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工程项目OA系统 > 领域应用 >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企业导师制相关分析
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已经成为当今企业非常主要的一种行为,并且当前这种行为也在面临着一些相应的问题,具体来说要想做好人力资源开发并进行团队建设,以下问题都需要去了解。
首先是导师工具的缺乏。现今中国企业已经赋予“导师制”保留并发展人才的特定目的,这样一来,本来是长期非正式的导师关系,其结果被纳入了衡量人才发展情况的范畴。因此,导师辅导的过程中,一定要有有效的工具进行衡量。尽管一些有识之士已经大胆尝试,开发了一些个人发展工具,但这些工具的效用究竟如何还有待时间来检验。
其次,企业对推行“导师制”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很多企业仍把推行导师制理解为几天的培训。如果企业希望通过导师制度来达到迅速保留并发展员工的目的,需要一个完整的系统来运作导师制。
再次,很多企业内部导师资源匮乏。一方面,导师需要一定的经验、阅历和成熟度。而在很多企业,尤其是IT和互联网行业,企业员工平均年龄不过在 26-27岁,在如此“年轻”的企业中,即便是管理团队成员也都缺乏导师所必备的经验和成熟度。另一方面,企业在推行导师制的过程中还发现,公司选定的导 师很多并不具备辅导员工的胜任能力。我国各行业职业经理人队伍都比较年轻,职业化程度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在此环境下,企业的导师们将会面临一些 彷徨和困惑。
第四,如何教导被辅导者正确处理和导师的关系,把握好尺度,对于导师计划能否成功实施也是至关重要的。很多企业,被辅导的员工不懂得“导师”角色。 有的员工甚至把“导师”当做“字典”来用,经常事无巨细,一遇到困难就找“导师”求助,弄得导师哭笑不得。这样其实对“导师”尤其是公司高管来说是时间上 的一种浪费,也会令导师丧失辅导的积极性。还有的员工,企图通过导师获得加薪、升职的机会,也给公司的正常管理带来不便。
第五,文化的差异对于导师制的影响力不容忽视。在跨国公司推行导师制,要充分考虑跨文化的因素。某跨国石油公司在将全球导师计划推广到各地时,结果不 尽如人意。后来经过分析诊断,才发现公司选定的导师全部是外籍员工,而被辅导的员工则是清一色的本地员工。这样,非但辅导效果不尽如人意,外籍和本地员工 之间的鸿沟也加深了。再有,推行导师制很重要的一点是辅导和被辅导双方彼此能打开心扉,相互信任。而东方人一般比较含蓄,不会轻易吐露自己的内心想法,这 也给辅导带来难度。在有的文化中,员工会以有导师为荣;而在有的文化中,员工则可能不以为然,甚至认为和导师谈话是浪费时间,“务虚不务实”。
相关推荐:
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的一些建议
绩效体系建立
员工的职业化训练
- 1HR改善:企业招聘管理中存在问题
- 2人力资源部门不受重视的原因
- 3中小企业留人要使“巧”力
- 4如何让企业管理做到“人岗匹配”?
- 5HR学习:人力资源管理诀窍
- 6HR如何通过专业修炼,打通成为HRD的通道?
- 7对症下药 把脉项目监理中的人员变更难题
- 8中小企业实施绩效管理遇到的障碍有哪些?
- 9人性管理:善用人的短处
- 10人才选拔的原则
- 11人力资源战略是什么?
- 12加强和完善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
- 13HR学习:什么是好的知识管理?
- 14中国人力资源业步入发展“快车道”
- 15HR如何矫正招聘时的认识误区?
- 16企业薪酬管理“不创新必死”
- 17十大招聘理论
- 18如何提升企业招聘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 19如何提高企业招聘效率
- 20人才培养要避免哪些误区
- 21警惕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异化
- 22人力资源管理的七大绝招
- 23人力资源管理:管理9类人浅谈
- 24招聘人才
- 25现代企业招聘工作
- 26HR高效招聘必备的五大理念
- 27组织领导职能的思考
- 28eHR实施顾问的四种角色
- 29谈谈团队精神
- 30网络招聘“六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