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项目初尝BIM技术“甜头” BIM像微信“朋友圈”一样协同工作
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系统
据上海市地下空间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建筑信息化研究中心项目经理宇民介绍说:“目前BIM技术在轨道交通领域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采用相关软件对车站的土建建设进行优化,管线综合设计进行管线碰撞检查及装修效果的模拟等方面。”
不管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系统,还是上海中心、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等精致建筑,都涉及到政府、业主、设计、施工、运营等多个部门和环节,每个部门又包含如结构、暖通、给排水等多个专业。随着工程规模越来越大,分工也愈加精细,各部门、各专业之间的信息共享、协同工作越发重要。而一项新技术的应用,编织出一个完整的数字模型,让一切先在电脑屏幕上立体呈现、精确计算、灵活设计,省时、省力、省心,这就是BIM技术。BIM技术的应用,使得工程“全生命周期”内的数据信息能实现共享和监控。
在近几年的时间里,BIM在中国不但得到了广泛地认识,更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深入到工程建设行业的方方面面。无论是大规模设计复杂的概念性项目,还是普遍存在的中小型实用项目……BIM在中国经历了多年的市场孕育,已经开始起跑加速。如今,要不要用BIM已经不是问题,如何用好BIM才是问题的关键。
据上海市地下空间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建筑信息化研究中心项目经理宇民介绍说:“目前BIM技术在轨道交通领域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采用相关软件对车站的土建建设进行优化,管线综合设计进行管线碰撞检查及装修效果的模拟等方面,目前在设计、施工方面的应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价值,若能在今后将这些信息传递到运维阶段,将更会发挥其核心价值。”
BIM的发展不仅仅是现有技术的进步和更新换代,也将表现在生产组织模式和管理方式的转型,并长远地影响人们对项目的思维模式,对轨道交通行业有着深远的影响。而BIM将如何在广阔的市场环境中不断发展?未来又将何去何从?……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
五大特点勾勒地铁“朋友圈”
所谓BIM,即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的英文缩写,实质是通过创建三维建筑模型,利用和共享模型中的信息,实现建设项目进行设计、建造和运营管理过程的无缝对接以及项目相关方的信息畅通,实现项目周期全过程手段和方法上的信息化。
“BIM所搭建的协同工作平台就像时下流行的微信朋友圈,某一方面更新数据,其他方面也能看到,并对各自图纸做出相应调整,避免实际施工时多专业图纸间的碰撞。”上海交通大学BIM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邓雪原用生动的比喻为我们解释了BIM技术在项目中的实际应用。
通过一系列的信息赋予、添加、修改,BIM最终成为一个贯穿规划、设计、施工、运维等地铁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可视化、一体化系统信息管理平台,真正实现地铁的信息透明化。
BIM的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可出图性五大特点,以数字方式的“思维”把管理思想、运作流程抽象提升后优化、标准化,固化到软件系统中,以获取更多的信息。利用信息做增值服务,创造新的商业机会,在重构后的产业链中占有一席之地。
1.可视化。BIM提供了可视化的思路,让人们将以往的线条式的构件形成一种三维的立体实物图形展示在人们的面前,增强了同构件之间的互动性和反馈性。在BIM应用过程中,可视化的结果不仅可以用来效果图的展示及报表的生成,更重要的是,项目设计、建造、运营过程中的沟通、讨论、决策都在可视化的状态下进行。
2.协调性。BIM允许不同专业、不同设计者在同一个模型中添加、修改、存储不同的信息,保持模型的实时更新和统一性。另一方面,BIM技术可通过碰撞检查、4D动态模拟等实现地铁不同阶段的模拟协调,预知施工阶段存在的场地冲突、管线碰撞等问题,在设计阶段就提前解决,减少因信息不共享造成的不同阶段常见的错漏碰缺问题。
3.模拟性。BIM可以进行节能模拟、紧急疏散模拟、日照模拟、热能传导模拟等可持续设计,从而确保工程建设的安全;可以进行4D模拟,从而来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案,进行数字化、精细化的工程建设;可以进行5D模拟(基于3D模型的造价控制),从而实现成本控制;可以模拟处理日常紧急情况的方式,例如地震人员逃生模拟及消防人员疏散模拟等。
4.优化性。BIM技术可以进行项目方案优化,把项目设计和投资回报分析结合起来,能够实时计算出设计变化对投资回报的影响,通过不同方案的对比,为决策者提供最优方案;可以对施工难度比较大和施工问题比较多的地方进行优化,带来显着的工期和造价改进。
5.可出图性。BIM技术通过对虚拟的模型进行三维可视化展示、协调、模拟、优化以后,可以帮助设计方和业主生成综合管线图、综合结构留洞图、施工图、碰撞检查侦错报告和建议改进方案等。
多城市地铁初尝BIM技术“甜头”
目前,轨道交通行业设计、建设、运营的分离现状及采用传统二维设计带来的信息量限制及建设过程信息的缺失,给轨道交通项目建成后的运营维护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而BIM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随着轨道交通的高速发展,BIM技术也以各种形式运用到越来越多的城市地铁中。
1.厦门——业主主导,工程师实施的BIM
厦门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是连接厦门本岛和北部集美区的一条南北向骨干线路,线路长度为32.9公里,共设置车站27座,综合维修基地1座,停车场1座,主变电所2座,控制中心1座。
国内第一个采用业主主导、BIM咨询单位统筹管理和设计、施工、监理、运维等各方参与实施的BIM模式,以实现“业主主导的BIM,工程师实施的BIM”。上海市地下空间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作为BIM咨询单位,主要工作为:制定实施方案、模型的交付标准、实施标准;开发参数化构建库、出图模板;搭建协同管理平台;进行过程管理与成果审核。
2.上海——BIM贯穿项目设计、施工阶段全过程
上海地铁9号线三期(东延伸)工程线路全长13.83公里,共设9座地下车站,其中换乘站3座,分别与12、14、19号线换乘,设金桥停车场一座,由申江路站引入,与12、14号线共址。
为了更好地开展9号线三期(东延伸)工程的项目建设管理,达到项目设定的安全、质量、高效等各项管理目标,上海市地下空间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协助业主在项目设计、施工阶段全过程应用BIM技术,如场地仿真、管线搬迁模拟、交通疏解模拟、管线综合设计、工程量辅助统计、效果图渲染、场景漫游、施工仿真等。同时,还计划将来竣工时移交给运维单位一个包含设计、施工必要信息的模型,以期提高运维质量。
3.深圳——BIM巧妙克服高难地域难题
深圳地铁7号线是深圳主要居住区与就业区的局域线,线路贯穿罗湖等三个行政区,拟设28座车站。7号线多处下穿建筑物、河流和湖泊等高难地域,工程实施难度大、风险大。
- 1构建以危险源控制为核心的施工安全管理
- 2新型排水柔性接口铸铁管的应用
- 3台交会将于4月12日至15日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 4植物材料造园意义的传统认识
- 5安全工程师《管理知识》复习资料:事故上报的部门
- 62015年监理工程师考试《质量 投资 进度控制》习题18
- 7灌溉施肥技术及推广应用
- 8剪力墙配筋设计新老常见问题统一做法及一些探讨
- 9创新混合所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新机制
- 10郑焦城际铁路过渡段施工作业指导书(路桥过渡)
- 11任正非:不要去做“完人”
- 12彩色沥青混凝土的应用研究
- 13一级建造师工程经济复习要点:流动负债核算内容
- 142015造价员《安装工程》通用控制件和附件:封头
- 15火车站站房测量施工方案
- 16荆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挹略
- 17给排水专业疑难问题解答
- 18全国注册造价工程师考试科目
- 19国家部委晒新年改革清单 关键之年“施工图”渐明
- 20总承包的服务费
- 212015年招标师考试《专业实务》知识点:采购概述
- 222015一级建造师《工程经济》知识点:敏感性分析
- 23房贷“搭售”卷土重来,垫首付或催生大量次级贷款
- 24为十三行历史地段划定保护紫线
- 252015年乌鲁木齐造价工程师工资待遇
- 262015年咨询工程师考前冲刺方法二三
- 272015年招标师考试招标法规:发包与承包
- 28端承型桩和摩擦型桩的区别
- 29楼地面找平层空鼓开裂
- 30GCL2008中轴网的拼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