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创新物流政策 加快“一带一路”战略进程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的重大战略决定,加快“一带一路”战略进程即成为发展热题。物流作为“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其政策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现行物流政策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等方面已发挥重要作用。但从总体看,作为物流产业综合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政策措施,“减税降负”成为核心手段,且乏规范性和系统性,仍属于非战略之策、法治之策。因此,在“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下,改革创新国家物流政策,非常必要。
一、创新国家物流政策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形成我国对外开放发展的生产力新格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具有重要的地缘优势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涉及多边外交和地区多元发展利益主体,其建设是个崭新的发展命题,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迫切需要深化“路情”、“带情”认识,基于国家战略层面,立足经贸合作本源,从“渝新欧”等国际经贸大通道的物流功能入手,创造发挥各省区市的比较优势,抢占新一轮发展制高点,加快形成我国对外开放发展的生产力新格局。
(二)有利于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十多年来,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但总体上看,包括重庆在内的广大西部地区目前经济社会发展仍然滞后,仍处于欠发达阶段。谋求新时期西部大开发新突破,必须创新物流政策,基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加快西部重点区域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与西部省区和中亚、欧洲的经济交流与合作,促进内陆地区开发、战略产业集群和重点城市群发展,增强西部地区自身综合实力和自我发展的能力,推动中国西部大开发升级向更高水平发展。
(三)有利于加快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我国内陆地区地域广阔,发展相对滞后。内陆地区与沿海最大的差距是对外开放的差距。沿海地区对外开放早,开放力度大,开放程度高。内陆地区开放时间晚,开放水平与沿海地区差距明显,物流(包括设施和成本)是制约内陆地区改革发展的最关键因素之一。据统计,国土面积占全国70%以上的西部12省区市,进出口总额仅占全国外贸总额的6%,上海、天津、重庆三个市的外贸依存度分别是247%、56%、23%。因此,基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创新物流政策,加快内陆地区物流设施建设,加快内陆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进程,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四)有利于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总战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源于国际地缘政治和区域经贸合作理念,是国际地缘政治和经贸合作学说的与时俱进,当与长江经济带以及京津冀等国家级区域和次区域协调发展,形成南北并进、东西互动、开放开发并举,推进中国经济升级的战略发展系统。因此,基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创新物流政策,加快物流资源要素整合,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五)有利于铸就产业核心功能,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物流属于生产力,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内陆省区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速度和水平。由于我国幅员广袤,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大,特别是物流设施参差不齐,内陆地区物流发展具明显的后进性。因此,由于市场机制的有限性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物流发展的特殊性,要求夯实“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市场基础,更好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根据针对适用性原则创新物流政策,铸就物流产业核心功能,打造“一带一路”战略核心腹地,增强战略支撑功能。
二、创新国家物流政策的建议
(一)专项规划指导。将基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物流创新政策列为“十三五”国家专项规划。拟10年期的发展考量,在国家层面统筹规划物流设施空间布局、服务体系及政策体系,打造“一带一路”战略的核心支点,提升重庆、成都、西安、郑州、兰州等主要枢纽和节点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发挥“渝新欧”等通道班列及水、公、铁、空等开放平台和重要物流园区的功能,积极培育物流市场,塑造多层次、多类型的物流配送格局,推进国际合作,加快物流产业发展,实现物流创新政策法制化。
(二)创新政策支撑。拟由国家财政分年度拨付,设立“一带一路”物流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国家开发银行按比例提供无息或贴息贷款,加快内陆省区重点物流设施建设;沿袭财税〔2012〕13号《关于物流企业大宗商品仓储设施用地城镇土地使用税政策的通知》精神,加大对物流业的土地政策支持力度,支持物流仓储业发展,实行土地使用税减半征收,鼓励整合物流设施资源,支持工业企业的旧厂房、仓库和存量土地资源用于发展物流业,给予平台型物流企业的投融资及税费等优惠政策。
(三)在渝创设“中国物流交易所”。重庆是我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和国家中心城市,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和长江经济带的战略交汇点。“中国物流交易所”拟由重庆发起,中国证监会批准,多方共同出资组建,实行会员实名制(条件成熟时可吸纳海外会员),以此降低交易风险。“中国物流交易所”旨在整合现有资源,依托现代资讯技术,打造第三方物流交易公共服务平台,为物流企业提供物流信息交易、物流设备交易、物流项目招投标、物流业产权转让、企业并购、融资咨讯等专业服务,是“一带一路”大宗货物运输交易、联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重要平台,是物流资源整合及功能实现的最高形式,是加快“一带一路”物流发展、促成全国物流大市场的战略推进器。
链接
重庆两江新区的规划和改革举措
重庆两江新区西连“渝新欧”国际铁路大通道,东接长江黄金水道,是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两大战略的天然交汇点。深入贯彻落实国家 “一带一路”战略和建设长江经济带,是两江新区新阶段实现新发展的战略新机遇和新使命。
规划目标
发挥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战略交汇点优势,扩大向东向西对内对外开放,着力培育对外开放核心功能,整合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打造内陆资源配置新节点。积极融入全球产业体系,推动经济发展提质增效,构建内陆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适应经济新常态,以改革、开放、创新为动力,加快建设“三中心一基地”,发挥龙头引领作用,辐射带动重庆及西部地区开发开放。
——国际物流中心。进一步完善对内对外大通道,建立、完善立体化、复合型的国际物流体系,实现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的无缝联系,推动中亚、欧盟等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区域的资源、产品等通过长江经济带输出到国内沿江地区,推动长江中上游附加值高、时效性强的货物通过“渝新欧”铁路大通道到欧洲,扩大沿江地区与欧洲、中亚的货物贸易,建设内陆地区国际物流集散、分拨中心。
——国际贸易中心。创新国际贸易模式,抢占互联网背景下新型贸易发展机遇,以发展跨境电子商务、保税展示交易、数据处理及服务、离岸贸易等为重点,打造内陆地区的国际贸易中心。
——先进制造研发转化中心。广泛集聚国内外创新资源,以科技研发转化服务加快重庆老工业基地改造,抢占新一轮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制高点,带动内陆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
——开放型经济服务基地。以推进涉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为切入点,培育国际化和法治化的营商环境,打造国际资本、人才、信息“洼地”,搭建国内产业、资本、人才走出去的重要平台。
改革举措
重庆两江新区紧紧围绕国家“一带一路”及长江经济带战略,以改革、开放、创新的思维推进开发建设,激发市场要素活力,释放创新创业动力,探索内陆开放的新模式、新机制,着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一)加强开放平台建设。依托空港、水港、铁路三大口岸,畅通向东向西开放通道,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的有机联系。深化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全面推行“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的关检合作,推进“单一窗口”试点,建设“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的通关机制。打造内陆口岸高地,推动汽车整车进口口岸功能由铁路向水港、空港延伸,完成进境肉类、水果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加强电子口岸合作,与沿海、沿边及长江沿线口岸共建数据平台,进一步扩大“属地申报、属地放行”通关适用范围,探索多式联运便捷通关,实现更大范围的大通关合作和无纸化电子通关。两江新区进出口总额由2011年的71亿美元增长到2014年的400亿美元,年均增速达80%。其中,四川、贵阳等周边省市转口贸易大幅增长,占比达45%。
(二)深化海关特殊监管区改革。建立健全制造、研发、售后服务管理软件、物流、结算五大中心功能体系,建设升级版保税港区。两路寸滩保税港区获国务院批准全国首批开展贸易多元化试点,探索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率先实现加工制造和商贸服务两种功能、两种税制的叠加。引进市场主体,拓展集散分拨、委内加工、保税物流等业务。创新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模式,用好用活保税进口、保税出口、一般进口、一般出口四种业务模式推进跨境电子商务,全年引进30多家企业,打造跨境电子商务产业链平台和网商集聚区,实现贸易额6000万元。建成占地4.7万平方米的保税商品展示交易中心一期项目,推动保税展销平台向其它区域拓展,2014年完成保税贸易额12亿美元。
(三)创新产业发展模式。最大限度减小内陆地区物流制约,坚持“基地化布局、垂直化整合、集群化发展”模式,通过上中下游产业链集聚,整机企业+零部件企业集聚,打造一批具备区域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汽车、电子信息两大千亿级产业基地基本成型,两大产业本地配套率分别达到80%、70%以上,一批关重零部件实现本地化生产。充分发挥金融杠杆作用,促进金融与新兴产业的有机结合,带动产业快速发展。分别成立了机器人、通用航空、新能源汽车、LED产业基金和融资租赁公司,制定了一套以金融撬动市场,以市场订单吸引世界知名企业云集两江新区的策略,快速形成了通用航空、智能机器人、新能源汽车、云计算等新兴产业集群。
(四)推进产城融合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开发模式,保障、维护、实现好失地农民利益。按照“一改六好”标准建设新型安置房,即改划拨地为出让地,变有限产权为完整产权,并按“地段好、配套好、质量好、户型好、环境好、物业好”标准建设,大幅提升安置房的品质,有效增加了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开建安置房400万平方米,安置人口近14万,做到了无一例到区、到市上访事件发生。通过明确入园企业拿出15%就业岗位,园区自身成立物管、市政园林、现代农业、服务业等公司,妥善解决了“40、50”农转城人员的就地就业,并免费开展就业技能培训,确保有就业意愿的失地农民100%实现就业。坚持制造园、研发园、物流园、家园、生态园“五园合一”方式,建设一批功能各异、主题鲜明的城市组团,配套完善水电气讯污等公共服务设施,年均新增城区面积15平方公里、城市人口6万。推动职住平衡,开建公租房719万平方米,建成79万平方米,解决产业工人的住房问题。
(五)深化新区行政体制改革。立足内陆开放,全力打造国际化、法治化、高效率的发展环境。推进大部门制改革,将重庆市工商局、质监局、食药监局在两江新区、北部新区的分支机构共三大职能、五个分局整合为两江新区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使得内设机构减少50%,人员编制减少16%,机关人员60%下沉到基层。市政府下放两江新区283项市级审批和管理事项,实现“两江事情两江办”。建设两江政务中心和网上行政审批大厅,开展“一窗受理、一站式”集中审批服务,管委会和市级部门派驻机构共20个部门入驻政务中心,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减少办事环节,企业注册登记时间从70个工作日缩短至2个工作日,大部分企业提交资料当天就能获取“三证一章”。2014年两江新区新设市场主体8234户,注册资本超100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0%、70%。推进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构建外商投资在线审批等外资服务“绿色通道”,促进外资审批便利化。两江新区实际利用外资连续三年超过30亿美元,区内世界500强企业区由成立之初的58家增加到127家。
- 1上市公司刮起“实物福利风”
- 2电器行业售后管理系统简介
- 3长寿花产品体系持续升级 多元营销强力拓市场
- 4品牌叫响不怕巷子深
- 5“醉翁之意不在酒”
- 6三大战略如何撬动区域发展“大棋局”
- 7新常态 新目标 新要求
- 8免费的客户售后服务管理软件!!
- 9卖掉力帆足球 尹明善欲主攻新能源汽车和汽车金融
- 10柳传志罕见回顾:九死一生三十年
- 11唐师傅的“清洗神器”
- 12“好喝才是硬道理”
- 13嘉宝莉放心塞班游 体验式营销终成功
- 14传统物流业如何向“互联网+”转型
- 15东方电气 服务民生需求才有未来
- 16吸引目标用户才是好营销
- 17上市公司争相入场“炒股” 部分公司获益丰厚
- 18张建明:经营人心就是经营企业
- 19独伊佳 逆势飞扬
- 20朱晓明:数据化创造价值 创新成最大商业趋势
- 21社会责任 红豆先行
- 22“金三轮”网络营销再引围观
- 23广东中烟:提升品牌结构 培育市场新力量
- 24成都乐古浪探索旅游地产新模式
- 25浙江模式为管理会计实践探路
- 2691金融拟推出股票配资业务
- 27中国“激情投资”热度不减
- 28湖南境外商会助力优势产业“走出去”
- 29重返中国 “接盘手”联想能否玩转“MOTO”
- 30我国力挺民族装备制造业“扬帆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