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理公司管理系统 | 工程企业管理系统 | OA系统 | ERP系统 | 造价咨询管理系统 | 工程设计管理系统 | 签约案例 | 购买价格 | 在线试用 | 手机APP | 产品资料
X 关闭
房地产项目管理软件

当前位置:工程项目OA系统 > 房地产OA系统 > 相关系统 > 房地产项目管理软件

时评:古建是否“戴帽”,折射理念之争

申请免费试用、咨询电话:400-8352-114

摘要:南京明故宫核心区标识展示工程近日获国家文物局批复,允许工程立项,御道街及奉天、谨身、华盖三大殿遗迹都将得到展示,但午门却没有出现在申报文件中。

古建是否“戴帽”,折射理念之争

南京明故宫核心区标识展示工程近日获国家文物局批复,允许工程立项,御道街及奉天、谨身、华盖三大殿遗迹都将得到展示,但午门却没有出现在申报文件中。原来,午门加顶方案未获国家文物局批准,该议题被暂时搁置。在此之前,午门加顶方案,包括已经实施的明孝陵方城明楼加顶,都引起了不小的争议,古建筑加不加顶,已经演变为一场文保理念之争。

“加顶”保护利大还是弊大

据了解,国家文物局去年1月作出“暂不同意”午门加顶修缮保护决定,认为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研究不足,并要求“保护应贯彻最小干预原则,以现状保护和展示为主,不宜盲目兴建各类设施,避免过度保护和展示”。南京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个决定被坚决贯彻,此后再没有过午门加顶的提议。

设计午门加顶方案的是东南大学建筑系陈薇教授,她表示,国家文物局论证方案时是由她本人作的汇报,专家们认为,午门原来是“凹”字形,跟北京故宫一样,但因门阙已消失,现在的明故宫午门是“一”字形,如果加顶会让人误以为这就是完整的午门原状,专家们认为,明故宫午门不具备加顶条件。

明孝陵方城明楼加顶虽然得到国家文物局的批准,并且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认同,但直至完工后5年,仍然没能摆脱争议。曾带领团队监测明楼状况一年多的东南大学穆保岗教授说,加顶之前,每逢大雨,方城明楼内部都有雨水混合着砂浆渗出,雨停几天后仍在滴水,仪器甚至能检测出明楼墙体向外膨胀变形,这对穹顶和拱券结构非常危险,很多人担心明楼在雨中坍塌。经过多次论证乃至争论,最后才确定了加顶方案。后来的监测表明,加顶后明楼的状态相对稳定。但仍有人认为,建仿古的城楼需要在明楼上打地基并大兴土木,数百吨的建筑压在600多年的明楼上,未必是最优选择。

是技术问题,更是理念之争

加不加顶,与其说是保护手段的探讨,不如说是保护观念之争。南京大学教师姚远是坚定的反对派:“南京明故宫已经化作沧桑之美和兴亡之叹,这正是文物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的最好体现,而通过加顶添加新建筑,是对历史形成面貌的破坏,是画蛇添足。”

缺乏科学依据,是加顶工程最常遭受的质疑。《威尼斯宪章》是保护文物建筑和历史地段的国际原则,其中明确规定,要尊重原始资料和确凿的文献,而不能有丝毫臆造。姚远认为,明楼和午门都是明代建筑,既没有留下照片,也没有测绘图纸,根据文字记载再借鉴北京类似建筑,无法保证恢复建筑原貌。曾参与明故宫保护规划论证的原北京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晋宏逵说,最小干预、保持风貌、修复可逆等原则当然都是对的,但其实每一个保护个案都是全新的,文物就像一个个饱经沧桑的老人,脆弱是一样的,“病症”却各不相同,因此在使用传统材料还是现代材料、恢复旧日风貌还是保持现存状态等方面,都需要具体分析,比如修复城墙时内部可以用框架结构,表面用旧城砖,而不必再用古法一块块烧砖砌墙;为防止酸雨侵蚀,不得不为石刻添加历史上不存在的大棚或亭子。在各种论证会上,历史学者、文物专家和规划设计师、工程专家常常发生争执,但最终还是需要综合考量,达到各方平衡。

南京作家薛冰更担心的是加顶保护被滥用。他认为,防水是一些加顶工程最主要的理由,但防水和加顶是两个工程,防水要做防水层,加顶是风貌工程,加顶之后墙面和地基仍然需要防水,在规划时不能偷换概念。中国南方众多古建筑是缺顶的,如果到处加顶,对文化遗产保护很可能是灾难。

国外理念和科技带来新启示

世界上有很多著名的遗址,如意大利的古罗马斗兽场、希腊的雅典卫城、英国的哈德良长城等,它们同样残缺不全,面临着风霜雨雪的侵蚀,保护难度也很大,那么它们又是如何保护的呢?

南京工业大学汪永平教授表示,加顶更多的是中国特色,而不是国际通用做法,保护文物现状,延年益寿,既不添加又防止损坏才是通行的保护理念。希腊很多神庙的构件在殖民时代被运到西欧国家,现在他们还在打官司追索,却从没说要复建。在罗马,建筑立面经常被喷涂一种防水的高分子材料,这种材料若干年后可以降解,到时候如果有更先进的理念,有更好的技术,还可以用于保护。他认为,加顶保护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很难和复建相区别,而损毁的遗迹不复建是一条基本的保护原则。

“国外的保护,不光文物专家在做,化学专家、材料专家、建筑专家都在做,这值得我们借鉴”,东南大学教授周琦告诉记者,“对于砖石类文物,主要采取物理、化学方法,比如涂上一层防水膜,或阻隔紫外线的材料,他们不是给文物加个罩,而是给文物穿上一件外衣。”这些技术正慢慢进入中国,但是因为文物材质不同,在中国推广还需要一个试验过程。

短短几年,古建筑保护不加顶已经成为大多数专家的共识,这场理念之争,在今天固然缺少了精彩的激辩,却是文保理念的可喜进步。

 

发布:2007-11-10 14:07    编辑:泛普软件 · xiaona    [打印此页]    [关闭]
相关文章:
相关系统
联系方式

成都公司:成都市成华区建设南路160号1层9号

重庆公司:重庆市江北区红旗河沟华创商务大厦18楼

咨询:400-8352-114

加微信,免费获取试用系统

QQ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