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体制改革要处理好政府、市场、社会的关系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要“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由此可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关键是要厘清和理顺政府、市场、社会三者的关系,准确界定各自边界,充分发挥各自优势。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经济体制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决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完善的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不断深化,对市场地位和作用的判断更加准确。
1979年,邓小平明确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这一判断摆脱了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的传统观念桎梏。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提出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的重大推进,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认识的进一步深化。从“基础性作用”到“决定性作用”,市场的地位和作用得到“升级”,这体现了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一般规律,彰显了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巨大作用。
市场作为经济的一种基本调节手段,通过价值规律客观地起着导向作用,能够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决定》指出,必须积极稳妥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更好发挥市场作用,必须完善产权保护制度和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激励更多要素参与市场交易,激发市场活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使“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发挥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独特优势,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纵观经济学百余年发展史,对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和政府职能的认识,虽然经历了从“小政府”到“大政府”再到“小政府”的过程,但是,现代市场经济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二者之间存在着共生性的内在关联,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市场虽然在优化资源配置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但市场并非万能,其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弊端容易导致市场失灵。而且,市场化程度愈高,市场机制作用愈强,市场失灵现象往往就暴露得愈充分,政府作用也愈显重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必须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强大优势,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强化政府的长期规划、微观规制和应对国际风云变幻的能力。只有划定政府与市场的合理边界,政府把该管的管好,该放的放下,让“无形之手”和“有形之手”相得益彰,实现市场高效、政府有为,才能迸发出强大力量。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旨在为市场创造良好环境、提供优质服务,而并非替代市场的作用。政府放权也不意味着政府职能的弱化,而是要努力寻求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的最佳结合,使政府在调节经济、弥补市场失灵的同时,防止出现“越位”“缺位”和“错位”。
当前,政府对微观经济运行直接干预过多,涉入微观经济领域运行过深,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的问题依然存在,导致市场和社会的活力被抑制,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升级受到阻碍,同时也出现了权力寻租、腐败滋生、社会公平受损、公共服务供应不足等问题。未来政府要减少或退出直接配置市场资源。《决定》明确指出,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
激发社会组织活力,进一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
由于政府无法掌握所有信息,以及企业和民众心理预期抵消政府政策效果等现象的存在,使得在市场失灵之外,还可能会出现政府失灵的现象,这就需要我们充分发挥“看不见的市场之手”与“看得见的政府之手”之外的社会的积极作用。这是因为,社会也可以提供一种社会资源的分配,给市场机制提供一种补充作用。
政府必须改变治理理念,树立“还权于民”“还政于社会”的观念。改变计划经济时代由于政府权力空前膨胀,包揽经济社会事务,从而导致政府与社会关系失衡,社会力量和社会组织全面萎缩,社会活力和创造力严重窒息的局面。依据《决定》的精神,我们要正确处理政府和社会的关系,加快实施政社分开,推进社会组织明确权责、依法自治、发挥作用。要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总之,政府、市场和社会三者关系,并不是此消彼长、你大我小、你强我弱、你进我退的相互对立,而应该是边界明确、权责清晰、分工协作、互相促进的有机统一。正确处理政府、市场、社会的关系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所在,政府、市场、社会需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制衡、协调一致。
- 1代理具有那些特征?无权代理包括哪几种情况?
- 2家装煤气管道的安装原则
- 3以土贮水 土中取水技术
- 4北京:2013年全市已完成疏堵工程118项
- 5某铁路站前工程地基处理施工作业指导书
- 6安全工程师《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二)
- 7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作业指导书
- 8北京计划建3000公里旅游步道 规划方案已完成
- 9注册造价师考试技巧(二)
- 102015年咨询工程师《组织与管理》第十章(3)
- 11北京某体育馆空间巨型厚板桁架制作工艺
- 12工程建设中预算造价员的审查工作及注意事项
- 13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地基加固方案及施工组织设计14p
- 14【微视频】《建设工程经济》考点:收入
- 15各地全面排查安全隐患
- 16路基排水防护工程砌体施工作业指导书
- 17[江苏]排污管道沉井及顶管施工组织设计
- 18煤矿铁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 19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复习资料——危险指数评价法
- 20发泡水泥保温板中添加防水剂的制作方法
- 21上月全国发生7起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一未办理施工许可项目发生较大事故
- 22混凝土振动机械怎么选择?
- 23一级建造师复习资料: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文件的修改
- 24项目管理秘笈错位沟通
- 252015年上海市咨询工程师考试报名相关事宜
- 26 2015年将成PPP项目元年<br/>走好公益与效益平衡木
- 27一级建造师复习资料:机电工程建设项目组成部分
- 28提高水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质量的几点措施
- 29项目利益相关方
- 30新建桥梁人工挖孔桩施工作业指导书
成都公司:成都市成华区建设南路160号1层9号
重庆公司:重庆市江北区红旗河沟华创商务大厦18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