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仁:让建筑深深固锚在大地之上
王维仁建筑研究室主持人 王维仁
在建筑师圈中,从自然科学转修建筑设计的少之又少,中国台湾建筑师王维仁是其中一个。如果说最初选择地质学作为专业,是出于对自然科学的浪漫想象及受到作为大学化学教授的父亲的影响,之后转行做建筑则是出于对地域、对土地的深层次思考和关注。
合院、地景和城市肌理是王维仁创作中的几条重要脉络,于他而言,做建筑,就像地景上的岩石和大树一样,是对地点感觉的再发掘和创造,是对地点一种强烈的使命。
做建筑之前先要了解当地的地景生态
1987年自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建筑系毕业后,王维仁在旧金山TAC建筑事务所经历了7年职业生涯的磨砺。1994年回国后,他在中国台湾和香港成立了王维仁建筑研究室并任教香港大学建筑系,将教书、研究、建筑实务与相关的文化活动相结合。
中国台湾建筑学家夏铸九是王维仁的启蒙导师。大三下学期,他选修了夏铸九的《建筑与环境导论》并写了一篇关于台北现代公寓住宅与传统中国建筑的空间关系的论文,引起了老师的注意。“夏老师给了我很高分数,并鼓励我去学建筑。暑假时夏老师去澎湖做规划研究,让我协助做地质调查。团队里大部分都是建筑系毕业的,他们调查老房子,我也跟着他们学画建筑图。”
澎湖小渔村的四合院让王维仁感受到一种非常有力的建筑空间,“这是一种人界定出来的自然。”他说。小院子只有5平方米,框出一片湛蓝的天空。从早到晚,阳光的阴影在地砖上改变着轨迹,晚上看到的是方形世界外的漫天星斗和宇宙。整个暑假里,王维仁走遍了小岛石墙红瓦的四合院,徜徉在地景与建筑之间。
也就是从那时起,王维仁开始着迷于地景。在他看来,每到一个新的地方去,面对周围的地景,不管是农田还是沙漠,当这些地景因生产、生活而与土地发生关系时,它们都可以称为是最美丽的建筑。
王维仁在TAC建筑事务所负责的第一个项目是位于华盛顿州小城Spokone的一个图书馆,这个设计是他探讨建筑与地景关系的一个过程。“我在小城周围开车走,秋天时金黄的麦田像丘陵一样延绵不绝,农家都有很大的或圆或方的谷仓,与农舍一起成为大地的一体。”于是,他把谷仓的形式类比地运用到图书馆的设计中,由圆形阅览室展开两个长方形的书库。“这个概念虽然比较青涩,但红砖坚实的材料感和简单的几何形状却也能让建筑深深地固锚在大地之上。”
在“新校园运动”中拓展实践
1993年的“9·21”地震中,中国台湾中部的一些学校被震垮了。王维仁赢得了震后一系列小学设计竞标中的3个,经历了这场“新校园运动”的设计思考,他对空间、事件及它们在基地上的意义有了更加成熟的看法。
中坑小学是地震中遭破坏最严重的学校之一,只剩下4棵树。王维仁说:“设计之初,小学校长想让我模仿苏州园林的形式,但我并没有简单地采纳这一建议,而是在现代的形式中运用了中国园林叙事空间的手法——可游、可观、可居,使现代建筑体现出中国园林的意境。”
“设计的出发点就是围绕这4棵树,塑造不同的建筑空间。”王维仁说。“可游”第一棵树:从入口进去,在走过有水池的院子和普通教室的过程中始终能看到这棵树。“可观”第二棵树:由专科教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等把第二棵树围起来,院子中间有一个小舞台。“可居”第三棵树:图书馆好似一个树屋,包围着第三棵树,树的枝叶从其中伸出。“留空”第四棵树:做设计正如作画,要留白,所以第四棵树的周围是空的,没有做建筑,同时这也是校园的另外一个入口。在完成了一系列对树的体验后,又回到原点。
在另一所学校——光隆小学的设计中,王维仁尝试以一种合院的方式组织空间,使得这个将近有50个班级的大型小学,给人以比实际小得多的尺度感,使人倍感亲切。
“我的主要设计思想是:每间教室的外面都有一个四合院、一棵大树,小朋友下课时走出教室就是自己的庭院、大树、平台、沙坑、连廊。”王维仁将3个主要的教室区如同网络般地穿插连接,与专科教室和行政楼围成大小不同的广场空间及水院。小朋友由教室走到四合院的中庭,再走到外面的广场,如同在城市里由家走到小广场,再到大广场。操场跑道从自教室延伸出的领操台下穿过,打破传统教室与操场的疏离关系。这次试验带给他很大启发,并在此后的创作中一直延续。
将合院空间关系与城市肌理相结合
探讨四合院的建筑形态在高密度城市里的发展可能,是王维仁近年来感兴趣的一个设计主题,他将其称作“都市合院主义”。
在香港大学的设计课程上,王维仁曾以“都市合院主义”为题,让学生做3个低中高密度的合院设计练习。第一个是在郊区的两层楼合院住宅区,之后是在香港旺角这样的高密度传统街廓,将容积加倍成8—10层楼的社区,最后将容积再加倍,在香港将军澳这样的新市镇做一个高层的四合院住宅街区。
这不仅是出给学生的题目,也是王维仁自己对未来城市空间的想象:转变后的高层四合院的空间,可不可以变成联系城市公共空间的通道和节点,并在城市里可以形成一种新的肌理?虽然目前只是作为一种研究,还没有真正实践的机会。但对于王维仁来说,不管是合院、地景,还是大的城市肌理,这些都不是突发奇想,而是通过生活体验和思考,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发展修正的,当然,从概念到成熟往往跨越将近10年。“主要路线和信念在延续,这个是最重要的。”王维仁说。
- 1冯路:参数化和被参数化
- 2水保行政强制执行申请书样本
- 3时评:万人抗议拆球场是民生诉求
- 4重力式沉箱码头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 5做好“控”字大文章
- 6洪家渡水电站库首右岸构造切口岩溶渗漏处理方案的确定
- 7建设工程造价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8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精讲
- 9成为一名优秀的室内设计师该如何做
- 10业主在建设项目实施阶段过程中的造价控制与管理
- 11建筑智能化系统组成
- 122015年二级建造师复习资料:起重机械“十不吊”
- 13钢结构焊接工艺评定报告(全英文版表格)
- 14在民事诉讼中,“一般授权”可以行使的诉讼权利包括
- 15于劲:住宅产业化将引领建筑业的深刻变革
- 16安全工程师:机械工交接班安全制度
- 17项目计划中其它关键因素分析和确认讲解
- 18水泥混凝土的搅拌、运输
- 19试述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研究现状与我国的对策
- 20印刷安全注意事项
- 21张滃:用丹青诠释城市记忆 用城市美学塑造家乡
- 22潘斌:产城融合才能留住人
- 23乔润令:地方政府过度介入城镇化 或“被套牢”
- 24时评:城市为什么可以成为一座创意中心?
- 25施工文件的归档
- 26时评:规划“朝令夕改”怎如“一张好蓝图绘到底”
- 27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补助专项资金项目区建议书
- 28[山东]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档案表格(10余张 实例)
- 29一级建造师水利水电复习资料——模板的安装
- 30永乐水电站厂房尾水渠砼防液化墙工程
成都公司:成都市成华区建设南路160号1层9号
重庆公司:重庆市江北区红旗河沟华创商务大厦18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