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时龄:“城市化”过程不能抛弃城市文化
郑时龄
“我们的城市长得越来越像。街道千篇一律,大片住宅楼一模一样,没有编号甚至都找不到家。”大屏幕上两张并置的照片中,居民区整齐划一的楼房与证券交易所密密麻麻的座位出奇相似,令在座上百名听众尽皆默然。昨天下午,年逾七旬的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时龄在上海书展推出的“上海科协大讲坛”上,作了一堂“城市建筑与城市文化”公开课。
郑时龄指出,建筑是城市文化的集中体现。近30年是中国建筑创作最繁荣的时代,但高速的城市化进程也伴随着种种问题的日益凸显。“太多人只关注‘城市化’,却忽略了城市文化!”如何让建筑体现城市的独特文化,展现城市个性,是郑时龄留给课堂内外听众的“思考题”。
照搬是缺乏底气的表现
“一个城市的建筑是从泥土里长出来的,同那个地方的历史文化背景相缠结。”郑时龄谈到,现在越来越多的城镇建筑、规划完全照搬国外,脱离了自身的文化土壤。曾经喜欢去小城市走走看看,如今却兴味索然,因为所有城市都长了一张“大都市”的面孔。各地民俗建筑大片消失,摩天高楼“遍地开花”,“千幢一律,千城一貌,跟自己原来的文脉完全割裂了。”
一些地方“山寨版”美国白宫、德国新天鹅堡接二连三竣工。“有开发商说自己完全是按照香榭丽舍大街来造的,怎么出来效果不像呢?周围环境不一样,当然不像了!”郑时龄笑着调侃:“照搬别人,这是缺乏文化底气的表现。”频频改头换面的城市,应该从“像哪里”的思维中跳出来,把准当地“文脉”、找准居民生活方式,做一个独一无二的“自己”。
建筑保护切忌弄巧成拙
要保留和凸显城市的文化个性,既要建造富有创意的新建筑,也要保护旧建筑。然而,旧建筑的保护、重建实施起来并不轻巧,许多所谓的“维护”倘若只是“表面工程”很容易“弄巧成拙”。郑时龄打趣道:“有的哥特式老建筑背后建起四幢大楼,说是为了保持风格一致,也造了四个尖顶,结果不伦不类,倒像是四个李鬼跟李逵站一块儿,比谁更像。”许多城市古巷被推土机推平后,原地另起仿古一条街,簇新的白墙黑瓦和浓重的油漆味令人啼笑皆非。许多旧城区的改造、维护都成了面子工程,甚至连原址测绘都不做,直接设计改造方案。而上海近几年实施的科学会堂的修缮,由建筑师们多次讨论,找出历史图纸反复比照,得以最大程度地恢复原貌,这才是建筑文化保护应有的态度。
人塑造城市,城市也塑造人
“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奥地利建筑师伊利尓·沙里宁的话,也道出了郑时龄在城市建筑中的寄托。然而,近年来,酷似铜钱的大厦、“福禄寿”三星造型的酒楼等雷人建筑却折射出一些人日趋庸俗化的心态。“看到这样的城市,你就能想象人们追求的是什么!”
他指出,上海世博会的“沪上·生态家”专为上海的地理、气候条件量身打造,既节能减排,又体现上海人“屋里厢”生活的温馨和舒适,这才是集中表现健康城市文化的建筑。上海大剧院、东方艺术中心从外形到功能,都呈现了国际文化大都市的气质和追求。“人塑造城市,城市也塑造人。”灌注了“正能量”的城市建筑,也会对生活在其中的人们产生积极影响。
中国建设行业大数据应用服务平台,工程造价信息价、指导价、参考价,登录http://查看更多……
- 1麦莎卡努台风北仑雨型对鄞东南影响分析及对策措施(简本)
- 2火灾爆炸预防基本原则
- 3时评:景区违建别墅疯长 莫让违建成了“美丽中国”之殇
- 4朱大鸣:提振房地产消费要面对两大问题
- 5水利工程施工合同附件应包括什么
- 6渤南油田工程地震研究(吕悦军)
- 7围标的动因及防范
- 8时评:建筑求新耗费公共资源
- 9焊接工艺的评定规则
- 10品合设计:以作品说话,挖掘设计的双重价值
- 11投标的决策
- 12工程地质与岩土力学
- 13刘人健:旧城改造、城市发展的探索
- 14一级建造师复习资料:管道变形超标的处理措施
- 15机电工程项目降低项目成本的技术措施和经济措施
- 16智慧城市不能只做“概念地产”
- 17时评:水是城市景观中清澈的眼睛
- 18水电站建设课件设计之水电站的水锤及调节保证计算
- 1909年一级建造师辅导:进度计划的调整方法
- 20某交通施工项目贯穿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筑集中区域,可能造成环境噪声污染,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21应急演练的类型
- 222015年二级建造师法规及相关知识真题解析(4)
- 23安全工程师辅导要点:木工机械危险有害因素
- 24装饰装修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GB50210-2001)
- 25某工程监理规划
- 26常见的建设工程债的种类
- 272015安全师《案例》考点:水产包装机械行业发展
- 28小商塬某滑坡稳定性分析研究
- 29航空运输事故主要类型与预防技术
- 30沿海堤坝软基其破坏特征与软土变形系统分析
成都公司:成都市成华区建设南路160号1层9号
重庆公司:重庆市江北区红旗河沟华创商务大厦18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