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工程项目OA系统 > 泛普各地 > 上海OA系统 > 上海OA软件行业资讯
青岛啤酒的IT航母
从小舢板到航空母舰
在位于青岛市登州路56号的青岛啤酒博物馆里,保存着一张略微发黄的纸条,这是计划经济时期青岛市政府的介绍信,要求青岛啤酒厂从供市政府的配额中调出部分啤酒转给钓鱼台国宾馆。在短缺经济时代,青岛啤酒就是这么俏,要想买到它,除了人民币之外,还得有青岛啤酒厂发的票才行。“直到1993年在香港上市,我们都没有自己的销售队伍,长期以来,青岛啤酒都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根本用不着到市场上推销。我们的供销科只在市场上销售一种东西,那就是酒糟。”在位于青岛五四广场的青岛啤酒大厦18会议室里,青岛啤酒集团执行总裁刘英弟这样介绍着青岛啤酒的历史。
但是,从1993年开始,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青岛啤酒感受到了销售压力。在经过近3年的短暂调整后,从1996年开始,青岛啤酒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扩张。到2001年,青岛啤酒在全国26个城市拥有50个生产工厂,据青岛啤酒4月21日发布的年报,截至2007年12月31日,公司全年实现啤酒销量505万千升,较2006年增长11%;2007年实现销售收入135.3亿元人民币,同比上升15.9%。值得注意的是,年报显示,2007 年,青啤实现净利润5.6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上升27.7%,继续呈现出利润增长大于销售收入增长、销售收入增长大于销量增长的发展态势。
从青岛的一枝独秀到全国遍地开花,青岛啤酒在10多年的时间里,完成了一次彻底的转变。支撑这个啤酒巨头实现转变的因素很多,战略、资本、管理、文化、品牌等等缺一不可,这些都有目共睹。很多人可能没有注意到的,是马上就要占满青岛啤酒总部大厦整整一层的信息管理总部,在青岛啤酒转型和进一步扩张的背后,是IT系统在静悄悄地发挥着支持和保障作用。
把小舢板变成航空母舰
和家电行业一样,啤酒行业曾经是典型的过度竞争行业,在改革开放初期,随着人们的消费需求被释放,啤酒厂几乎遍布中国的大部分县市和乡镇。到上世纪90年代,随着国外啤酒巨头进入中国,国内啤酒竞争转变为国际啤酒大战。中小啤酒企业纷纷破产、倒闭,啤酒集团开始分化形成,全国啤酒行业大集团割据之势初见端倪。在这种形势下,作为行业领先企业,青岛啤酒自然有迅速扩张规模的必要。
1994年下半年,青岛啤酒收购了扬州啤酒厂,1995年收购了西安啤酒厂。从1997年开始,青岛啤酒扩张骤然加速。以1999年为例,2月收购安徽马鞍山啤酒厂、山东荣成东方啤酒厂;3月收购山东南极洲集团股份公司破产财产,设立青岛啤酒(薛城)有限公司;6月兼并湖北黄石啤酒厂,设立青岛啤酒(安丘)有限公司;7月与日本朝日啤酒株式会社等三方合资建设深圳青岛啤酒,以托管方式取得对青岛崂山啤酒厂的管理权。仅在这一年,通过各种方式,青岛啤酒就新增16家生产厂。
一般来说,收购主要是资本层面的事情,虽然同样复杂,但操作起来相对简单清楚。收购之后的整合至关重要,如何把这50家啤酒生产厂整合在一起,真正形成合力,是摆在青岛啤酒管理者面前的一个重大管理挑战。
大家不约而同地想到了用信息系统来解决这个问题,有人提出,由于兼并了这么多企业,上信息化系统时,就不要上大的系统了,小系统容易维护,又容易理解,大家还比较适应,每个企业上这样一个系统,最后合并报表就行了。实施简单、操作方便,何乐而不为呢?刘英弟却不这样认为,他分析道:如果这50多家企业各自都作为一个实体独立运作,那青岛啤酒就只是这50个小舢板的集合,虽然也能起到一定的呼应互助效果,能够抵抗一定的市场风浪,但如果遇到大风大浪,那这个舢板船队仍然逃不掉翻船的命运。所以,“从一开始,我们设想的就是如何把这50个小舢板整合成一个航空母舰,这是由青岛啤酒未来要发展成为一个国际化大公司的战略目标决定的”。
这样,在信息化的战略规划与决策上,青岛啤酒就选择了集中统一的模式,而且坚定不移。并于2001年确立了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夯实基础、建立模板、滚动推广的信息化指导方针。与其他企业把信息化作为一个项目来对待不同,刘英弟认为,青岛啤酒收购了这么多生产厂,各个厂的管理水平、技术水平和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不可能像做一个项目一样,大规模地齐头并举,全面开花。如果这样,看上去可能轰轰烈烈,但实际上好的管理经验得不到有效推广,实现知识共享也只能是纸上谈兵,所以,他们没有选择这种项目制的实施方案。而是从青岛本部开始,选择试点企业,确定管理需求进行实施,形成模板以后,再分期、分地域地滚动推广。
最重要的模块放在最前面,比如财务,就是先在青岛本部做出模板,经过完善后,再分期、分地域地在50家生产厂推广。然后是采购管理、库存管理、销售订购和制造管理等多个模块陆续上线,走的是一条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的曲线。这样在一开始可能确实有点慢,比如原来系统上线后,彻底甩掉手工账要三四个月,但随着实施方案的不断完善成熟,到现在,只要一个月就可以实现手工甩账了。
就这样,一个模块一个模块地实施,一个区域、一个区域地推进,通过信息系统,于无声处,青岛啤酒把一群小舢板融合打造成了一个航空母舰。在这个基础上,青岛啤酒又进行了新一轮的组织变革,走专业化管理的道路,成立投资中心、制造中心和营销中心,实施专业化分工、产销分离。如果没有信息系统的支持,这样的结构调整是十分困难的。
这个崭新的管理架构,把青岛啤酒的管理架构和水平提高到了和国际性大公司一样的水准和基础上,也为青岛啤酒与国际啤酒巨头开展面对面的竞争提供了保证。
- 1新型制造业信息化之路如何走
- 2计世独家:中国信息化融合元年
- 3烟草行业信息化建设如何冲破最后一公里
- 4商业智能在现阶段HIS系统中两大弊端
- 5制造业信息化项目实施风险管理
- 6中央保决策基层重服务 电子政务各有侧重
- 7中国金融业:银行CRM是怎样炼成的
- 8制药企业中商业智能技术的应用研究
- 9制造业ERP系统选型七要素
- 10基金公司IT安全刻不容缓 化解“中弹”危机
- 11三分天下 应用接入行业竞争格局生变
- 12电子政务建设中的阶段性风险及其规避
- 13PDM在汽车物资库管理中的应用
- 14对于物流企业作业成本的分析与管理
- 15传统转向现代 浅谈餐饮业如何实施ERP
- 16制造业:六项措施增强企业发展的后劲
- 17中国动漫产业现状及弊病之解析
- 18数字化校园建设需要建立CIO机制
- 19医药和家具行业的ERP制造业应用分析
- 20当软件外包遇到金融危机
- 21六西格玛质量管理 成就卓越的中国制造
- 222009政府网站建设重点内容和方向分析
- 23未来市场回暖 2009年风投依然瞩目IT业
- 24EKP让企业真正从制造到智造
- 25MES与钢铁制造业精细化管理
- 26上海OA:二手房企业是如何让做好信息化的
- 27金融风暴制造企业如何生存发展
- 28鞋服业终端信息化成为最后的营销法宝
- 29关于钢材流通行业信息化的建议
- 30以信息化促进石化企业管理现代化
成都公司:成都市成华区建设南路160号1层9号
重庆公司:重庆市江北区红旗河沟华创商务大厦18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