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营销:不会谈情怀的作家不是好导演
粉丝是个很神奇的东西,特别是在影视圈。凭借过硬的吸粉能力,郭敬明已经攒了13亿的票房,赵薇的《致青春》俘获了一大票青春男女,至于电影好坏,谁知道呢?
我不是专业的影评人,因此对电影本身不作评价,但能够得出一个结论:这些叫座的电影在营销层面是成功的。从这个角度,来说一说最近很火的《后会无期》。
够文艺,你就该去看一看
有朋友说要去看《后会无期》,看过的人拼命地吐槽不好看,但是为了那句“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还是义无反顾的走近电影院。当然,事后问他觉得这部电影怎么样,只得到这么一句评价,“很有内涵吧,但没看懂”。
这的确不是一部能引人入胜的电影,除了网上流传的那些很有道理的宣传语。有人奔着韩寒去看的,有人奔着影片知名度去看,还有人奔着道理去看。看懂的人说这部电影是word版本的,没看懂的人说,韩寒还是去写书吧。
但就在这些议论中,有一个没有声音的主流意旨,从影片宣传初期就已经明朗:这是一部有思想、有内涵的公路片,文艺的你一定会懂。
从宣传初期的“文艺大片”已让众多文艺青年(包括伪文艺们)欲罢不能,仿佛不看《后会无期》就不是“圈内人”,影片定位对人群的心理暗示是极为强大的,用术语来说,《后会无期》已是天生的明星了。对观影后期评价的“二次利用”(营销层面),作为文艺青年,难道你能够看不懂吗?这样的意旨,像不像皇帝的新装?
《后会无期》的心理战,打得极妙,虎跃营销CEO韩虎总结有以下几点:
叫座,是从粉丝到票房的转化
粉丝经济渐渐成为娱乐圈新的“丛林法则”,从导演到剧本再到演员,粉丝数量加起来足够支撑一个漂亮的票房。至于如何完成粉丝到票房的转化,韩寒这次做得很漂亮。
不同于郭敬明常年经营自己的书籍、期刊,拥有放大而稳定的粉丝群,韩寒近年由于方舟子打假概率,出镜率并不高,重新构建出粉丝忠诚就是首当其冲的问题。
于是,2014年初,韩寒以国民岳父和公路片导演的身份回到公众的视野。话题平易近人,亮相也就显得十分低调,从对宣布电影开拍到电影上映,韩寒始终在微博上与粉丝保持互动,维持电影话题度以及粉丝粘度。
“野外、高清、无码、巨乳,你还想怎样?”
“年幼女儿坚强扛起半边天,带脑瘫父亲游乐园追忆童年。”
“工地一枝花,全靠粪当家”
(以上为韩寒在微博上晒照,遭到网友神回复;选取三条,还原“现场”。)
如此神回复仿佛现今依旧新鲜,是什么原因造成网友如此高频地与韩寒进行“互动”?
增加用户粘度无非是与用户进行高强度互动,但有意思的是,韩寒只是单方发微博,并未对任何网友进行回复(即韩寒并未与任何网友进行互动),为何粉丝仍乐此不彼地评论着?关键仍然在于互动性,此互动性乃韩寒微博底下的神回复进行的“暗中较量”,人人都想上韩寒的热门评论,你争我抢,娱乐大众,话题形成,我们的国民岳父火了,神回复火了,电影火了,我们也笑了,多赢。
之后,就要归功于韩导完美的情怀感染力了。“喜欢就要放肆,爱就要克制”,这些似是而非的道理,但正好适应了当前80后、90后整体迷茫、浮躁的社群心态。不必明白,就可以被感染,纯粹的感性诉求,情感丰富,不必思考。
以80后、90后为社群传播对象,特点鲜明,传播有力,《后会无期》怎能不火?
票房成功未必电影好,盈利模式的伦理探讨
如果《后会无期》不是韩寒的作品,导演还敢不敢说“不要把我的真诚说成是烂片”这样嚣张的话。对于普通观众来说,烂片与否仅仅是直接的感性判断,这样的论断是不需要倾听观众的声音了吗?更何况,真诚拍电影与拍出好电影,本身就是两码事。就像一个刚学烹饪的厨师用心做出的菜就一定好吃吗?
第1页第2页- 1定价的7大错误
- 2一个优秀的营销总监必须做到做好的工作
- 3公式:策划+销售=营销
- 4数字营销,吸引眼球和销售力哪个更重要
- 5电商与实体店营销大战的实质反思
- 6微信朋友圈里的营销江湖
- 7产品线聚焦:不要将内销产品线拉宽
- 8营销反教材:Burberry入驻天猫
- 9中小企业大区平台存废刍议
- 102014中国企业内容传播与ROI调查报告
- 11客户是老婆,潜在客户是情人
- 12自媒体营销的全新宝典
- 13营销的终极领地
- 14丁兴良:国内企业该拿什么来抢攻MOCVD市场?
- 15品牌营销之互联网营销
- 16会展营销怎样提高命中率
- 17消费互动营销
- 18美食节目的营销秘密
- 19商业销售管理软件怎么删除自定义的模板?
- 20诱饵策略——不要折腾消费者
- 21会展企业开展邮件营销的作用及方法
- 22营销是唯一的艺术形式
- 23了解妈妈们的营销需求
- 24数字营销趋势预测,用户成为掌舵者
- 25营销人送礼的原则与诀窍
- 26营销不能铤而走险
- 27电话营销秘笈
- 28营销新人该如何从零起步
- 29工业品营销教练的三个红利
- 30经销商自有品牌营销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