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LS VPN困于边界?
大型企业客户对于MPLS的需求正在明朗,这使运营商对推动MPLS业务获得相当利益、扩大这一市场充满了期望。但是,由于对于MPLS VPN的QoS理解不一致,导致这一充满希望的业务极有可能在不同网络的边界上受阻。 大型企业客户、超大企业客户,指望运营商们能够为它们提供全球性的MPLS VPN,以便它们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一个流畅的“公司业务环”。
这样的期待业已长久,而今,MPLS极有可能帮助它们实现这一目标。当然,最为兴奋的,还是为大型企业提供网络基础连接及服务支持的运营商了。 QoS问题是拦路虎 尽管对于未来MPLS的畅想非常美好,但客观的问题依然相当严峻:不同运营商对MPLS的QoS特征定义还存在着差异,而这成为阻挡在实现“全球化MPLS VPN”服务的拦路虎。众所周知,任何一个运营商都不可能在所有客户的所有办公点都有网络部署,那么,和其他运营商达成MPLS连接协议就成为必然的选择,而不同运营商对于MPLS VPN 的QoS的定义和网络配置的存在差异,甚至迥异之大,足以使MPLS的服务质量在跨网的过程中大打折扣。
“大多数运营商都无法覆盖全美国,更别说是全球了。在一些地区、一些节点上,它们更倾向于租用其他运营商的服务,或者交换服务,事实上运营商们也是如此去做的。而在这一点上,我们正在进行的互联互通的工作,是使MPLS VPN服务获得最好效果的最基本条件。”多纤协议论坛(The MFA Forum)主席Andy Malis说。MFA论坛的主要工作,便是制定MPLS的标准定义和相关规格,以便在不同运营商之间推行相同的MPLS服务标准。
多纤协议论坛作为一个国际性的非赢利协议组织,主要工作是致力于多提供商、多业务类型网络、应用支持及网络交互解决方案的研究及建议工作。该论坛自2004年底开始致力于MPLS网络边界的研究工作,目的是提供不同运营网络交互的QoS、私密性和安全性建议。目前相关工作仍在继续之中,据Andy Malis透露,该论坛期望规范的第一个版本能够在2006年上半年出台。
由于在有关MPLS的国际标准中,缺乏足够的明确详细描述,这使不同运营商在MPLS业务互通上无法提供完整的服务,也导致不同运营商在QoS等级划分的细则上有所出入。
用“标记”来解决问题
MPLS业务的提供商们(主要是运营商)也在尝试通过一些其他的专业性协会进行协调,例如新的IPSphere论坛(新的IPSphere论坛是在Juniper公司的IIC—Infranet Initiative Council基础上成立的),同时,它们也尝试采用单一提供商采用的设备和技术来实现MPLS跨网的服务连续性,例如采用思科公司针对其路由器而设计的内置MPLS技术。
目前,多纤协议论坛正在等待IETF(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互联网工程工作小组)对MPLS协议报头的八类服务进行最终定义,采用最终确定的差别服务(Differentiated Service)代码标准,多纤协议论坛希望能够借助于这些代码标准,建立一套可以放宽针对运营商向大型企业提供跨网、跨运营商服务的规范要求。
有人指出,要求不同运营商都来支持这一方式,改造网络、在所有的差别服务中加上相关报头(即确立差别服务标记),由于涉及到新的投资问题,难度不小。但是差别服务的建立,终究还是实现MPLS服务的必要途径,这已广为业界认可。假设两个不同运营商没有采用同类的“差别服务标记”来标记同一种服务,那么服务提供商也必须考虑在网络边界的路由器上采用其他标记方式。
虽然IETF也在针对基于MPLS第三层(Layer 3)VPN的相关草案中,对如何建立MPLS互联互通做了明确的指导,但这也仅限于网络的第三层VPN。所以多纤协议论坛目前的工作重点便是,致力于不同服务提供商所提供的子服务的功能模板技术方向的研究,更为重要的在于,这一功能模板将不仅适用于Layer 3 MPLS VPN,而且适用于所有的MPLS服务。
为了“延伸交换的第二层VPN服务”而产生的网络与网络之间(主要是边界地带)的VPLS需求,在最近美国芝加哥召开的Supercomm 2005峰会上进行了相关讨论。“MPLS业务的需求远远要多于Layer 3的VPN,所以我们也确实需要更通用的基于MPLS的相互连接类型。”Andy Malis如是说。
在预定2006年推出第一阶段的MPLS连通规范后,多纤协议论坛希望该规范能够在每六至九个月的时间里做一次版本更新。
提供商提前展开行动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服务提供商和运营商已提前行动,在没有确立的标准可执行前,它们自行建立了一套MPLS互联互通的服务,它们协商制定了一些详细的同等执行规则,以使其他运营商也能参与进来,并最终使MPLS能够穿越多个运营网络,并且最终为全国性乃至全球性的企业搭建MPLS服务平台。
例如BT Infonet早在数年前就制定了服务规范,通过穿越多个IP VPN骨干网的分类数据服务(class-of-service,CoS),将其服务能力扩展到多个运营网络之间。再例如,BtNAccess已经和南北美洲、亚洲、欧洲以及中东的至少15家运营商签署了MPLS互联互通的协议,这样它就可以在全球的35个国家提供端到端的VPN连接。
而另一个服务提供商Global Crossing,则是在2004年秋天就宣布了其iMPLS服务,iMPLS的本质其实就在于,它允许其他提供基于MPLS的业务及服务的提供商,可以在Global Crossing网络上建立完全独立的服务,包括独立的范围和独立的QoS保障,而Global Crossing只是提供相应的IP VPN基本链路服务——从这一点看,iMPLS非常类似于一个大的“MPLS基础网络业务大批发”。
Global Crossing 公司执行副总裁兼首席市场运营官Anthony Christie表示,Global Crossing所提供的这一VPN业务,最重要的一点便是遵循RFC 2547标准,也就是确保了CoS和QoS。iMPLS业务作为Global Crossing的重点产品,非常适合大型跨国公司实现内部透明的网络搭建工作,在不同网络之间建立同级别、同种类的QoS和CoS,而不只是仅仅向大型商业客户提供跨网连接。目前,Global Crossing的iMPLS业务已经有了超过20个以上的合作运营商。
而对于不同运营商协作解决MPLS的跨网问题,其中的竞争关系要远大于合作关系,所以对于大型企业而言,选择MPLS网络规模更大的运营商,相当重要—当出现多个服务和支持提供商时,往往问题解决会变得更困难。BtNAccess公司的MPLS VPN产品经理Alessandro Bucelli就认为,MPLS业务的开展中必然会伴随相关的QoS业务,“通常来说,大公司在建立MPLS VPN业务的同时,已经很清楚地意识到,任何一个运营商都无法单独提供全球范围内的VPN网络业务,而且,他们也对运营商之间的合作模式相当了解。”所以,在这一前提下,它们只能更倾向于选择更具服务支持实力的大型服务提供商。
分析人士指出,对于希望建立跨网MPLS业务连接的用户而言,MPLS VPN仍然是个新鲜事物,大型企业客户更应当选择尽可能少的运营商(例如两个)提供相关业务,而不是选择多个服务提供商。
绝大多数企业客户还停留在考虑阶段,他们正在尝试着弄清“为什么要追加投资建立新的跨网的MPLS,这一业务能为公司带来哪些利益”等问题。而从公司发展的立场上来说,尽管它们对于跨网的MPLS业务确实存在需要,并且这一新兴业务看上去很时髦,但是要想依靠企业自身的需求而主动要求建立多运营网络之间的MPLS连接,尚不太现实。
链接:VPN QoS的五大难点
在不同运营商之间实现端到端的MPLS VPN QoS,相当困难,原因在于:
一、客户在不同运营商那里获得的QoS标准不一;
二、运营商针对同一业务需求所提供的服务,在实现技术和最终效果上存在差异;
三、最佳QoS如何确定,到目前仍无定论;
四、缺乏足够的网络协同程度衡量标准,因此对于网络边界业务连通效果无法做出精确判断;
五、服务水平执行没有可依照的详细标准,所以在监督上也存在困难。 (CCW)
- 1九大技术九重天
- 2网站项目模型及业务流程分析
- 3数据分类的方法
- 4市场导向、组织学习与组织绩效的关系研究(三)
- 5Web服务与网格计算融合
- 6数据“集线器”开始抬头
- 72005年度SSL VPN网关公开比较测试报告
- 8RFID技术的发展历史和标准现状
- 9数据挖掘的实施步骤
- 10竭尽WAN网之利
- 11计算机与PLC集成控制系统
- 12IP SAN规范和标准一览
- 13全新的业务连续性思路
- 14EAI技术的组成和架构概述
- 15怎么样利用VLAN扩展企业网络
- 16划定网络安全防线
- 17让综合布线有名有实
- 18信息化技术趋势分析:信息服务走向智能化
- 19信息安全十年之惑
- 20沈阳泛普OA软件可以定义各种样式的报表
- 21万兆以太网在行业中的应用
- 22貌“小儿科儿”的建议使企业远离安全梦魇
- 23基于并行制造执行系统的工具管理
- 24异构平台SAN存储环境的改造方案
- 25用日志系统保护Linux安全
- 26服务基础架构软件加速企业SOA实施进入新阶段
- 27如何构筑家庭网络
- 28应用服务器向SOA靠拢
- 29未来移动操作系统的格局分析
- 30如何快速组建企业无线网