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红包乱战:社交平台“绞杀”银行
继去年微信红包“偷袭”移动支付端并取得巨大成功之后,今年春节上演的红包大战已成为各家平台必争之地。支付宝、微信、微博,各路移动互联网巨头怀揣数亿巨资,纷纷纵身投入这场烧钱赌局之中来。而由这些移动支付平台所引领的抢红包大战,亦有成为春节“新民俗”的趋势。
事实上,微博、微信、支付宝三者砸钱换取用户活跃度的最终目的其实都基本达到了,但他们各有所长,在不同领域称霸一方。而最黯然神伤的莫过于传统运营商,在以电子红包大行其道的潮流中,短信拜年正渐渐成为“过去式”。
电子红包的发展,短短两年,却从“现象”演化成了“力量”。这也验证了,移动网络时代“入侵者”无所不在。
微信:
数据大赢家
若但凭数据来看的话,微信似乎是最大的赢家。据中国移动互联网公布的红包数据,在除夕当天,微信红包收发总量达10.1亿次,是去年除夕的200倍,在零点峰值,每分钟有165万个红包被拆开。
对比最大竞争对手支付宝红包数据,在除夕当天,有6.83亿人参与了红包游戏,支付宝红包收发总量超过2.4亿个,总金额40亿元,此外,微博方面则有1541万微博网友分享了由央视春晚及39位明星与商家送出的1.01亿个红包。
从收发总量来看,微信红包完胜支付宝红包,微信数据之王的称号可谓实至名归。
事实上,羊年微信红包能有200倍的增量,绝不仅因今年电子红包的普及,摇一摇和春晚合作,也为移动支付普及立下了功劳,对于移动互联网在三四五线城市的普及、移动支付的渗透率有很大的贡献。据统计,当晚微信红包摇一摇互动量达到110亿次,红包峰值发送量为8.1亿次每分钟。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微信在数据上看似大获全胜,但是相较于包揽了理财、购物、打车等支付场景的支付宝来说,微信的场景运用还是较为薄弱。
微博:
社交平台杀出一匹黑马
红包大战的最终目的,自然是推动移动消费。在此番红包大战前,想必了解微博支付的人并不算太多,然而通过微博裂变式的传播,使得大量粉丝参与其中,为其推广微博支付创造了良好的效果。
除夕夜微博的日活跃用户达到1.02亿,比去年微博作为春晚独家社交媒体合作伙伴时增长了46%。如此看来,以社交为主打的微博不可谓不是此番大战中的一匹黑马。
尽管同微信一样,微博的支付场景同样不如支付宝,但由于其社会属性强劲,十分适合构建社群经济,再配以其得天独厚的“话题优势”,使得粉丝红包、春晚话题得到了充分地展开,迅速达到裂变式传播效果。
这为其今后在消费推广的发展中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无论是明星营销,还是中小企业营销,还是高端品牌营销,都可以在微博上找到适合的渠道。
支付宝:
“歪打正着”短板依旧
此前,支付宝推出的支付口令以及“打地鼠”的红包模式,由于玩法繁琐招致全民吐槽,在微信上起到了刷屏的效果,从而侧面推动了支付宝红包的推广。
尽管外人看来,这种推广总有点“歪打正着”之意,但或许这正是支付宝有意而为之。
不同于微信,支付宝在社交上存在短板。虽然其在移动支付领域占据着不可动摇的主导地位,但由于红包的传递主要是通过社交互动实现,因此若想真正在红包大战中占据一席之地,最重要的还应打破社交瓶颈,全方位完成推广。
支付宝相当清楚自身在社交上存在的短板,除却上述“歪打正着”的推广外,支付宝还借助微博之力推动红包战役。马云也亲自上阵发送100万个红包,在微博微信广泛扩散。公布红包口令的微博在除夕2个小时内转评量就超过了19万次。
尽管支付宝红包的表现不如去年微信红包突然杀出那么明显,但支付宝多年的用户习惯培养和微博的开放社交能力却是微信无法企及,或许经过今年的红包大战后,支付宝将加大力度弥补自身社交短板,随时等待被引爆。
传统运营商:
移动支付阴影中黯然神伤
与几家移动互联网巨头喜气洋洋发红包的氛围不同,传统银行的日子看起来可并不那么好过。
红包大战直接致使大量资金流出银行,进入第三方支付平台。尽管对于究竟有多少资金通过“红包”流走在外,还尚无确切数据。但从红包大战的火热程度,以及市民参与的积极性来看,沉淀资金的数量定是相当可观。
在此番红包大战中,受伤的不仅仅是传统银行,运营商也是受冲击的主要对象。
来自中国电信的数据显示,2015年除夕短信峰值业务量与去年同比下降31.97%,中国联通除夕当天的短信业务量为10.7亿条,同比也有所下滑,中国移动虽然没有公布除夕短信业务量,但可以预测,受到微信、微博等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冲击,下滑也是在所难免。
从传统红包到现今的电子红包,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正推动着人们传统的生活习惯发生改变。“喜新厌旧”不仅因人天性使然,事实上更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法则的体现,凡是更优质、更便捷的自然也是人们所更加偏爱的。
因此在新的环境下,传统行业是否也应考虑该如何适应新的生存法则,而不至于使自己处于被淘汰的边缘。
相关链接
“红包大战”成中国新消费练兵场
■ 刘艳/文
“抢红包”无疑是刚刚过去的2015年春节的最大看点,红包大战硝烟未散,在战绩数据层面,微信支付以近4倍的红包量完胜支付宝。其实,谁胜谁负都已经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红包大战已经成为中国移动支付产业的练兵场,开启的可能是消费拉动经济的新引擎。
新消费的背后是新理念与新支付。传统商业银行一直致力于通过推出各种信贷消费金融产品来刺激大家用明天的钱干今天的事,单纯的银行借贷消费服务的客户毕竟有限,各种借贷门槛以及分期付款的烦琐手续吓退了大部分消费者。单一传统金融借贷产品已经不符合当今全面拉动消费的新形势,今天中国的消费问题不是无钱可花的问题,而是有钱该怎么花的问题。相比较银行扮演单一提供现金的消费服务角色,移动支付平台则扮演着连接市场、客户、企业三大消费资源复合型角色,能够提供全方位消费服务,从消费信息传播到为消费咨询再到订单处理与线上支付,可谓是一条龙消费服务。
企业通过发红包结交客户,客户再反向去了解企业及其产品,看上的产品直接在线支付,消费效率将明显提升。同时,在线支付提供的大数据反馈能够为企业改善经营与改进产品提供最有力的支持,进而提高产品质量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仅在除夕,微信春晚摇一摇互动次数就达到了110亿次,这种宣传效率是任何传统工具都望尘莫及的。
可以说,移动支付不是单纯通过提供便利的支付方式来提升中国消费者的消费能力,更是从提高整体消费效率来铸造中国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新格局。另一方面,资金流转速率的提高也让实体零售商业获得更多的发展资金和客户粘性,形成持续消费能力。
同时,与移动支付相得益彰的是各种微信贷微理财的开发,移动支付引领着一个已经形成“物流、信息流、客户流”自循环的消费服务产业链。2014年我国手机支付用户规模达到2.17亿,增长率为73.2%,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近8万亿元,同比增长390%。可以说越来越多的人养成了移动支付的习惯。支付习惯的根本改变让消费者有更多几率选择购买产品,毕竟在很多产品消费过程中,支付方式是消费偏好的重要组成部分。
十年前,移动支付首次被提出。以消费拉动中国经济也提出了很多年,却找不到真正拉动的发力点。今天,这个发力点似乎已经现身,而红包大战只是中国移动支付产业腾飞的练兵场,红包狂欢不仅加速了移动支付的普及,更是开启了消费拉动中国经济的新引擎。
- 1新常态 新目标 新要求
- 2十位老总的用人之道
- 3售后管理系统有哪些优势?
- 4李锦记:用认可和信任激励人
- 5“互联网+”思维 企业管理转型的核心
- 6迪卡侬对付电商的三条秘籍
- 7管好90后 需要手把手指导
- 8曹德旺:写书是为向美国人介绍中国企业家
- 9陈必松:创新是新常态下企业发展之本
- 10你在老板眼中是“火”还是“水”
- 11我国西北地区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正当时
- 12马化腾对腾讯商业生态链的理解
- 13推荐一款售后服务管理系统,长期稳定的软件公司!
- 14亚投行的“朋友圈”
- 15上市公司刮起“实物福利风”
- 16经济学家企业家共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之路
- 17成都海关改革效应叠加 助推四川外贸发展
- 18简讯
- 19“企业家就要超越自我、勇于创新”
- 20让企业文化工作交流与研讨会火爆热烈成效显著
- 21小米:“让全球享受中国科技创新的乐趣”
- 22山东探索PPP模式 潍坊等城市见成效
- 23打造大品牌 将宜宾茶名片递向世界
- 24开发一个客户售后服务的软件大概多少费用?
- 25折价发股筹资 李宁再出山能否力挽狂澜?
- 26SOD谦信酒 让每个“细胞”都受益
- 27苹果2017市值万亿之路
- 28公司的外面是地狱?
- 29襄阳出台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新政
- 30雪中飞打造O2O新模式 智取创意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