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Glassdoor的高估值看雇主品牌的重要性
最近,定位于雇主点评的社区平台Glassdoor获得了7000万美元的投资,其估值也达到了10亿美金。相比一年前,估值翻了一番。
Glassdoor是什么?
Glassdoor在Google的搜索结果描述对自己的介绍为:Glassdoor可以帮助你找到你热爱的工作和公司。网站提供来自雇员对雇主薪资、福利等方面的评价,候选人在面试时可能被问到的问题。以及数百万的工作机会。
进入Glassdoor注册后,可以看到Google、苹果、LinkedIn等公司主要职位的薪水,年薪从八万、九万到数十万美金不等。对于一个公司的潜在员工以及喜欢职场八卦的职场人士而言,薪资、福利、雇员评价和公司环境这样的内容无疑非常具有吸引力,任何在求职或准备跳槽的人,都会有兴趣去看一眼。Glassdoor的出现和逐渐走向热门,也意味着雇主品牌建设需要越来越被重视。
很多人将Glassdoor看做是招聘网站Monster、Indeed或职业社交网站LinkedIn的竞争对手,其实它的模式和招聘网站与职业社交网站都不一样。我们分别来看看招聘网站Monster、雇主品牌网站Glassdoor以及职业社交网站LinkedIn的特点和各自的优势。
Glassdoor与招聘网站、职业社交网站有什么差异?
Monster等传统招聘网站最大的特点是B2B驱动。所谓B2B驱动,即引入大公司进驻为吸引力,通过大量投放广告、以及购买流量的方式收集到海量简历,再将收集到的简历定向分发给公司HR(也就是它们的客户),通过服务费与流量(简历)采购成本的差价获得盈利。但随着互联网人口红利逐渐消失、流量采购成本逐渐升高、企业HR对招聘效率要求的提高,传统招聘网站的模式越来越不具有竞争力。位于1.0时代的糟糕的用户体验与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产品体验要求的提高,传统招聘网站也在丧失用户的好感和信任。
传统招聘网站仍然具有相当的优势,比如在较低端的职位以及标准化程度高的工作机会和求职者(所谓的低端职位和低端用户)上,仍拥有最大的优势。
Glassdoor的特点是从B2C切入。它网站功能和规则的设定,90%都是围绕用户设定。薪资、福利是用户提交,而非雇主提供的带有水分甚至一定虚假宣传的待遇标准,对公司的介绍突出雇员和前雇员的点评,用户可以更真实了解在某个公司工作是怎么一回事。在Glassdoor出现以前,职场人士只能从论坛、社交网站、新闻媒体等渠道非常碎片化和随机性地了解公司的薪资待遇,而且很多时候是最出名的大公司的薪资待遇。Glassdoor出现之后,职场人士可以在一个平台上,以同样的标准系统性、全面性地了解他所在行业和领域各个公司提供的薪资待遇。
Glassdoor上虽然有薪资、福利和对公司评价等敏感内容,为了保证用户愿意分享这些敏感内容,Glassdoor选择让用户匿名,并提醒用户尽量不要填写能让别人猜出你真实身份的职位和信息。这意味着虽然你看到了一个公司的待遇水平,但想找到一个真实的用户却还是颇为困难。从用户的角度来看,Glassdoor非常适合与LinkedIn配合着使用。这时候,LinkedIn作为实名职业社交网站的优势凸显了出来。对任何一个公司感兴趣,你都可以在LinkedIn上找到这个公司的员工,在求职之前,或对某些细节求证,都可以通过LinkedIn找到某个公司的雇员,向他们求证。
作为全球最大的职业社交网站,LinkedIn目前有3.3亿用户。LinkedIn结合了Glassdoor和传统招聘网站在B2C和B2B优点:从一开始,LinkedIn是一个社交平台,用户可以提交完整档案,并与其它用户建立联系、进行互动,寻找商业机会和工作机会,是一个2C驱动的平台;当LinkedIn用户规模起来之后,第一个上线的B2B业务就是针对企业HR的招聘解决方案。——想招聘最优秀的人才吗?这些人已经在LinkedIn了,只需根据招聘条件直接去找到他们、联系他们即可。
如何通过Glassdoor、LinkedIn等网站打造雇主品牌?
因为国内大部分人对Glassdoor不了解,前面花了不少篇幅介绍Glassdoor自身以及Glassdoor与招聘网站、职业社交网站的异同。文章最后部分回到我们的重点:雇主品牌已成趋势,企业再不重视就晚了。
社交网络让HR们的工作变得更好做,也变得更难做了。更好做的意思是,HR有了更多的接触潜在候选人的渠道,也有了让潜在候选人认识雇主的机会。更难做则表现在:渠道变多了,维护成本也大;此外,因为社交媒体的逐渐发达,越来越多人可以对雇主进行评价,企业利用信息不对称去“忽悠”候选人的可能性越来越小。
对于优秀企业而言,打造雇主品牌是趋势,也是获得潜在候选人的最好的方式之一。优秀的雇主形象就像优秀的产品品牌一样,能给企业带来优厚的财务汇报。根据管理咨询公司华信惠悦在全球的“卓越雇主调查”发现,在网络经济高涨的2000年,卓越雇主的三年总体股东回报率是108%,而普通雇主的回报率是66%,接近普通雇主的2倍;到了全球经济低迷的2002年,对于卓越雇主这一数字是24%,而普通雇主是8%,卓越雇主的财务回报是普通雇主的整整三倍。在经济形势好的时候,雇主品牌能帮助企业保持人才竞争力;在经济萧条时期,雇主品牌则有更大的效应,这也更能帮助企业在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建立人才竞争壁垒,取得竞争优势。比如Google早期的20%创新时间、免费不限量的饮食、创意无穷的办公室文化,为它在招聘优秀员工时提供了极佳的吸引力。
在社交网络时代,打造雇主品牌也变得更为容易。在LinkedIn建立一个公司主页,可以自定义去展示自己的公司形象,鼓励自己的员工在LinkedIn注册档案,上传代表自己职业形象的照片,以及填好自己的履历。每一个用户去搜索公司员工的时候,潜移默化的通过员工形象转化成了雇主形象——这时候,员工是最生动的公司名片。没有比通过一个个真实而鲜活的员工更好地手段去了解一家公司了。
LinkedIn招聘运营负责人曾介绍过一组数据:在LinkedIn上开设公司主页之后,给关注者发送站内信(LinkedIn称之为InMail)得到回复的可能性提高95%;如果一位用户成为公司的粉丝,他们分享公司信息的可能性高出61%;公司招聘人员页面被浏览量比平均水平高10倍。雇主品牌效果立即彰显。
对于国内企业而言,鼓励员工去Glassdoor分享自己的薪资或许不现实,但Glassdoor的逐渐壮大,雇主也无法阻止员工们去分享这些敏感信息,现在国内已经有看准网、卧龙阁等类Glassdoor的网站,未来国内的员工也将更愿意在自己同行中分享自己的薪资福利。与其等待这一天到来时再去应对,不如现在就提前开始规则,积极思考即将到来的挑战,通过建立更加公平和透明化的薪资福利体系,打造更优秀的公司文化以及开发更有竞争力的产品,来激励员工投入到工作中来,并激励员工分享自己在公司的经历,通过微信、微博及LinkedIn等社交与职业社交网络,持续建设自己的雇主品牌,从而在人才市场中获得长远竞争力。
- 1人力资源的企业发展管理4大体系建设
- 2比逼格更逼格:Google CEO Larry Page专访
- 3员工反复跳槽,你怎么看待?
- 4什么样的企业不适宜推行绩效考核?
- 5职场:成功率极高的求职方法
- 6新世纪企业人力资源决策的再思考
- 7企业人才谋略之招聘渠道分析
- 8中国的人力资源为什么那么贵!
- 9吴王阖庐的识人用人之道
- 10薪酬管理:什么薪酬制度对销售人员更好?
- 11有一位HR曾向我讲述过这样一个故事
- 12公司上市后员工真能暴富?当心期权的陷阱
- 13中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五大差异(一)
- 14面试时应该问的五个问题
- 15微信上讨论工作,其实并不是一件有效率的事情
- 16移动互联时代HR的7个蜕变术
- 17新公司用人的注意事项
- 18招聘工作的“六大挑战”
- 19企业薪酬体系设计案例
- 20升职:“彼得原理”与马谡“失街亭”
- 21HR一定要知道的10个招聘策略
- 22职场:应届毕业生,如何看待你的第一份工作
- 23关于企业招聘工作中令人震惊的事实
- 24目前经济情况下的HR策略
- 25薪酬结构如何合理合法设计?
- 26办事处经理 8名
- 27人力资源专家:"用工荒"与"慌就业"同时并存
- 28人力资源管理:高校人力资源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 29友邦中国区总裁陈荣声离职
- 30目标管理的具体实施的三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