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创汇商机无限
新一轮农业结构的调整使蔬菜生产面临两种机遇,一是粮改、棉改为蔬菜发展提供了空间,二是加入WTO可极大地推动蔬菜的出口。
近几年来,全世界蔬菜年贸易额不断增加,亚、欧、美发达国家对蔬菜的需求越来越大。以日本为例,近20年蔬菜进口逐年递增,1996年已达209.4万吨,其主要原因:
一是人们饮食结构改变。目前,经济发达国家都进入了以保健型食品为主的时期,美国和欧洲各国迅速改变饮食结构,由过去以肉食为主转变为以素食为主。据专家预测,21世纪的主要食品,将是绿色食品。
二是发达国家蔬菜生产弱化。由于蔬菜品种繁多,其生产的机械化程度较低,绝大部分田间作业靠人工操作,劳动强度大,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致使发达国家种菜的劳力不安心种菜,不少菜田荒芜,蔬菜生产严重弱化。另外,加入WTO后,各国将取消农产品补贴,实行世界农业贸易自由化,其结果必将促使各国按比较效益的原则重新安排农业生产,一些发达国家如日本必将减少不具备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发展一些机械化程度高,规模效益高的作物如稻谷,而让出生产成本高的蔬菜等农产品的市场份额。
我国是世界上蔬菜种类最多、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具有较大的出口潜力。例如去年我国蔬菜出口量是进口量的30多倍,出口金额是进口金额的50多倍,在国际市场极具竞争优势。江苏省出口蔬菜1991年为2.78吨,1995年达到4万吨,1998年提高到14万吨。出口成倍增长,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1998年江苏省蔬菜等农副产品年出口约为6亿美元,而其他沿海地区,如福建省、山东省和广东省蔬菜出口规模更大,其创汇总额分别为江苏的2倍、2.5倍和3倍,存在着极大的出口潜力。
蔬菜是我国农产品中出口值最大、比较效益最高的产品,在价格方面存在着3个反差:
1、进出口价格的反差。据有关资料介绍,1996年,山东莱阳县出口蔬菜12万吨,创汇1.5亿美元,平均每吨创汇1250美元;当年度日本进口中国的蔬菜达81.81万吨,价值1420亿日元,折每吨价格1509.3美元。而同期泰国出口优质2号大米到岸价每吨仅为325美元,出口蔬菜是进口大米价格的3.85倍至4.65倍。
2、内外贸价格的反差。据农业部市场信息司及中国海关统计,我国出口粮食的价格低于内销价格,而出口蔬菜的价格则大大高于内销价格。如1993年,蔬菜平均每吨出口价折合人民币7800元,是国内市场价的8倍。
3、产加销价格的反差。根据江苏海星集团的经营实践,日本的常磐黄瓜在我国国内收购价格为每公斤人民币0.7元,稍经腌制装箱出口价为1.83元,而加工后日本市场销价可高达17元。产加销比为1∶2.6∶24。据山东省农委提供的资料,草莓国内市场价每公斤1.6元,一亩收入2400元,经过加工增值可收入9450元,而出口创汇可收入1950美元。
2001年,人们的目光将集中到农村和农民身上。当国有企业的境况有所好转,就该腾出手来解决农村问题了。
◆收入差距不断拉大
近几年,农民收入几乎停滞不前。改革开放之后,1978年到1984年,农民的人均收入连续6年大幅增长,最高增幅达到15.6%。但自1985年之后,农民收入增幅开始下降,到了1999年,农村居民的收入增幅已下降到3.8%。实际上如果扣除统计上的水份和地区的平均,有些地区的农民收入是负增长。中国城乡居民的实际收入的比率1978年为2.36,1985年下降到2.14,1987年扩大到2.38,1995年扩大到2.79,2000年估计为3.2。世界上多数国家的城乡收入比率为1.5,超过2的极罕见,但我国现在竟超过3。按社科院经济所赵人伟先生计算,如果加上城市居民所享有的实物性福利,目前我国城乡居民实际收入的比率应在4左右。
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直接后果,就是城乡销售差距连续不断地扩大。在1992年以前,中国农村的消费品零售额都是大于城镇的,但从1993年以后,城镇消费远远大于农村。2000年10月份城市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882亿元,同比增长11.9%,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147亿元,同比增长8.1%,城乡消费品零售增幅差距达到今年以来的最大值3.8个百分点。
◆管理部门的政策
目前管理部门的政策,大多数措施都是想通过轻徭薄赋或增加农民收入来减轻农民的负担和压力。但到目前为止,这两条路基本上已被堵死。减税在农村已经没有多大空间,如果再减税,那么农村的小学教育、公共交通等公益项目就要完全停止,大批的儿童就要失学。要增加农民收入,农产品涨价或改变种植结构增收都解决不了问题。中国农村资源狭小的格局从根本上杜绝了剩余利润的空间。在人均土地资源仅1亩的农村,能让农民勉强活着就已经不错了,根本无力实现机械化和工业化,根本不可能有原始资本积累。许多没有外部环境因素作用的偏僻农村只有长时期地呆在贫穷落后之中。
所以,中国农民和农村的出路,就是增加人均土地资源,减少农民数量,尽可能地向城市和工业转移农村劳动力。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在中国农村面前横亘着一对尖锐的矛盾,这就是机械化、工业化与富余劳动力的矛盾。
◆工业化与劳动力过剩
是否能让中国农村尽快实现机械化和工业化?是否能让中国农村尽早实现现代化?建国50年来,农村的工业化不管怎么说是在或慢或快地发生着。1980年至1990年,全国农村年末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从1082亿元增加至3898亿元,年均增长13.7%。1990年至1998年,农村年末生产性固定资产总值增至17940亿元,年均增长21%。可以说90年代农村机械化进度大大提高。
在这场农村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过程中,一个尖锐的矛盾诞生了:机械化和工业化导致的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哪里转移?从理论上讲,这些劳动力只能向新兴的劳动部门转移,如向城市第三产业转移。但是,我国目前的转移机制存在巨大的障碍,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困难,需要劳动力的部门又因为缺少廉价劳动力而发展不起来。
那么,我国目前在劳动力转移方面存在着哪些障碍呢?第一个就是计划经济时期遗留下来的户籍制度,人为地划分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两大类,画地为牢,圈而治之。第二个障碍是地方保护,享受既得利益的人不愿意做出让步,也就是说不愿意让农民进城。
由于这些制度障碍和观念障碍,中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比其他国家慢了许多少了许多。以韩国、菲律宾、泰国、印度尼西亚为例,这四个国家在70年代初和90年代初期,都曾推出农业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向非农产业转移的措施,其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新增就业之比分别为1:1.5、1:2.9、1:2.5、1:1.9。但在我国乡镇企业高速发展的1979年到1996年,按农业部乡镇企业局对我国乡村劳动力行业分布的统计口径计算,1984年到1996年,上述比例也不过是1:0.65。如果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就业比达到1:2,那就要多增加大约1.5亿人的第三产业就业人口,中国的城市化率要比现状大大提高。
因此,解决中国农村的农民问题的途径,在于打破户籍制度,给农民自由寻找生存空间的权利。
2001年,人们的目光将集中到农村和农民身上。当国有企业的境况有所好转,就该腾出手来解决农村问题了。
◆收入差距不断拉大
近几年,农民收入几乎停滞不前。改革开放之后,1978年到1984年,农民的人均收入连续6年大幅增长,最高增幅达到15.6%。但自1985年之后,农民收入增幅开始下降,到了1999年,农村居民的收入增幅已下降到3.8%。实际上如果扣除统计上的水份和地区的平均,有些地区的农民收入是负增长。中国城乡居民的实际收入的比率1978年为2.36,1985年下降到2.14,1987年扩大到2.38,1995年扩大到2.79,2000年估计为3.2。世界上多数国家的城乡收入比率为1.5,超过2的极罕见,但我国现在竟超过3。按社科院经济所赵人伟先生计算,如果加上城市居民所享有的实物性福利,目前我国城乡居民实际收入的比率应在4左右。
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直接后果,就是城乡销售差距连续不断地扩大。在1992年以前,中国农村的消费品零售额都是大于城镇的,但从1993年以后,城镇消费远远大于农村。2000年10月份城市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882亿元,同比增长11.9%,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147亿元,同比增长8.1%,城乡消费品零售增幅差距达到今年以来的最大值3.8个百分点。
◆管理部门的政策
目前管理部门的政策,大多数措施都是想通过轻徭薄赋或增加农民收入来减轻农民的负担和压力。但到目前为止,这两条路基本上已被堵死。减税在农村已经没有多大空间,如果再减税,那么农村的小学教育、公共交通等公益项目就要完全停止,大批的儿童就要失学。要增加农民收入,农产品涨价或改变种植结构增收都解决不了问题。中国农村资源狭小的格局从根本上杜绝了剩余利润的空间。在人均土地资源仅1亩的农村,能让农民勉强活着就已经不错了,根本无力实现机械化和工业化,根本不可能有原始资本积累。许多没有外部环境因素作用的偏僻农村只有长时期地呆在贫穷落后之中。
所以,中国农民和农村的出路,就是增加人均土地资源,减少农民数量,尽可能地向城市和工业转移农村劳动力。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在中国农村面前横亘着一对尖锐的矛盾,这就是机械化、工业化与富余劳动力的矛盾。
◆工业化与劳动力过剩
是否能让中国农村尽快实现机械化和工业化?是否能让中国农村尽早实现现代化?建国50年来,农村的工业化不管怎么说是在或慢或快地发生着。1980年至1990年,全国农村年末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从1082亿元增加至3898亿元,年均增长13.7%。1990年至1998年,农村年末生产性固定资产总值增至17940亿元,年均增长21%。可以说90年代农村机械化进度大大提高。
在这场农村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过程中,一个尖锐的矛盾诞生了:机械化和工业化导致的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哪里转移?从理论上讲,这些劳动力只能向新兴的劳动部门转移,如向城市第三产业转移。但是,我国目前的转移机制存在巨大的障碍,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困难,需要劳动力的部门又因为缺少廉价劳动力而发展不起来。
那么,我国目前在劳动力转移方面存在着哪些障碍呢?第一个就是计划经济时期遗留下来的户籍制度,人为地划分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两大类,画地为牢,圈而治之。第二个障碍是地方保护,享受既得利益的人不愿意做出让步,也就是说不愿意让农民进城。
由于这些制度障碍和观念障碍,中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比其他国家慢了许多少了许多。以韩国、菲律宾、泰国、印度尼西亚为例,这四个国家在70年代初和90年代初期,都曾推出农业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向非农产业转移的措施,其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新增就业之比分别为1:1.5、1:2.9、1:2.5、1:1.9。但在我国乡镇企业高速发展的1979年到1996年,按农业部乡镇企业局对我国乡村劳动力行业分布的统计口径计算,1984年到1996年,上述比例也不过是1:0.65。如果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就业比达到1:2,那就要多增加大约1.5亿人的第三产业就业人口,中国的城市化率要比现状大大提高。
因此,解决中国农村的农民问题的途径,在于打破户籍制度,给农民自由寻找生存空间的权利。
2001年,人们的目光将集中到农村和农民身上。当国有企业的境况有所好转,就该腾出手来解决农村问题了。
◆收入差距不断拉大
近几年,农民收入几乎停滞不前。改革开放之后,1978年到1984年,农民的人均收入连续6年大幅增长,最高增幅达到15.6%。但自1985年之后,农民收入增幅开始下降,到了1999年,农村居民的收入增幅已下降到3.8%。实际上如果扣除统计上的水份和地区的平均,有些地区的农民收入是负增长。中国城乡居民的实际收入的比率1978年为2.36,1985年下降到2.14,1987年扩大到2.38,1995年扩大到2.79,2000年估计为3.2。世界上多数国家的城乡收入比率为1.5,超过2的极罕见,但我国现在竟超过3。按社科院经济所赵人伟先生计算,如果加上城市居民所享有的实物性福利,目前我国城乡居民实际收入的比率应在4左右。
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直接后果,就是城乡销售差距连续不断地扩大。在1992年以前,中国农村的消费品零售额都是大于城镇的,但从1993年以后,城镇消费远远大于农村。2000年10月份城市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882亿元,同比增长11.9%,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147亿元,同比增长8.1%,城乡消费品零售增幅差距达到今年以来的最大值3.8个百分点。
◆管理部门的政策
目前管理部门的政策,大多数措施都是想通过轻徭薄赋或增加农民收入来减轻农民的负担和压力。但到目前为止,这两条路基本上已被堵死。减税在农村已经没有多大空间,如果再减税,那么农村的小学教育、公共交通等公益项目就要完全停止,大批的儿童就要失学。要增加农民收入,农产品涨价或改变种植结构增收都解决不了问题。中国农村资源狭小的格局从根本上杜绝了剩余利润的空间。在人均土地资源仅1亩的农村,能让农民勉强活着就已经不错了,根本无力实现机械化和工业化,根本不可能有原始资本积累。许多没有外部环境因素作用的偏僻农村只有长时期地呆在贫穷落后之中。
所以,中国农民和农村的出路,就是增加人均土地资源,减少农民数量,尽可能地向城市和工业转移农村劳动力。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在中国农村面前横亘着一对尖锐的矛盾,这就是机械化、工业化与富余劳动力的矛盾。
◆工业化与劳动力过剩
是否能让中国农村尽快实现机械化和工业化?是否能让中国农村尽早实现现代化?建国50年来,农村的工业化不管怎么说是在或慢或快地发生着。1980年至1990年,全国农村年末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从1082亿元增加至3898亿元,年均增长13.7%。1990年至1998年,农村年末生产性固定资产总值增至17940亿元,年均增长21%。可以说90年代农村机械化进度大大提高。
在这场农村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过程中,一个尖锐的矛盾诞生了:机械化和工业化导致的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哪里转移?从理论上讲,这些劳动力只能向新兴的劳动部门转移,如向城市第三产业转移。但是,我国目前的转移机制存在巨大的障碍,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困难,需要劳动力的部门又因为缺少廉价劳动力而发展不起来。
那么,我国目前在劳动力转移方面存在着哪些障碍呢?第一个就是计划经济时期遗留下来的户籍制度,人为地划分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两大类,画地为牢,圈而治之。第二个障碍是地方保护,享受既得利益的人不愿意做出让步,也就是说不愿意让农民进城。
由于这些制度障碍和观念障碍,中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比其他国家慢了许多少了许多。以韩国、菲律宾、泰国、印度尼西亚为例,这四个国家在70年代初和90年代初期,都曾推出农业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向非农产业转移的措施,其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新增就业之比分别为1:1.5、1:2.9、1:2.5、1:1.9。但在我国乡镇企业高速发展的1979年到1996年,按农业部乡镇企业局对我国乡村劳动力行业分布的统计口径计算,1984年到1996年,上述比例也不过是1:0.65。如果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就业比达到1:2,那就要多增加大约1.5亿人的第三产业就业人口,中国的城市化率要比现状大大提高。
因此,解决中国农村的农民问题的途径,在于打破户籍制度,给农民自由寻找生存空间的权利。
2001年,人们的目光将集中到农村和农民身上。当国有企业的境况有所好转,就该腾出手来解决农村问题了。
◆收入差距不断拉大
近几年,农民收入几乎停滞不前。改革开放之后,1978年到1984年,农民的人均收入连续6年大幅增长,最高增幅达到15.6%。但自1985年之后,农民收入增幅开始下降,到了1999年,农村居民的收入增幅已下降到3.8%。实际上如果扣除统计上的水份和地区的平均,有些地区的农民收入是负增长。中国城乡居民的实际收入的比率1978年为2.36,1985年下降到2.14,1987年扩大到2.38,1995年扩大到2.79,2000年估计为3.2。世界上多数国家的城乡收入比率为1.5,超过2的极罕见,但我国现在竟超过3。按社科院经济所赵人伟先生计算,如果加上城市居民所享有的实物性福利,目前我国城乡居民实际收入的比率应在4左右。
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直接后果,就是城乡销售差距连续不断地扩大。在1992年以前,中国农村的消费品零售额都是大于城镇的,但从1993年以后,城镇消费远远大于农村。2000年10月份城市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882亿元,同比增长11.9%,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147亿元,同比增长8.1%,城乡消费品零售增幅差距达到今年以来的最大值3.8个百分点。
◆管理部门的政策
目前管理部门的政策,大多数措施都是想通过轻徭薄赋或增加农民收入来减轻农民的负担和压力。但到目前为止,这两条路基本上已被堵死。减税在农村已经没有多大空间,如果再减税,那么农村的小学教育、公共交通等公益项目就要完全停止,大批的儿童就要失学。要增加农民收入,农产品涨价或改变种植结构增收都解决不了问题。中国农村资源狭小的格局从根本上杜绝了剩余利润的空间。在人均土地资源仅1亩的农村,能让农民勉强活着就已经不错了,根本无力实现机械化和工业化,根本不可能有原始资本积累。许多没有外部环境因素作用的偏僻农村只有长时期地呆在贫穷落后之中。
所以,中国农民和农村的出路,就是增加人均土地资源,减少农民数量,尽可能地向城市和工业转移农村劳动力。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在中国农村面前横亘着一对尖锐的矛盾,这就是机械化、工业化与富余劳动力的矛盾。
◆工业化与劳动力过剩
是否能让中国农村尽快实现机械化和工业化?是否能让中国农村尽早实现现代化?建国50年来,农村的工业化不管怎么说是在或慢或快地发生着。1980年至1990年,全国农村年末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从1082亿元增加至3898亿元,年均增长13.7%。1990年至1998年,农村年末生产性固定资产总值增至17940亿元,年均增长21%。可以说90年代农村机械化进度大大提高。
在这场农村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过程中,一个尖锐的矛盾诞生了:机械化和工业化导致的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哪里转移?从理论上讲,这些劳动力只能向新兴的劳动部门转移,如向城市第三产业转移。但是,我国目前的转移机制存在巨大的障碍,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困难,需要劳动力的部门又因为缺少廉价劳动力而发展不起来。
那么,我国目前在劳动力转移方面存在着哪些障碍呢?第一个就是计划经济时期遗留下来的户籍制度,人为地划分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两大类,画地为牢,圈而治之。第二个障碍是地方保护,享受既得利益的人不愿意做出让步,也就是说不愿意让农民进城。
由于这些制度障碍和观念障碍,中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比其他国家慢了许多少了许多。以韩国、菲律宾、泰国、印度尼西亚为例,这四个国家在70年代初和90年代初期,都曾推出农业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向非农产业转移的措施,其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新增就业之比分别为1:1.5、1:2.9、1:2.5、1:1.9。但在我国乡镇企业高速发展的1979年到1996年,按农业部乡镇企业局对我国乡村劳动力行业分布的统计口径计算,1984年到1996年,上述比例也不过是1:0.65。如果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就业比达到1:2,那就要多增加大约1.5亿人的第三产业就业人口,中国的城市化率要比现状大大提高。
因此,解决中国农村的农民问题的途径,在于打破户籍制度,给农民自由寻找生存空间的权利。
2001年,人们的目光将集中到农村和农民身上。当国有企业的境况有所好转,就该腾出手来解决农村问题了。
◆收入差距不断拉大
近几年,农民收入几乎停滞不前。改革开放之后,1978年到1984年,农民的人均收入连续6年大幅增长,最高增幅达到15.6%。但自1985年之后,农民收入增幅开始下降,到了1999年,农村居民的收入增幅已下降到3.8%。实际上如果扣除统计上的水份和地区的平均,有些地区的农民收入是负增长。中国城乡居民的实际收入的比率1978年为2.36,1985年下降到2.14,1987年扩大到2.38,1995年扩大到2.79,2000年估计为3.2。世界上多数国家的城乡收入比率为1.5,超过2的极罕见,但我国现在竟超过3。按社科院经济所赵人伟先生计算,如果加上城市居民所享有的实物性福利,目前我国城乡居民实际收入的比率应在4左右。
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直接后果,就是城乡销售差距连续不断地扩大。在1992年以前,中国农村的消费品零售额都是大于城镇的,但从1993年以后,城镇消费远远大于农村。2000年10月份城市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882亿元,同比增长11.9%,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147亿元,同比增长8.1%,城乡消费品零售增幅差距达到今年以来的最大值3.8个百分点。
◆管理部门的政策
目前管理部门的政策,大多数措施都是想通过轻徭薄赋或增加农民收入来减轻农民的负担和压力。但到目前为止,这两条路基本上已被堵死。减税在农村已经没有多大空间,如果再减税,那么农村的小学教育、公共交通等公益项目就要完全停止,大批的儿童就要失学。要增加农民收入,农产品涨价或改变种植结构增收都解决不了问题。中国农村资源狭小的格局从根本上杜绝了剩余利润的空间。在人均土地资源仅1亩的农村,能让农民勉强活着就已经不错了,根本无力实现机械化和工业化,根本不可能有原始资本积累。许多没有外部环境因素作用的偏僻农村只有长时期地呆在贫穷落后之中。
所以,中国农民和农村的出路,就是增加人均土地资源,减少农民数量,尽可能地向城市和工业转移农村劳动力。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在中国农村面前横亘着一对尖锐的矛盾,这就是机械化、工业化与富余劳动力的矛盾。
◆工业化与劳动力过剩
是否能让中国农村尽快实现机械化和工业化?是否能让中国农村尽早实现现代化?建国50年来,农村的工业化不管怎么说是在或慢或快地发生着。1980年至1990年,全国农村年末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从1082亿元增加至3898亿元,年均增长13.7%。1990年至1998年,农村年末生产性固定资产总值增至17940亿元,年均增长21%。可以说90年代农村机械化进度大大提高。
在这场农村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过程中,一个尖锐的矛盾诞生了:机械化和工业化导致的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哪里转移?从理论上讲,这些劳动力只能向新兴的劳动部门转移,如向城市第三产业转移。但是,我国目前的转移机制存在巨大的障碍,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困难,需要劳动力的部门又因为缺少廉价劳动力而发展不起来。
那么,我国目前在劳动力转移方面存在着哪些障碍呢?第一个就是计划经济时期遗留下来的户籍制度,人为地划分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两大类,画地为牢,圈而治之。第二个障碍是地方保护,享受既得利益的人不愿意做出让步,也就是说不愿意让农民进城。
由于这些制度障碍和观念障碍,中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比其他国家慢了许多少了许多。以韩国、菲律宾、泰国、印度尼西亚为例,这四个国家在70年代初和90年代初期,都曾推出农业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向非农产业转移的措施,其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新增就业之比分别为1:1.5、1:2.9、1:2.5、1:1.9。但在我国乡镇企业高速发展的1979年到1996年,按农业部乡镇企业局对我国乡村劳动力行业分布的统计口径计算,1984年到1996年,上述比例也不过是1:0.65。如果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就业比达到1:2,那就要多增加大约1.5亿人的第三产业就业人口,中国的城市化率要比现状大大提高。
因此,解决中国农村的农民问题的途径,在于打破户籍制度,给农民自由寻找生存空间的权利。
2001年,人们的目光将集中到农村和农民身上。当国有企业的境况有所好转,就该腾出手来解决农村问题了。
◆收入差距不断拉大
近几年,农民收入几乎停滞不前。改革开放之后,1978年到1984年,农民的人均收入连续6年大幅增长,最高增幅达到15.6%。但自1985年之后,农民收入增幅开始下降,到了1999年,农村居民的收入增幅已下降到3.8%。实际上如果扣除统计上的水份和地区的平均,有些地区的农民收入是负增长。中国城乡居民的实际收入的比率1978年为2.36,1985年下降到2.14,1987年扩大到2.38,1995年扩大到2.79,2000年估计为3.2。世界上多数国家的城乡收入比率为1.5,超过2的极罕见,但我国现在竟超过3。按社科院经济所赵人伟先生计算,如果加上城市居民所享有的实物性福利,目前我国城乡居民实际收入的比率应在4左右。
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直接后果,就是城乡销售差距连续不断地扩大。在1992年以前,中国农村的消费品零售额都是大于城镇的,但从1993年以后,城镇消费远远大于农村。2000年10月份城市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882亿元,同比增长11.9%,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147亿元,同比增长8.1%,城乡消费品零售增幅差距达到今年以来的最大值3.8个百分点。
◆管理部门的政策
目前管理部门的政策,大多数措施都是想通过轻徭薄赋或增加农民收入来减轻农民的负担和压力。但到目前为止,这两条路基本上已被堵死。减税在农村已经没有多大空间,如果再减税,那么农村的小学教育、公共交通等公益项目就要完全停止,大批的儿童就要失学。要增加农民收入,农产品涨价或改变种植结构增收都解决不了问题。中国农村资源狭小的格局从根本上杜绝了剩余利润的空间。在人均土地资源仅1亩的农村,能让农民勉强活着就已经不错了,根本无力实现机械化和工业化,根本不可能有原始资本积累。许多没有外部环境因素作用的偏僻农村只有长时期地呆在贫穷落后之中。
所以,中国农民和农村的出路,就是增加人均土地资源,减少农民数量,尽可能地向城市和工业转移农村劳动力。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在中国农村面前横亘着一对尖锐的矛盾,这就是机械化、工业化与富余劳动力的矛盾。
◆工业化与劳动力过剩
是否能让中国农村尽快实现机械化和工业化?是否能让中国农村尽早实现现代化?建国50年来,农村的工业化不管怎么说是在或慢或快地发生着。1980年至1990年,全国农村年末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从1082亿元增加至3898亿元,年均增长13.7%。1990年至1998年,农村年末生产性固定资产总值增至17940亿元,年均增长21%。可以说90年代农村机械化进度大大提高。
在这场农村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过程中,一个尖锐的矛盾诞生了:机械化和工业化导致的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哪里转移?从理论上讲,这些劳动力只能向新兴的劳动部门转移,如向城市第三产业转移。但是,我国目前的转移机制存在巨大的障碍,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困难,需要劳动力的部门又因为缺少廉价劳动力而发展不起来。
那么,我国目前在劳动力转移方面存在着哪些障碍呢?第一个就是计划经济时期遗留下来的户籍制度,人为地划分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两大类,画地为牢,圈而治之。第二个障碍是地方保护,享受既得利益的人不愿意做出让步,也就是说不愿意让农民进城。
由于这些制度障碍和观念障碍,中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比其他国家慢了许多少了许多。以韩国、菲律宾、泰国、印度尼西亚为例,这四个国家在70年代初和90年代初期,都曾推出农业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向非农产业转移的措施,其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新增就业之比分别为1:1.5、1:2.9、1:2.5、1:1.9。但在我国乡镇企业高速发展的1979年到1996年,按农业部乡镇企业局对我国乡村劳动力行业分布的统计口径计算,1984年到1996年,上述比例也不过是1:0.65。如果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就业比达到1:2,那就要多增加大约1.5亿人的第三产业就业人口,中国的城市化率要比现状大大提高。
因此,解决中国农村的农民问题的途径,在于打破户籍制度,给农民自由寻找生存空间的权利。
2001年,人们的目光将集中到农村和农民身上。当国有企业的境况有所好转,就该腾出手来解决农村问题了。
◆收入差距不断拉大
近几年,农民收入几乎停滞不前。改革开放之后,1978年到1984年,农民的人均收入连续6年大幅增长,最高增幅达到15.6%。但自1985年之后,农民收入增幅开始下降,到了1999年,农村居民的收入增幅已下降到3.8%。实际上如果扣除统计上的水份和地区的平均,有些地区的农民收入是负增长。中国城乡居民的实际收入的比率1978年为2.36,1985年下降到2.14,1987年扩大到2.38,1995年扩大到2.79,2000年估计为3.2。世界上多数国家的城乡收入比率为1.5,超过2的极罕见,但我国现在竟超过3。按社科院经济所赵人伟先生计算,如果加上城市居民所享有的实物性福利,目前我国城乡居民实际收入的比率应在4左右。
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直接后果,就是城乡销售差距连续不断地扩大。在1992年以前,中国农村的消费品零售额都是大于城镇的,但从1993年以后,城镇消费远远大于农村。2000年10月份城市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882亿元,同比增长11.9%,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147亿元,同比增长8.1%,城乡消费品零售增幅差距达到今年以来的最大值3.8个百分点。
◆管理部门的政策
目前管理部门的政策,大多数措施都是想通过轻徭薄赋或增加农民收入来减轻农民的负担和压力。但到目前为止,这两条路基本上已被堵死。减税在农村已经没有多大空间,如果再减税,那么农村的小学教育、公共交通等公益项目就要完全停止,大批的儿童就要失学。要增加农民收入,农产品涨价或改变种植结构增收都解决不了问题。中国农村资源狭小的格局从根本上杜绝了剩余利润的空间。在人均土地资源仅1亩的农村,能让农民勉强活着就已经不错了,根本无力实现机械化和工业化,根本不可能有原始资本积累。许多没有外部环境因素作用的偏僻农村只有长时期地呆在贫穷落后之中。
所以,中国农民和农村的出路,就是增加人均土地资源,减少农民数量,尽可能地向城市和工业转移农村劳动力。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在中国农村面前横亘着一对尖锐的矛盾,这就是机械化、工业化与富余劳动力的矛盾。
◆工业化与劳动力过剩
是否能让中国农村尽快实现机械化和工业化?是否能让中国农村尽早实现现代化?建国50年来,农村的工业化不管怎么说是在或慢或快地发生着。1980年至1990年,全国农村年末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从1082亿元增加至3898亿元,年均增长13.7%。1990年至1998年,农村年末生产性固定资产总值增至17940亿元,年均增长21%。可以说90年代农村机械化进度大大提高。
在这场农村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过程中,一个尖锐的矛盾诞生了:机械化和工业化导致的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哪里转移?从理论上讲,这些劳动力只能向新兴的劳动部门转移,如向城市第三产业转移。但是,我国目前的转移机制存在巨大的障碍,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困难,需要劳动力的部门又因为缺少廉价劳动力而发展不起来。
那么,我国目前在劳动力转移方面存在着哪些障碍呢?第一个就是计划经济时期遗留下来的户籍制度,人为地划分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两大类,画地为牢,圈而治之。第二个障碍是地方保护,享受既得利益的人不愿意做出让步,也就是说不愿意让农民进城。
由于这些制度障碍和观念障碍,中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比其他国家慢了许多少了许多。以韩国、菲律宾、泰国、印度尼西亚为例,这四个国家在70年代初和90年代初期,都曾推出农业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向非农产业转移的措施,其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新增就业之比分别为1:1.5、1:2.9、1:2.5、1:1.9。但在我国乡镇企业高速发展的1979年到1996年,按农业部乡镇企业局对我国乡村劳动力行业分布的统计口径计算,1984年到1996年,上述比例也不过是1:0.65。如果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就业比达到1:2,那就要多增加大约1.5亿人的第三产业就业人口,中国的城市化率要比现状大大提高。
因此,解决中国农村的农民问题的途径,在于打破户籍制度,给农民自由寻找生存空间的权利。
2001年,人们的目光将集中到农村和农民身上。当国有企业的境况有所好转,就该腾出手来解决农村问题了。
◆收入差距不断拉大
近几年,农民收入几乎停滞不前。改革开放之后,1978年到1984年,农民的人均收入连续6年大幅增长,最高增幅达到15.6%。但自1985年之后,农民收入增幅开始下降,到了1999年,农村居民的收入增幅已下降到3.8%。实际上如果扣除统计上的水份和地区的平均,有些地区的农民收入是负增长。中国城乡居民的实际收入的比率1978年为2.36,1985年下降到2.14,1987年扩大到2.38,1995年扩大到2.79,2000年估计为3.2。世界上多数国家的城乡收入比率为1.5,超过2的极罕见,但我国现在竟超过3。按社科院经济所赵人伟先生计算,如果加上城市居民所享有的实物性福利,目前我国城乡居民实际收入的比率应在4左右。
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直接后果,就是城乡销售差距连续不断地扩大。在1992年以前,中国农村的消费品零售额都是大于城镇的,但从1993年以后,城镇消费远远大于农村。2000年10月份城市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882亿元,同比增长11.9%,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147亿元,同比增长8.1%,城乡消费品零售增幅差距达到今年以来的最大值3.8个百分点。
◆管理部门的政策
目前管理部门的政策,大多数措施都是想通过轻徭薄赋或增加农民收入来减轻农民的负担和压力。但到目前为止,这两条路基本上已被堵死。减税在农村已经没有多大空间,如果再减税,那么农村的小学教育、公共交通等公益项目就要完全停止,大批的儿童就要失学。要增加农民收入,农产品涨价或改变种植结构增收都解决不了问题。中国农村资源狭小的格局从根本上杜绝了剩余利润的空间。在人均土地资源仅1亩的农村,能让农民勉强活着就已经不错了,根本无力实现机械化和工业化,根本不可能有原始资本积累。许多没有外部环境因素作用的偏僻农村只有长时期地呆在贫穷落后之中。
所以,中国农民和农村的出路,就是增加人均土地资源,减少农民数量,尽可能地向城市和工业转移农村劳动力。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在中国农村面前横亘着一对尖锐的矛盾,这就是机械化、工业化与富余劳动力的矛盾。
◆工业化与劳动力过剩
是否能让中国农村尽快实现机械化和工业化?是否能让中国农村尽早实现现代化?建国50年来,农村的工业化不管怎么说是在或慢或快地发生着。1980年至1990年,全国农村年末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从1082亿元增加至3898亿元,年均增长13.7%。1990年至1998年,农村年末生产性固定资产总值增至17940亿元,年均增长21%。可以说90年代农村机械化进度大大提高。
在这场农村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过程中,一个尖锐的矛盾诞生了:机械化和工业化导致的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哪里转移?从理论上讲,这些劳动力只能向新兴的劳动部门转移,如向城市第三产业转移。但是,我国目前的转移机制存在巨大的障碍,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困难,需要劳动力的部门又因为缺少廉价劳动力而发展不起来。
那么,我国目前在劳动力转移方面存在着哪些障碍呢?第一个就是计划经济时期遗留下来的户籍制度,人为地划分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两大类,画地为牢,圈而治之。第二个障碍是地方保护,享受既得利益的人不愿意做出让步,也就是说不愿意让农民进城。
由于这些制度障碍和观念障碍,中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比其他国家慢了许多少了许多。以韩国、菲律宾、泰国、印度尼西亚为例,这四个国家在70年代初和90年代初期,都曾推出农业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向非农产业转移的措施,其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新增就业之比分别为1:1.5、1:2.9、1:2.5、1:1.9。但在我国乡镇企业高速发展的1979年到1996年,按农业部乡镇企业局对我国乡村劳动力行业分布的统计口径计算,1984年到1996年,上述比例也不过是1:0.65。如果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就业比达到1:2,那就要多增加大约1.5亿人的第三产业就业人口,中国的城市化率要比现状大大提高。
因此,解决中国农村的农民问题的途径,在于打破户籍制度,给农民自由寻找生存空间的权利。
- 1杭州市主城区环境设施研究
- 2咨询工程师考试《宏观经济》备考精选内容(15)
- 3安全工程师案例分析复习资料——经常性安全生产检查
- 42015年二级建造师《施工管理》:施工成本控制依据
- 5预制安装及跨路安全防护技术
- 6“十三五”内蒙古重大水利项目总投资约1484亿
- 72015年安全工程师考试资料:社会主义法的基本内容
- 82015年咨询工程师: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
- 9朔黄铁路公司实现安全生产4900天
- 10一级建造师考试工作工作证明怎么开?
- 11项目结构是否设置转换层的报告
- 12一级建造师工程经济复习要点:工程进度款支付
- 13混凝土泵液压系统发热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 142015年咨询工程师《工程咨询概论》第六章(1)
- 15城市道路施工平交道口彩钢板围挡施工方案(2013)
- 16某公园给排水施工组织设计
- 17三峡永船人字门应用稀土铝防腐
- 18暗挖隧道施工工艺标准
- 19PPP项目融资模式干系人识别和管理策略分析
- 20投标文件的送达与签收
- 21[湖南]医疗大楼内墙抹灰工程施工工艺
- 22结构设计100问
- 23塑料排水板施工技术方案
- 24T型刚构桥整体施工作业指导书
- 25给水管道的哪些部位应设置阀门
- 26中铁十一局二公司武广客专XXTJⅠ标获国家优质工程奖
- 27鄂尔多斯市全国安全工程师资格考试辅导班/鄂尔多斯市安全工程师资格考试培训班
- 28国家西部大开发标志性工程 桐子林水电站首批30万千瓦机组投产发电
- 29一级建造师管理与实务复习要点:水头
- 302008年二级建造师《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练习题(一)
成都公司:成都市成华区建设南路160号1层9号
重庆公司:重庆市江北区红旗河沟华创商务大厦18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