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职场里的“冬眠”
员工需要承担职场人际,需要承担工作任务,同时也会接受企业培训。而当工作让人感觉心烦意乱,或者手头上的“私事”和工作发生冲突时,那就选择离职,让职业暂时“冬眠”一段时间--目前,这一在五六十年代的上海人眼里属“非正常状态”的现象,正日益在上海年轻人中流行。
据上海市劳动保障局所作的调查,虽然在上海的在职人员中,20-35岁这个年龄段是平均收入最高的一个群体,但上海登记失业的人中,却有50%是35岁以下、有一定学历的年轻人。上海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卢汉龙认为,这50%登记失业的年轻人,很多并非找不到工作,而是属于“自动失业”,其背后的原因就是期望值过高或就业心理、生活观念的改变。
家住西区龙柏新村的俞音就是职业“冬眠”的主张者。俞音毕业三年,工作换了三次,最后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很大的贸易公司当董事长助理,到这家公司时,俞音是决心要好好发展的。但为什么最终选择了辞职?“这家公司的人事关系太复杂,让人感觉不到朝气。俞音的解释很简单。
再看看俞音4个月的生活:7、8月份,买了新房,忙着装修房子;9月份为两个在沪的新加坡小孩当了一段时间家教;10月份不小心生了场病,住在医院;闲的时候,就和音乐、书本做伴,除此以外,她还抽空读了个高级口译。俞音还有个爱好:空时涂鸦,她家墙上挂着的壁画都是她自己画的。
俞音告诉记者,本来只想在家呆两个月就去工作的,结果一呆呆了4个月。期间,俞音工作过的公司、外服在线曾给她去过工作邀请,但她觉得呆在家里感觉也不错,所以一直没去工作。
采访中,发现年轻人职业“冬眠”的原因千奇百怪。有的纯粹是觉得工作不如意,而有的则是想“重新整理一下自己的职业规划”,甚至是因为装修房子、怀孕等事情。但既然是“冬眠”,肯定是暂时的。
记者在采访已“赋闲”在家3个月的汪明东时,他告诉记者,自己是由于和老板相处得不好才辞职的,不工作期间去了很多城市旅游,花掉了多年的积蓄,现在觉得已经玩够了,正准备重新“出山”。
现在的汪明东带着点焦虑,“都这么久了,也不知道是否还适应工作……人才市场还没逛过呢,不知道行情如何?”
不少“冬眠”者认为“呆在家里不是什么丢脸的事”,但“已经在家待了这么久,重找工作的话,一定要比原来的工作好”。
相关推荐:
人力资源管理对于班组建设的推进作用
打造卓越的团队执行力
美国西海岸全球创新 苹果公司标杆学习考察之旅
- 1如何建立好绩效管理体系
- 2HR如何处理好员工的“加班与被加班”
- 3自信是成功的第1秘诀
- 4职场内不能说的7个词
- 5职场心得体会:《红楼梦》里的女强人
- 6职场人所面临的9大压力
- 7人员招聘中的违约现象及对策
- 8基于资质的人力资源经理绩效管理
- 9“选择”老板需谨慎
- 10职场人拥有魅力的一些习惯
- 11人力资源招聘策略是什么
- 12人际交往中不该说的四句话
- 13需要防范的职场焦虑症
- 14企业培训师的工作总结
- 15怎样把握私事不变成“公事”
- 16绩效管理之后思想理念引导的重要性
- 17企业管理者的不良习惯
- 18多地企业节后遭遇招工难,加薪两成仍无吸引力
- 19女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学习
- 20让你快速完成工作的50个技巧
- 21如何建立人力资源的管理系统
- 22如何建立您的完美招聘形象
- 23招聘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影响
- 24职场中的沟通管理
- 25管理人员如何应对职业生涯高原
- 26别把培训当成负担
- 27职场生涯成功的七要素
- 28成功职场人士的十大魄力涵养
- 29白领们的职场救命绝招
- 30提升后如何与同事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