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管理系统 | OA系统 | ERP系统 | 工程项目管理软件 | 装饰管理系统 | 签约案例 | 购买价格 | 在线试用 | 手机APP | 产品资料
X 关闭
项目管理系统

当前位置:工程项目OA系统 > 建筑OA系统 > 项目管理系统

澳大利亚建筑抗震能力调查

申请免费试用、咨询电话:400-8352-114

澳洲新移民报特别策划澳大利亚建筑抗震能力调查---

如果澳大利亚七级地震  我们安全吗?

 

(本报记者刘芸)地震离澳大利亚并不遥远。

2010年4月20日澳大利亚金矿区发生5.2级地震;7月2日邻居岛国瓦努阿图发生6.4级地震;7月31日澳大利亚南澳地区发生4.2级地震。当近期新西兰7.2级的强震发生时,作为邻居的澳大利亚十分警觉。9月7日,有澳大利亚地震专家更是预测,根据澳洲地层结构的组成和现在发现的不少断层线,澳大利亚也可能发生与新西兰相同级别地震。这一重磅消息使地震问题成为澳大利亚民众眼下最关心的话题之一。而据相关数据显示,在地震中,有96%的受害者是因为建筑倒塌而丧身。人口密度的因素外,不同的建筑质量直接影响和决定了地震中受害人数的多寡。近50年来级别相同的地震,在发展中国家造成的死亡人数要比发达国家高20倍以上。1994年美国洛杉矶的6.6级地震死亡人数只有62人;2003年美国加州6.5级地震只有40栋老建筑倒塌;中国汶川的8.0级地震死亡人数却高达10万多人。今年发生的海地地震和中国玉树的地震也是一个明例。海地和玉树都比新西兰地震的震级低,但是在伤亡方面却重得多。海地7.0级地震,造成11万3千多人死亡;玉树7.1级地震,2200多人遇难;而新西兰7.2级地震,只有两个人受重伤。那么,澳大利亚的建筑质量及其抗震能力究竟怎么样?与新西兰同处澳洲大陆的澳大利亚的地质结构如何?新西兰零死亡的奇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西兰政府对新型抗震技术的规模使用和对每一个施工环节的标准化管理,澳大利亚房屋建筑的抗震技术在多大程度上被推广和使用?政府在房屋建筑的标准化管理方面又是怎样的情况?请看《新移民》本期特别奉献,灾难来临,我们安全吗?

 

 

澳大利亚不属地震带  防范飓风成房屋建筑重点

  澳大利亚大陆有着世界上最漫长和最复杂的地质演化史,其基本构造格架形成于中新生代。澳大利亚大陆主体由厚的岩石圈组成,岩石圈最厚达150公里。大陆壳主体由太古代、元古代和若干显生代花岗岩和片麻岩组成,薄的、主要为显生代的沉积岩盖层覆盖在其上。大地构造背景上,澳大利亚大陆曾是冈瓦纳古大陆的一部分。简言之,用通俗的话说,地质结构说明澳大利亚不属于地震带。

 

澳大利亚在过去10年中,有记录的地震近3600次。就统计数据上看,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难发生毁灭性地震的地区之一,而那样的地震近年来在亚洲以及南美均造成了数以万计的伤亡。澳大利亚历史上最严重的地震之一,乃是1989年的纽卡素地震,这场震级为5.6的地震,造成了13人死亡。

 

墨尔本知名的Central Equalty房地产开发公司的Victor Li告诉《新移民》记者:“澳大利亚的相关部门对于建筑抗震的问题提及比较少,可能是因为历史原因,澳大利亚并没有经常发生地震。所以政府更强调建筑的防风问题,例如维多利亚州这边风很大,所以政府要求建筑商在建设房子的时候必须考虑它对承受风的压力的问题,对于防风的指数也有明确的规定。与此同时,近年来政府对于房屋防火的问题也有了明文的规定”。事实上,世界上再没有哪个国家像澳大利亚一样,经受过飓风如此之多的侵袭。仅北部首府达尔文就曾在1875、1878、1917、1935和1974等年份多次遭受飓风袭击。而1974年圣诞节前夜的飓风使澳大利亚人感到震惊,90%的建筑物被损坏,所有的通讯被中断,许多人都认为达尔文市不存在了。风暴平静下来,2万余人无家可归。关于重新设计或是搬迁这座城市的讨论持续了很长时间,但最终,倔强的澳大利亚人让这座城市又在原址上建了起来,甚至连街道、建筑设计也与原来一样,只是坚固了许多。经过那场风灾,达尔文现在的居民达10万人,许多新建筑物都以抵挡强风为准则来设计。Victor Li介绍:“防震,据我所知没有特别的强调”。墨尔本大学建筑系毕业、执牌建造师的Jason Oskar对于这个问题同样表示了认同:“在我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并没有听说这里建造房屋需要考虑防震问题,只是对于地基的尺寸和深度有具体的规定”。 Victor告诉记者,“澳大利亚建筑重点考虑的并不是防震的问题,而是对于地基下陷等现象的考虑”。

 

沿袭英国建筑体系   严控房屋建筑每个进程

据了解,在澳洲,房地产开发商只要具备相应的注册资金,到政府部门申请执照,登记后即可成立。澳洲政府没有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必须具有资质,但是严格规定了规划设计师、建筑师、营销策划师、澳洲房地产中介人员必须具有政府颁发的资质证书才能执业。澳洲的大型房地产开发企业,从业人员中有设计师、建筑师、营销专家和市场研究人员,但多数企业仅有几个财务专家,每建一栋住宅请设计师设计,找建筑师征求意见,提出施工方案,委托建筑师雇工人施工,完全是一种合同关系。在澳洲建造一套住宅,只要符合政府的有关规定,整个过程完全是一种个人行为。Jason Oskar告诉《新移民》记者:“在澳大利亚,对于房屋建筑商都有非常严格的要求。一般没有学历要求,但要求他们具有专科专业证书,并且需要拥有3年的工作经验,与此同时,还必须有已经是建筑师的人推荐才可以获得”。 Victor Li补充说:“对于高层建筑来说,政府对建造商的要求和审核就更加严格了,除了必须是建筑协会的成员外,还有许多非常详细的规定”。他说:“澳大利亚沿袭了英国的建筑体系,他们的建房技术在全世界来看都是非常卓越的。这里的房子一般以一百年的使用寿命来考虑,所以常常会听到说这里的房子奉行的是‘百年计划’,从这一点来看,我们对于澳大利亚的房子的安全问题还是可以放心的”。同时,他还强调,“在澳大利亚建造房子,不光要遵守国家要求,同时还必须遵循各个区、市政厅所提出的要求”。 Australian Profile建筑外装内装材料公司的沈先生告诉记者:“澳洲的建筑商分为Builder和Owner Builder。前者和后者的区别是前者主要建房以营利为目的,而后者只是因为自己需要房子住,而为自己建造房屋,这样的话在质量方面可能会差一点。但是不论是哪一种建筑商所建造的房子都会由市政厅监理办公室的专属人员进行监督,通常他们会对一座正在建造的房屋进行三次监视,第一次在打地基的时候,他们会确保建造者在选择材料方面有没有偷工减料,是否按照规格办事,主要是看钢筋排放的数量够不够;第二次一般在安装木架的时候,检查电,气,水等的管道安装是否安全、符合要求;最后一次是在入住以前,为了确保住户安全,他们还会再一次检查水电路线是否存在隐患,包括水管是否有漏水现象等等”。他说:“总体来说澳洲的建筑市场还是相对比较规范的,而建筑商们为了不丢掉得来不易的执照也会相对律己”。

 

澳大利亚民房多为木质结构  高层建筑存有隐患

中国西南资深建筑工程师、地级机关事务管理局的刘先生告诉记者:“中国的房子有砖混结构或者是砖木结构,也有框架结构,还有端木和钢架结构。近年来,由于几次大地震的发生中国政府越来越强调房屋抗震级别的要求,一般情况下对于房屋的抗震指数要求在防震7到8级。但是真正是不是可以达到这个指数就不得而知了”。 而Australian Profile的沈先生介绍说:“澳大利亚的房子大多为砖木结构,端木结构或者框架结构。这里是没有抗震方面规定的。往往中国在建造房子的时候需要打很深的地基,去确保房屋不会塌陷,或者说具有防震的效果;可是澳大利亚不这样讲,他们打的地基也远远没有中国的深,他们通常只是从表面挖下去一点,然后倒上水泥,使水泥形成一块整体,然后直接在上面建房子。这本身也是因为这里的房子较轻的关系”。刘先生解释说,“这种情况在中国称为混凝土条基,只用于一些低矮的建筑,13层以上高楼是绝对不能下这样的地基的”。墨尔本市资深房屋建筑商、维州福清同乡会会长林立振先生对于澳大利亚的情况作了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所有房子在动工之前都需要进行土壤测试,工程师根据土壤的情况进行分析看这块地皮上应该建造什么样的房子。通常情况下木质结构单层独栋和三层以下的房子地基为70公分深,30公分宽。但是通常我的房子都会打到45公分。因为在测量和施工过程中难免存在偏差,水泥多加一点没有关系,但是如果地基不够,问题就大了。至于三层以上的小高层,中高层甚至高层建筑在打地基前一定要经过严格的测量和计算,这些都是工程师需要做的事情,那样的地基可能很深了”。

 

林立振先生还告诉记者:“澳大利亚的民用房一般是木质结构,也有部分木质、部分砖结构的砖木结构,而高层建筑一般采取钢筋混凝土,或者是钢结构。例如市中心的十层以上的建筑基本上都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因这些房子大都是十几年前的房子了,一般不会考虑它的抗震系数,如大地震来了还真是没人可以保证”。墨尔本BAO Engineering建筑建材公司负责人胡先生告诉记者:“据我了解,政府并没有对于民用建筑的抗震系数作出具体的规定,但是对于建筑材料的质量问题规定是非常严格的,什么样的建筑应该使用那种规格的材料,都有相关规定,这些可以在相关部门查询”。

 

最后,Australian Profile沈先生总结性的告诉《新移民》记者:“澳大利亚的房屋质量整体上是相对安全的。首先行业内对于建筑商,建筑材料供应商,以及设计师和力学工程师的审核要求都是非常严格的。其次,按照规定,目前民用建筑一般提倡‘使用轻型建筑材料’。重点一,尽量不使用钢筋混凝土和重型材料;第二,两层以上的民工建筑,在一楼以上必须使用轻型建筑材料,比如泡沫和薄水泥板。一方面节约了成本,从另一方面讲一旦遇到像地震这样的灾害,没有重物,一般的石膏板是压不死人的。由于这里的房子是木框加少量砖的结构,所以就算木材和砖分离了,木质结构的房子也还会因为其有很好的韧性,并且相互着力而不容易倒塌”。

 

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一个细节,房开商在销售他们的房屋时是不会提及房屋抗震问题的,尤其是高层建筑,目前提到比较多的是“五星级节能”问题。墨尔本市Professional地产Managing Director Sunny Lu告诉《新移民》记者,“不论是新房或者是二手房,在交易中,房产商一般不会向客户介绍房屋的抗震问题,一般客户也不会询问这方面的问题。但是我认为政府在制定相关规定的时候还是应该注意到这方面的问题,毕竟地质情况是在变化的,不出问题就没事,一旦出了问题那后果将会十分严重。作为民众个人,在购买房屋时,一定要多个心眼,在关注房屋的区域和外形时,必须得关注一下它的抗震能力”。

抗震技术的规模运用与严格的管理标准   新西兰打造零死亡传奇

自上世纪60 年代末 70 年代初起,新西兰就在其建筑设计中纳入大量的抗震元素,如在一些大型建筑物及桥梁上采用了结构隔震减震装置,用一种含铅的橡胶垫将建筑体和地基梁隔开。这种隔震装置能够有效降低地震对建筑物的冲击。新西兰的低层和多层居民住房多采用轻型木结构建筑。木结构的房屋在抗震方面有太多的优势:首先是重量轻,在地震中吸收的地震力小;其次,平衡性优于其他结构,不会轻易发生变形,而楼板和墙体体系形成的类似于箱形的空间结构更使得各构件之间能相互作用,即使受强力作用,整体结构也不会散架;此外,木结构韧性大,有很强的弹力恢复性,当受到瞬间连续冲击时,主体结构即使与地基发生错位也不至于崩塌。这种木结构建筑在1987 年新西兰南岛里氏6.7 级地震中,表现出了良好的抗震性能,最大程度地避免了生命和财产的巨大损失。因此,在新西兰还有一种说法:“地震时在室内也安全。”其实,新西兰的防震技术并不难掌握,更重要的是,新西兰的建筑设计标准、施工水平、材料使用以及建造环节中的每一处都有严格的质量控制,很少出现“豆腐渣”工程。新西兰建筑法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则是:在强震发生时,设计方和建设方必须能做到,保证建筑物不倒塌。

在新西兰,每一栋商业或住宅建筑都须经当地地方议会批准并且严格按照国家建筑规范执行。尽管这种严格的管理标准通常会使得建筑审查耗时过长,而且成本不菲,并因此而屡遭批评,但是强震下的“零死亡”作证:这样的费时费力费钱是绝对值得的,因为它挽救了生命。

 

 

发布:2007-07-27 10:59    编辑:泛普软件 · xiaona    [打印此页]    [关闭]
相关文章:

泛普项目管理系统其他应用

项目管理工具 禅道项目管理软件 梦龙项目管理软件 微软项目管理软件 装饰管理系统 装修预算软件 项目计划软件 项目进度管理软件 软件项目管理工具 材料管理软件 工程项目管理软件系统 项目管理系统 施工管理软件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软件 工程管理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