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管理系统 | OA系统 | ERP系统 | 工程项目管理软件 | 装饰管理系统 | 签约案例 | 购买价格 | 在线试用 | 手机APP | 产品资料
X 关闭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软件

当前位置:工程项目OA系统 > 建筑OA系统 >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软件

湿地公园持续发展的协调机制亟待建立

申请免费试用、咨询电话:400-8352-114

我国湿地面积约6594万公顷(不含江河、池塘等),占全球湿地面积的10%,位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湿地物种多样、生态系统复杂,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极为重要的环境和资源,湿地的保护与合理利用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

  随着我国政府对湿地保护工作的越发重视,近3年来,国家共投入近10亿元用于湿地保护,湿地保护取得了长足发展。截至目前,全国共建立湿地保护区553处,保护面积占总湿地面积1/3,近49%的自然湿地得到有效保护。以自然保护区为主体,国际重要湿地、湿地公园、湿地保护小区等多种保护管理形式并存的湿地保护管理体系正在逐步形成。湿地工程顺利实施,在示范项目的带动下,湿地保护和恢复的示范模式也在逐步形成,一批重要湿地的生态状况得到了有效改善。

  湿地公园类似于小型保护区,兼有物种及栖息地保护、生态旅游和生态教育功能的湿地景观区域,体现“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的一个综合体系,是建设在湿地及其外围,以突出生态保护和旅游教育为主要功能的公园形式,是湿地与公园的复合体。因此,湿地公园是解决湿地旅游开发与保护问题的良好途径之一。

  我国自2005年开始设立国家湿地公园,目前全国已建立国家湿地公园38个,总面积达36万公顷。由于我国对湿地、湿地公园的认识和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一些观念和认识并不统一,对湿地保护与开发程度看法不同。国际经验及实践证明,生态旅游是湿地保护和利用相结合的最好形式之一。印度齐利卡湖是国际性重要湿地,他们开展生态旅游的成功经验在于其充分利用丰富的湿地资源优势,实施可持续管理,强调社区参与的重要性,注重环境监测和评估,采取各种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消极影响,达到保护与合理利用湿地生态系统的目的;日本日光国家湿地公园中的尾濑沼泽是全日本海拔最高的沼泽湿地。他们的成功经验是通过政府、科学家、公众及当地社区之间的充分合作,共同对湿地公园进行有效、适当的管理,确保湿地公园的自然资源得到合理保护。同时,还保障了当地居民的生计。

  然而,我国对于湿地公园、湿地旅游的研究刚刚开始,对旅游资源开发与湿地保护的协调关系研究较少。为实现保护与利用的双赢,实现湿地公园建设与湿地旅游资源保护的和谐发展,必须建立一种技术与管理、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等多层面的协调机制。

  就发展目标的层面看,湿地保护是湿地公园的主要目标。在此前提下,还要兼顾生态、社会、经济等多目标体系。湿地公园生态旅游降低其对自然资源的采掘与破坏程度,缓解湿地生态环境发展压力,同时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和经济效益,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湿地公园发展旅游的目标确立后,定位应该在生态旅游,市场细分在高端,不能降格为一般观光旅游。同时要加大宣传投入。

  从政策、规划层面上来说,仅有目前的这些法律、法规还不够,地方可依据湿地公园及旅游发展现状,先行出台地方法律、法规。从融资角度考虑,可出台相关管理办法,鼓励探索拓展资金渠道,如成立保护基金或完善捐赠制度等。总之,要科学地制定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规划,确定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的目标、方向及开发利用规模。

  景观格局的设计、旅游功能的区划则应属于技术层面的协调机制,因此在开发、建设时,务必保障大型湿地斑块的完整性,集中使用土地。比如对特定物种划定核心区进行保护,保留大型斑块,减少人为干扰。旅游功能区划要考虑湿地公园核心区、缓冲区及试验区的边界,各区之间要有缓冲地带,有廊道联系。

  湿地是一个动态生态系统,因此要对其生态环境变化状况进行长期、动态监测。特别是要及时反馈旅游者旅游活动对湿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根据反馈情况调整旅游开发方向。

  生态修复人为地改变和切断生态系统退化的主导因子或过程,使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尽快恢复到原有乃至更高的水平。在湿地系统生态环境因旅游或其他因素受损情况下,运用生态修复技术,维护湿地生态系统正常运转。

  生态旅游者是湿地公园的旅游主体,也是湿地系统最大的外来干预者之一,因此要对旅游者进行管理,规范、引导其旅游行为,将旅游者活动所产生的负面生态影响控制在一定限度内。

  此外,对湿地公园要强调可持续生态管理理念。科学测算湿地公园承载力,确定其合理的环境容量,并采取相应的管理办法,如控制旅游人数;注重当地居民和社区利益,解决好各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共享。当地居民在湿地公园保护和利用方面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他们也是湿地保护的主要参与者,能否使他们从中受益,关系到在那里开展的湿地保护活动能否得到他们的支持并可持续地开展下去。

  协调机制还需要有灵敏的调控手段,通过反馈来调控建设行为,通过动态监测网络和应急制度,使其能自觉地、灵敏地对开发、建设行为做出反应。当建设行为中出现偏差时,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灵敏的决策调控机制是协调机制是否有效的基础与保障。

 
发布:2007-07-25 10:00    编辑:泛普软件 · xiaona    [打印此页]    [关闭]
相关文章:

泛普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软件其他应用

项目管理工具 禅道项目管理软件 梦龙项目管理软件 微软项目管理软件 装饰管理系统 装修预算软件 项目计划软件 项目进度管理软件 软件项目管理工具 材料管理软件 工程项目管理软件系统 项目管理系统 施工管理软件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软件 工程管理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