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供应商品质管理
此种方法类似于前一种,只不过是将进料检验人员派到供应商处,降低供应商的品质成本,间接降低本企业的成本。
二、供应商品质体系审查供应商品质体系审查,是指企业为了使供应商交货品质有保证,定期对供应商的整个管理体系作评审,一般新供应商要做一次到几次,以后每半年或1年做一次,但如出现重大品质问题或近期经常被退货,且又不好变更供应商时,也必须去供应商处作一次品质体系审查。该方法是目前绝大多数企业采用的一种方法,也是ISO9000以及QS9000指定必须做的。其实施方式是:组织各方面专家,定期对供应商进行审核,有利于全面掌握供应商的综合能力,及时发现其薄弱环节并要求其改善,从而从供应商的管理运作体系上保证来料品质。此结果也是对供应商进行定期评比,促进供应商之间形成良性、有效的竞争机制的依据之一。
【实例】
三、定期评比
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评比,促进供应商之间形成良性有效的竞争机制。这种方法是指定期对所有供应商进行评分,一般每月将管理体系评分后的各供应商评分结果发送给供应商。该项方法对供应商品质保证有很多正面效果。
四、供应商扶植
对低价位、中低品质水准的供应商进行供应商品质扶持计划。该方法是指对某些低价、中低品质水准的供应商,通过专业人员对其品质进行指导,并促使其在品质上有一定的提高。它是验收方法中最具有远见的一种。
五、第三方权威机构作品质验证
该项方法目前有三种:
第一种是当今流行的ISO9000、QS9000等独立的体系认证机构,如国内的CQC认证机构,国际的BSI、SGS、DNV、TUV等认证机构,它促进了国内及国际贸易。
第二种是通过第三方权威机构检验以确保品质。如美国某企业要从国内购买一批产品,因双方距离太远,不一定到实地考察或验证,于是委托一个中间机构,帮助验证该批产品品质,以避免产品到美国之后再协商及处理。目前在国际上做得较多的机构有SGS和TUV等。
第三种是产品单项认证,是指将产品送到指定的机构进行检验,同时获得相关的证书,也可以说是“特种行业证”,如国内的3C认证、美国的UL认证、欧洲的CE认证等。 rn本篇文章来源于PMC资源网公益网站生管物控网
- 1项目采购绩效改进的途径与措施
- 2日常采购管理办法
- 3物料采购控制责任流程
- 4采购战略与计划
- 5采购控制流程
- 6如何准备采购订单?
- 7供应商管理办法
- 8谈谈采购素质
- 9采购的定义
- 10采购管理组织设立步骤
- 11中小型企业怎么选择采购管理系统?
- 12采购管理软件
- 13采购管理系统主要功能
- 14适当的采购量的重要意义
- 15采购绩效考核基础指标
- 16建立采购管理组织的重要性
- 17浅议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合同交底
- 18采购规范包括主要内容
- 19采购管理系统能为企业带来什么?
- 20供应商管理体系
- 21作为一名采购,经常要用到的管理系统或软件有哪些?
- 22采购主管的岗位素质要求有哪些?
- 23采购计划管理制度
- 24采购职业的“天机”
- 25采购程序包括的内容
- 26采购询价的注意事项
- 27采购管理的目标有哪些?
- 28物料采购与物料进仓管理
- 29采购绩效体系内容
- 30采购管理之采购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