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惟敏:建筑与艺术相比更具场所性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庄惟敏教授
我们常说当代建筑与城市设计的多元化、全球化与复杂化,这一点毋庸置疑。现在建筑呈现出来的多样性其实跟半个世纪前的后现代主义强调的文化多样性并不完全一样,因为今天相关的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带来了多种可能性,技术的可能性让很多原本不能够实现的东西现在得以实现。
另外一个层面是一部分大众的喜好也裹挟着与建筑、城市本身没有太多关系的情绪,越过了专业的界限,考验着设计师的职业操守和价值判断。所以现在我们面临这样一个环境:设计的原创性、艺术性和专业性变得黯然,混入众多利益诉求的洪流中而变得不再鲜明,全球化的职业实践正悄无声息地改变着地域和城市的面貌,设计的品位、时尚像时装等消费品般迅速传播,冲击着地域文化和本土特征。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参数化设计变成一种设计的时尚,但很多情况下,参数化设计被一些人误读为当下建筑设计的一种创意手段。
大家越来越多关注到了我们今天的城市,越来越多关注他们的人工环境,人们加入了一场持久的建筑狂欢,这件事情使我感受最深的是那一年的元宵节,CCTV的一栋楼被一把火烧了,很多市民在网上发出狂欢,说像看烟火一样看它燃烧,我觉得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很多大众把城市建筑,甚至是把建筑师看成是一种可以娱乐的状态。面对大众的喜好以及那些裹挟着与城市、建筑本身无关的情绪,建筑师已经慢慢失去了话语的阵地。
一些建筑师在坚守,但是面对这种情况也有很多的建筑师无奈地退到一种实用性的阵地中去,因为建筑师也要吃饭。他们只能退守到实用性的阵地前沿,深怕自己的建筑被选为最丑陋建筑。工业化革命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使技术至上变成了一种风气,技术至上的实用主义的思想统治着建筑人居环境的创作,特别是对于大院的建筑师而言更是如此。
有的建筑师可以用筹募来的钱做一个自己喜好的、自己可以投入其中的建筑。我们一方面羡慕他们,一方面又在这种环境下被业主、领导和城市不断制约着,在被不断呵斥的状态下进行创作。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说当代建筑与城市确实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后现代主义运动将建筑的传统范式横扫,当代建筑设计强调多元、纷杂,全球化的标杆下呈现出对形式的狂欢追逐。
很多建筑师都有感受,我们在创作过程中更多关注的是形式,因为这种形式能够博得甲方的好感,得到领导的认可,经常在投标的过程中建筑师强迫自己要编出一点故事,这个故事要讲给甲方和评委听。所以地域文化和地方特征价值观的认同在全球网络化中遭到了危机,这种危机不以我们的意识为转移,建筑的形式成为易耗和标新立异的消费品,比如说高度、某个象征等等,建筑的本质在去精神化和追求时尚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了。
案例分享:通辽马头琴博物馆
在这里我提出一些自己的思考叫“在地性”,这个词并不新颖。其实最早的建筑师提出的场所精神,到后来近代、当代的很多建筑师,包括我们的中青年教师阵营里面有的提人到的本土建筑,都有在地性的思想。不管是在地性、本土、场所也好,建筑设计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它的存在,作为一个实体存在,存在性在建筑上表现出来极强的场所性。
建筑与艺术相比更具有场所性,例如艺术品可以搬回家欣赏,但建筑不能移动。所以建筑坐落于一片场地上,建筑因这片场地的唯一性而变得独特,建筑和场地相互作用,不可分割。
场地是有灵性的,它承载了历史、文化、宗教和习俗。如果设计得当,场地会将这种灵性作用于建筑上。建筑场地因其发生了历史事件和人类生活,使建筑具有了人文精神。所以当我们讲到一个建筑的时候,显然不能离开它的场所。
建筑的场所有时候需要变更和改造,人定胜天的观念在文化大革命以后越发发扬光大,但今天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建筑师小心翼翼地、怀有敬畏感地关注了场所。怀有敬意地触碰自然,实际上是建筑师的一种深悟和感受。这些变更很显然是建筑师赋予自然和强加给自然的,如果我们粗暴地对待它,首先在对待环境的过程中你就输了第一步。场地原始的自然性,比如地形、高差、土力学特征等恰恰是场所性的具体体现,怎么样巧妙结合场地、利用场地特征,是建筑设计的一个基础。
建筑和场地结合应该成为一个整体,离开场地的建筑设计存在要有它的意义,这是建筑师进行建筑设计的一个原则,即所谓在地性的原则。
案例分享:玉树州行政中心
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案例,玉树州行政中心——普措达泽山下的藏式院子。玉树灾后重建政府投入了相当多的一笔经费,项目除了博物馆、纪念馆、大剧院、游客中心等,还有一个行政办公建筑,我们设计的就是这个行政中心。神山圣水营造了玉树特有的人文地理环境,灾后重建怎么体现这种特有的气质变得非常关键,我们对此做了很多思考。主场地的相互作用,融于环境、改善环境,强化场地的人文气质,其实也是建筑师一直追求的。
我们在玉树看到依山傍水的一个个院所所形成的台地建筑构成了最重要的场所精神,这种场所精神给了我们一种非常强烈的震撼和视觉感受。后来在模型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尝试用这样一种藏式的院落结合台地的形式,来诠释深入到藏民心目中的一种空间景象。
关于色彩,为什么做成灰色或者用混凝土砌块的本色?其实在最初的设计过程中,我们也考虑到宗山的色彩意义的延续。红白对比展现了宗山特有的藏式风格和特点。那么红白的颜色可用不可用?我们对此做了长期的研究,特别是和当地的民俗专家沟通之后,最后决定放弃红颜色的使用,实际上也是回归一种更加亲民的色彩,不过分强调建筑的宗教特征。
玉树州行政中心这个建筑更多强调的是一种院落特征,局部用了一点点符号,例如窗台上的玻璃噶扎、花格窗以及顶部的处理。院落的大小沿着轴线和侧院所形成的形制是藏式院落特有的一种形制特征。当地树木非常稀少,保留树木是对它脆弱的生态的保护,所以我们也尽量保留了树木。在藏区行政建筑不同于文化建筑,其实是很难做的,难点在于气质的表达。是要表达一种行政建筑的威严还是表达出具有地域风格的文化气质和亲民气质?我们曾经为此纠结,但最后我们通过不同尺度的院落看到这种亲民的特质可以实现。这一组建筑后来在玉树形成了特有的风貌,既不同于当地色彩丰富斑斓的文化建筑,也不同于红白两色的宗教建筑,是一种贴近市民、同时又具有一定地域文化特质的院落式建筑。(节选自清华设计学术周沙龙发言)
- 1孔鹏:对新常态、新设计的几点思考
- 2时评:建筑变“绿色” 为何这么难
- 3聂梅生:养老地产需要“零”土地成本和融资成本
- 4项目管理咨询浮出水面
- 5[辽宁]工程质量创优策划方案(世纪杯)
- 6价格虚标引竞争 地板企业产品需明码实价
- 7经典故事之"且慢下手"
- 8浅谈项目管理
- 92015年安全工程师考试《安全产生法》练习题(44)
- 10孟晓苏:房地产是旺夫婆娘
- 11[四川]框架核心筒结构超高层办公楼施工质量创优汇报
- 12韩林飞:建筑师应从社会性角度预测前瞻性空间
- 13案例说明如何写景观设计任务书
- 14吴其林:为业主设计“思想豪宅”
- 15项目管理及P3软件应用案例
- 16安全工程师考试《生产法及法律知识》模拟题(23)
- 17北京某剪力墙结构18层住宅楼创优计划(长城杯)
- 18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法律知识》全真习题(12)
- 192015年安全工程师考试《安全生产技术》测试试题23
- 20深圳某高层建筑创优方案(省优)
- 21时评:建筑综合体构筑城市新景观
- 22项目管理与汽车销售
- 23质量管理:浅析分包工程的质量控制
- 24朱大鸣:高房价和计划生育阻碍了足球崛起
- 252015年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法及相关知识》(35)
- 26时评:牵住北京发展的“牛鼻子”
- 272015年安全工程师考试《管理知识》练习题(12)
- 28安全工程师考试法律法规相关知识习题精讲班(13)
- 29[北京]大型购物广场地下室防水工程质量创优策划
- 30[北京]游泳馆改扩建工程创优施工策划方案(图)
成都公司:成都市成华区建设南路160号1层9号
重庆公司:重庆市江北区红旗河沟华创商务大厦18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