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民企受捧 跨国企业或被抛弃
元旦一过,陈伟就开始了一年中最繁忙,也最兴奋的一项工作——应届生招聘。陈伟是一家大型跨国IT企业的HR,在招聘季里,他15天内要跑近10个城市,到十多所学校进行毕业生宣讲。不过,今年的招聘情况却让他有点高兴不起来:招聘现场,举手表示对跨国公司感兴趣的学生远低于预期,公司收到的校园简历数比往年不升反降。“不得不说,大学生们开始更多地关心国企和民企的工作机会了。”
陈伟的境遇并不是一个特例。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素有“金字招牌”之称的跨国企业正在丧失过去的吸引力,它们在与国企与民企的人才争夺战中处境艰难。根据怡安翰威特咨询公司的调研,2010年,大学生心目中的前10佳雇主内,只有3家是跨国公司。更为严重的是,2010年大学生心目中的前50佳雇主中,跨国公司也只有区区4家。要知道,在2009年,有21家跨国公司进入最佳雇主名单,一年之后,这个占比已经惨跌至个位数。与之相对的是,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青睐百度、阿里巴巴[16.56 -1.78%]这样的民营企业。
这种“后院起火”的状况正在让跨国企业的中国区HR们感受到压力。“不少大型外企的HR对我说,做调研的时候不能只看外资企业了,一定要去关注国内优秀的民营企业或国有企业,他们正在对外资企业造成很大的人才威胁。”怡安翰威特负责人力资本情报中心的副总裁张宏称。
不可否认,就在五年前,进外企对应届毕业生来说还是一件很体面的事,但如今的情形已大为改观。曾有一位大学生的说法给张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果你要找一份工作,那去外企还不错,但如果要寻找一份事业,去民企是不二的选择。”
之所以有这样的结论,是因为国内的民企正处于快速膨胀的阶段,如果将国内领先的民企与外企做一个对比,可以发现“民企的增长速度比外企高一倍,利润率则高了50%”,从这个角度看,选择民营企业无疑意味着更多的发展机会。在怡安翰威特发布的中国最佳雇主报告中,企业是否能提供和员工个人发展相吻合的平台,是另一个最重要的员工敬业度驱动因素之一。
相比之下,外企的岗位往往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大学生们通常只能循规蹈矩,晋升的速度并不快。除了一些专业性很强的岗位,大部分人都成了庞大机构中的“螺丝钉”。此外,本土员工要升到高层管理者的位置也绝不容易——这些企业的中国区高管大多数是来自国外或港台地区的“空降兵”,即便有个别内地的人员,也是凤毛麟角。“当你达到一定的级别后,你几乎就没有机会再晋升了。”一位曾服务于GE的HR专家说道,在触碰到职业的天花板后,他毅然转投了一家中国企业。
与此同时,中国企业比在华跨国公司赋予中层管理人员更多的责任。据市场咨询公司Frontier Strategy Group发布的“2010年中国人才敬业度报告”称,平均而言,国内企业中层管理人员(31岁至35 岁)直接领导13名员工,而在华跨国公司的中层管理人员则直接领导9名员工。换言之,同等的职位,中外企业赋予的权力与责任却并不平等。
这种无形的壁垒让外资企业在中国逐渐“失宠”。除了职业通道的差异,在薪酬的发放上,民企也显得更为灵活。
“眼下,如果将民企与外企同等岗位的工资相比较,民企还是要低30%,但它上升的空间更大。”张宏指出,“民企没有固定的薪酬体系,它为了挖人甚至可以开出高于市场平均水平很多的工资,而外企则常会受到全球薪酬架构的制约。”事实上,许多跨国公司总部的HR无法理解,为何其他国家只需5%至10%的薪酬增长,而中国市场却需要50%的增长?此外,很多本地企业还能提供给核心人才外企无法复制的福利待遇,如子女教育和家庭成员医疗等。
除了普通的薪资,股票期权激励则是民企的另一大吸引力,这也是外企所无法企及的。怡安翰威特的调研发现,不少外企的中高管的最终职业梦想就是“加入一家快速成长的民企,公司上市后一夜暴富”。
“应该说,民企热的现象出现在两拨人中,一拨是外企的中高管,另一拨则是应届毕业生,或入职场不久的新人。”
在这种文化的推动下,跨国企业成了一所培训学校,本土人才在跨国公司学到较好的语言基础与管理经验后,便转而将经验带入民营企业。根据怡安翰威特的数据,大学毕业生加入外企后,平均的跳槽周期是1.5至3年,如果三年后他们的薪酬增长低于50%,那么这批人一定会离职走人。
换言之,外资企业不仅要面对崛起的本土企业对现有人才的觊觎,还要承受未来高速发展时“新生血液”的短缺。面对本土企业的拿来主义,跨国公司不得不展开更为有力的人才保卫战。
在张宏看来,跨国公司的优秀管理实践,较高素质的管理团队和体系化的培训发展是保卫战的关键。当越来越多的员工将工作看做一种学习的过程,“公司要留住人才,就必须时刻让员工感到有东西可学”。与之相对应的是,跨国公司正日益重视利用全球的资源,为本土员工创造学习的机会。以陶氏化学为例,公司近年来正在加强将中国员工送到海外的轮岗计划,以此提升员工的业务技能与全球经验;同时,陶氏每年调集全球范围内的顶尖工程师与高层管理者来中国工作,以其工作经验培养中国的年轻员工。
陶氏大中华区人力资源总监陈艳丽称,“我们会从公司的角度判断哪些是核心人才,需要怎样的保留计划。当然,我们也欢迎来自本土的良性竞争。我不会刻意地去控制员工跳去民企,因为每人的职业规划不同,正常的流失是帮助公司提高业务素质的一个途径。”
不可否认,人才的争夺并非一朝一夕,而是一场持久战。目前看似激烈的人才竞争,对外企与内企而言也并非只有害处。GE曾培训出19位世界500强企业的CEO,他们为GE带来了更多的商业机会与口碑,因此从更长远的角度看,“这种流动能让公司发现自身的问题,并有利于中西方公司在管理模式上的融合。”怡安翰威特认为。
相关课程:
《企业招聘、绩效考核与薪酬管理实战特训班》
《新法下的员工招聘入职、离职流程设计及风险控制》
《人力资源管理能力》
- 1从“人力”到人手,从人才到人物
- 2招聘官 当心被大数据给愚弄了
- 3魅力型领导打动下属的办法
- 4职场人士须提防“大脑肥胖” (下)
- 5企业团队的三个“有利于”
- 6职场选择:当理想遭遇现实 坚持or放弃?
- 7职场人怎样调整工作心态
- 8企业员工的职业规划
- 9人才招聘到底需要多少应届毕业生?
- 10不要因为薪酬跳槽,要跳出价值
- 11人力资源部门调整要遵循的几个要点
- 12提升对绩效管理认识的重要性
- 13中小企业招聘如何吸引顶级人才
- 14成功职场人的优秀素质有哪些
- 15新员工培训容易忽视的问题
- 16巧妙沟通又不拍马屁 职场沟通八大必杀技
- 17人力资源的管理系统要根据什么来制定
- 189种被淘汰的面试者
- 19职场保鲜的小计策
- 20HR如何进行科学的录用决策?
- 21无效的中国沟通
- 22如何维系职场人士的人脉关系
- 23职场礼仪需注意角落细节
- 24假如你当上了主管做的第一件事是啥?
- 25营销人,超越自我
- 26卓有成效的招聘工作是什么
- 27从篮球比赛中看企业团队管理
- 28管理者的工作重点--沟通管理(二)
- 29面试时要避免的一些小动作
- 30职场人要做好职业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