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管理系统 | OA系统 | ERP系统 | 工程项目管理软件 | 装饰管理系统 | 签约案例 | 购买价格 | 在线试用 | 手机APP | 产品资料
X 关闭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软件

当前位置:工程项目OA系统 > 建筑OA系统 >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软件

从探路人到建设者——涪陵页岩气田勘探开发系列报道之六

申请免费试用、咨询电话:400-8352-114

 

2013年11月,涪陵焦石坝,焦页7号平台,江汉测录井公司员工在讨论五峰组地层情况。

从勘探到开发,焦石坝这个大战场,会聚了一支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石化铁军。他们是勇敢的探路人,用攻坚克难、开拓创新的拼搏精神探寻出一条崭新的清洁能源发展之路;他们是勤劳的建设者,用坚定的信念、忘我的奉献构筑起一座安全环保高效的绿色大气田。

有了他们,中国石化的页岩气勘探开发才取得一个个重大突破,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力度向前推进。

“要走出四川盆地,要攻破更深层位”

雁群从天空飞过,由雁群中最强壮、最具责任感的头雁在前面导航,带领同伴找准方向、冲过风雨。勘探南方分公司页岩气项目部主任魏志红就是页岩气勘探领域的“领头雁”。

2009年10月,国土资源部启动中国首个页岩气资源勘查项目,吹响了中国页岩气资源勘探开发的号角。同年,在中国石化的统一部署下,勘探南方分公司成立页岩气勘探项目部,正式启动四川盆地页岩气勘探。2010年6月,魏志红来到项目部,主攻页岩气勘探。

“进入新角色,除了学习,没有别的捷径。”魏志红说。2011年5月,他参加了中国石化页岩气“黄埔一期”培训班;同年9月,他又赴美国跟踪调研北美页岩气勘探。在美期间,魏志红追着美国专家刨根问底,直到现在还经常把培训资料和老师的讲稿翻出来看,一遍遍地消化、吸收。

然而,中国南方探区地质结构复杂,与北美的情况完全不一样,页岩气勘探目标在哪儿?如何开拓?

利用早期区域油气研究资料和各类勘探资料,魏志红带领科研人员类比北美页岩气,结合南方地质特征,选择基本关键要素,开展了南方地区页岩气初步选区评价研究,论证和部署了元页HF-1井和涪页HF-1井。

他连续数月驻扎井场、跟踪研究,逐步落实了大安寨陆相页岩油气形成条件,找到了南方地区页岩气形成条件和分布规律,初步查明元坝和涪陵地区陆相和海相页岩气的主控因素,提出了四川盆地周缘下古生界页岩气成藏的新观点。

根据新认识,魏志红带领团队,调整航向,实行“海陆并举”。

焦石坝地区1999年开展过少量二维地震,2006年开展构造评价,并不被看好。“只要沉下去把基础工作做扎实,肯定能有新突破。”魏志红不断鼓励大家,要坚定信心,打开思路。

魏志红组织团队开展系统的地质调查和基础研究,并对原有二维地震资料重新进行了解释。功夫不负有心人。2012年11月,第一口海相页岩气参数井焦页1HF井试获20.3万立方米优质页岩气。魏志红欣喜万分,又立刻带领团队对焦页2HF、3HF、4HF井层位重新进行了标定,开展了“甜点”预测——从低渗透的页岩寻找经济可采储量。在进一步落实焦石坝资源潜力的同时,建立了页岩气“甜点”核心参数判别标准。

“我们不仅要在四川盆地有突破,还要走出去;我们不仅要找3000米以内的页岩气,还要攻破更深的层位。”魏志红信心十足。

“只要有新发现,我们搞地质的就永远不会老”

3月10日,记者一行来到位于焦石坝地区西南方向的丁页1HF井现场,勘探南方分公司地质专家夏维书正在这里驻井开展地质跟踪研究。

“只要有新发现,我们搞地质的就永远不会老”。虽然年近60,头发花白,夏维书的笑容却像阳光一样灿烂。他脖子上挂着根红绳,极其醒目,绳子下方拴着一个10倍放大镜,青铜外壳已经磨损氧化,看上去像个古董。

“这个放大镜应该有年头了吧?”记者问。

“是啊,它也一把年纪喽。”夏维书笑着说,放大镜形影不离地跟了他28年,比自己女儿的年龄还要大,是中科院南京古生物研究所古生物专家陈培基送给他的礼物。那时,他们一起在塔里木搞勘探。

在塔里木搞了16年地质勘探后的2002年,夏维书回到当时的南方勘探开发分公司研究院,和时任分公司总地质师的马永生在一起工作。在马永生的建议下,夏维书开始投身四川盆地找油找气事业。

地层深处几千米的复杂情况,在一次次的潜心凝视中被分析、记录。放大镜的后面是一双追踪油气藏的慧眼,还有一生的地质情怀。

2013年12月,为了给下组合领域的第一口探井马深1井找到论据,指导覆盖区勘探研究,夏维书带领3个年轻人来到大巴山。野外剖面露头多在山顶或山坡上,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让原本堆满落叶的路面又覆满了厚厚一层积雪,一不留神就可能滑出几米远。

夏维书冲在最前面,背着地质包,拿着地质锤敲敲打打,手脚并用往上攀爬。为了更准确地确定分界,在一处陡峭的山坡上观察岩性时,夏维书踩到滚石,滑了下去。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夏维书带着队伍进行了为期两周的高强度野外勘查。他们草测了3条剖面,细致观察了3条剖面,实行每层采样,共收获4箱岩石样品,拍摄照片800余张,超额完成了出发前的计划。

“放大镜跟着我走过了普光、元坝,现在咱们又发现了涪陵页岩气田,我还能带着它再干20年。”夏维书开心地笑了。

“人活百年,赶不上地层里一毫米的沉积时间,我们要分秒必争”

2013年1月8日,涪陵页岩气开发正式拉开帷幕。

首批进驻焦石坝的江汉油田涪陵页岩气分公司项目部地质副主任李加玉开始为开发方案的编制和钻井、压裂施工的地质保障而苦苦思索。天天跟电脑和图纸打交道,每天晚饭后散步成了他一天中唯一的消遣。

有天傍晚,在被大家戏称为“焦石一环”的山路上散步时,李加玉和同事边走边聊,话题依旧是工作:“既然地层如此复杂,怎么不往储层的中下部打?”在观点碰撞中,几个人聊出了新思路,兴冲冲地跑回办公室。经过几天不眠不休的论证,他们提出了独具特色的“五分法”研究方案,并最终得到总部的认可。随后部署的焦页6-2HF、8-2HF两口井获高产气流,证实了他们的理论认识,以此为指导,8-2HF井的无阻流量达到了150万立方米/天。

每周一、三、五、六是涪陵工区项目部碰头会,周二是全区大生产会。3月11日周二早上8点半,项目部狭窄的门前车来车往,30平方米的小会议室挤满了从各单位项目部赶来汇报工作的人,去晚的只能站在门口听。一个小时的会议,有问题报问题,有计划报计划,项目部当场给答复,言简意赅。散会后不到5分钟,所有的人和车像急流一般迅速涌向焦石坝的各个角落,走得干干净净。半个小时后,又一批从各处赶来的基层干部等在门口,准备参加下一个会议。

由于人手不够,涪陵页岩气分公司每个人都实行“五加二”“白加黑”工作制。在涪陵工区3号记录中心,记者等到晚上9点才见到涪陵分公司副经理刘尧文。刘尧文的手机不断收到短信,哪口井产量达到多少,哪口井的进展情况等。因为太忙,刘尧文连睡觉都是打游击。天气渐热,他身上还穿着厚厚的棉工衣,没有时间到仅3小时车程的万州家里去拿一件薄外套。一年中,他待在家中的时间还不足10天。

所有人都风风火火,时间在项目进度表上被切割成一小片一小片。“人活百年,赶不上地层里一毫米的沉积时间,我们要分秒必争。”李加玉说。

“让我们每天准时醒来的,不是闹钟,而是梦想”

“闹钟响不响都没有关系,喧嚣的工地会准时唤醒你。让我们每天准时醒来的,不是闹钟,而是梦想”……

这是采油工艺研究院自办的《焦石群笔》网页上一名员工写下的诗歌。点开《爸爸去哪儿,去焦石啦》《焦石,我来了,亲》《身先起脑袋再醒》等文章,妙语连篇,幽默风趣。这些每天忙着和图纸及现场打交道的研究人员,在紧张的作业结束后都化身为诗人、摄影师和幽默大师。

饿了就啃方便面,渴了就喝山泉水,耳畔钻机的轰鸣声“淡漠”了江汉研究人员对家的印象。也正是他们,仅用3个月就圆满完成了29口井的钻井地质方案设计,为试气和高产气流赢得了时间,证实了涪陵焦石坝龙马溪组具有广阔的页岩气勘探开发前景。

“2013年3月刚搬到焦石镇的时候,驻地还是一栋刚租下、正在粉刷的民房。”江汉钻井一公司西南分公司党总支书记万中权回忆道,当时没有办公设备,也没有厨房锅灶。

焦石坝地区溶洞发育较多,地层储水能力差,附近没有一条明渠河沟,小镇供水能力不足,缺水成了最大的问题。指挥部一边前往附近乡镇寻找新水源,一边调配5辆运水车白天夜里连轴转地往山上钻井队送水。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两个月的时间,江汉钻井一公司取得了3开6完、进尺23708米、刷新8项施工纪录的成绩。

本文标题:从探路人到建设者——涪陵页岩气田勘探开发系列报道之六 Tags:
发布:2007-07-16 11:03    编辑:泛普软件 · xiaona    [打印此页]    [关闭]
相关文章:

泛普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软件其他应用

项目管理工具 禅道项目管理软件 梦龙项目管理软件 微软项目管理软件 装饰管理系统 装修预算软件 项目计划软件 项目进度管理软件 软件项目管理工具 材料管理软件 工程项目管理软件系统 项目管理系统 施工管理软件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软件 工程管理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