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以农村住房改造建设引领中心镇发展
近年来绍兴市农房改造建设以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为目标,以宅基地置换城镇住房和构建新型社区为切入点,以农房集中连片改造为抓手,积极推动中心镇人口集聚、要素集约、功能集成,进一步改善了农村的人居环境,为推进中心镇发展、实现城乡统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主要做法
(一)实现农房改造建设向集约化转变
农村人口向中心镇集聚是农村优化资源配置、节约利用资源的重要途经。
近年来,绍兴市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以高起点、高标准为要求,按照“人口集中、产业集聚、要素集约、功能集成”等要求,促进农村人口向中心镇集聚,建设新型农村社区。通过实行开发与整理联动、复垦与盘活并重、增量与减量挂钩,统一规划、整体开发、配套建设,促进人口向中心镇集中、产业向功能区集中、耕地向规模经营主体集中,形成了一大批现代化的新型农村社区。
绍兴县坚持改善民生与集约用地并重,改造建设与规范管理齐抓,除县城之外的镇和街道都要求建设200户以上的大型农民集中居住区。2011年,5个中心镇全面启动规模性农房改造建设项目,建筑面积244702平方米,可安置农户2454户。同时,县财政对镇街出台奖励政策,建设规模达到200户以上的奖300万元,达到300户以上的给予500万元的奖励。
越城区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农民自愿、群众得益、土地节约、人口集聚、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有序规范、稳步推进”的基本原则,积极探索农房集中连片改造建设模式。二环以内,推进城中村改造;二环以外,农民有意愿的,参照城中村改造模式,用城区公寓房置换宅基地;其它改造,坚持统一规划、统一建设集中居住区。
上虞市继续积极推进“1+4+X”项目(即1个城市吸纳型,4个集镇发展型,若干个村中心集聚型和特色保存型),力争通过3-5年努力,实现1万户宅基地置换目标,形成20-30个农民集中居住区。
(二)实现农村基础设施向综合配套型转变
绍兴在推进中心镇建设中十分注重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中心镇的集聚功能不断加强。目前,我市省级中心镇均已建有镇级污水处理设施;生活垃圾处理率达到99.8%(居全省第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25%,绿地率达17.5%;人均道路面积达16.7平方米。
对于集中居住区建设,都要求设有社区服务中心、农贸市场、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配套,道路、电力、通讯、给排水等市政基础设施齐全。绍兴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一是坚持科学规划,按照城市化的发展要求,根据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的不同情况,合理确定建设规模、空间形态和居住模式;二是坚持完善配套,确保道路、绿化、污水处理等公共设施全部配置到位,努力完善商业网点用房、农贸市场、超市、学校、幼儿园、小公园、文化娱乐等一系列生活服务设施;三是坚持按标准保证社区及物业用房,保证新型社区按照占总建筑面积的一定标准配置社区管理、活动和服务用房。嵊州市浦口街道,投资2000万元,用于社区配套设施建设,高标准统一规划建设主次道路、污水管网、电力、通信管线及区间绿化,统一建造社区管理用房、休闲活动场所、文化活动中心、警务室、社保室、卫生室、幼儿园、商业街等必需的配套设施。
(三)实现农房改造方式向特色化转变
绍兴各地在农村住房改造建设实践中,走出了一条以整村拆迁改造、宅基地置换、跨区域集聚、多元化投资为主的推动中心镇建设发展的模式。
1.以整村拆迁推动中心镇建设发展。如绍兴县平水镇整体拆迁昌锋自然村458户1308人,拆迁总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建设安置小区占地总面积10万平方米,建设住宅962套,项目总投资4个亿,实现了由平原村落向城镇社区转变。同时,新增建设用地200余亩,带动了周边约500亩土地开发建设。
2.以宅基地置换推进城乡住房优化配置。采取在农民集中居住区内置换、享受购买经济适用房政策、作价领取货币补贴等多种置换方式,鼓励农民进中心镇居住。如绍兴县鼓励农户通过“以房换房”、“以房换钱”、“以房换租”三种置换方式,引导人口集中居住。新昌县出台了农民建房住房公积金贷款政策。
3.以移民下山跨区域转移推动人口集聚。对自然条件差、交通不便的高山村、水源保护村、地质灾害村采取散户下山集中、向集镇集聚等多元化住房改造安置模式。如嵊州甘霖镇石坪村,把分散在周边自然村的300多户农民集中安置到统一规划的公寓式安置小区,户均占地面积从0.53亩减少到0.17亩。
4.组建新型投资公司实行多元化投融资。目前,全市已组建各级新农村投融资建设公司20家,总注册资金超过5.4亿元,其中绍兴市新农村建设公司注册资金8000万元,诸暨、上虞、嵊州、新昌均完成县级新农村投融资建设公司的组建。绍兴县13个镇(街道)全部成立了新社区建设投资公司。这些新农村投融资建设公司加大了中心镇建设投资的主体多元化、项目经营企业化、设施享用市场化的运作力度,对加快农村住房改造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实现农房建成区域向新型社区转变
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绍兴各地按照“统筹规划,合村并居”的思路,采取“多村一社区”、“村庄合并社区”、“一村一社区”等有效模式,建设集办公、警务、居住、教育、医疗为一体的标准化社区。以合理规划建设周边商圈,以完善的道路、交通、水电液化气、雨污分流、垃圾集中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来提高社区的档次和品位。
同时,发挥农民的主导作用,以农民意愿为主,创新社区管理机制。一是通过“村规民约”等有效形式完善市场化运作的保洁、卫生机制,形成农民自主参与、自主管理、自我监督的新型社区管理体制。二是探索农民充分就业保障机制。以社区服务中心为窗口,发布用工需求信息,牵线搭桥、积极推介。截止2011年12月底,全市已经建立新型农村社区96个,涉及农户107185户。
二、下一步工作
尽管该市农房改造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促进中心镇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但是,还存在不少问题,例如,各地工作发展不平衡,资金及土地指标短缺等等。今年绍兴市农村住房改造建设根据省厅目标:完成农村住房改造建设2.7万户,指导各县(市、区)各建设1个农房改造示范村项目,任务也已经明确。下一步将在几个方面努力:
(一)注重规模项目与科学规划并举。规模项目建设是农房改造建设的趋势。规模项目建设必须进行科学规划,做好规模项目的规划,必须立足当前、放眼长远,兼顾规划的科学性和实际的可操作性,将农房改造与规划相融合,与中心镇相配套。真正实现规划为规模项目服务,规模项目完善规划的良好局面。
同时,规划设计还要注重彰显地方特色。加强对项目的布局、地域特色、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研究和把握,注重保护有特色可彰显,有文化可传承,有价值可保留的村庄和房屋。如在建筑布局、风格上要符合绍兴“粉墙黛瓦”的水乡特色。
根据以上精神,进一步完善该市20个省级中心镇和8个市级中心镇的规划,根据中心镇的经济发展潜力、环境资源承载力、吸纳集聚人口功能,全面开展中心镇核心区控规和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努力形成县城、中心镇、一般乡镇、中心村、一般中心村和特色自然村梯次合理的科学的规划体系。
(二)注重配套设施建设与专业化服务相配套。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与完善,是提高中心镇品位,改善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为此,必须注重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加强中心镇内道路、安全饮水、农村能源等设施的投入。实现道路硬化,自来水入户率达到100%,供水系统快捷卫生,饮水水质符合国家规定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完善电力、有线电视、通讯等配套设施建设。二是加强环境建设。农民住宅、厂房整洁;排水排污系统通畅,街道两侧无乱搭乱建,各类垃圾集中存放,及时清运,无害化处理。三是加强社区服务中心建设。要依托现有设施建设,以框架式、大开间结构为主,设施相对完备、服务功能相对集中,且通透、宽敞、明亮,适合村民活动、娱乐、学习。同时,推进体育健身场、图书阅览室、卫生室、休闲公园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使农户就近实现“学有所上、病有所医、娱有所乐”。
通过完善物业管理系统,开展农业和技能培训等专业化服务,不仅能给社区内的农民提供生活方面的服务,同时,也能使农民有更多的从事物业、房屋出租、商铺经营、服务贸易、企业做工等就业机会,促使大批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
(三)注重财政投入与市场融资相统一。推进农房改造建设,资金投入是难点,也是关键。首先,要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加大财政专项投入的力度,重点用于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其次,要鼓励和引导企业参与投资农村住房改造,采用BT等模式代建开发;再次,要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探索农村房屋抵押贷款制度,实施农村建房住房公积金制度,有效激活存量资本,拓展资金渠道;最后,要通过部门与村(社区)结对、企业与村(社区)结对、村民投工投劳等多种形式解决资金来源,基本形成“政府出一点,银行贷一点,企业投一点、社会捐一点,帮扶单位助一点”的多元化的筹资方式。
(四)注重个性特色与城乡一体化相对接。努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实施规划设计、建设道路、城乡垃圾处理和生活污水治理、绿化、供水、电力、广电等一体化工程,逐步形成社会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的城乡融合的发展机制,构建城市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向中心镇延伸的基本框架,形成以大城市为中心,卫星城市围绕,特色农村社区为基础的城市立体画面。与此同时,还要在医疗、公共服务、文化程度、人口流动、就业培训等方面做好城乡对接,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实现城乡对接,还要注重个性塑造。城乡对接,一定要与当地特点、政策相结合,将当地的传统优势进行充分的挖掘和包装,将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的转化,把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进行创造性的结合,把文化底蕴体现到发展特色产业、创造宜居环境、构建和谐社区等具体的实践中,走特色产业化和新型农村城市化之路。
(五)注重社区建设与社会管理相结合。站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战略高度,以农村社区建设为载体,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完善服务体系,使社区成为农民自我教育、管理、活动的平台。同时完善社会管理,努力创造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一是建立社区教育机制,转变居民的观念,提高居民文明素质;二是建立社区组团式服务机制,通过以社区服务中心为载体,实行组团式服务,让广大居民群众享受到身边的贴心服务;三是建立社会参与社区服务机制,吸引企业和社会组织进入新型社区,为居民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四是建立社区网格化管理机制,做到“家庭琐事不出户、邻里纠纷不出组、小事不出村(居)、大事不出镇(街)、矛盾不上交”。
农房改造建设工作使命光荣、任重道远,我们将以本次会议为契机,深入贯彻落实上级指示精神,努力学习先进经验,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攻坚克难,创新举措,全面推进农房改造建设工作转型升级。
摘自 浙江省建设信息港 2012.02.21 绍兴市建设局
- 1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软件
- 2软件项目管理工具
- 3项目管理系统
- 4工程行业科研项目管理系统
- 5工程项目管理软件下载
- 6开源项目管理系统下载
- 7工程项目管理
- 8多项目管理
- 9项目管理
- 10哪家项目管理好
- 11企业项目管理排名
- 12项目管理系统有哪些
- 12015年咨询工程师每日一练免费在线测试(2015.1.27)
- 22015.5.13咨询工程师每日一练免费在线测试
- 3项目监理机构内部组织关系的协调包括什么
- 42013年二级建造师《水利》:截流设计的主要问题
- 5安全工程师《生产管理》考前自测题(12)
- 6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施工的技术要求
- 7某污水处理厂工程厂外管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25P
- 82015年招标师:招标采购专业实务精选习题14
- 9基坑抄平处理不当的原因分析
- 102015年监理工程师《合同管理》考试练习题(19)
- 11房价狂跌 万科再成“先锋”
- 12CFG桩复合地基处理施工中质量保证措施
- 13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施工方法
- 14居民缺乏意识 违建如雨后春笋
- 152008年监理工程师《建设工程合同管理》习题13
- 162015年造价员基础知识:保证金返还
- 17招标师问答:工程投标注意事项
- 18隧道开挖减振光面爆破施工工法
- 19合福铁路安徽段最快明年4月铺轨
- 202015年招标师:招标采购专业实务精选习题27
- 21除尘管道施工方案16P
- 22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实施办法(考试介绍)
- 23桩基托梁路肩挡土墙施工方法
- 242015年安全工程师考试安全生产技术练习题(13)
- 252015年咨询工程师《工程项目组织与管理》每日一练(2.26)
- 26从动态控制角度,关于建设工程进度控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 27监理工程师考试2015年《工程质量与进度控制》习题(7)
- 28一级建造师管理与实务复习要点:预应力池壁喷浆
- 29天津公布2015安全工程师报名时间:6月15日至6月29日
- 302015年咨询工程师《组织与管理》每日一练(3.19)
成都公司:成都市成华区建设南路160号1层9号
重庆公司:重庆市江北区红旗河沟华创商务大厦18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