把BIM的数据库包括规范,在做国标的框架当中,不仅仅是这些还有很多,包括产品说明书。设计院做完设计以后,只要点了这个厨房就能够从这个厨房找到产品说明书,工人甚至能从厨房找到安装的动态视频。但是这些你都不要放到设计院,重要的话要说三遍,不可以放到设计院,也不可以放到甲方的电脑里,只有一条道路就是放在云平台。云平台不必定放在天津超算中心,可以要放到各方都可以访问的各个云平台。有了这个以后,就可以交底审批了。
我比较强调是五大技术的共同应用,第一个是BIM,第二是JIS,第三个是互联网,第四个是云计算,第五个是移动互联。我比较在乎的是今后我们互联网+,一定是这五项技术应用在房地产设计和施工领域,才能够真正实现我们所想要的结果。
这是进度管理清单式的管理,可以根据进度管理进行一些工法上的研究,一些进度上的控制,哪个地方完成,哪个地方可以加速,哪个地方可以减速等等,这都是非常技术细节的东西。协调人力资源,标准院在给绿地集团做,上海南翔SI体系的工业化总承包也进用了BIM,在基于BIM的系统上施工工法进行了优化,最后实践证明,成本比以前能节省20%。这都是可视化管理,至于BIM我可以提前把模型建好,然后安全防护、各种施工细节都可以做好,根据这个做一些验收。有了云平台以后,我们更要加强现场云平台和现场的交接,这是一些质量数据。
有一位房地产开发商朋友,跟我说他们公司有一个想法,今后五年内要在全国建设几百到上千个轻资产商业中心。我说这现在有一个问题,这个商业中心以后要管理的话,半径是相当大的,他们也要做BIM和云平台,这个实际上对于大家来讲都是同一个解决方案,就是CLUB,这都是算量。
总而言之,云建造这样一个平台,提供的不但是设计和施工过程当中的一些想象空间,最后实际上提供的是一个整合的平台。我们的理想也是这样,我在部署了各种数据、数据库,再加上各种的数据应用平台就可以实现所有功能,这就是互联网+给我们带来的一个启示。
最后再说一个不能忘的环节就是政府。所有房地产开发商恐怕最后跟政府打交道是很困难的,政府现在要求也是一天比一天高。比如上海已经明确要求国家投资的项目在限制平米外或者是重点地区的项目要使用BIM,甚至要向它交付BIM。
那么BIM在提交的过程当中有一个巨大的趋势,我正在主编《BIM的制图标准》,这要跟大家明确一个概念,不是制图以后全部是电子化提交。我们提交的一定是电子数据,电子数据到政府手里,无论是国土还是规划,他只要提取他想要的数据就行,只有这样政府才能够进行BIM方面的一些审批。云平台我们之后会投入很大的精力跟房协一起来发展,为各位开发商,无论是设计单位还是施工单位,甚至是运营单位,我们一起来打造一个基于云平台的一个使用环境,最终的目标就是能够打造基于互联网+的智慧城市,智慧城市的基底就是数字城市,有了数字城市才能实现智慧城市。这个基底就是我们要把大量的数据搜集上来,能够进行统一的协调和管理。
- 12015年安全工程师考试《安全生产技术》题解12
- 2王全书:“奇葩建筑”需要文化自信来拯救
- 3时评:地产微利趋势形成将难以逆转
- 4李瑶:为专业而联盟
- 5雷诺·巴赖斯:让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迈向统一和自然
- 62015安全工程师《安全产生法及相关法律知识》习题(1)
- 72015年安全工程师考试《安全生产技术》题解14
- 82015年安全工程师《安全产生法》模拟题(2)
- 9北京某大型图书馆创优规划(鲁班奖)
- 10李强:室内设计不是填空题
- 11郑端端:“政绩冲动”酿造了保障房“空城计”
- 12建筑工程竣工档案主要内容及排列顺序
- 13孟桐:建筑模型需求催生大市场
- 14分析:精装修产业化风生水起 卫浴企业找准发展时机
- 15质量管理:软件质量改进的六要六不要
- 16安全工程师法律法规相关知识精选习题(7)
- 172015年安全工程师《管理知识》练习题(16)
- 182015年安全工程师考试《安全产生技术》练习题(10)
- 19娄宇:中国钢结构贵的原因
- 202015年安全工程师考试《相关法律》自测题(7)
- 21宋卫平:绿城真的不要规模了
- 22重庆某高层住宅创国家优质工程策划书
- 23钢筋重量查询表
- 24时评:城市建设要有“全盘棋”考虑和“千里眼”谋略
- 25仪表安装工程表格(空白)
- 26如何制定IT外包行业中有效的进度表
- 272015安全工程师考试生产事故案例分析精华12
- 28刘静雅:推行绿色建筑 创造宜居生活环境
- 29肖毅强:建筑师要懂光
- 30时评:认识到城市停车位问题的公用性
成都公司:成都市成华区建设南路160号1层9号
重庆公司:重庆市江北区红旗河沟华创商务大厦18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